滴滴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水乡人家 >

第800章

水乡人家-第800章

小说: 水乡人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侯府,他是主子,是父亲,他不能慌张;若他慌张,整个侯府人心都会大乱;此时面对韩希夷,他忽然前所未有的软弱。

    韩希夷是他的朋友、行业内的对手、情敌。他们一起风流潇洒过,一起奋斗拼搏过,也翻脸决裂过,但这都不能抹煞他们视对方为至交。既为至交,便知对方品性。需要的时候,会想对他倾诉。

    韩希夷颤声道:“你别急,跟我说是怎么回事,我们一起想办法。”

    方初低头看着他,却不知从何说起。

    原来,有些事注定只能由自己承当。

    韩希夷见他不语,急问:“就没有办法了?”

    方初道:“找普渡。”

    说完,调转马头就走。

    韩希夷感受到他的绝望伤痛,也同样绝望伤痛。随后,也投入寻找普渡的人群之中。至于找到了,怎么办,他不敢想。

    方初有个强烈的感觉:清哑已经被带出京城了,而且是往江南去了,这是他根据卫昭的性子和行事风格分析出来的。

    按理说,清哑外貌变了,卫昭只要随便把她带去哪旮旯一藏,方初这辈子也别想找到他们。可是,卫昭是安于平淡的人吗?他若能安于平淡,也不会一再兴风作浪了。

    卫昭几次三番费心掳清哑,首先是为了利益,他看中清哑的才能,要利用清哑完成他的野心和贪欲;其次则是为了报复方初,打击方初;再然后才有那么一点点的爱清哑,誓要将她弄到手。

    这样的卫昭,掳了清哑后,绝不会销声匿迹,而要借用清哑的技术壮大自己,发展卫家的纺织基业。要完成这个目标,躲远了是不行的,必须要在纺织行业的中心霞照坐镇,既不耽误他获取各类行业最新消息,又不影响他指挥管理名下的产业。

    住远了,全靠飞鸽传书和信使,能行吗?除非他不想壮大。

    若有心腹帮着打理也不是不行,但卫昭是什么人?一个被朝廷追杀的要犯,凭什么收拢人心?不过是凭利益。既然凭利益,就要防止人见利忘义,完全撒手是不行的,卫昭也不会放心。

    小方氏的产业全部集中在霞照,只有舒雅纺织厂在奉北、幽篁馆在京城,方初之前五年未出乌油镇,管理起来还感到吃力呢;卫昭的产业肯定遍布大靖各地,中心不是在岷州就是湖州。

    不是方初自夸,他的能力和口碑怎么也比卫昭强,他都无法放心将所有的产业交给下面人管,想出各种手段监督和监察,卫昭能行?

    综上分析,他推断:卫昭眼下必定在江南,在霞照附近。

    大隐隐于市,也许卫昭觉得,躲在方初眼皮底下更安全。

    还有,快七月了,织锦大会即将召开,按卫昭原本谋划的:若调换军服案诬陷成功,纺织行内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个时候,卫昭不可能缩在岷州,肯定在霞照等着捡便宜呢,在方郭等家族倒塌时趁机崛起,这才是他的作风无利不早起!

    暮色苍茫时,方初回到侯府。

    面对床上躺着的清哑,纵然那是和他同床共枕了十几年的妻子,他此时也兴不起太多的情感,因为那就是一具躯壳。

    那不是他的清哑!

    他做出了一个艰难而又痛苦的决定,叫过方无适和方无莫,吩咐一番话后,便带着张恒等人悄悄出城,往江南去了。

    两日后,普渡还是没有找到。

    郭织女也没有清醒。

    第三日,敏妃出宫,去侯府探望清哑。

    第四日,靖安大长公主亲去探望清哑。

    第六日,顺昌帝銮驾亲临侯府。

    方无适说,父亲出城搜拿普渡去了。

    韩希夷日渐消瘦,精神恍惚。

    韩非花去天牢,探望谢吟月。

    见面,隔着粗大的铁栅栏,她第一句话就问母亲:“郭织女被普渡用邪术所害,这事母亲知不知道?求求你母亲,告诉我,怎么救织女。”

    谢吟月一愣,她关在天牢,还不知道这事呢。

    她愣愣地看了韩非花一会,忽然纵声大笑,笑得满心欢畅,道:“我就说她是妖孽,可是他们都不信。这下信了!她终于得到报应了!这是她应有的下场!哈哈哈……好个卫昭!”

    这可真是大快人心。

    韩非花呆呆地看着笑得失态的母亲,陌生之极。

    她道:“这也是你谋划的?”

    谢吟月停住笑,问:“你说什么?”

    韩非花问:“是你害的郭织女!”

    不再询问,而是肯定。

    谢吟月道:“胡说!不是我。”

    韩非花显然不信,满眼失望。

    她对母亲道:“你彻底输了。”

    谢吟月道:“谁说我彻底输了?哼,有郭清哑做陪葬,我死也瞑目了。”她现在是真的很满足,语气带着轻快。

    韩非花摇头道:“不,你彻底输了!”

    谢吟月终发现女儿情绪不对,疑惑地看着她。

    韩非花又问:“母亲知道自己输在哪里吗?”

    谢吟月很不习惯女儿的口气,才十三岁的女孩子,就算聪明,又能懂多少人情世故?用这种教训的口气跟她说话!

    她没多少日子活了,不愿跟女儿置气。

    她便淡声问:“输在哪里?”

    韩非花含泪道:“先是方伯伯,后是父亲,你都犯了同样一个错误:你不应该让他们牵挂,应该让他们无牵无挂!”

    一次又一次地陷害,让他们牵挂郭清哑;一次又一次的牵挂,让他们渐渐靠近郭清哑;终于,他们心中只剩郭清哑,没了谢吟月!

    连她这个做女儿的,原本因为母亲将不久于人世,全心都在母亲身上,现在硬生生地挖出一块地方来容纳郭清哑,容纳对方无适的愧疚和痛苦,为郭清哑担心,为郭清哑而自责自愧。

    非花哭着站起身,走了。

    她要去找方无适。

    他母亲出事,该多难受呢!

    谢吟月呆住了。

    她彻底输了!

    直到非花拐出通道,看不见了,她才扑到栅栏上,紧紧抓住两根铁条,望着外面喃喃道:“非花”这件事她真的不知道啊!

    韩非花运气不错,在侯府门口遇见刚从外回来的方无适。他骑着一匹大白马,疾奔而来。他的身后,跟着一个骑红马穿紫衣的女子。

    韩非花忙迎了上去。

    ********

    三更来了,今天还算早对吧(*^__^*)(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1266章 一身袈裟,把相思放下(四更)

    前面还有一更哦,别看漏了,上章发的急,忘了说还有一更。

    ********

    方无适并未忽视韩非花,相反,他一见她,就紧紧盯着她,眼中射出仇恨伤痛绝望的光芒,死死地笼罩着站在石狮子旁的小少女。

    郭清哑,你不会有好结果的!

    这是那天堂审后谢吟月的诅咒,方无适把这看成谢吟月的嚣张,说明母亲的遇害是谢吟月在后谋划的。

    他咬牙对少女道:“我母亲没有好结果,你们也别想好结果!”

    他好后悔,为什么要救她?

    韩非花脸色煞白,扶住石狮子。

    她勉强道:“方侯爷,我……”

    “你什么?”婉儿策马从后冲过来,一扬马鞭,指着韩非花道,“你还敢来这里?等查明事情真相,我要你们好看!给我滚!”

    婉儿从小就喜欢粘着方无适,等大些了,便朦胧喜欢上了他。然织女姨妈一直不松口,这桩亲事便悬而未决。婉儿心里一直有个情敌,那就是韩非花。当年,方无适救了韩非花,还说要娶她,虽然这件事后来不作数了,但方无适亲口说过的话,还是在她心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从此一听韩非花三字,便如小猫炸毛。

    这时候见了非花,她怎会有好脸!

    郭姨妈还在床上躺着呢!

    方无适明知面前的少女无辜,但只要一想到躺在床上的母亲,想到谢吟月说“郭清哑,你不会有好结果的”,他心中就充满仇恨。

    这仇恨蔓延到韩非花身上。

    她为什么要是谢吟月的女儿!

    他跳下马,冷冷地看了韩非花一眼,疾步冲进侯府大门;婉儿也对韩非花狠狠地瞪了一眼,跟着进去了。

    那一眼,像刀子一样割裂了少女的心。

    她倚靠着石狮子,身子不断往下滑,泪如雨下。

    侯府守门的护卫走过来,没好脸道:“哭什么!我们织女好好的,你就在这哭,你这是咒我们织女呢?”

    韩非花咬着牙跑了。

    ……

    顺昌十四年六月初十下午未时三刻,忠义侯母亲、一品国夫人、御封郭织女去世,年仅三十三岁!

    忠义侯方无适按父亲吩咐,为母操办丧事。

    半个时辰内,忠义侯府的各门各院都挂上孝幔,一片白色中,哭声震天,然后以清华街忠义侯府为中心,这哀声向整个京城扩散。

    从朝堂到市井,人们都不敢相信织女就这么去了!

    韩希夷听后,一口鲜血喷出。

    韩家姐弟哭喊“父亲!”

    顺昌帝听报后,急痛攻心,热泪滚滚。伤心之余,他命三皇子代他去侯府祭奠,又命朝廷所有官员都要去拜祭。接着,他下旨,八百里加急送去湖州,命湖州地方官员严查废太子余党,缉拿卫昭普渡。

    上侯府祭奠的人络绎不绝。

    人们发现,方无适和方无莫木然接待亲朋,并不流一滴眼泪,大家只当他们伤心得失常了,巧儿、方无悔等人则哭得死去活来。

    方无恨哭得不依不饶,只喊一句话“我要娘我要娘”

    无悔不忍心,抱着弟弟哭。

    方制抚着棺木哭得如雨打桃花:“大嫂啊,你丢下这一家子怎么活啊?你不守信用……祖母要你守护方家的,你怎么自己先走了……”

    郭大全、郭大有等人都痛哭不已。

    这种情形下,严未央、林亦真、王瑛、范馨怡等人便是万般悲痛,也要忍着出面理事,不然偌大的侯府运作都要瘫痪了。

    沈寒冰、蔡铭等人在外操持。

    三日后,方家兄妹扶灵回乡安葬。

    这也是方初事先交代的。

    顺昌帝派一队禁军护送。

    出灵那日,沿途各王公大臣都设路祭;所经过的街道,百姓们也都在店铺门口、家门口祭奠,京城哭声一片。

    韩希夷携非花非雾紧随方家送灵的队伍回到江南。等到了湖州,他便和方家的送灵队伍分开,乘船顺流而下,提前回到霞照。

    七月十四日,五桥村观音庙,韩希夷坐在那棵千年银杏树下,慈恩亲手操刀,为他剃度,韩非花韩非雾在旁看着。

    剃度完毕,韩希夷站起身,仰望头顶上庞大的树冠,盛夏的骄阳穿过层层枝叶缝隙漏下,如同穿过千年的岁月,经过浓密树荫的过滤,落在他身上没了暑热,心头一片清凉宁静。

    前尘往事从心头掠过,他想起那年在这里遇见安静的清哑,还有他抽的那支签,老和尚为他解签,说得失在他一念间,他笑了。

    他转身,看向霞照城方向。

    那里,正举行隆重的丧事。

    还有卫昭,方初要对他动手了吧?

    这一次,他选择袖手旁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