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水乡人家 >

第788章

水乡人家-第788章

小说: 水乡人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亦真便道:“因为想到一句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崔嵋问:“为何忽然想起这话?”

    ********

    猜猜林亦真会怎么做?(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1245章 四方“云”动

    林亦真注视着他,正色道:“当年,我确实有些爱慕表哥的”崔嵋顿时变脸“然他只当我是妹妹,我也未想过要破坏他和表嫂的情义。后来巧合之下嫁与老爷,竟是想不到的美满姻缘。这可不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若母亲在世,看到我过得这样美满,定会后悔当日所作所为。”说着,眼中沁满泪水。

    崔嵋问:“夫人没有遗憾?”

    真愿意放过方家吗?

    林亦真坚定道:“没有!”

    崔嵋沉吟了一会,道:“其实,小方氏这事,咱们只要静观其变即可,也无需落井下石,也无需施以援手……”

    林亦真道:“不!老爷万万不可!”

    崔嵋疑惑地问:“你想怎样?”

    林亦真道:“老爷,朝堂上的事妾身不懂,但除非老爷不想要妾身了,否则万万不可袖手旁观!”

    崔嵋追问:“此话怎讲?”

    林亦真含泪道:“妾身娘家没人了,只有方家这个外祖。在别人眼里,老爷和忠义伯府是姻亲,打断骨头连着筋。这次方无适来京,咱们儿子可是同他形影不离呢。此案查清,若方家获罪,老爷必受牵连,此刻回避也是没用的;若方家无罪,老爷身居高位,却在关键时候弃妻子的母家于不顾,皇上会怎么看老爷?别人又如何想老爷?岂不骂老爷是不仁不义之辈!”

    崔嵋沉吟不语。

    林亦真又道:“对妾身来说,谁也比不上老爷和儿女重要,妾身断然不会让老爷涉险。以妾身对表哥表嫂的了解,小方氏肯定是被冤枉的。所以,老爷无需出面为方家奔走,只要站出来说上几句公道话,防止墙倒众人推,便可显示老爷公正无私的立场了。”

    崔嵋笑了,道:“贤妻说的是。为夫知道了。”一面掏出帕子,温柔地为她擦去眼泪,“有妻如此,也是为夫的福气。”

    他是真心赞妻子,林亦真刚才一番话,足以显示她不同一般内宅妇人的胸襟和见识。他一直都知道她的才干,现在更欣赏了。

    ……

    次日早朝,又有御史弹劾忠义伯。

    方家亲朋故交和玄武王、朱雀王的人立即反驳,双方吵成一团。

    崔嵋站了出来,对顺昌帝奏道:“皇上,此案微臣思索好多天了。有些话一定要提醒皇上。”

    顺昌帝疲惫道:“爱卿讲来。”

    崔嵋道:“是非曲直要等三司会审后才能定夺,微臣不敢置喙。然,微臣在心中理了理:此案由方家郭家引起,另外牵扯到玄武王和朱雀王。两王乃国之柱石,若有异心,皇上江山危急;两王若无异心,却被奸佞所害,等于剪除了皇上的左膀右臂,皇上同样江山危急!”

    顺昌帝勐抬眼,目光大盛,道:“朕怎不知其中厉害!”

    说罢高声问道:“方初和郭织女何日到京?蒋爱卿,三司会审可安排妥当?这一次,朕要亲自听审!”

    ……

    月华宫,敏妃蔡钥也动了。

    这晚,敏妃命人请顺昌帝。

    顺昌帝踏入月华宫,并未受到敏妃隆重迎接。月华宫内静悄悄的,连灯光都朦胧昏暗,迎接他的是一阵袅袅的琴音,是从琴阁传出来的,是用他赐给敏妃的大圣遗音弹奏出来的。他信步走到琴阁前,借着月光仰望二楼,一道剪影印在窗纱上。

    他没有上去。

    敏妃今晚的琴音超乎寻常的空灵,他不想错过,怕打扰了她。

    不知何时,琴音停了,就如同这夏夜的清风,不知何时起,又不知何时止,只知道它吹凉了燥热的身心。

    顺昌帝正要上楼,忽然从琴阁内飘出一道身影,身着白色纱衣,在月色下朦胧如仙人降落凡尘。仙人在琴阁前翩翩起舞,宛如一只美丽的白天鹅,在湖面上起落,轻灵、纯洁,向他娓娓诉说。

    舞止,顺昌帝接住舞者。

    他搂着敏妃的腰,凝视着她的眼睛,轻声问:“爱妃今晚如此用心为朕弹琴、跳舞,是有事求朕吗?”

    敏妃从不用这些手段争宠的,他猜敏妃要为蔡铭求情。

    敏妃道:“这琴曲,是臣妾与郭织女联弹的曲子;这舞,是郭织女教臣妾的。臣妾弹琴、跳舞,是想提醒皇上:别忘了方初当年相助之情,别忘了郭织女对社稷奉献之义,更不能忘了方无适舍身救驾之功。”

    顺昌帝静了一会,轻声道:“朕不会忘。”

    又亲了敏妃一下,感慨道:“爱妃是个重情义的人。郭织女与爱妃是真正的知音。”

    ……

    方制收到大哥秘信,对王瑛道:“瑛儿,我不要求你为了方家做违背良心的事。都是王家的女儿,若你姑妈害人,却连累你受苦,我断然不许!咱们倒霉还是小事,连累岳父岳母才不孝呢。”

    这一刻,他十分的义正言辞,满身正气。

    王瑛连连点头,郑重道:“我明白。夫君要我做什么?”

    方制道:“我怎么能要你做危险的事呢?你要做我也舍不得。害人的事咱也不能干。我就要你帮我个忙……”说着凑近王瑛一阵嘀咕。

    王瑛一面听一面点头。

    方制桃花眼闪闪,笑得十分邪魅。

    ……

    京城郊县,长安县,郭勤在此任县令第二年。

    这天一早,他就带人往小皇庄行去。

    小皇庄邻近渭水,附近修造了个大冰窖,每年冬季封冰时节,皇庄的人都会从河中取冰藏入冰窖,待来年夏天支援京城用冰所需。

    看守冰窖的刘老头几年前就告老了,如今在家过活。

    见郭勤来了,他忙招唿道:“郭大人来了。”一面匍匐在地,很实诚地磕了三个头,看来和郭勤早就认识。

    郭勤亲自下马扶起他,笑道:“刘老伯无需多礼。本官来是来接老伯进京的。那件事还需要老伯出面帮忙。”

    刘老头忙道:“不敢不敢。”

    郭勤道:“老伯请!”

    方初和清哑在万众瞩目下进京。

    并没有仓皇失措,方家长长的车队不疾不徐地穿过清华街,穿过御制的“忠义牌坊”,在忠义伯府大门前停下,方制急步迎上来。

    “大哥。”他激动地叫。

    ********

    下午还有一更。(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1246章 清哑:杀对了是不是要赏?

    方初跳下马背,把缰绳一扔,笑对他点点头。

    方无莫随后跳下马,来到清哑马车前,等车帘掀开,先扶妹妹下车,然后无悔回身,兄妹俩同扶清哑下来。

    “大嫂。”方制忙又叫。

    “三弟。”清哑招唿道。

    “嗳。瑛儿在里面等大嫂。”方制笑道,他原以为清哑马车会进二门,谁知在大门口就下来了,不知为什么。

    清哑抬头,看那门楣上御笔手书“忠义伯府”四个字。

    还好,忠义伯府没有封。

    即便这样,她心中对皇帝也有了怨气忠义伯,封的好听,这还没出一点事呢,就把她儿子关在天牢里了。

    方初低声道:“进去吧。”

    清哑点点头,在众人簇拥下进门。

    方初清哑安置后,并没有上下打点、四处钻营,只派人去天牢询问,可否探望方无适,上面回答是不准。

    他们夫妻急,别人也急,很快顺昌帝便传下口谕:次日在大理寺三司会审,命他们夫妻早做准备。

    次日上午,大理寺公堂。

    这次三司会审不同往常,由大理寺卿、刑部尚书和左都御史主审,皇上和宰相监审,嫌犯和证人尚未到堂,堂上已经阵列森严:

    大堂正前方桌案后,一身明黄绣青龙袍服的顺昌帝高居首座,左右丞相蒋大人和吴大人位列他两边。

    右手第一桌案后,才是主审官大理寺卿的位置。

    左手第一桌案后,是刑部尚书和左都御史的位置。

    再往下,是老玄武王和奉召回朝的朱雀王、白虎王,以及林世子;再往下才是睿明郡王,方初和清哑也各有一个座位。

    这个阵仗,大靖开国以来从未有过!

    如同早朝般,众人三唿叩拜皇帝。

    顺昌帝举目往下方一扫,目光落在方初和清哑身上,看了好一会,才开口道:“平身!”众人方起身归座,堂审开始。

    第一个被带上堂的就是方无适。

    清哑看见儿子,霍然站起,不顾堂审规矩,疾步上前拉住方无适的手,方初急忙一把没拽住她,也跟了过来,急道:“清哑!”

    三司主审官见皇上没发话,且不斥责,任由他们母子父子团聚。

    清哑打量儿子。

    十六岁的方无适,比她高了半个头,依然穿着忠义伯的白色蟒袍箭袖,头戴八宝紫金冠,勒着双龙出海金抹额,一字眉漆黑如墨,凤眼神光粲然;身材挺拔,英气逼人。

    碍眼的是,少年伯爷戴着手脚镣铐。

    听着铁链哗啦响,清哑失了平静。

    郭织女并不像一般妇人哭哭啼啼、撒泼闹事,但是,她的眼神、丰富的表情和肢体语言,让堂上堂下所有人如同看一幕生动的哑剧一般,将她所有心思都看得一清二楚。

    只见她先退后一步,把方无适上下一扫,先来了个纵览,确定儿子没断胳膊瘸腿;再上前一步,将方无适衣袖往上捋,检查胳膊有无伤痕;随后踮起脚,扳着方无适的脖子,查看他前后颈有无伤痕;全部检查完,确定儿子没被用刑,又转过身看向皇上宰相和三司官员,看了一圈,最后落在睿明郡王身上,目光仿若凝滞。

    众人都看出郭织女满腔怨愤,甚至“听”见她怒斥睿明郡王:卑鄙、无耻!敢陷害我儿子,你给我等着瞧!

    睿明郡王不安地在椅内动了动屁股,似乎有些歉意。

    大理寺卿想要说话,又没什么可说的,人郭织女可一个字都没说,难道他还能责她咆哮公堂?或者扰乱公堂?或者其他?

    顺昌帝连续多日被此案弄得心力憔悴、心情沉重,眼下看着这一幕竟然想笑,忽然就轻松了。他往后一靠,闲适地看着堂下他亲口御封的一品夫人,对今日的堂审期待起来。

    方无适见母亲伤心,忙咧嘴笑出整齐白牙,道:“娘,我没事!”

    清哑转脸问大理寺卿:“请问大人,为何不关押王爷?”

    案子还没审呢,怎么只关押她儿子?要关就该一起关!

    大理寺正卿忙道:“郭织女,忠义伯打死了人,所以才被押。”

    清哑追问:“那我家的冬管事和牛管事呢?为什么也关了?睿明郡王那边的人却一个都没关押?这不公平!”

    大理寺正卿哑口无言。

    这可不是他下的命令。

    他便看向顺昌帝。

    顺昌帝道:“这是朕的旨意。”

    清哑问:“为什么?”

    有些不依不饶。

    顺昌帝威严道:“事情未明,朕不想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