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水乡人家 >

第760章

水乡人家-第760章

小说: 水乡人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温暖的手指刺激得冬儿浑身起了一层毛疙瘩,抬手便是一巴掌扫过去,扫开了他的手,同时也找回了身体的感知。

    嗯?身上恢复力气了!

    她霍然坐起,锦被下滑,露出身上的深蓝绣粉荷的肚兜,粉荷压着深蓝,明艳动人;深蓝衬着雪肤,耀眼夺目。

    睿明郡王目光倏然转暗,长臂一伸,将冬儿抱在怀里,肌肤相亲。

    冬儿百般挣扎不开,被他亲吻脖颈,低笑道:“本王伺候你更衣。”

    ……

    两人下床,几个侍女进来伺候更衣,苏姑娘也在其中。

    冬儿神色木然,一言不发,任凭她们摆弄。

    睿明郡王先穿戴完毕,坐在一旁笑吟吟地看着众女伺候冬儿。

    等坐到妆台前,苏姑娘上前,微笑道:“我为冬管事梳妆。”

    冬儿没理她,对着镜子侧首——耳朵上一对猫儿眼的坠子不见了。

    那是清哑送给她的。

    她冷静地问:“我的耳坠子呢?”

    苏姑娘听了发愣。

    睿明郡王微笑道:“戴这个吧。”从怀中拿出一个精致的珐琅盒子,打开,递给苏姑娘。

    苏姑娘忙躬身接过来,取出一对红宝石耳坠,帮冬儿戴上。

    她怕冬儿生气,对着镜内笑道:“很衬冬管事脸型呢。”

    冬儿不语,任她戴上了,她暗自松了口气。

    一时梳好了头,凤钗、发簪等都插上了——凤钗也是睿明郡王另外赏的——苏姑娘问镜中人:“冬管事还满意吗?”

    冬儿不语,忽然伸手拔下自己的金簪,一手捉住苏姑娘的手,一面站起来,转过身,扬手就朝苏姑娘右眼狠狠扎下去。

    金簪直没入半截。

    一声凄厉惨叫划破天际,苏姑娘惊恐、痛苦地捂住眼睛,血从指缝中不断渗出,顺着手腕流进她衣袖中。

    众丫鬟一齐尖叫后退,看着冬儿如同看鬼魅。

    睿明郡王霍然站起来,震惊地看着冬儿。

    冬儿看也不看他,随手用帕子将金簪擦干净,对着镜子仔细插戴好,又整理一番衣领,左右照照,确定很整齐了,才转身。

    睿明郡王看着她从容不迫地做完这些,忽然笑了,道:“可觉得出了气了?若不够,还有两个,一并拉来让你出气。”

    冬儿抿了抿嘴,没理他。

    睿明郡王叫道:“来人,带她下去诊治。”手一指苏姑娘。

    立即有两个丫鬟上前,哆嗦着架住苏姑娘,走了出去。

    冬儿出去时,桑儿和桃儿也匆忙从另一屋里出来,把她上下一打量,惊慌道:“冬管事,我们刚才不知怎么睡了……”

    冬儿打断道:“知道了。回去吧。”

    桑儿和桃儿惊疑不定。她们是方初挑上来贴身伺候并保护冬儿的,今日吃完饭,却不知怎么睡着了。这很不正常。两丫头和冬儿处久了,挺喜欢她,见冬儿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便也便撂开了。

    当下叫了其他人,簇拥着冬儿上车。在送别的人中间,少了苏姑娘,听说她喝醉了,还睡着呢。

    回去的路上,天下起了雪。

    冬儿透过车窗看向外面,眼前浮现郭大全温和亲切的笑脸,和和气气地安慰她:

    “冬儿,你虽是个女人家,但只要刚强,也是能做大事的。”

    “我知道,你过得苦。可人这一辈子,哪能都顺风顺水的!”

    “瞧这水,多有气势!它就一股子劲往下走,谁见过它往回流的?这人哪,也要往前看。往前看才有希望。”

    冬儿脸上静静滚下一串泪。

    漫天飞舞的雪花,前路茫茫……

    方初是次年元宵节后来到奉州的。

    正月二十那天,他带着张恒等人飞马奔驰而来,牛二子早得了信,和冬儿、黑风带着众男女管事一齐在官道旁相迎。

    十几匹马到近前,最前面那人穿着宝蓝箭袖、黑狐毛领的藏青毛斗篷,目光沉凝,只一扫,就将道旁一群人全部笼罩。

    牛二子抢步上前挽住缰绳,仰面笑道:“大爷可来了!我们都望眼欲穿呢。”

    方初利落地翻身下马,一面冲着众人含笑点头,一面道:“你真盼望我来?只怕未必。我不来,就没人管你了。不正好!”

    冬儿抿嘴笑道:“二子确实一天念叨几次大爷,说怎还不来。”

    牛二子欢喜道:“冬儿姐姐最知道我,是真心盼着大爷来的。”

    张恒走到他身边,照他脑袋拍了一巴掌,戏谑地问道:“你盼着大爷来,可有什么好的孝敬没有?”

    牛二子忙道:“那自然有。”

    众人都笑了起来,张恒又和黑风等人互相寒暄招呼,说笑一阵,才众星捧月般簇拥着方初往作坊大院行去。

    方初一边走一边打量四周。

    舒雅纺织厂就是一个大庄子,所有女织工和干粗重活计的男子都住在庄子内。当日挑选女工时,便连其家中男人和子女也一并挑选,凡是愿意全家迁居来河东县的,小方氏给予搬迁和安家费。

    方初这次来河东,准备好好打点经营舒雅纺织厂。

    ********

    大家很关心冬儿,请拭目以待。我也喜欢当初那个信心满满为了四两月银走进郭家大院的小媳妇儿。(未完待续。)

第1198章 清哑的措施

    商贾多在外行走,若是家业庞大,更是要在各地巡回盘查。全交给手下掌柜经营,那是绝对不行的。小方氏的买卖根基一直在湖州,最远也只有一个幽篁馆在京城,所以方初前些年不曾离开江南。如今小方氏在西北建立了混纺基业,若还像以前一样只在江南遥遥指挥,他恐怕误事。所以他想把作坊扶持经营稳定了,才带清哑母子回江南。以后,他每年来西北盘查一次也就是了。

    既带着这目的来,他略吃了些东西,又小睡了半个时辰,起来便带着牛二子和冬儿往各处查看,并询问各环节管理情形。

    这一看,就看到天黑。

    方初觉得自己没有选错人,牛二子和冬儿将舒雅纺织厂打理得十分兴旺,管理严密,上下同心,秩序井然。

    晚间设宴,牛二子早吩咐大厨房杀了一头猪、三只羊,一为方初接风洗尘,二为织工们加餐添菜,上下同欢。

    宴后,各人散去,只有牛二子和冬儿被方初留下,在议事厅说话。

    方初拿出一封信递给冬儿,道:“这是你大奶奶给你的。”

    冬儿忙接过去,拆开看了,道:“大奶奶想得真周到。”

    原来清哑在信中提出:要给舒雅纺织厂的产品制作独特的防伪标记。若是做军服,可在最后一道工序时,令人悄悄地将绣有入库日期和数量的小标签缝制进衣服内。别人纵然发现,若要防制也不容易,因为每一批衣服的入库日期和数量都是不一样的。

    比如,十月八号这天入库三百套衣服,标号头三位数便为108,后面三位数则从001到300逐渐变化;再配上最后一道工序经手人的隐秘代号,则万无一失了。

    方初问:“冬管事觉得可行吗?”

    冬儿肯定道:“可行。”

    方初道:“我的意思是:每一件衣裳或留下袖口,或留下裤脚不缝合,在最后一道工序完成。就说是为了缝制咱们的花纹标识。最后一道工序的人,只挑忠心、细心、嘴又紧的担任即可,手艺倒不必强求。横竖前面该做的都做好了,她们只要把袖口缝合、再缝上朵裁剪好的棉花就完事了。——重要的是将那防伪标记缝制进衣服内。不能缝在袖口和裤脚,要在不显眼的地方才好。”

    冬儿想了想,道:“若是冬衣,可缝在腋下夹层内。若是单衣,就缝在包边角内。不管缝在什么地方,我们都命人记录存档。”

    牛二子咂舌道:“这样费事?要多费许多的人工呢。”

    方初道:“小心无大错。不要心疼这些花费。况且这个事并不要技艺精湛的织工来做,凡是会针黹的女工都能做,多费不了多少人工。”又对冬儿道:“具体人事和执行章程你来安排。弄好了拿给我瞧。”

    冬儿站起来道:“是。”

    方初又问了些其他事项,这一天的差事才算结束。

    接下来,他便投入紧张地忙碌中,不是在庄子内处置日常事务,便是带着牛二子去河东县城内,拜访县令和地方乡绅。凡到一地经商,这些地方关系可大意不得。

    很快进入三月,西北也春暖花开、草长莺飞了。

    为了借用水力,舒雅纺织厂建在水边。一条大河从坡上奔流而下,水势湍急。岸边依势建造两排整齐的工坊,分别是纺纱车间和织造车间。坡上种了大片梅林,坡下种了大片桃树。桃花开得正盛,远远望去,如云锦般光华灿烂,而梅林已是枝叶繁茂、郁郁葱葱。

    这天早上,方初在梅林内打完一套拳,只见日头升上来,下面桃花林中氤氲之雾气渐渐消散,仿佛揭开面纱的少女;早起的鸟儿在枝头鸣叫,淡淡香气浮动,随便吸一口,沁人心脾。

    上夜班的女工们放工了,吃了早饭,三五成群端着木盆到河边来洗衣,还有的提了热水来洗头,红绿身影在桃林间往来穿梭,清脆笑声伴着哗哗流水声响彻在春日的天空下。

    眼前的情景像一幅水乡图画,方初仿佛回到了江南,大片桃花和清澈的流水让这些平凡女子染上了仙气。

    他一撩锦袍下摆,坐在一块山石上,望着坡下。

    看了一会,他感觉情怀涌动,想要做些什么。可是离开清哑,他不能弹琴,也无法吹箫,这里也没有人能弹琴给他听。

    他便从荷包内掏出个竹哨来。

    这竹哨原本有一对,还有一个在清哑那。他这个下面刻了个“清”字。他用指腹轻轻摩挲那字纹,摩挲一会,又放在嘴边轻轻吹响。单调的声音并不好听,听在他耳中仿佛琴音。

    他和清哑坐在月下,对着连绵的荷叶联手弹琴。青绿的荷叶在月光下呈现黛色,衬托得粉色荷花神秘优雅;琴音在夜间也显得格外清淡,涤荡了红尘纷扰,与风声、水声、花香浑然天成……

    下面桃林中女人们发现了方初,都偷偷地往上面梅林看。

    她们眼中,坐在梅林中的男子富贵、高不可攀。她们心向往他,又不得其门而入。小姑娘们走路都拘谨许多,盼望他能留意到自己,发现自己与众不同;媳妇们则低声议论。

    “大爷这次待了好久了呢。”

    “是啊,没听说要走。”

    “怎么织女没跟他一道来?”

    “男人出门,媳妇怎好跟着。”

    “那他也没带个丫鬟伺候?”

    “郭织女不让带吧。”

    “听说织女不许大爷纳妾。”

    “瞎说!是大爷自己不纳妾的。大爷对织女好,不舍得纳妾惹织女生气。大爷和织女是神仙夫妻。”

    “可不让纳妾也太不贤惠。”

    “怎么就不贤惠了?织女不是生了儿子吗?也生了女儿。有儿有女的,为什么要纳妾?我听冬管事说,织女长得美若天仙,大爷当然看不上其他女人了,纳妾做什么!”

    “大爷真不想纳妾?我不信!”

    “你想去试试?”

    “哎呀你要死!看我不打你!”

    ……

    方初被下面人吵得惊醒,将哨子从嘴里拿出来,低头用帕子仔细擦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