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水乡人家 >

第640章

水乡人家-第640章

小说: 水乡人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来王家参选的各地士子很多,王家并没有设置很严格的把关。这是有依仗的:一来学问做不得假,二来即便被选中,也不会立即拜堂成亲,王家还要核查对方的籍贯来历和婚姻,以免有心怀不轨之徒欺骗王姑娘,比如家有妻室等。这些学子来自各州府,在官府都有履历,以王家的实力想核查太容易了,所以丝毫不担心出岔子。

    方制报上的名号是方制方少爷,王家下人陪笑问“可是临湖州方家?”方制点头说是,那下人便毫不犹豫让他进去了。

    因为“方少爷”三个字他们很熟,和严暮阳严少爷一块进京的嘛。若是严少爷来参选,必定是和方少爷结伴而来;再者,方制那仪表也令他们眼前一亮——这样的少年才能配得上他家姑娘!

    他们哪会想到,此方少爷非彼方少爷呢。

    就这样,连秀才都不是的方制很顺利地进来了。

    接下来就是选婿,王家很看中才学,并没有根据容貌先来一轮剔除。王大人告诉众少年:只要你有真才实学,并入了他侄女的眼,不论美丑,不论家世,都会被选中。这话令大家精神振奋,都说王家乃真正的书香世家,非沽名钓誉之辈可比。

    然后方制就被选中了。

    如何选中的,回头细说。

    ********

    早上好朋友们!感谢大家订阅、打赏和投票。继续每日早课:求推荐票、双倍月票。你们且忍耐一阵子,等过了双倍月票期,我保证不碎碎念了。还有件事:只要订阅超过十元的,系统就会自动生成一张免费评价票,只能投给本书。大家在票夹里找评价票能看到。投票的时候记得要选五星哟,很多人把一星和一票弄混淆了,投了一星会拉低分数。拜托手稳些!(未完待续。)

第994章 一生一世一双人

    先说王家问明了他的身份后,为何不愿答应亲事。

    其一,便是方制的身份:方家的庶子。

    其二,还是方制的身份:连个秀才都不是,而这次来的少年最低都是举人,他就是蒙混进来的。

    其三,则是方制过往的劣迹:少年时纨绔不学无术,曾经调戏大嫂郭织女,被方初和郭织女狠狠教训。就不提秋姨娘其人了,因为在王大人等人眼里,秋姨娘不算方制母亲,严氏才是。

    综上几点,两位王大人对这亲事都不大愿意。

    像王家这样的簪缨豪族、书香世家,结亲当然要考虑家世和出身;能让他们忽略家世和出身的情形仅限于一种:对方才学和能力过人。因为有了过人的才学和能力,足以创出一个世家。

    像本朝的太祖皇帝,就是打铁出身的,开创了一代王朝。

    再有朝中的白虎、朱雀、玄武三王祖上,都出身乡野,以军功起家,被封为郡王,成为国之柱石。

    寒门崛起的士子更加不在少数。

    若你一无才学能力,二无家世出身,王家凭什么把女儿嫁给你?不嫁给你就是嫌弃你出身、太势利?这个道理走哪也说不通。

    事情说完,方制垂头不语。

    方初能体会弟弟的心情:早上他还神采飞扬,如凌空飞翔的大雁,现在就像折断了翅膀的孤雁,从高空跌落尘埃,萎靡不振。

    方初心中不平:这误会并不是方制造成的,怪不得他。

    方初心里也并不愿和王家结亲,可方家不如王家势大,他就算心里不愿意,嘴上还不能说,很是憋屈。

    眼前的情势,他是进不得,也退不得。

    他若摆出希望和王家结亲的架势,会遭王家厌弃,不妥!

    他若坦承不愿和王家结亲,会让王家觉得被轻贱,也不妥!

    以他混迹商场多年的经验,居然不知如何应对这局面了。说白了,他兄弟眼下就是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王家承认这门亲,他们得点头哈腰喜出望外地答应。

    王家不愿结亲,他们也要点头哈腰满脸惭愧地答应。

    正在为难的时候,清哑开口了。

    方初遇事一向沉稳,判明形势后会果断作出决定,像这样犹疑只能说明他还没有拿定主意,正在思考。

    清哑感知他心意,自然要相助。

    她也不会瞎帮,她会代他问一些问题,点醒在场众人,也助方初打开思路,做出正确决定。因她与王大人打交道最多,觉得他为官还算清正,所以选中他发问。

    她看着王大人问道:“我三弟进来没用诡计吧?”

    王大人忙道:“没有,没有。”

    清哑又问:“我三弟没有隐瞒身份吧?”

    王大人道:“这个也没有。”

    清哑再问:“我三弟答卷是自己做的吧?”

    王大人点头道:“是。”

    清哑继续问:“我三弟是王姑娘亲自选中的吧?”

    王大人有些尴尬道:“呃,是这样。”

    清哑最后问:“请问我三弟哪儿做错了?”

    王家人难堪地沉默,皆不能回,因为方制没错,是王家弄错了。一定要追究方制的错误,就是他没有自知之明,根本不该来。

    方初将他们神情看在眼里,心中已有了计较:结亲是件喜庆的事,王家态度这样明显,他自不会拿热脸去贴人家冷屁股。但是,结不成亲也不能结仇,措辞委婉些把话说开,就当一场误会罢了。

    正想着,就听清哑又在问了,这次是问方制。

    方初觉得她就像公堂上的主审官,问完原告问被告。

    这想法令他发笑,想着晚上回去告诉她。

    清哑问方制:“你为什么要来参选?”

    方初、两位王大人和两位王夫人听了都一愣。

    这还用问吗,自然是想娶才貌双全家世又好的媳妇了。

    方制抬头,桃花眼有些红,触及清哑清澈的目光,很快镇定下来,轻声道:“弟弟见大哥大嫂琴瑟相和,恩爱非常,弟弟很羡慕,也想找个不俗佳人。弟弟听说王姑娘才貌双全,王家这次选婿也不论家世出身,弟弟就来了。弟弟想,若是王姑娘选中了弟弟,弟弟定要像大哥对大嫂一样,与她白首偕老、一生一世一双人!”

    “玎珰”,左边室内传来轻微的瓷器碰击声。

    清哑猜测,那隔扇内肯定躲了人偷听,也许有王姑娘。

    她忙对王大人道:“我问这话,要是他看中王家富贵,我们马上带他走,但他是真心爱慕王姑娘的。”

    王大人哂笑道:“来参选的都这么说。”

    清哑回道:“未必。”

    王大人问:“怎见得未必?”

    清哑没说话,只深深地看着他。

    王瑛虽然才貌双全,这并不是众学子趋之若鹜的主因,清哑不好说别人是冲王家的家世来的,但相信王大人心里明白这点。

    果然,王大人和王源很快便想到了,目光闪烁。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此乃常情。

    王源嘴角勾出一个讥讽的微笑,问:“若别人都是冲我王家家世来的,郭织女如何认定令弟是冲小女来的呢?”

    清哑道:“很简单,他又不想当官。”

    方制不准备走仕途,要借王家什么力?

    要说方家想靠王家庇护,方家在此之前已经是豪富了,且富了数代,和王家一样是老牌世家,又和玄武王府靖国公府交好,清哑在宫中也受宠,并不差王家这门权贵亲戚。

    王源反问道:“他不走仕途,就是看重小女?”

    他嫌弃方制,正因为他连个秀才都不是,一个商贾的庶子,还不学无术,这让他如何接受?且商贾重利,能对他女儿真心吗?

    清哑道:“他对王姑娘是真心的。”

    王大人听这话有文章,忙问:“织女因何这样说?”

    清哑解释道:“那天他问我:怎样才能打动女子的心。我对他说,要用自己的真心。只要真心爱她,心中有她,眼中就有她;作画画中会有她,作诗诗中有她,弹琴曲中有她……无论隔多远,也会心意相通……我猜,他今天能被王姑娘选中,靠的不是好诗和好文章,应该是他有什么地方打动了王姑娘。”

    方制垂着头,双眼酸涩不已,胀胀的——大嫂真的很好,不枉他把她看得天人一样,全心爱护尊重,并敬重。

    ********

    抱歉,更晚了!美男方制说:投我一票吧,配角也有春天!(未完待续。)

第995章 这就是你的真心?

    王大人和王源神色微妙地交换了个眼神。

    方初没想到方制与清哑还有这一番交流。

    他无暇细想,听了清哑和两位王大人问答这么多,他心中已经有了主意,也想好如何措辞了,忙趁机开口。

    他道:“拙荆的意思是:三弟求亲的初衷很诚恳,并非一心攀附权贵。三弟少时顽劣,后来父亲闲在家,亲自教导他五年,便进益懂事多了。后又承蒙许翰林青眼,收他为弟子,教他丹青之术。近来晚辈见他还算成器,便将幽篁馆交给他打理。

    “俗语说,一家养女百家求,三弟倾慕王姑娘,来参加选婿、希望被选中也是人之常情。然王家非普通人家,对女婿自然要求严格。王家觉得三弟不合适,晚辈能够理解,不会有怨言的。”

    他这番话有进有退,让王家自己选择。

    他先暗示对方:方制被方瀚海亲自教导了五年;方制现是许翰林的得意弟子;最后,他很看重这个庶弟,将幽篁馆交给他打理。总之告诉对方,方制不是当年顽劣的方家庶子了,未必就没出息。

    当然,若王家觉得这门亲不合适,他也会理解,就此作罢。

    王大人听出他弦外之音,有些意外,且犹豫——

    这门亲到底要不要作罢?

    同样听了方初的话,王源关注的却是后半段。

    他听出方初隐隐流露的傲气:王家看不上方制,方家也不想攀附王家,所以主动递台阶给王家,王家若想回绝亲事就请便。

    王源心里很不舒服。

    他自得知方制身份后,左右为难:若按事先约定,他实在不甘心把女儿嫁给方制;若是翻脸不认,这与他平日为人行事的原则有冲撞,且王家会遭人非议,说他们不讲信义。

    王家这样的书香世家,是极重视门风口碑的。

    王家,不能因为这件事被人指责,坏了气节。

    他便让方制请亲长来商议。

    正如方初所料,方家若是借此攀附王家,王源定会感到厌弃;现在方初傲然表示,王家若退亲他们兄弟不会有怨言,王源便不舒服起来,觉得女儿被轻贱了,王家被轻视了。

    他面上不动声色,心里着实烦躁的很。

    王三太太见老爷难受,也跟着难受,又不敢插话。

    王大人沉吟一回,对大太太道:“郭织女还是第一次来王家,夫人和弟妹请郭织女进去坐坐,让晚辈们都来拜见。”

    王大太太忙笑道:“妾身正要请织女进去呢。”

    说着便和三太太一起请清哑移步。

    清哑看向方初,方初点点头,她便站了起来。

    王大人又命人叫子侄来,带方制下去用点心。

    将方制也打发走,他才好和王源认真与方初协商。

    方制站起来,黯然看了方初一眼,满目羞愧和落寞。

    他今天原想给大哥大嫂一个惊喜,让他们看看,他凭着自己的本事选了一门好亲,谁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