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水乡人家 >

第618章

水乡人家-第618章

小说: 水乡人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天严暮阳有些不一样,夸的她花样百出,偏偏说得很含蓄有理,她挑不出毛病,便故意这么问,倒要看他还能如何舌灿莲花。

    严暮阳断然道:“那是她们俗气、浅薄了。”

    巧儿和两丫头六只眼睛一齐盯着他,问:“她们怎么浅薄了?”

    严暮阳从容道:“大俗即大雅!妹妹给丫头取的名字好。”

    巧儿懵懂了,真是这样么?

    可是她给丫头取名字的时候,脑子里确实只想着多赚些金银,没想什么“大俗即大雅”,严暮阳居然解释这么深奥。

    她便追问:“怎么是大俗即大雅?”

    严暮阳道:“凡一切顺应自然、本性的东西,都有其美。郭姑姑的风采,无人敢非议,但姑姑叫‘清哑’,而非‘清雅’,只因她从小是哑巴,明阳子先生为她取这个名字暗含特殊期盼。现在,谁敢因为这名字笑话郭姑姑俗气、胸中没墨水?

    “我们每天都要使用金银,却当金银是铜臭,岂不可笑?真要清高,可能不吃饭、不买东西、不使用银钱?世人都不能。

    “嫌金银铜臭的人,那是假清高。

    “妹妹一反常态,给丫头取名‘金锁’‘银锁’,妹妹的寓意是要用锁锁住心灵,别被财富迷晕了耳目,丧失了本性。”

    金锁和银锁两眼放光,觉得严少爷真是博学多才的儒雅君子,把她们的名字解得这样深刻透彻,真是开心死了!

    巧儿也被严暮阳给震住了。

    ********

    上班啦,谢谢订阅、打赏和投票的朋友们!忍一忍,很快就到国庆了,(*^__^*)(未完待续。)

第957章 全力以赴

    她干笑两声,眼珠一转,道:“可是我给她们取名的时候,脑子只想着多赚些金银回家,并没想到你说的那些。”

    严暮阳见她狡黠地笑,知她成心难为自己。

    那他也不怕!

    他正色道:“这正是妹妹率真之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妹妹想赚钱并没有错。‘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妹妹将来定能为百姓做更多的事,就像郭姑姑现在这样。”

    这下,巧儿无言以对了。

    她觉得,自己确实想做姑姑那样的女子。

    所以,她确实不俗!

    她把乌溜溜的杏眼对严暮阳一晃,笑嘻嘻地转开话题,命金锁拿出近日设计的服装图请他点评。

    她道:“你读了那些书,又考了举人,明年还要考状元做官,对这服装画展就没点看法?姑父什么也没考,可出了个赈灾计划,得了皇上‘布衣尚书’的评价。你可不能只会掉书袋子,没真才实学将来怎么做官?”

    一席话说得严暮阳重视起来,不想被她看低了。

    于是,他认真看那些设计图。

    巧儿负责服装设计这块,手里汇集了许多服装样式,还将古装今用,力争在做好纺织和服饰传承演变的基础上,创出商业效益。

    这商业效益从眼前来说,要用来给奉州赈灾;从长远来说,事关郭家和方家的商业口碑和声誉,正是双赢的举措。

    为了展示效果,巧儿命金锁银锁穿了新衣出来展示。

    严暮阳看了一会,便微微皱眉。

    他趁着二女进去换衣裳的空,低声在巧儿耳边道:“这几款样式,不是一般人穿的。刚才我还说呢,个人气质不同。金锁和银锁你调教很好,但和妹妹比还是差些,如何能穿出效果来?穿不出效果,又怎么提改进的建议呢?不如妹妹去试穿。”

    他说话的热气喷在巧儿耳畔,巧儿忙闪开一些。

    她迟疑问:“我穿给你看?”

    严暮阳热切地看着她,用力点头。

    巧儿道:“可是,有些衣服我穿也不合适啊。姑姑说,各人气质不同,同样的款式也会穿出不同的效果来。”

    严暮阳眼珠一转,想到一个主意。

    他笑道:“今儿咱们先试适合妹妹的衣裳。至于其他的,我有个想法,就是……”又凑近巧儿咬耳朵。

    巧儿听了睁大杏眼,欣喜道:“暮阳哥哥,你真聪明!”

    严暮阳笑道:“是巧儿妹妹给我的灵感。”

    巧儿懒得和他计较了,反正他今儿就不停夸她。

    随后,巧儿穿了各式各样的衣服,让严暮阳点评。

    严暮阳十分尽职尽责,仔细“观赏”,用心提议,亲自帮巧儿选首饰、腰带、鞋子和衣服配色,最后还帮巧儿描了眉。

    巧儿被他弄得脸红艳艳的,心如擂鼓。

    她强烈怀疑这人以公谋私,可是看他专注用心、又写又画,改了一张又一张图,又不好说出来,怕人家以为自己多心。

    半天过去,桌上积累了厚厚一摞图纸。

    巧儿翻看了看,终于欣喜地笑了,“多谢暮阳哥哥。”

    就在这时候,方初和清哑回来了。

    方初一回来,就召集众兄弟在外书房商议大事。

    他坐在书案后,清哑坐在他旁边,将适哥儿揽在怀里;众兄弟都坐在下首,溜溜排了两行;巧儿和严暮阳也来了,坐在最下方。

    方初肃然端坐,正容安排:接下来全力准备服装展和画展,以及奉州赈灾事项,这两件事是关联的,其实只是一件事。

    这件事对方家至关重要。

    首先,服装展和画展是清哑最先提出来的,不仅要展现从古至今丝织业和棉纺织的发展演变过程、历朝历代服饰变化轨迹,更要通过这次展示,将这些文献资料传承下去,供后人研习。

    此事办成,有助于提高郭织女的声望!

    众兄弟纷纷附和,都表示要全力以赴。

    方刚郑重道:“三哥放心,三嫂如今是方氏媳妇,是方家的织女,三嫂的名望就是方家的名望,弟弟们绝不敢懈怠。”

    方制道:“弟弟都画了好些图了。”

    方初点头,继续安排下一步行动。

    其次,他要通过这次展示带动和完成奉州赈灾。

    他冷笑道:“我要让冯尚书仔细瞧瞧:何为奸商!”

    一面将他和冯尚书打赌的事简要说了一遍。

    众兄弟都生气,方刚怒道:“他居然骂方家是奸商?哼,就凭我方氏的实力,拼着不赚钱,也要把奉州赈灾这事办成。看是他这个当朝尚书厉害,还是三哥这个布衣尚书厉害!”

    方初严正道:“你错了!”

    方刚一怔,忙问:“怎么错了?”

    众兄弟也都跟他一个心思,也都要不惜一切代价将赈灾做好,让冯尚书狠狠丢脸,因此都不解方初话意。

    方初锐利地盯着他们,道:“咱们是商人,经商为的是赚钱;不赚钱,就要被人说邀名。这正应了冯尚书的话,别有所图。”

    方刚有些迟疑:“赈灾还赚钱?”

    这会不会被人骂黑心?

    方初傲然道:“你们记住:真正有能力的商人,是自己赚钱,同时让对方也赚钱,还能让那一方的百姓也得利,如此才算圆满。”

    方刚忙问:“是。可是奉州情形特殊,要如何做?”

    方初道:“这一次,咱们方家不能独立行事,有钱也不能随便乱施舍,以免被人说‘沽名钓誉’。一方面要请太皇太后出面,以皇家的名义行事;另一方面咱们要联合韩家、严家、沈家等锦商,动用一切实力,运用商业手段召集各行各业的商家,不仅要解决奉州今年的赈灾银两和米粮物资,还要带动奉州未来经济。

    “这,才是我真正的目的!

    “我要将奉州变得和湖州一样繁荣昌盛!

    “我要将奉州变成京城附近首屈一指的大州!

    “我还要让朝中那些大臣看到商品物流对一地经济的巨大影响,让革新派意识到自己的鼠目寸光,永远不敢再提革新!”

    方刚等人这才明白,且激动不已——

    操纵影响一地经济,方家有这样的实力!

    他们的三哥,方初有这个能力!

    ********

    晚上加更,票票鼓励吧(*^__^*)(未完待续。)

第958章 先下手为强(月票400+)

    清哑心中也激情澎拜。

    她比方刚等人更能理解方初所说的话,因为在她前世那个世界,整天喊招商引资。一个贫穷落后的省份,若能吸引投资方落户,发展当地的特色经济,会获得共赢的局面。

    方初,正在做这样的事!

    方刚道:“三哥,弟弟明白了。但详细计划……”

    他有些惭愧,还不知要如何做。

    方初道:“我在赈灾计划里有一条:要让奉州百姓学织混纺布,然后卖给我们,工钱就用米粮来支付;西北军工织造局也要建在那里。

    “你们三嫂还没将混纺布公开,接下来就要在奉州率先公开,你三嫂要亲自过去教授百姓织布,还要展示混纺布设计的衣裳。你们想,这样情况下,我们收的混纺布还愁卖不出去吗?

    “既然不愁卖,咱们还怕赚不到银子?

    “既然不愁卖,还怕不能带动奉州经济?

    “奉州百姓还怕没有出头日子?

    “奉州一旦成为棉纺织中心,还怕别的商家不去?

    “等各地商家云集奉州,还怕奉州经济不繁荣起来?”

    众人怔怔听完,后来一齐大笑鼓掌。

    方刚道:“善哉!奉州前景可期!”

    方初道:“正是。奉州前景可期,咱们要先下手为强,先一步将方家的铺子和作坊开过去。现在去,地价低,房价低,制作织机的木材成本低,培养织工的成本低……”

    众人不等他数完,一齐疯嚷“开过去!开过去!”

    方刚怪叫“弟弟看见白花花的银子对我招手!”

    清哑和方初对视一眼,忍不住都笑了。

    方家在奉州城也有铺子,也只是有铺子而已,眼下却要在那边投入些本钱,建立完善的混纺布基地,扎根经营。

    巧儿也兴奋极了,眼前白花花、黄灿灿的金银乱飞。

    严暮阳一见她神情,不用问也知道她想什么,因咳嗽一声,心想“妹妹你就要嫁人了,将来跟着我走,不能和他们比。”

    说笑一阵,方刚盯上了清哑,故意请问:“三嫂可有什么示下?”

    方创忙道:“对,对。老太太可是遗命三嫂有权管咱们。”

    众兄弟便都笑嘻嘻地看着清哑,看她怎么说。

    方初见他们一幅等着看好戏的样子,虽然知道他们并非嘲笑清哑,而是觉得清哑秉性安静,素来以研究纺织为要,不大管理人事,心中也很不爽快,觉得他们把清哑看扁了。

    他瞅了他们一眼,道:“当然有示下。”

    又朝清哑道:“你就给他们说说吧。”

    那神情,仿佛事先和清哑商量好的一样。

    众兄弟一见,更加期待了——

    郭织女发号施令的模样,他们还没见过呢。

    他们除了在方初清哑成亲,还有老太太寿辰时见过清哑,只觉她特别安静,少有威仪;只有方制领教过清哑的厉害,因此很规矩地等着清哑,觉得清哑肯定能说出一番道理。

    清哑没有忸怩,觉得身为方家织女,是该说点什么。

    她放开适哥儿,黑眸似琉璃,安静的目光从众人脸上滑过。

    不由自主的,大家都挺了挺胸膛,屏息凝神。

    适哥儿也收起嬉笑的神色,严肃地站在清哑身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