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水乡人家 >

第603章

水乡人家-第603章

小说: 水乡人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其中便有王源的妻女——王夫人和王瑛。

    吴夫人带着吴青梅的妹妹吴青荷也来了。

    还有一位慧怡郡主,也是王家的孙女,其母是婉容大长公主。婉容大长公主的驸马是王源族兄,因病早逝,太皇太后心疼婉容,便封了她女儿慧怡为郡主,常接进宫去住。

    慧怡郡主已经许给镇南侯世子石寒天,尚未完婚。

    这个镇南侯不是原来的顾家,顾家已经没落了,丢了爵位,这个镇南侯是新贵,姓石。石老将军凭军功原不够封侯,但他有个好妹妹,深得先皇宠爱,封为贤妃,石将军才得以封侯。

    石侯爷还养了个好儿子,就是世子石寒天。石寒天绰号“石敢当”,使两柄大铁锤,据说有四百斤重(?),有万夫莫当之勇。小石将军现和其父镇守西南边疆,人都说他是大靖武将第一人。

    石敢当自小就偏爱穿黑色,恰与玄武之色相同。

    按五行学说划分:东青龙为青色,西白虎为白色,南朱雀为朱色,北玄武为黑色,黄则为中央正色。

    因此,这次玄武王遭人指控,市井流言四起,纷纷猜测玄武要易位,新玄武王人选最被看好的,便是这位石敢当小石将军。

    慧怡郡主身边还有一少女,是她未来小姑子,石敢当的妹妹石寒玉。自宫里下旨赐婚后,凡在公开场合,石寒玉就成了慧怡郡主的影子,亦步亦趋地跟着。

    且说眼前,清哑除送了丰厚寿礼,另有亲手织的一件类似于《烟雨江南》织锦镶嵌的大插屏,还有两匹她亲手织的料子,只给方老太太用过,整个大靖都独一无二。

    蔡老太太十分喜悦和满意。

    她夸清哑头上紫凤贵气、神秘。

    清哑道:“有颗钻有缺口。贵人们挑剩下的。”

    她这时才深深领会到方初说的“有缺陷才完美”是多么贴切,被一群女人用**辣、嫉妒的目光看着,她有些承受不住,主动自曝其短,表示这紫凤是贵人们看不上的,有瑕疵。

    蔡老太太见她坦坦荡荡,很赞赏,因笑道:“贵人们挑剩下的,那也是珍稀物。我老婆子就没福气得一个。”

    严未央忙笑道:“老太太不想要;真想要,说一声,我们这些儿孙准想法子弄来给老太太。就怕老太太嫌它晃眼睛。”

    严家大奶奶道:“那九弟妹可要出大头。你最有钱!”

    蔡铭在孙辈中排行第九,故而她叫严未央九弟妹。

    严未央道:“哎哟哟,咱们蔡家什么人家,说钱就俗了。老祖母你听出来没?我比不得嫂子她们书香门第出来的,满腹才情,我没什么长处,只好夸我有钱。——我穷得只剩下钱了!”

    众人听了轰然而笑,蔡老太太也撑不住笑了。

    蔡老太太偏爱严未央,一个原因就是她自信,自信的张扬!

    在蔡家,她从不刻意掩饰自己商女的身份,常以此自嘲,但没有人敢真认为她读书少而瞧不起她,她不但满腹才学,且极有见识和能力;如今严家更出了严暮阳这样的才子,谁敢说严家不是书香门第?谁敢嘲笑她没才情、俗气?只有她自己敢说。

    蔡老太太笑道:“就数你会说话,听了我舒坦!”

    清哑也看出,严未央在婆家很得意。

    她很为好姐妹高兴。

    一个女人,再没有比嫁的好更重要的了。

    清哑想起自己的婚姻,暗自评价了一番,觉得自己不如严未央在公婆面前讨喜,方瀚海和严氏肯定对她有不满足,只好将就。

    这也没办法,她天性在人情世故方面就差。

    可是她自己很满足,觉得公婆对她算包容了。

    至于方初,对她更是没的说。

    正走神的工夫,感觉有人看她。

    她凝神一看,正是蔡老太太。

    蔡老太太一直暗中观察清哑,见她不骄矜不冷傲,虽然话少,看得出是天性如此,而不是刻意矜持;且她看严未央的目光透着欣喜,安心做陪衬,并不抢风头惹人注目,暗暗点头。

    老太太想,铭儿媳妇和敏妃都同织女交好,没看错人。

    她便把些家常里短的话问清哑,态度亲切随和。

    众人见蔡老太太对郭织女另眼相待,也都纷纷凑趣,气氛十分好,丝毫感觉不出方家正被三司会审、蔡家要避嫌的迹象。

    巧儿站在清哑身边,有些心不在焉。

    她终于见到王瑛了。

    她是个挑剔的人,当初只和吴青梅照了个面,就挑出吴青梅一堆不是,可是面对王瑛,她什么也挑不出来。

    她心里酸溜溜的,没来由地生严暮阳的气。

    怎么以前就没觉得严暮阳那么讨厌呢?

    慧怡郡主有些高傲,不太理会人。

    她看看微笑坐那的清哑,心里很不舒服。

    那紫凤钗她早就相中了,只可惜没钱买。

    王家是书香世家,公中嫁女儿的妆奁顶多一万两,怎么可能出五万两银子买一幅头面给她;太皇太后也不会买给她。

    紫凤钗神秘的光芒刺痛她的眼睛,仿佛嘲笑她身为郡主,还不如一个商家女有气魄和体面,她强自转开目光。

    这一转开,又看见巧儿。

    巧儿头上戴着镶猫儿眼的步摇,样式简洁,很适合少女的气质和年纪,猫儿眼幽绿的光芒,衬托得她杏眼灵动无比,描不出的慧黠灵气,在一群华贵的女子中,巧笑嫣然,十分夺目。

    这副头面也要三千两!

    慧怡郡主受不了了,转身出了萱草堂。

    她出来,石寒玉也跟着出来了,站在廊下。

    石寒玉对这位郡主嫂子的脾气已经摸得透了,因见附近没人,遂低声道:“戴上珠宝就显身份了?哼,显一身铜臭而已!”

    ********

    这文里,妹子们是不是最羡慕严未央?我猜一定是。我也喜欢她。跟女主和谢吟月比,严未央一点苦头都没吃过,一直很顺遂,当然,这也和她良好的心态有关。(未完待续。)

第932章 扯

    慧怡郡主矜持地不吱声,盯着挂在廊下鸟笼内画眉鸟看。

    她一般不会开口说人,她身边总围着许多女孩子,自会有人替她说出她想说的话,比如石寒玉这样的。

    她也不是浅薄的人,一件首饰还不能令她对清哑姑侄产生敌意,还有一个潜在的原因便是:她隐隐期待方家和玄武王府因勾结获罪,然后玄武王爵落到石家,她就是将来的玄武王妃。

    这话就不是她能出口的了。

    京城世家豪门关系错综复杂,远不像表面看去那么简单,她虽和石敢当定了亲,但王家并不会就支持石家继承玄武王爵。

    王家和玄武王府张家也是世交、是老亲,第一代玄武王的妹妹就嫁给了王家著名的“神童”王穷。王穷后来位列宰辅,是大靖历史上有名的美男宰相、诗词大家、音律大家。王穷娶张家三姑娘时,创作了《鸾凤和鸣》,至今流传。凡开寿宴或者婚宴的,都会弹奏这首曲子烘托喜庆,最是祥和昌盛、兴旺吉利的。

    玄武王府不是慧怡郡主能轻视的,她不自觉将敌意转嫁到方家,郭家更不用说,不过是才发家的暴发户而已,她更瞧不起了。

    石寒玉也因为这个缘故,对清哑和巧儿瞧不上。

    慧怡郡主正想的出神,就听身后一阵说笑传来。

    原来,是蔡家姑娘们带着各位姑娘出来了,蔡铃和蔡钰领头,两个小些的侄女也在旁陪同,大家往园子里去逛。

    离开长辈们,小姑娘们轻松许多,叽叽喳喳许多话。

    很容易的,话题便转到前院男客身上。

    一个小姑娘问道:“蔡姐姐,听说严少爷也来了?”

    蔡铃道:“自然来了。他是九嫂的侄儿,常来的。”

    众女便谈论起严暮阳,猜测他能不能在明年的春闱中再夺魁首,成为第一个“六首状元”。

    女孩子们的话题常是跳跃式的,三两句后就从才学转到长相上来,大家都问蔡姑娘,严暮阳到底可是传闻的美少年。

    蔡铃道:“严家少爷确长得很俊美。”

    蔡钰道:“瞧我九嫂就能知道啦。”

    少女们个个脸颊泛红,凭想象还觉得不足,想要了解更多,忽然看见巧儿在旁默不作声,想她也是江南来的,郭家和严家又交好,定对严暮阳了解,便拉着她问个不休。

    巧儿心里不舒服,很不舒服。

    她推脱道:“我不大见他。我很忙的,平日都跟姑姑织布。”

    这么说,算是堵住了众人的嘴了。

    大家想也是,织女家的姑娘,可不就整天钻研织布织锦吗,哪里有许多闲工夫关注一个少年公子。

    于是,她们又转去问蔡家姐妹。

    巧儿见她们眼神炽热,更难受了。

    她找了个借口,问了蔡铃一声,蔡铃忙令自己贴身丫鬟带路,带巧儿和金锁去主子们用的净房更衣。

    巧儿命金锁和那丫鬟在外守候,独自进去了。

    这净房分里外两层,外间有妆台镜子,洗手池等,里面才是方便的地方,当中用四扇大屏风挡着。

    巧儿站在门口听了一会,静悄悄的没一点声音。

    她这才放松精神,走到妆台前站定。

    她也不是要方便,不过是想躲开众女透口气而已。洗了手后,她对着镜子略整理妆容。看着镜里的女孩,想起刚才的情形,不由从颈项内掏出那貔貅,怔怔地看了一会,又举起来,迎着光细看。

    她想起王瑛,也有这么一个貔貅,不禁闷闷的。

    出了一会神,她又将貔貅放回去,掩好衣领出去。

    再回到原地,四处一望,众女已经到一个山坡前,山坡上种着几棵红枫,一片火红映在天边,好像火烧云,灿烂夺目。

    她忙赶了过去,重新融入人群。

    她略打量一圈,发现王瑛和吴青荷不在这里,不知去了什么地方。姑娘们的话题已经转到方初和清哑身上了,正说到方初在三司会审后要回几十万欠款,给织女买紫凤一事,十分热烈。

    见巧儿来了,众人忙围着巧儿问这问那。

    少时慧怡郡主和石寒玉走来,也加入进去。

    石寒玉忽然笑问巧儿:“郭姑娘这头上的步摇很不凡,也是那天买的吧?我来瞧瞧。”说着走向巧儿。

    巧儿微不可查地后退一步,闪开。

    之前她就发现石寒玉对自己似乎有些敌意,还有慧怡郡主,一副淡漠不爱理人的模样,眼下却对她这样热切,实在不正常,因此警惕,不想和石寒玉靠太近。

    石寒玉似没感到巧儿的排斥,依然凑近。

    “这猫儿眼磨得真亮,色泽又好。”

    “可不是,要不能那么贵。”

    “我有一对猫儿眼的耳坠,没郭姑娘这个好。”

    ……

    石寒玉和另一个姑娘将巧儿夹在中间,盯着她头上的步摇评论,巧儿只得任她们瞧,心想总不至于想把步摇给弄坏吧?果真如此,那丢人的绝不会是自己,而是她们。

    石寒玉左瞧右瞧,寻到巧儿脖颈上那根细线,用两指一捻,就抓住了,嘴里道:“咦,这戴的什么好东西?我们瞧瞧。”

    说着就要往外扯。

    巧儿纤手一探,捏住了石寒玉的手。

    她杏眼圆睁,冷冷道:“石姑娘是不是太唐突了?”

    原来是冲她的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