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水乡人家 >

第601章

水乡人家-第601章

小说: 水乡人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二字,加重了语气。

    严未央看着他,忽然叹道:“早知今日这情形,当年姑父就该让你参加科举。也许,这户部尚书就是你了。”

    方初听了,没有自傲或者谦虚,微微失神。

    清哑最了解他:一腔所学用在打理商业王国上,那些作坊商铺人事,他应对绰绰有余,还有余力暗中盯着大方氏那边,生恐方则应付不来;同时,他还常关注内宅,怕清哑被奴才欺瞒。

    他有一身的才学,胸藏凌云志,却只能用来赚钱。

    可现在连赚钱也不能了——太有钱了也被人惦记。

    清哑心疼,脱口道:“你也去参加科举。”

    方初愕然看向她,然后笑了。

    他顺手扯过适哥儿,揉着儿子后脑勺道:“我去参加科举,考中了再一步一步往上爬,我还不如养儿子考科举来得快。是不是?”

    说着低头问适哥儿。

    适哥儿仰面道:“爹放心,儿子帮你考。”

    方初笑了,松开他,正容对方制和方利道:“你们两个去前面请许翰林他们,就说晚上我请他们吃酒。关于军饷的事,别说太多,只告诉实情就好了。说的时候也别太张扬。”

    两人都答应了。

    方初又对方制道:“三弟,你去告诉赵管事,要他去酒楼定两桌上等酒席送来,再给咱们家下人赏两月的月银。”

    方制忙答应“是”。

    方初想了想,道:“先这样,晚上我还有事交代你们。”

    那两兄弟方出去,往前面去了。

    这里,方初郑重对严未央道:“你和清哑拟个名单,服装展头天请哪些客人,要先定下来。别的好说,第一个要请靖安大长公主。”

    严未央和他目光一碰,气息仿佛静止。

    忽然她眼一亮,拍手道:“我明白了。”

    清哑疑惑地看着他们。

    ********

    加更到!再努力存稿,以防哪天忽然人品大爆发,月票多的我没稿子加更了,可不要愁死了!(未完待续。)

第928章 心疼

    严未央做了多年的女少东,又当了数年的官夫人,深谙商场和官场的学问,于时局人事上的灵敏不亚于方初韩希夷这些男人。

    她见方初要对清哑解释,忙抢道:“我来告诉她。你不如我说的明白。”那意思,就好像她对清哑的了解比方初更深。

    方初无奈地摇头失笑,闭嘴。

    严未央便对清哑分析道:“表哥虎口里拔牙,从户部讨还了五十万两,皇上肯定生气。又怪不到表哥头上,只能怪那些挑事的人。表哥杀了对方锐气,立了威,但总这样肯定是不行的。”

    说到这,她停下,看着清哑。

    清哑很配合地问:“那怎么办?”

    严未央回道:“要借势。”

    清哑等着她说,怎么借势。

    严未央道:“借两个人的势。第一个就是皇上。

    “皇上是天子,圣宠最重要。

    “虎口拔牙的事可一不可再。

    “为了赢得圣宠,表哥要为皇上分忧,解决奉州赈灾一事。”

    清哑恍然道:“我知道了。”

    又不满道:“这样事我们做了许多了。”

    她为国家和社稷做的还少吗?

    方初也帮了皇上许多,都是不拿朝廷俸禄免费干活。

    严未央道:“以前的情分皇上并没忘,不然,你以为表哥敢这么大胆?换个人敢这样,只怕就死了。”

    清哑点头,又猜道:“第二个是不是靖安大长公主?”

    严未央赞赏地看了她一眼,道:“正是。靠着皇上还不够,本来有太皇太后,可是太皇太后年纪大了,万一升仙去了,剩下太后不管用,皇后视咱们为对手,敏妃实力不够。靖安大长公主虽然不是后宫中人,却强似后宫任何人。”

    清哑眼前浮现大长公主美丽的容颜。

    不知为什么,虽只见了大长公主一面,但她觉得大长公主对她特别关心,不仅在先帝面前为她讨恩情,还答应郭俭去回雁谷林家学木工,且据郭俭在家信中说,大长公主对他格外照顾。

    清哑也很喜欢大长公主。

    这大概就是缘分吧,是善缘。

    严未央说得这么郑重,她不能不当一回事,为了方家郭家,为了方初和儿女们,她要学会拉关系;再说,她本就喜欢大长公主,郭俭又承蒙大长公主照顾,人情礼法上她也该感谢对方。

    她便道:“我过一天去给她请安去。”

    方初目光一闪,道:“我陪你去。”

    为了让清哑对大长公主和林家多些了解,方初又细细告诉她:大长公主地位超然,一是因为皇家公主的身份,二是因为夫家实力。

    大长公主夫家林家有两支显贵:

    一支继承了白虎王爵,现镇守西疆。

    另一支便是靖国公,一直掌管着大靖的火器研究制造基地。这基地在荆州大巴山内,林家祖籍和靖安大长公主的封地都在那里。

    林家在朝中、在军中实力都很雄厚。

    清哑道:“怪不得皇上总带着林世子。”

    方初道:“林世子本身也能力卓著,非庸才可比。”

    三人又低声商议一回,定了下步行动。

    因将下人都打发出去了,巧儿在旁为他们斟茶倒水,一面很认真地听着,就有不懂的也忍着不打搅,等回头再问。

    当晚,方初整整在书房待了一晚,写东西。

    清哑亲自在旁伺候,红袖添香。

    御书房,顺昌帝看着跪在下面的三司主审官和冯尚书,气得脸犯黑,手覆在带盖茶盏上,紧紧扣着,几次用力想抓起来扔下去,又忍住了,因为他想自己是帝王,要含而不露,暴怒是大忌。

    他真是气着了!

    废太子挪用军饷私造火器,窟窿凭什么要他来填?

    他无法怪方初,兔子急了还咬人呢,何况涉及抄家灭族的大罪,方初要是表现懦弱一点,白瞎了这些年创下的名头。

    五十多万哪!

    顺昌帝可不是不知民生疾苦的皇帝,当年他在方初帮助下,在西北开作坊做买卖,方初特别告诫他以民心为上,千万不能奴役百姓,他便正正规规地、脚踏实地地赚钱,深知赚钱的艰难。

    越是知道,他越心痛那五十多万。

    查来查去,最后吃亏的却是他这个皇帝!

    皇帝吃亏,别人还想好过?

    良久,他平复了情绪,淡淡道:“都说父债子偿,废太子捅破的窟窿,朕这个弟弟来补,也算说得过去。”

    真要说得过去,他就不是这般语气了。

    地下四人心惊肉跳,御书房气氛仿佛凝滞。

    冯尚书前次被崔嵋陷害了一把,眼下谨慎的很,心中数落方初十几条罪状,条条都是死罪,却不敢说出一条。

    蒋志浩大人先开口,道:“请皇上放心,臣一定查明此案!”

    顺昌帝眉头一紧,问:“哦,蒋爱卿也怀疑玄武王?”

    蒋大人抬头道:“臣不会怀疑任何人,只认结果。”

    顺昌帝道:“你想确认什么结果?”

    蒋大人严正道:“皇上,大靖设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护国,玄武王乃国之柱石,何等重要!若玄武失德,固然该罚;但若有人为了一己私利,兴风作浪,不但害了无辜,还会动摇大靖根基,微臣以为,这种人同样罪不可赦。臣若是查明,请皇上将他活剐了!”

    顺昌帝双目大亮,喝道:“蒋爱卿之言深合朕心!”

    冯阁老不禁一抖,心提了起来。

    蒋大人又道:“况且不查也不行了。刑部那里,谢家一案有了变化。”

    顺昌帝忙问:“什么变化?”

    刑部王大人忙回道:“谢家护卫,当年曾护送谢吟月去流地,又保护谢吟月的谢侯招认,谢吟月和崔嵋私下勾结在先。”

    蔡大人道:“微臣不得不拘押崔侍郎。”

    顺昌帝断然道:“不行!崔爱卿不可能和谢吟月勾结。”

    崔嵋,很得顺昌帝圣心。

    顺昌帝不许人动他。

    皇帝明白了:这两桩案子越闹越大,牵扯朝臣越来越多,一个不好就会动摇国本。若真有其事还好说;若像蒋志浩大人说的,有人在背后兴风作浪,倒霉的可是他这个皇帝,得益的……会是废太子吗?

    蒋大人道:“所以,微臣等三人以为,一定要严查。皇上不许动崔侍郎,恐怕难以令人信服。若想查明真相,只好拘押他。”

    顺昌帝脸一沉,不开心了。

    ********

    感谢所有正版订阅和投票支持的朋友们!现在有红包机制,一切支持都能量化计算了,像月票值五块钱嘞,推荐票值两毛,这文是经商文,我满脑子都算计买卖银子,忽然动念:你们投给我的月票一个月也有不少,要是能倒卖出去……(捂嘴)我被自己惊悚到了!(*^__^*)(未完待续。)

第929章 情义

    忽发现冯尚书还跪在旁边呢,顿时有了出气的地方。

    他沉声道:“冯大人,户部归还了五十多万两债务,这笔银子若是用在奉州灾民身上,纵然不能解决全部问题,也可让他们吃几顿饱饭。冯大人可想出什么好法子赈灾了?”

    冯尚书心正拎着,猛听皇上问他,急忙开口。

    他大声道:“微臣殚精竭虑,想了个法子。”

    顺昌帝追问:“什么法子?”

    冯尚书道:“召集天下富商捐钱粮赈灾。”

    顺昌帝嗤之以鼻,不就是想要锦商捐款吗!

    奉州大旱三四个月了,颗粒无收,眼看冬季来临,那么多人,仅靠朝廷拨款赈灾根本无法解决。朝廷已经拨了两百万白银赈灾了,杯水车薪。漫漫长冬如何熬过去?开春拿什么种地?

    冯阁老除了要朝廷拿银子赈灾,就没别的话。

    这会子改口了,要锦商出钱,转移国库负担。

    这法子还用想?皇帝也会。可总要有个名目,不能平白无故地让人掏银子,受灾地点又不在江南,凭什么要锦商掏钱?

    只有到这个时候,皇帝才越发觉得银子亲切。

    越觉得银子亲切,也就越发觉得钱难挣。

    越觉得钱难挣,想起那五十多万两皇帝就越生气。

    冯阁老忙道:“微臣还和方大少爷打了个赌。”

    顺昌帝立即来了精神,问:“你和方初打的什么赌?”

    冯尚书见皇上来了精神,也精神一振,叩头上奏。

    听他说完事情经过,顺昌帝面色古怪。

    蒋志浩大人微不可察地瞄了冯尚书一眼,很同情。

    顺昌帝静了半响,忽然道:“准奏!传旨方初。”

    说完嘴角微微上翘,心情似乎好多了。

    皇上笑了,冯阁老也开心地笑了。

    他发狠想:“方家讨还了五十多万两,老夫要他十倍偿还,吐出五百万两来赈灾。”

    若此事实现,朝野上下定会称赞冯阁老巧施唇舌,绝妙地摆了奸商一道,为奉州百姓谋福祉,不愧为大靖户部尚书。

    方初正在靖国公府。

    林世子刚下朝,和他在书房说话。

    清哑则和靖安大长公主在素秋园游逛。

    五行中,秋属金、属白,故曰“素秋”。

    素秋园中有红枫,有秋菊,有丹桂,斑斓的落叶满地,秋阳漏下来,照在落叶上,色泽格外艳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