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水乡人家 >

第584章

水乡人家-第584章

小说: 水乡人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恰在这时,林世子祖母,靖国公太夫人,靖安大长公主来到京城。

    论辈分和威望权势,她均有资格惩处玉瑶公主。

    为了不惊动太皇太后,靖安大长公主以想念玉瑶为名,将她招进靖国公府,进门就罚跪下,让身边嬷嬷左右开弓赏了她两耳光,当场扇得她嘴角流血,腮颊发馒头一样肿了起来。

    “你就算不是生在皇家,小门小户也容不下你这样的女儿!你是长公主,别人不敢把你怎样,本宫难道也不能罚你?”

    大长公主目光凌厉,怒斥玉瑶长公主。

    玉瑶长公主抬头,定定看着上方雍容华贵的美妇,和她身边威严的帝王,也不管嘴角流下温热的液体,忽然哈哈大笑起来。

    顺昌帝眉头一皱,觉得异常。

    大长公主却不动声色,面露讥诮。

    她倒要看看,这个侄女还能兴出什么花样。

    玉瑶长公主笑罢,喘气道:“说得你们多有节操似的。这皇家有节操高尚的人吗?不,侄女比你们有节操多了。”

    大长公主道:“真不知廉耻!”

    ********

    早上好!(未完待续。)

第899章 内幕

    玉瑶长公主道:“侄女确实丢了节操,那又怎样?窃铢者贼,窃国者侯。侄女没节操,你们同样没有。六皇兄——”她转向顺昌帝,咯咯笑道——“你不能杀妹妹。妹妹可是助你登基出了大力的。”

    顺昌帝道:“你出了什么力?”

    玉瑶长公主道:“当年兵部尚书和龙禁卫大将军秘密制造火器一事暴露,太子哥哥被父皇禁足,他怕被废太子之位,想获得定国公府支持,便将我卖给了定国公世子刘恒……”

    十几年前,玉瑶公主自从在定国公府花园见一少年,一直暗恋他。她不知对方身份,便问刘恒。刘恒帮她查遍当天来客,也没找到。她苦恼极了,便往天下士子中寻找。刘恒也假意帮她寻找。

    几年后,玉瑶公主长大了,要选驸马了。

    她谁也看不上,一心惦记梦中少年。

    那日,刘恒告诉玉瑶公主,说找到了她心悦的少年。

    玉瑶公主兴奋不已,瞒着众人偷偷前往定国公府。

    刘恒骗*奸了她。

    她回宫向太后哭诉,太后却将她嫁给刘恒。

    玉瑶公主成亲后,偶然得知刘恒知道桃林中少年是谁,只是不肯告诉她,却假借帮她寻找的名义,屡屡接近她;又得知她被刘恒骗*奸是事先得到太子哥哥和母后允许,顿时疯狂了。

    对皇家、对亲人,她彻底绝望了。

    她故意引*诱镇南侯之孙顾遥,引刘恒吃醋,和顾遥吃酒相斗,被顾遥打破了头,惊风而死,顾家也遭到先帝贬谪,一下子去了太子两个助力。

    她又引*诱定国公刘澈、小叔刘愉,控制他父子。

    她还引*诱原吏部尚书之子、原内阁丞相之孙……

    所有她引诱过的人,都给废太子添了麻烦。

    最终,太子被废。

    她恣意妄为,就要给皇家抹黑!

    她任性纵情,看谁不顺眼就报复!

    她放肆地笑道:“六皇兄,妹妹的节操都奉献给你的皇位了。你若杀了妹妹,你便比妹妹还无耻,还没有节操。”

    靖安大长公主和顺昌帝没想到是这样内情。

    顺昌帝神情扭曲,颤声道:“你……你……”

    他也不知道是责骂好,还是感谢好,这比打了他一巴掌还要让他难受,尤其他并不知情,但又不能不承这份情。

    大长公主痛心地问:“你为何不去找太皇太后?”

    玉瑶公主道:“母后和太子哥哥成心算计我,能让我见到太皇太后吗?我那时还不知道刘恒隐瞒了韩希夷的事,只好屈从了。”

    顺昌帝愤怒道:“你就如此惦记韩希夷?听说他把你捆起来,可见对你毫无情义。你还有什么颜面?”

    玉瑶公主正色道:“胡说!他乃文雅君子,怎会如此对待当朝公主,又怎么敢以下犯上?这又是哪个贱*婢说的?看来定国公老不死的在我身边放了不少人。”

    顺昌帝疑惑问:“韩希夷真没捆你?”

    玉瑶公主斩钉截铁道:“没有!”

    顺昌帝想想之前的侍女和侍卫,信了玉瑶的话。

    这确是一箭三雕的计策:背后谋划的人不但针对方初郭清哑,也针对玉瑶长公主。针对玉瑶的除了名声扫地的定国公府再没有别人。这些年,玉瑶可是将定国公府搅得乌烟瘴气,声名狼藉。只要她这个祸害死了,定国公府便可将所有过错都推到她头上。

    顺昌帝不再追问,只是要如何处置玉瑶公主呢?

    他真心觉得为难极了。

    玉瑶长公主见机,立即匍匐在地,求道:“请皇兄饶了妹妹。只要将妹妹嫁给韩希夷,妹妹发誓从此改过向新。”

    大长公主断然道:“不可能!”

    玉瑶长公主红着眼睛问:“皇姑母,为何不可能?”

    大长公主犀利指出:“你自己清楚!你声名狼藉,他愿意娶你吗?且他已有妻子,皇上若是下旨赐婚,如何堵天下悠悠众口?你算计织女夫君一事尚未处置,皇上若是袒护你,又如何服众?”

    出乎意料的,玉瑶公主没有哭闹哭求。

    她呆呆地跪着,失魂落魄。

    那神情,让刚才还一肚子怒火的顺昌帝也心生不忍。

    沉吟良久,他道:“你若真心改过,朕可饶你一死。不过要送你去皇家寺院修行。你放心,定国公府敢如此谋害你,朕不会饶他!”

    玉瑶公主没有反对,似乎认命了。

    大长公主又问:“这次的事,可是皇后指使你的?”

    玉瑶公主道:“这我却不知道了。皇后只在我面前称赞郭织女和方初伉俪情深,方初深爱郭织女,视天下女子为蒲柳。我一听……”

    她目光在顺昌帝脸上一溜,意味深长地笑了。

    顺昌帝脸色一沉。

    玉瑶公主又恢复了无所谓的神态,坦诚道:“不过,妹妹算计方初,可不仅仅想要收服他,还为了对付谢吟月。”

    顺昌帝一愣,问:“对付谢吟月?这怎么说?”

    玉瑶公主眼中射出刻骨仇恨,道:“妹妹恨这贱*人!”

    顺昌帝心下一转:是了,谢吟月是韩希夷的妻子,难怪她恨。

    他斥道:“是韩希夷娶的她,你何必迁怒人。”

    玉瑶公主目光一闪,道:“我就是恨她!这贱*人比我还没有节操,凭什么能嫁韩希夷?我准备几年了,就等机会将她扒皮拆骨!”

    顺昌帝觉得她很不对劲,不想再理她。

    大长公主则看着玉瑶若有所思。

    ……

    顺昌帝暂时幽禁了玉瑶公主,命人继续追查此事。

    忙碌之余,他忽然想起玉瑶公主那日的话:

    “妹妹算计方初,可不仅仅想要收服他,还为了对付谢吟月。”

    “我就是恨她!这贱*人比我还没有节操,凭什么能嫁韩希夷?我准备几年了,就等机会将她扒皮拆骨!”

    不对,玉瑶是算计方初那天才知道韩希夷是自己思念多年的心上人,之前怎会恨谢吟月,还恨了数年?唯一的解释就是:玉瑶不是因为韩希夷娶了谢吟月而恨她,这中间另有缘故。

    皇帝想起原兵部尚书秘密制造火器一案,正是谢吟月暗中提点他,他才揭发出来的,难道玉瑶公主是因为这件事恨谢吟月?

    若是这样,也说得通。

    若非这件事,废太子不会被先帝厌弃,很可能顺利登基。

    废太子登基,玉瑶自然不会被卖给刘恒。

    “这贱*人比我还没有节操。”

    毫无预兆的,顺昌帝脑中跳出这句话。

    没节操,没节操……

    ********

    没错,玉瑶牵扯出来的人就是谢吟月。谢吟月的劫难到了!(未完待续。)

第900章 画展

    顺昌帝惊疑不定地想:“谢吟月在流地,居然知道兵部尚书私造火器,当时她说是以前发现的蛛丝马迹。究竟是早就知情,还是无意中发现的?若早就知情,谢家可参与了?”

    私造火器案暴露后,原兵部尚书和龙禁卫大将军第一时间畏罪自杀,就怕连累当时的太子。也因此,无人知道详细内幕。

    事后,太子只被禁足,没有废。

    顺昌帝心中咯噔一下,不能淡定了。

    他也不去问玉瑶长公主,只悄悄命人去查证。

    很快查明:玉瑶长公主近些年往谢家和谢家各地的工坊安插了不少人,她确实早就在着手对付谢吟月了。

    还有,原龙禁卫大将军曾和谢家走的很近。

    这也没什么忌讳。就如定国公府和韩家有来往,方家和玄武王府是世交一样,顺昌帝还是皇子时就通过林世子和方初交结,每一个锦商背后都有官场的支持,这并不是什么秘密。

    但私造火器何等机密,是不可能让锦商知道的。

    除非,谢家原本就参与其中,并提供财力援助。

    顺昌帝目光炯炯,誓要弄清这件事。

    种种迹象表明:谢家很可能与这件事有关。谢家差点被抄家,谢明理判斩刑,谢吟月被流放,兵部尚书和龙禁卫大将军却没能及时救谢家,导致谢吟月和他们反目。

    顺昌帝又召见了玉瑶公主。

    “谢家参与了私造火器?”他问。

    “六皇兄,都说帝王多疑,这事皇兄怎么来问妹妹,应该自己去查呀?妹妹就算说了,皇兄就能信?”玉瑶公主狡黠地笑。

    “你且说说看。”顺昌帝不动声色道。

    “何必说。皇兄只看我怎么对谢家的就知道了。”

    玉瑶公主坚持不松口,这样云遮雾罩才好呢。

    皇上越迷惑,越想要弄清。

    顺昌帝盯着这个复杂的妹妹看了好一会,挥手命她退下。

    这日,顺昌帝和林世子微服出宫,扮作普通文人来幽篁馆。

    方初养伤的这些日子,清哑全心关注幽篁馆经营。

    在她前世,有句话叫“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革新派的所作所为、皇帝的犹豫,都令她警惕心寒,忍不住就要做两手准备。

    幽篁馆在京城商誉口碑很好,一幅上佳的作品,哪怕买主转手就能卖一千两,幽篁馆坚持只卖四百两。

    馆内字画收藏丰富,有原版真迹,也有根据字画编织的竹丝画;有传世的名家古迹,也有当世新人新作,定期展示,供客人鉴赏。哪怕不买,只是来赏玩,幽篁馆也会热心接待,让座奉茶。不论是有名的文人墨客,还是落魄的穷书生,幽篁馆的小二都同样尊敬。

    这操守令文人赞不绝口、趋之若鹜。

    幽篁馆“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学子们喜欢这里幽静和雅致,还有浓厚的艺术氛围,常约三五好友来鉴赏字画,消磨半日,既可见识名家手笔,又能与人谈讲学问,还不用花钱,也不会被主家厌弃耻笑。

    有人要问:既这样,那投机取巧的不会来买了竹丝画出去卖、赚大钱?自然有人这样干过,却不能一而再、再而三。

    凡来幽篁馆的都是有些学问眼光的文人,或是有人引荐来的熟客,普通人对着画说不出一二三来,幽篁馆绝不会卖给你,否则都来买了再转卖,岂不坏了幽篁馆的口碑和名头。

    所以,一般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