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水乡人家 >

第572章

水乡人家-第572章

小说: 水乡人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哑看着巧儿不语。

    当年她也以为这东西很普通,昨天听梅氏那意思,仿佛这貔貅很不一般,竟和严暮阳的亲事挂上了,她不能不多想了。

    可是巧儿这样子……

    清哑将话咽下去,暂不提梅氏的话,反正还要看严家那边表示。

    她将貔貅还给巧儿,道:“回去收拾收拾,等你姑父回来我们就走。”

    巧儿忙答应一声,急冲冲地走了。

    另一边,严暮阳得知巧儿要去京城,大急,忙去找严纪鹏;而严纪鹏也从严氏口中得知梅氏当面激清哑的事,气得很。

    但对着严暮阳,他还是呵斥道:“遇事急成这样,如何下场考试?”

    严暮阳道:“还不急?郭姑姑都要把巧儿许别人了!”

    严纪鹏诧异道:“怎见得?”

    严暮阳道:“母亲在郭姑姑面前说了那番话,郭姑姑还肯和严家结亲吗?带巧儿妹妹去京城,分明就是要为她择婿。”

    他满脑子都是巧儿嫁别人的设想,心中暗无天日。

    严纪鹏想起方家在京城的人脉,也担心起来,对严氏道:“你回去告诉织女:王家那件事没可能。我早已为暮阳相准了亲事,等他来年春闱高中就要下聘。”

    这么说,织女应该很明白了。

    严氏便回去告诉了清哑那话。

    她也不好说的太明白,毕竟梅氏那天来,可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告诉清哑说想要跟王家结亲,清哑能不膈应?眼下非得等严暮阳高中后,严纪鹏再三媒六聘上郭家求亲,才显严家诚意和重视。

    清哑微微笑了下,什么也没说。

    严氏郁闷的很,怎么看清哑怎么觉得高深。她忍不住暗骂梅氏蠢:没激到清哑,反让清哑将了自己公公和儿子一着。

    方初和韩希夷一齐离开霞照。

    方初在江南一带,韩希夷去了西北。

    卫昭以谋反罪牵连卫氏一族被抄家,朝廷下旨:

    只要卫氏族人供出卫昭下落或其产业,便可免于被牵连。

    趋利避害乃人之天性,卫氏族人纷纷出首自保。

    卫昭暗中产业纷纷暴露被查抄,方初根据方家和韩希夷传来的消息,汇聚后总计大小共有二百多处,这还不包括卫家原有的产业。

    这也是卫昭贪婪,费尽心机壮大产业,短期内不可能另起一班人马,必定要用到卫家原来的人手,于是才露了行迹。

    方初将这些产业在地图上标注出来,并根据其规模大小、产销分布,再根据商家经营思路,推断卫昭常驻地。

    卫昭为了掌控这些产业,不可能离核心地很远。

    最后,他断定卫昭隐藏在荆州大巴山一带。

    巴蜀一带多产蜀锦,卫昭在岷州和荆州都有好几处作坊,荆州山多便于隐藏,又有道路通往岷州,卫昭进退自如。

    方初将这分析告诉官府,然后赶往荆州。

    正在这时,荆州有卫氏族人供出卫昭下落。

    冤家路窄,西南禁军奉命前去捉拿卫昭,领头的指挥使正是当年在京城东华门门口调戏卫昭的靖海将军之子张斐。

    方初看着眼前熊熊大火,只觉事情太容易了。

    “里面有多少人?”他问张斐。

    “连卫昭十五个。”张斐道。

    “你看见卫昭了?”方初问道。

    “看见了。是他!”张斐咬牙,眼神很不善。

    “怎么让他们放火了呢?”方初觉得不可思议。

    “他们早准备好了,屋里倒了油的,抵挡一阵后,就点起火来,一下子就烧起来了。我们根本抢救不及。”张斐解释道。

    方初不肯相信卫昭会**,请张斐审问那卫家人。

    那人熬不过刑,招供说是卫昭让他主动出首的,有什么计划他一概不知,但这里的确是卫昭的宅子,他一年大半时候都住在这里。

    张斐还要问,方初道:“没用。卫昭不会告诉他的。”

    他抬头看向宅院背后巍峨的大山,眼中煞气一闪而逝,对张斐低声说了一番话,又朝后山示意。

    ********

    二更求月票。(未完待续。)

第879章 身死

    张斐便对在场卫家人喝道:“卫昭抓不住,你们依然不能脱罪,反有纵容反贼逃跑的嫌疑。现在带官兵进山搜查还能立功。”

    卫氏族人只得带官兵进后山搜查。

    方初也命方奎带人前去帮忙。

    半个时辰后,他们发现了卫昭行踪。

    那宅子后有暗道通向山中,卫昭想给官府留下他被烧死的假象,定下这金蝉脱壳之计,结果被方初给识破,追了过来,若他肯提前舍弃这一切,逃进山,也不会被堵住了。

    他再次陷入穷途末路。

    方初看着被逼到对面山崖边的那个男人,隔那么远,天色也暗了,但他就确定那人就是卫昭,不是根据身形长相,而是那阴寒森冷的目光,一如当年在飞絮阁地下暗室逃走时盯他的目光一样。

    想起清哑,想到适哥儿,方初眼中厉色一闪。

    他头也不回地对暗处道:“方隐,就看你的了!”

    方隐,顾名思义,他一直隐在方家祖籍,很少出来。

    这次被派出来,是方瀚海发狠了。

    方隐闪在一棵树后,一声不吭地抖手,射出三道光芒。

    对面,卫昭对方初冷冷一笑,纵身跳下山崖。

    那身体,暮色中划出一道黑色的弧线。

    方初一愣,不知他是中了暗器,还是主动跳的。

    方隐沉声道:“只射中一支。”

    方初闭着嘴,静静站在树林中。

    这次,一定不能有失!

    少时,方初和张斐会合后,请他下令官兵下去寻找卫昭尸体,找到的赏银一万;若找不到,就请守住各条通道,将这片山区封锁,卫昭这一跳肯定摔伤,若不得及时救治和调养,定捱不长久。

    耗也要耗死他!

    方初许了张斐重金,让他奖赏手下人。

    天黑后,山上难行走,一队官兵举着火把下到山谷中,已经是半夜了,果然找到一具尸骸,肉都被野兽啃光了,旁边还有两团撕扯的破烂的衣裳,正是之前卫昭跳下去时身上穿的。

    “哈哈,可找到了!”

    官兵们一齐欢呼——这尸体值钱啊!

    卫昭死了,方初却不踏实。

    之前他敢断定,对面山崖上的人就是卫昭;但面对眼前这堆骸骨,他又不相信卫昭真死了,觉得这骸骨不是卫昭的。

    这感觉很奇怪,且没道理。

    从那么高的山崖上跳下来,还能有命?

    山中多野兽,尸体被啃烂了,也是常情。

    张斐笑方初疑神疑鬼。

    方初道:“贤弟不了解卫昭这个人,没这么容易抓的。”

    张斐气道:“这算容易吗?”

    费老大劲了,他手下还有人受伤了呢。

    他想想卫昭不但是方家仇人,还是朝廷重要钦犯,也不敢大意,便道:“就按你说的,谨慎些,我让他们把这片山再封锁半个月。”

    反正方初给的赏银多,他不在乎。

    方初赞道:“这才是正理。”

    这下他就放心多了。

    就算卫昭使狡计逃脱,也休想在这封锁下逃走,只要封个十几天,他不死也去了半条命了,事实上,活下来的可能性很小。

    这一封,就是半个月。

    方初没有再等,快马加鞭赶回湖州去了。

    经过荆州城时,黑风问:“大少爷不买东西?”

    方初双眼盯着前方,道:“不买!”

    之前买土仪送回去,是怕清哑担心他,所以借送东西传达平安和思念;现在要回家了,对妻子儿女来说,他平安归家就是最好的礼物,还买什么土仪,况且还要去京城,有的是机会买。

    黑风想不透:湖州是本地,少爷买了许多东西;这荆州是外地,风俗人情饮食都不与家乡一样,少爷却不买了。

    方初心急火燎的,满脑子都是娇妻和三个孩子的身影。

    一路快马加鞭,次后又换船,终在七月下旬赶到家。

    见面,他一把抱起方无悔,就听娇娇女儿道:“想爹!”便把头埋在他颈窝,抱着他脖子不说话了。

    那一瞬间,他差点落泪。

    他摸摸两儿子头,再看着清哑问:“你也想她爹吗?”

    清哑对着他温柔的目光,说不出话来。

    ……

    另一边,韩希夷还在忙碌。

    当日从方家回去后,谢吟月要他去把雀灵母子接来。

    他立即明白了她的意思。

    卫昭对方家和韩家做下这等事,现逍遥在外,把卫昭的儿子捏在手中,保护也好,要挟也好,都是一招反击。

    韩希夷当即带人去找雀灵。

    结果到了地方一看,雀灵母子不见踪影。

    韩希夷大吃一惊,命人去附近打听,当地人说雀灵三年前一次发大水时,被洪水淹死了,她儿子也不知所踪。

    韩希夷心沉沉的。

    当年他帮雀灵逃走,也只是为了帮她脱离卫昭掌控,并没有任何其他想法。当谢吟月误认为雀灵是他养的外室后,他便撒手了,想着让雀灵过安静的日子,从此再未与她相见。

    如今这个结果,到底是偶然还是人为?

    他一面命人追查雀灵儿子下落,一面动用韩家力量助官府查抄卫昭明里暗里的产业,一面遥遥和方初联络消息。

    根据他分析,卫昭不在北方。

    但北方却有卫昭不少棉纺织产业。

    废太子及其党羽利用卫昭,卫昭也利用他们建立了许多不为人知的产业,大肆聚敛财富,他并非真要扶持废太子起复。

    韩希夷在西北待了半个多月,于八月中赶去京城。

    同时,方初和清哑带着适哥儿、巧儿等人也于八月中旬到达京城。

    在清哑心中,大靖的京城大概位于她前世的陕西,犹如西安,而不是北京,从湖州往西北方行走,快则十来天,慢的要二十多天。

    这次他们走的很快,没在路上耽搁太久。

    到京城,中秋刚过,顺昌帝为了京城以西奉州连月大旱,颗粒无收,在松山慈安寺斋戒,为百姓祈福。

    清哑便向宫中递了牌子,请求觐见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没冷落她,很快派了她熟悉的杨嬷嬷来宣,并命她带适哥儿一同入宫觐见。方初送清哑到皇城南门,又知她这一去,还要和敏妃蔡钥相会,一时半刻不得出宫,约好傍晚来宫门口接她,然后自回德胜路的幽篁馆,召集在京管事查问买卖。

    相隔数年,清哑再次踏入慈宁宫。

    ********

    谢谢朋友们打赏、订阅、投月票。新一波情节来了,攒文的妹纸可以看了!(未完待续。)

第880章 偷听

    在座除了太皇太后,还有蔡钥,如今已被封为敏妃。

    清哑感觉,太皇太后老了许多。也对,快八十的人了,再保养的好,这宫中又复杂,也是要日渐衰老的。

    太皇太后精力有些不济,略和清哑谈了几句,又叫适哥儿上前问了问被掳经历,夸赞一番,赏了些东西,便命蔡钥带清哑下去。

    她对清哑温和道:“哀家今天有些倦了,让敏妃陪你。改日哀家再叫你进宫说话。既来了,就等哀家的寿辰过了再走。你献的织锦,哀家很喜欢。你有心了!哀家知道,你一向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