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水乡人家 >

第535章

水乡人家-第535章

小说: 水乡人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初听说了方无莫教训小丫头的事。

    他问儿子:“你为什么要教训她们?”

    方无莫抿了抿小嘴,道:“她们说哥哥。”

    方初便明白了。

    他坚定道:“打得好!”

    ……

    方无莫一夜之间威名大盛。

    这威名甚至盖过了以前的方无适。

    清园的丫头们再碰见莫哥儿,都小心翼翼,唯恐惹恼了他,说声掌嘴那都不许停的。

    方无莫也不放在心上,依然不多话。

    三天后,郭大有和清哑出来了。

    郭大有开始做新改造的纺车。

    方初找了两个木匠给他打下手。

    一天后,清哑和细妹坐在新纺车前,先纺出混纺纱线,然后再上织机织布;又一天后,厚密挺括的混纺毛呢,轻软的混纺棉绸等面世。最重要一点,是混纺的效率不减,否则这成果都是鸡肋。

    清哑看着这成果,安静的双眸泛出亮彩。

    灵感是很奇妙的东西,你刻意期待的时候,它无影无踪;忽然某个时候,它却不期而至,让你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在清园的这些日子,方初一直陪着她,无莫又开口说话了,甜蜜安然,岁月静好,恰再这时,郭大有来了,兄妹联手,突破顺理成章。

    清哑一直以为,二哥对她来说跟其他的木匠没什么两样,就是配合她帮她改进机器的;今天她才明白,二哥看似一句不经意的话、哪怕建议钉颗钉子,都会给她启发,这是别人做不到的。

    ********

    又是周末了,时间过得好快呀!周末愉快!(未完待续。)

第817章 落定

    郭大有道:“这次大会你稳夺第一了。”

    清哑摇头道:“不用这个参加。”

    郭大有不解地看着她,不知她何意。

    清哑解释道:“研发中心那边都准备好了。”

    郭家献上去的是巧儿织的混纺布,方家这边是虞南梦设计的锦。

    郭大有问:“那这个呢?”

    清哑道:“这个……直接呈给朝廷。”

    方初忽然接道:“你先织几匹样布出来,再按设计的样式叫她们把衣裳做出来,连样布带衣服都交给二哥带回去。由郭家送进京。”

    郭大有忙道:“好。”

    这是要掩人耳目,悄悄进行呢。

    清哑自然也说好。

    郭大有道:“只有样布和衣服?图纸呢?”

    方初很干脆道:“图纸不带。等大会后,我们亲自上京。”

    这才是他的目的:儿子没找到,等织锦大会时也瞒不住了,清哑不知怎样伤心呢,借此机会将事闹大,若不能查明,决不罢休!

    商定后,郭大有便告辞了。

    离开时,清哑送了娘家许多东西,有各种布料,有为娘家人做的衣服,有吃食,有药材,有玩物,还有清园出产的土物等等,一堆箱笼搬到埠头,装了半船。

    方初清哑带着无莫兄妹到埠头前送郭大有。

    “二哥,别惯着无适,要管紧他。”清哑叮嘱郭大有。

    一直掩饰很好的郭大有听了这句话,终于扛不住,表情崩裂。

    他急转向方无莫小兄妹,道:“下次跟娘一块去外婆家玩。”

    方无悔忙道:“去。去外婆家。”

    娘说起外婆家,很好很好的样子,她早就想去了。

    方无莫则又抓住了清哑的手指。

    郭大有趁这当口努力平复心情,又转过来对清哑道:“这次带他们去锦绣堂吧,让无莫也见识见识。巧儿也是几岁就去了。无悔虽不懂事,也带她去玩儿。我看她乖的很,没事的。”

    方无悔高兴得又嚷:“要去,要去。”

    锦绣堂是个什么地方,她还不清楚呢。

    不过大家都去,想必是好地方,她当然也要去逛逛。

    方无莫安静地看着舅舅,又看看爹。

    方初眼神一闪,道:“我也这么想呢。”

    又对清哑道:“就让他们去瞧瞧热闹。”

    清哑想了想,道:“好。”

    郭大有和方初迅速交换了个眼神,转身上船去了。

    把方无莫和方无悔带去织锦大会,是为了应付紧急突发情形,“为母者强”,只要两孩子在清哑身边,比一切安慰和劝慰都有效。

    船开时,郭大有又想起一事,冲着石阶上清哑高声道:“勤儿这两天考试。咱们家要出秀才了!”

    郭勤分别在二月和四月间过了县试和府试,这次是院试。

    院试由湖州学政巡回督考,每三年两次。景泰府的院试,每次都在霞照举行,一是因为霞照地处景泰府的水路交通要道,方便学子们聚集;二是霞照富庶,学政来这督考,好处多多。

    当然,第二条不能明说,官员们心照不宣。

    清哑心不宁静了,蠢蠢欲动。

    她刚攻克了技术难关,登上一个新的台阶,就像那些经历了十年寒窗苦的书生们,一朝金榜题名,满心满身都轻松,正没着落呢,要寻些乐趣犒赏自己,然后就听见了郭勤要考试。

    瞬间,她被勾起了身为家长的责任感;再想郭家即将由白丁农户进步为有文化的书香门第,那心情便紧张又期待。

    她就像前世那些高考的家长一般,急了。

    她想去陪考,她必须得去陪考啊!

    郭家数来数去就她还算文化人,不去陪考怎么行。

    她便抱着方初胳膊,笑道:“咱们去城里。”

    反正她手上工作暂时告一段落,现在清园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提前进城,给侄儿打气、助威,并做好各种后勤工作。

    方初心里咯噔一下,急思对策。

    面对清哑热切的目光,他劝道:“还是别折腾了吧。虽说来了有两月,可你一直待在那耳房里面,也没真正轻松过。趁着这几日工夫,好好跟孩子们轻松轻松,把精神养足了,再去城里。就是织锦大会年年开,你到底有多年没露面了,总要有些精神气象,免得让人看轻了。再说郭勤考试,靠的是十年寒窗,不是眼下这几天。你若去了,弄得太过重视,他心里有了压力,反而不美。不如还像平常一样,由他自己去,他轻轻松松地就过了。到时咱们去了,只管给他道喜。那才高兴呢,也没了顾忌。”

    清哑一想,这也有理,考生就怕压力大。

    方初忖度她心思,又道:“巧儿应该提前进城了。他们兄妹彼此说话随意,再者巧儿心细手巧,有她照料饮食,郭勤肯定妥帖。”

    上次郭勤县试时,巧儿就赶去照顾了,对郭勤一应吃穿和起居,比蔡氏这个亲娘安排的还要精心,考前还要帮他检查一遍备用纸笔,有她在,郭勤后勤这块绝不会出岔子。

    清哑这下彻底放心了,道:“那就等几天。”

    方初见她不再坚持进城,心一松。

    这时候进城,方无适失踪之事再瞒不住。

    想起方无适,他心情比之前格外难受。

    本来这一连串的好事,若是方无适在的话,那肯定不用说,一家子今天就能收拾行装,连夜赶进城。不为给郭勤鼓劲,只为凑热闹。郭家、方家在一起,大家热热闹闹的,喜气洋洋的,那气氛才叫好呢,大人事业顺心,孩子们玩得开心,阖家兴旺!

    可是眼下……

    他不愿再想下去,正好清哑说“我们打鱼吧”,忙道:“好。”就吩咐人安排船和网,又带孩子们回去换衣裳。

    清哑当然不爱闹,若依她,坐在游廊下钓鱼,旁边放些茶果,凉风从水上吹来,那才惬意呢。可是小孩子不会钓鱼,且没长性,坐一会还行,坐久了便觉得没趣,她不能只顾自己。

    去水上撒网捕鱼就不同了:摇一艘乌篷船,戴着竹编凉帽,她和方初带孩子们亲自撒网。网多少鱼都没关系,孩子们亲自捡鱼。若热了就下水游一会,这么的既活动了身子骨,也玩了,强于坐那不动。等捕鱼归来,她再亲自熬鱼汤、蒸鱼、煎鱼、烤鱼,最后吃鱼,这一天活动才完整。

    ********

    周末求月票……这借口,我自己看了都觉得蹩脚,忍笑半天还是没删,我觉得比打滚求要好那么一点……(未完待续。)

第818章 变身

    被方初牵肠挂肚的方无适,已经安全抵达霞照。

    早一天前,他就听货舱外面兴奋议论,说就快到了。

    他便警惕起来,想找新地方藏身,还有如何下船。

    凡船进了码头,那货都要卸下去;货舱一空,他便无所遁形,因此,必须找个新地方藏起来,再想想如何混下船。

    这日,听见外面脚步纷杂,他躲在货舱门后向外看,看见丫头仆妇们都往船边涌,知是到地儿了,大家出去看热闹呢。

    他便觑着空,迅速闪身出来,进入一间舱内。

    这是他前一天探好的,这舱住着两个婆子和一个小丫头。他躲这来的目的,不光为了藏身,还为了那个和他差不多大的小丫头。

    怎么这样说呢?

    他若就这么出去,只怕一露面就会被人抓住,若遇见好人还罢了,若是遇见姓陈的那一伙狼心狗肺的,能放过他?

    可他是个小孩子,又不能立马让自己长高一截变大人。

    不变大人又能躲过有心人探查的,只有一个法子。

    什么法子?

    且看适哥儿捯饬。

    他进来后,把门关紧,然后熟门熟路地打开一箱子——昨晚他摸进来过,都看好了的——翻出一套衣裙,迅速将自己身上衣裳扒了,把那套裙子穿上了。

    整束完毕,别说,大小正合身!

    适哥儿得意地笑了。

    他将旧衣裳团成团,塞入床底,等会扔江里。

    然后,他坐到妆台前梳头。

    虽然这陈老爷挺有钱,但落在适哥儿眼里,陈家这仆妇的舱房也太寒酸了:这什么妆台呀!这么点大的菱花镜;还有那梳妆盒,又旧又难看,打开一看,里面半盒子“破烂”首饰,忒不像样了。

    他一面腹诽陈老爷苛待下人,一面赶紧的梳头。

    用的是一柄牛角梳,准备梳寻常的丫髻,那发式适合他这个年纪,太过标新立异了不行。

    才梳了几下,适哥儿便心生感概:

    外祖父说的真没错,“一技在手吃喝不愁”,学到手的东西才是安身立命之本。原本他一个世家子,梳头这种小事根本不会影响到他,打出生以来,伺候的人都是精心挑选的,他要学什么梳头啊。

    可是谁能想到他被人掳了呢?

    又怎么会想到他要扮女孩儿行事呢?

    这个头要是梳得不好,被人看出破绽来,岂不要坏大事!

    这便是爹爹教的,“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了。

    早知道会这样,他怎么也要学会梳头。别说这是女孩子干的事,他一个爷们不该学,爹常教导他:凡事不可拘泥,要懂得权变。他最能虚心接受教导的了,不像莫哥儿顽固不化。

    适哥儿一边和自个头发纠缠不休,一边还有闲暇想那死不肯开口说话的弟弟,他被掳了,莫哥儿会不会伤心呢?还有妹妹。

    哎哟不行了,他十分想念妹妹!

    还有娘……

    可了不得了,娘要是知道他丢了,要急死,肯定没心思纺纱织布了,那今年的织锦大会肯定就不能夺魁了!

    哎呀,这可不行!

    还有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