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水乡人家 >

第532章

水乡人家-第532章

小说: 水乡人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目光如炬,犀利迫人。

    她昂首挺胸,淡然以对。

    他们是姨表兄妹,曾为了各自私心,心照不宣地合谋算计郭清哑;二十多年前的旧案暴露,使得他们母亲双双毙命公堂,这件事上,夏流星虽对亲娘不满,但更对谢吟月父母充满了仇恨。

    再有就是夏流星矛盾的心理:他虽然借用谢吟月暗示的手段想得到郭清哑,却又对谢吟月敢算计他心爱的人恼怒,若不是谢吟月撇的干净,他当年就要告发她为郭清哑出气。

    因此两点,他实在对谢吟月没有好感。

    谢吟月清楚感受到他的不善,凛然不惧。

    韩希夷处境最尴尬,身为丈夫,既要维护妻子颜面,又怕她真做出昧良心的事。然再担心也无济于事了。之前他在家对谢吟月各种威逼利诱,就是想事先查明内情,再酌情处置,以免被动。眼下到了公堂,却只能任凭县尊审问了。

    就听夏流星问道:“听闻韩大奶奶近日与婆婆小有争执,不肯让女儿去见祖母,借口生病,实则担心被掳。可有此事?”

    韩希夷心中一紧,想,看来韩家需要整治了。

    谢吟月也诧异,若问其他,她都好回;唯有这件事,她解释起来有些困难,容易说不清。可见夏流星为了这件案子,是做了工夫的。或者说,对她谢吟月是用足了工夫的。

    不过她也不怕,自韩希夷上次问后,她已经做了准备了。

    偌大的临湖州城,想找一两件人口失踪事件,并不难。

    当下她回道:“禀大人,乃是月初时,民女听下人说城东王家儿子丢失了,心中害怕,故而有此举。”

    夏流星冷冷道:“王家儿子两天后回来了。”

    谢吟月道:“是。只是民女当时不知道,听了传言自然不安……后来方家儿子丢失,民女再次悬心。这次来霞照,还把一双儿女都带来了呢,就怕出事。”

    夏流星见她坦然提及方家丢失儿子一事,眼中意味莫名。(未完待续。)

第812章 往事

    他并未刻意刁难,又问了几个无关痛痒的问题,方威严道:“有劳二位跑这一趟,今日先到此,若有进展,再行传问。”

    韩希夷讥讽地问:“大人既将我夫妇当做嫌犯,何不关押?”

    他觉得,夏流星分明在报复谢吟月。

    夏流星正容道:“只是例行传唤,不是嫌犯。韩家封条即日解除。本官绝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绝不会放过那真正的凶犯!”

    说完,满含深意地瞅了谢吟月一眼。

    谢吟月不为所动,淡然告退。

    全身而退在意料中,然这么来公堂走一趟,对韩家、对谢吟月的声誉都有影响。虽只是过堂问话,并未拘押,街谈巷议却纷纷猜测谢吟月为了报复郭织女,掳了织女的孩子,使织女受打击,然后没心思和她争斗,她便可一直保持强劲风头。

    这才是夏流星的真正用意。

    谢吟月跟在韩希夷身后,神色莫名。

    见他一直走不说话,忍不住道:“夫君好像很从容?”

    ——妻子被人这样羞辱都能容忍。

    韩希夷停步,转脸道:“在家我很不从容。来到这里,只能从容。”

    原本他们可以夫妻同心,共同参商,然而她拒不配合,到了公堂上,自然只能任凭审问了,他也只能装从容了。

    谢吟月凛然道:“这件事,与我无关!”

    韩希夷轻声道:“这不是你我说了算的。”

    ……

    今年的霞照,格外风起云涌。

    谢吟月内心也不如表面平静。

    她默默思忖:这件事,到底会如何结局呢?

    和前世比,会有怎样的偏差呢?

    郭清哑,会来参加织锦大会吗?

    她紧张地期待着。

    这次织锦大会,是她重生后和郭清哑首次正面对决,她早半年前就已经准备好了,不容有失,也不会有失。

    这日傍晚,天气闷热,她带着两个孩子在园中凉亭内乘凉,陶女带着一个丫鬟端了些用井水冰镇的新鲜果子走来,笑吟吟道:“奶奶,这是下午才下的新鲜果子。也没冰太久,给哥儿姐儿吃正好。”

    一面将几碟时鲜果品摆到石桌上。

    谢吟月瞅了一眼,淡淡点头道:“放下吧。”

    仍然低头,教非花认字,讲成语故事。

    锦绣便伺候韩非雾洗手、吃果子。

    陶女且不去,站在一旁,捏着帕子欲言又止,不敢打搅。

    锦绣抬眼,问道:“姑娘还有事?”

    陶女眼瞅着谢吟月,回答锦绣:“大少爷在书房待了快一天了,奶奶不叫人送些汤品暑饮去?”

    谢吟月头也不抬道:“你想送,就去送。”

    陶女眼睛一亮,蹲身道:“是。”

    谢吟月又道:“今后你只管忙你的,哥儿姐儿有锦绣盯着,还有奶娘丫鬟,不劳你费心。大热天的,一天跑几趟,难为你。”

    陶女总打着伺候非花非雾的由头,往谢吟月跟前凑。谢吟月不耐烦,索性将话挑明,让她少来聒噪自己。不就是想讨好大爷吗,直接找大爷去就是了,不用经过她这个主母允许。

    陶女愣了下,才低声道:“是。”

    悄悄瞥了谢吟月一眼,小心退下。

    锦绣看着她背影,皱眉道:“八字没一撇呢,就作兴成这样!”

    谢吟月淡声道:“太太发了话,谁能挡住。”

    锦绣忧心道:“奶奶就任由大爷纳了她?”

    谢吟月道:“当然。”

    韩希夷若想纳妾,她阻也阻不住,不如随他去。她不让陶女靠近自己,并不为别的,只因前世陶女是自杀的,她怕今世陶女再出什么事,牵连到她身上。反正她再不会像前世一样费心思了,陶女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她只要守住一双儿女就成。

    放下书本,她对非花道:“来,洗手吃果子。”

    韩非花乖巧道:“谢母亲。”

    谢吟月看着温婉的女儿,毫无预兆的,眼前浮现前尘往事:

    初见方无适,她便爱恨交加、嫉妒如狂。

    这孩子继承了方初的睿智和勇气,小小年纪便显露非凡能力和担当。他不但带着韩非花逃出困境,还亲送非花回家,成了她的恩人。透过他,她仿佛看见方初和郭清哑的影子,心如油煎。

    她要郭清哑永远经受丧子之痛,于是便暗示李红枣(前世她找回了李红枣)送方无适回家,又一次将他丢弃。

    韩希夷寻找女儿归来,见韩非花好好的在家里,大喜。

    韩非花却哭闹着要“无事哥哥”,韩希夷忙问原委。

    谢吟月忙打岔,安慰女儿说“哥哥没事”,让李红枣带走了女儿。她才对韩希夷解释说,女儿口中的“哥哥”是谢樵之子谢安,这孩子聪慧勇敢,竟带着非花逃回来了。她让人送他回庄子,可那孩子淘气爱玩,竟半路跑散了,到现在还没找着呢,所以非花才一直哭。

    韩希夷听说后,急忙亲自带人去找。

    韩希夷找到了方无适,带了回来。

    谢吟月不知方无适后来经历了什么,那几日天降大雨,韩希夷说是在河边碰见他的,当时他浑身落汤鸡一般,跌跌撞撞地走,拦下他才发现,他发着高热,已是半昏迷,却还挣扎着走。

    韩希夷立即请医来为他调治。

    谢吟月心惊胆战,怕方无适醒来透露真情,想要下狠手,谁知方无适一场高烧烧坏了脑子,醒来把前事尽忘。

    谢吟月大喜,和谢樵夫妻串通,硬说方无适是谢安。

    谢樵夫妻虽肯配合她,无奈亲子丧命,假儿子无法慰藉他们,故而夫妻两个都一病不起,谢吟月暗动手脚,他们便先后去了。

    韩希夷便收方无适为义子,取名“韩非梦”。

    韩希夷外出寻方无适时,谢吟月让李红枣带韩非花去谢家小住,小孩子容易忘事,加上李红枣刻意误导和反复教她,韩非花渐渐忘记“无事哥哥”这个称呼,再见到方无适时,叫他“谢安哥哥”。

    韩非梦在韩家养了数年,直到方初在织锦大会上见到他,认定他是方无适。方初找到韩希夷质问。韩希夷解释说这是谢吟月陪房的儿子谢安。方初不信,韩希夷便和他带着韩非梦去谢樵待过的庄子确认身份,然庄上相熟的人都不认识长大的韩非梦,以为他就是谢安。

    自此,韩非梦真实身份只有谢吟月和李红枣知道。

    ********

    早上好,书评区很寂静我不习惯呢,都在攒文咩?(未完待续。)

第813章 说话

    后来……

    谢吟月捂住胸口,心痛、心颤!

    方无适,叫了她十几年“母亲”!

    对这个养子,她的感情是复杂的:有爱,有恨,爱恨纠缠。

    爱是因为爱他的父亲,所以对他爱屋及乌,她曾经很用心地教导他,像亲儿子一样对他。恨也是因为他父亲,还有他母亲,所以恨屋及乌,利用他报复方家,逼他兄弟相残、诱使他兄妹不伦。

    到后来,她自己也分不清是爱他多一些,还是恨他多一些。

    然最后,他对她的打击也是巨大的、无可弥补的!!

    往事不堪回首,谢吟月拼命驱逐心头阴霾。

    ……

    眼下,这件事走向很显然与她前世不一样。

    因为,韩希夷已经见过方无适了,即便方无适还会像前世一样被韩希夷所救,他也会将他送回方家,韩家再不会有个养子叫韩非梦。

    这变化是如何造成的呢?

    细算起来,是由林亦真而起的。

    再往前追究,是由谢吟月自己引起的。

    今世,方无适不用送韩非花回家。

    他还能像前世一样,躲过这一劫吗?

    清园湖心岛所有房屋都是独立的,而非正屋厢房的格局。

    烟雨阁正屋上下两层,前后都有抱厦,左右连着耳房。

    方初站在后抱厦一间内室门口向里看,清哑头上戴着遮灰的帽子,嘴上围着口罩,正忙着纺纱,屋内棉花、羊毛、蚕丝,好几篓。

    男耕女织,是世间大多数夫妻的缩影。

    他主外,清哑在内,也大致如此。

    看了一会,他悄悄退回去。

    外间,细腰见他神色萎靡地走过去,满眼不忍。

    方初回到卧室,方无莫牵着妹妹进来了。

    方无悔笑着向他张臂:“爹!”

    方初将她抱起来,放在腿上,却不想说话。

    好在方无悔不用他说,她自己软声嫩嫩地说起来。她眼中新鲜有趣的事,每天都有许多,尤其她今天跟细妈妈去山上竹器作坊玩了,看见许多下人家的小孩子,都很可爱。

    这天吃晚饭时,清哑终于觉出不对了。

    她的感觉一向是很敏锐的。

    可要她具体说哪里不对,她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比如方初,他有些安静。然平日他虽不是沉默的性子,在饭桌上却恪守“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尽量少说话,所以,这并不算反常,若一定细究,该是他眉宇间多了一丝疲惫和隐忧。

    清哑想,他一定是累了。

    又比如方无莫,今天很沉默。这话实在矛盾,方无莫从出生到现在还没说过话呢,何来沉默之说?可清哑就觉得小儿子今天很沉默压抑,不如平常有生气。

    再比如方无悔,不停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