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水乡人家 >

第472章

水乡人家-第472章

小说: 水乡人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京城有名的医馆“济世堂”门口,方初抱着清哑刚下车,意外地看见明阳子,顿时大喜,“先生!”

    明阳子一怔之下,目光落在他怀内,“丫头怎么了?”

    方初忙道:“没事。就是老想睡。先生给瞧瞧。”

    明阳子被他说糊涂了,想睡不去睡,来医馆干什么?

    济世堂后堂,清哑醒来,正由明阳子诊脉。

    她虽然还是觉得浑身无力,但看见明阳子很高兴,就问:“师傅,你怎么来京城了?早知道跟我们一道走多好。”

    明阳子道:“太后寿辰,派人叫我,我就回来了。”

    方初眼中闪过疑惑神色,却知趣地缄口不言。

    太后寿辰,明阳子早就知道,但还是在清哑成亲后就去了南方。现在,又说因为太后寿辰回京,这其中肯定有缘故。

    明阳子是皇室御医,这缘故还是不知道的好。

    明阳子收回手,方初急忙问:“先生,可是累着了?”

    明阳子点头道:“是累着了。”

    方初紧张地问:“可要紧?”

    明阳子道:“不要紧。不过,还是要谨慎……”

    方初急了,问:“怎么回事?”

    明阳子道:“丫头怀孕了。”

    方初脑子有一刹那的迟钝,什么也想不起来说了。

    清哑也感觉陌生:怀孕了?

    明阳子不满道:“瞧你们,太年轻了!怀孕是大事,如今你们又出门在外,格外要当心——”说到这皱眉——“你们回去怎么办?”

    清哑怀孕,回程再坐十几天的马车,不妥。

    方初总算回过神来了,激动问:“多长时候了?”

    明阳子道:“不足一月。”

    方初道:“还不足一月?”

    仿佛嫌日子太短了。

    明阳子翻眼道:“八月十八才成的亲,你算算能有多长时候?要是超过两月,你能高兴?”怕是要闹心了。

    方初尴尬地笑,说“是晚辈糊涂。”

    说完,目光盯着清哑肚子,满眼新奇。

    清哑也低头看自己肚子,也满眼新奇。(未完待续。)

    ps:  朋友们今天必须要投票,可爱的小包子向你们招手,还捂着月票不发吗?!投吧!

第693章 宫宴(求月票)

    方初起身,在清哑面前蹲下来,将手放在她腹部,自语道:“真怀上了?这么小,都摸不着。这要长到哪一天……”说着忽然想起什么,赶紧仰头问清哑:“你想吃什么?还想睡吗?咱们回家睡去。”

    清哑脱口道:“逛街!”

    方初一愣,怎么又改主意了?

    不过没关系,清哑想逛那就逛!

    他便道:“好,咱们还去德阳路。刚才都到了呢,你没醒,只好又来这了。谁知就碰见先生了。”

    清哑忙问:“那你怎不叫我?”

    方初:“……”

    明阳子瞧着这对懵懂的少年夫妻,叹了口气。

    老人家打叠起耐心,叮嘱清哑道:“怀孕了,行事不可任性妄为。饮食格外要当心,回头为师拟个单子给你,切不可大意。”说着又对方初道:“孕妇容易喜怒无常,需细心照顾……”

    他说一句,方初点下头。

    等他说完了,方初又开始发问。

    清哑则欢喜地想:她要生小宝宝了!

    她用手摸着腹部,想象白白嫩嫩的胖小子对她呵呵笑的情形;画面一转,胖小子长大,变成郭勤(郭巧)淘气的模样……

    越想越开心,忽听明阳子呵斥方初。

    明阳子被方初絮叨的烦了,呵斥道:“还早呢,你镇定些!女子怀胎十月,方能诞下婴儿。你这样子,慌里慌张的。别人不笑话,等你儿子生出来,看你这当爹的一点不稳重。也要笑话死你!回去挑两个有经验的婆子好生照料她。记住,要当心!”

    方初急忙端肃神情,摆出方瀚海的威严。

    最终,他们还是没去逛街,回幽篁馆去了。

    在济世堂的拐角,改装后的卫昭坐在马车内,透过车窗看着清哑被方初小心扶出来。上车离去,疑惑自语:“怎么了?难道生病了?也对,她没出过远门的。第一次来北方,水土不服也可能。”

    黑衣随从见他担忧,忙道:“待我去打听一下。”

    卫昭点头道“小心些。”

    黑衣随从便往济世堂去了。

    少时回来,向卫昭摇头道:“没问出来。是明阳子接待的他们。说了些什么别人也不知道。”

    卫昭想了想。命令道:“叫人去幽篁馆探听消息。”

    黑衣随从道:“是。”

    两人遂离开了。

    再说方初和清哑,回到幽篁馆,方初便对张恒吩咐道:“明日出门,跟的人增加一倍。叫小豆子和小黑子四个跟在少奶奶车旁。”

    他们是小小子,身手机灵,跟着清哑比一般丫鬟还管用。

    张恒已知少奶奶怀孕的事,忙道:“是,少爷!”

    进入内院。方初又命细妹将丫鬟婆子们叫来,肃然道:“京城不比咱们那里。人多,事多。从明日起,少奶奶出门,由细腰领头,细妹细柳贴身伺候,再加两个妈妈跟随。细柔在家专伺饮食。”

    众人见他严厉且慎重,急忙齐声答应。

    等人散去,方初才告诫细腰和细妹盯紧些照顾清哑,清哑怀孕的事不可走露风声,免得出岔子。

    二人一齐答应,分头准备去了。

    晚上,方初抱着清哑靠在床头,摸着她平坦的小腹,微笑道:“还真是快。算算日子,应该就是在清园怀上的。”

    他满脸自豪,这是一切男人最为自豪的时候。

    清哑十分认同,觉得生命的诞生真不可思议。

    方初喋喋不休地和她唠叨。

    “你猜现在他多大了?”

    “手指头那么大。”

    “那么点?不止吧。”

    “那你说多大?”

    “我也不知道。”

    “明年这时候,我们抱他在廊桥上玩。”

    “后年这时候,他就能在廊桥上跑了。”

    两人脸挨着脸,方初轻轻蹭着清哑细滑的面颊,想起清园那夜的笛声,又想起他们曾说,养几个孩子,在廊桥上跑来跑去……他的心,极柔极软。柔软的心房,不经意间被挤进一样重要的东西。

    祖父在世时曾说,年轻人大多无拘无束,像风一般潇洒自由;等成了亲,肩上就多了一项责任,把家放在了心上;再等有了孩子,心里更多一份惦记;随着年纪渐长,父母、儿女、兄妹、家族、亲戚朋友、事业……拥有越多,心里背负越重。

    可是,他不觉得累,他觉得幸福。

    侧首,发现清哑已经闭上了眼睛。

    她的脸上,也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太后七十寿辰,皇城一片吉庆祥和景象。

    早朝后,太后和皇上在乾阳殿受百官恭贺,然后移驾至御花园紫月湖,在湖心岛的紫月轩参加寿宴,接受内命妇及各诰命夫人贺寿。到内廷参加寿宴的男子,除了皇帝、皇子皇孙等皇族人外,百官中只有内阁老臣、郡王等,与女眷隔了一道屏风。

    正如玄武王妃所言,太后乃贤良国母,想在寿宴上借清哑这个织女向天下女子宣扬纺织、针黹,以为表率,并鼓励臣民重视农桑。

    因此,清哑才以一介民女身份列席宫廷盛宴。

    待各国敬献的歌舞、皇宫排演的舞龙狮、群仙祝寿等戏演罢,清哑便出场了,奉命为皇家上下、朝廷重臣、豪门贵妇贵女演示织布。

    王太后本让她只在女子面前演示的,但皇帝听后朗声笑道:“我大靖织女本非寻常女子,何惧人前露面!在江南织造局的锦绣堂,连商贾们都能亲睹织女风采,今日我皇家子孙和朝廷重臣反见不得了?”

    王太后听了觉得有理,便命将织机便摆在她和皇帝御座前方、正当中,正暴露在各重臣和皇亲国戚们眼前。

    清哑一身红色吉服,款款走上前来。

    众人见了她,都在心里评价:这个织女名副其实。

    织女,若是生的美貌妖娆,则不符合这个名号蕴含的勤劳、智慧等象征意义;若是生的太过普通,甚至满身村气,又不符合这个名号蕴含的不染尘俗的仙灵气;若像世家女子一样威严,便不容易亲近百姓,清哑长相秀美,安静、纯净,符合人们对织女的所有想象和期望。

    几位阁老都露出满意神色。

    清哑是有些紧张的,这与见识无关,而是皇权的至高无上造成的压力,她可不想惹事,她还想好好活着呢。

    她很想找找看方初坐在哪,这时候她格外想他。

    不过她没敢造次,规规矩矩在织机前坐了下来。(未完待续。)

第694章 震撼

    一坐下,对着织机,她的心情便安定了,神情格外专注、认真,忘记了身处皇宫内院,忘记了周围坐着皇亲国戚和朝廷众臣。

    不,她并没有完全忘记。

    她想起来了:正因为他们在这里,她才更要认真地纺织,她要向这些处于权利最顶端的的人们展示下层百姓生活的辛苦,不是他们看见柔软的毛巾那样心情美好,那毛巾是百姓的汗水凝聚成的。

    她仿佛回到过去,与原主清哑合二为一。

    郭清哑,一个乡下女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坐在织机前织布、织锦,纺纱、刺绣,做家务,终日少言寡语。

    她所有的辛劳,都在清雅的记忆中复活。

    这些记忆中,还包括郭守业、吴氏等人,起早贪黑、斤斤算计,维持着那份一百多亩的家业,让它呈现逐步增长而不是败落的势头。

    清哑(清雅)忍不住鼻子发酸、喉头发哽。

    皇帝太后等人发现:织女就像在自己家里织布,而不是当着这些人演示。她神色虔诚、专注,动作娴熟、认真。她织得很快,偶尔线打结,她会迅速处理。听见周围人低声议论,她并不故作认真、装没听见,她会抬头看那边一眼,目光沉静,议论的人不自觉收声。

    王太后颔首道:“真不愧是织女!”

    皇帝忙点头附和道:“很好!”

    太子发现,六弟目光炯炯地注视着郭织女。看得十分出神,心下一动,微微欠身过去。低声道:“可惜了!”

    六皇子收回目光,笑问:“太子可惜什么?”

    太子道:“这样好女子,居然嫁了。”

    六皇子见他目含深意,不由笑容一滞,跟着就道:“怎么可惜呢。她和方初情投意合,正是天赐良缘。”

    太子没有接话,只一笑。便低头饮酒。

    六皇子转脸,继续看清哑织毛巾。

    他心里,却真是隐隐觉得惋惜、怅然若失。

    少时。清哑停机,将织出的毛巾献上去。

    太后和皇上看了赞不绝口,又命送去给其他人传看。

    众人传看了,都无不惊奇赞叹。

    从郭家进贡毛巾以来。大靖还没有其他人能织出同样的东西。七月一日织锦大会上。郭家初次将毛巾纺织技术敬献给朝廷。现在才九月下旬,朝廷还在造织机,还未投入生产,而清哑已经更进一步,将这项技术更完善了,且又织出浴巾、毛巾被等花色品种,质地也更细密、柔软、完美。

    郭家,到目前为止只有两个纺织作坊。

    郭家放话。不准备再扩大经营规模。

    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