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水乡人家 >

第470章

水乡人家-第470章

小说: 水乡人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说着话,就到了慈宁宫外。

    再说清哑,刚出皇城南门,就被方初接住。

    清哑见只有他和张恒他们。忙问:“盼弟她们呢?”

    方初道:“沈三爷先送她们回去了。”

    接着把她上下一扫,问道:“如何?”

    清哑道:“没事,很顺利。”

    一面悄悄将得的令牌在他面前晃了晃。

    方初问:“这是什么?”

    清哑含笑道:“你猜!”

    方初就笑了。心想若是一般的珍宝,清哑肯定不会对他炫耀,这定是不寻常的物件,一时间倒猜不出来历。于是先和细妹扶她上车。吩咐张恒回家。然后拥着清哑细问觐见详情。

    清哑大致说了一遍。

    方初细看那令牌,沉吟道:“这个东西我没见过。不过,听祖母说,永平年间当朝太后曾赐给玄武女将军一枚令牌……”刚说到这,抬眼见清哑小嘴微张,便知说对了,忙停住不说。

    清哑对他点点头,意思就是那个东西。

    方初很为她开心。在她腮颊上亲了下。

    对面的细妹忙把脸撇开。

    清哑道:“你真有眼光。”

    就算听说过,一下子就猜中了。也不简单,毕竟她比玄武女将军差很远,很少有人会将她们相提并论。

    方初解释道:“方家祖上也是在朝为官的,玄武王府还是乡野百姓时,两家便有来往了,多少代的世交,所以知道这件事。”

    清哑恍然大悟。

    方初道:“正有件事跟你说:天不早了,咱们先回家去。今儿不逛了。奔波了这大半日,你也乏了,回家好生歇一晚,明日跟我去玄武王府拜访。京城好些亲朋故交,也不必一一上门,唯有玄武王府不同,你既奉旨来了京城,理当和我一同前去拜访。”

    清哑知道该有的应酬不能躲避。

    于是点头道:“好。”

    停了下又问:“不要紧吗?”

    不怕人说官商勾结?

    方初摇头道:“两家一直是这么来往的,忽然不来往了,那才奇怪呢。若是我们对某些忽然得势的官员贸然巴结,才是失策。”

    清哑哦了一声,又问:“咱们送什么礼?”

    方初揉捏她滑腻的小手,道:“这我都安排好了,都是寻常礼,只添了一样你织的毛巾。谁让我娶了个会织布的媳妇呢!”

    清哑掰他手指玩,道:“有你在,我什么也不操心。”

    方初故意道:“这点子事还要你操心?你都是做大事的。”

    清哑被他逗笑了。

    转而又问他:“咱们什么时候出去逛?”

    方初道:“明天先去玄武王府,出来还能逛半天。后天是太后寿辰,要进宫。大后天开始,咱们慢慢逛。”

    清哑忙道:“皇上要叫我教工部的人。”

    方初道:“工夫是挤出来的。就没有工部官员来搅扰,京城的买卖事务、亲朋故交往来,琐碎事肯定不断。到时候你瞧我安排。我不会让你劳累的。实在不行,咱们晚些回去,一定让你把京城玩够。”

    清哑抱着他腰道:“都听你的。”

    有个能干的夫君就是方便!

    方初左臂环着她柔软的腰肢,侧过身,右手将车窗的垂帘拉上来,露出小小的窗棂,道:“先看个印象。”

    清哑靠在他胸前,听他说这条街有家驴肉馆不错,前面有条街的点心好,从吃喝说到丝绸珠宝首饰,再到玩乐场所……

    听着听着,长睫毛往下一盖,合上了眼睛。

    耳边,方初的声音渐渐模糊、飘渺……

    方初半天没听见她回应,低头一看,原来又睡着了!

    看着她的睡颜,他很是心疼,这些天坐马车实在辛苦她了,看上去精神不错,然只要一松懈下来便会陷入沉睡;晚上更厉害,往往还在浴桶中泡着就睡着了,他都两晚上没和她好好亲热了。

    他小心地调整手臂,使她睡舒服些。

    一面示意细妹拉下车窗帘,挡住外面光线。

    “得好好调养一阵子。”他想。

    他们此行的落脚点是“幽篁馆”,就是方初在京城出售竹丝画的铺子。幽篁馆在京城共有两处铺面,都远离闹市,开在陋巷深宅中。其中一处在德胜路尾端拐进去,是个复式四合院,主院和东西厢房都是四进,外面看着平常,里面布置十分清幽风雅。

    赵管事八月下旬接到方初飞鸽传书,知道他和大少奶奶九月要来京城给太后贺寿,立即紧急修整布置屋子,添加了许多陈设。(未完待续。)

第690章 波澜(求月票)

    马车直接进了二门,方初抱着清哑下来,送入主院卧室。

    将清哑安顿好,他才出来低声嘱咐细妹:“叫她们仔细些,别吵醒少奶奶。叫厨房先把炖菜和汤品准备好,其他的等少奶奶醒来再做。有什么事一概不许打搅她,等明天再说。”

    细妹一一答应,方初才去了前面。

    清哑觉得自己是个普通人,但她和方初的到来,却在京城掀起不大不小的波澜,引起不少人留心。

    方初命人去玄武王府送土仪并投拜帖,去的人带回来口信,说老王妃特意嘱咐他明日带织女前去。

    六皇子和林世子在宫内碰见清哑,也是刻意所为。

    幽篁馆从下午起,门房便不断收到拜帖。

    幽篁馆东侧厅内,方初端坐,一面翻看那些拜帖,一面听了赵管事回禀诸项事务。听完,微微点头,又问:“沈三少爷呢?”

    他和沈寒冰说好了,让他也住幽篁馆。

    赵管事道:“三少爷在厢房会客。”

    方初诧异抬头,问:“会客?谁?”

    赵管事笑道:“靖海将军的二少爷。”

    方初“哦”了一声,便不再问。

    靖海将军驻守东南海防,沈寒冰和将军第二子张斐交好,方初也是这次上京途中听他自己说的。

    方初又问起幽篁馆的经营。

    赵管事顿时笑逐颜开,道:“很好!最近几个月更好。大少爷和大少奶奶的事都传遍了:少爷当众宣誓非少奶奶不娶、少奶奶为了少爷向朝廷请赐牌坊、少爷和少奶奶联手操琴。这些事在京城是传得沸沸扬扬!皇上下旨给少奶奶赐造贞节牌坊,好些人都慕名而来,都想求购竹丝画。都卖断货了。定货的也排到三月后去了。”

    方初愣住。没想到他和清哑经历的苦难,竟有这效果。

    他问:“这回带来的货都入库了?”

    赵管事道:“都收了。那也不够卖。”

    方初道:“那就往后排。不许提价!”

    赵管事忙道:“是。”

    跟着又道:“还有个事:有些人听说这竹丝画是大少爷当初从大少奶奶手上拍来的,就有人指明要大少奶奶当初拍卖的画稿做的画。”

    方初断然道:“不行!”

    跟着追问他:“你怎么回的?”

    赵管事道:“我当然知道少爷的意思,都委婉拒绝了。”

    方初点头道:“好好跟他们说。”

    赵管事忙答应了。

    方初翻出一张帖子,上面娟秀的字迹,落款是蔡府发出的,心知是蔡钥给清哑的。蔡钥进京的消息。他们在湖州府就听严未央说了,是蔡家要帮蔡钥定亲。于是收了起来,回去好给清哑。

    正忙着。人回工部赵侍郎和两位郎中来访。

    方初起身,亲迎了进来,让座上茶。

    赵侍郎说明来意,正是皇上之前给清哑下的旨意。

    方初忙恭声应了。然后歉意解释:“拙荆未出过远门的。不惯久坐马车,这一路跋涉已是疲累不堪,从宫中觐见归来,就躺下了……”

    他委婉表示几层意思:一来,清哑累坏了,需要休息;二来,他们夫妻刚到京城,尚有些俗事要料理;第三。后日便是太后寿辰,没空;第四。教织毛巾不是半天一天能完成的,因此请赵侍郎按清哑交上去的织机图纸,先找人将织机做出来,等太后寿辰后,清哑身子也调养恢复了,他们夫妻也有空闲了,那时再一心一意传授技艺。

    赵侍郎没敢对他摆官架子,笑道:“本官今日来,是想和郭织女商议一个章程,看看哪些事需要提前准备。方公子既这么说,待太后寿辰过了,再请织女指教。”

    又十分关切地问了织女身子,可有大碍等等。

    方初忙说无事,只要歇息两日就该好了。

    赵侍郎看天色晚了,便向方初告辞。

    方初亲送出来,再次致歉,说等这一阵忙过了,要请他吃酒。

    赵侍郎听了很舒心,请他留步,择日再聚。

    等出去后,赵侍郎上了轿,一郎中在轿边低声道:“大人,等太后寿辰过了,那不是全公开了?下官听说,郭织女这次带来的贡品比上次又有不同。咱们若不能抢得先机……”

    赵侍郎道:“再抢先也不过提前几天工夫。这织布不比别的事,几天能做出什么成效来?这么急急忙忙地催,郭织女会生疑的。本官听说,她性子可拧得很。还有,那方大少爷也不好应付。”

    郎中道:“是,下官也听说锦绣五少东之名。只是上头……”

    赵侍郎道:“如实回禀就是了。难不成逼郭织女连夜传授技艺?”

    郎中忙道:“是下官糊涂了。”

    方初送走赵侍郎等人,又招来牛二子。

    “你和赵管事找一处清幽宅院,既不繁华、也不能太破落的地段,开一间舒雅行分铺。最好能在幽篁馆附近;若实在不能,就另外找地方。另找的地方要大,要足够在旁开一家幽篁馆。总之,京城的舒雅行要和幽篁馆并列!”他沉声吩咐。

    “舒雅行不开在闹市,那怎么行?”牛二子困惑了。

    “这是为了配合你大少奶奶。大少奶奶虽已经嫁入我方家,但她承诺的‘郭家从此无秘密’,对我小方氏同样适用。舒雅行,在京城就是树字号、建口碑,不需要和织锦世家抢生意。”方初解释。

    “我知道了,咱们不赚钱,就赚名声。”牛二子迅速理解。

    “错!商人哪有不赚钱的。”方初断然否认。

    不赚钱,他将来拿什么供养妻儿家小?

    “那少爷这是……”牛二子又困惑了。

    “我们的织锦买卖在南方,在沿海,在海外!”方初郑重道。

    “在京城赚名声,在外面赚银子!”牛二子恍然大悟。

    方初想呵斥这小子,又不知如何呵斥,因为他的话虽粗,但一针见血,自己可不就是打算“在朝树名,在野营利”吗!

    他道:“咱们小方氏目前经营主要有三块:织锦、棉纺织、竹丝画。少奶奶的伊人坊和我的兴隆银号是另外的。织锦这块,舒雅行的发展规划是:不做皇商,只做普通商人。丝织业原来十大锦商并列都能繁荣,如今谢家刘家败落,曾家覆灭,卫家也败落,二流锦商周记也没了,空出多大的市场?这样舒雅行都不能兴盛,我这昔日的方少东羞也羞死了!除了织锦,小方氏还要兼顾少奶奶的事业。你家少奶奶的志向在棉纺织这一块,所作所为要能造福百姓,不能光以赚钱为目的。你要切记这一点。”

    牛二子心头亮光一闪,急道:“小的明白了。这就去张罗。”

    于是告退,忙忙的去了。(未完待续。)

    ps:  早上好朋友们!!求月票!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