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水乡人家 >

第46章

水乡人家-第46章

小说: 水乡人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道:“这事且不急,我跟你爹再商量商量。”

    谢吟风乖巧道:“一切由爹娘作主。”

    谢二太太满意地点头,让她退下了。

    隔天,她寻了个空挡,让人请了谢二老爷来,把下人都屏退了,然后将谢吟风的梦兆和建议说了。

    谁知谢二老爷听了大加赞赏,道:“这倒是个好法子。横竖都在那些人家里选,出不了大错。若真是天意,应了吟风的梦,挑中了佳婿,岂不是我谢家的造化!”

    谢二太太也高兴,道:“就是这样。我想吟风好端端的做这样梦,女婿必定有些来历。我们要谨慎些才是,以免挑错了,挑了个绣花枕头回来。老爷看给哪些人家下帖子合适?”

    谢二老爷道:“既是抛绣球,当然人要多些。”

    夫妻二人便商议起来,按家世拟了个名单。

    当晚,谢吟风知道了这事,暗自欢喜。

    因想起李红枣的话,又特地提醒母亲道:“娘,既然凭天意,也莫要太看重家世。若有那家世稍差些的人家,也给他个机会,说不定就是给我谢家机会。——谁也不是天生就富贵的,只要有能力,还怕没有出头之日。”

    谢二太太点头道:“我儿说得有理。”

    遂商量谢二老爷,将选择的范围扩大。

    这样一来,那些二三流的锦商也都囊括进来。

    火热的夏季,织锦世家谢家放出一条消息:六月二十八日织锦大会前夕,在杏花巷谢家别院,谢二小姐将抛绣球挑选夫婿。应选者为未婚锦商子弟,年纪在十六至二十之间。届时少年们凭谢家请帖入内。

    消息传出,想和谢家联姻的锦商们纷纷携家族内适龄少年赶往霞照。

    江竹斋,江明辉也知道了这消息。

    不过,他并无太大反应。

    也是,这件事跟他有什么关系呢?

    他正在想清哑。

    这些日子,随着织锦大会日期的临近,各地锦商、布商、瓷器商人、玉器商人、紫砂商人、海商等都纷纷往霞照涌来,城内人流汹涌,空前繁盛。

    繁华盛景没让他沉迷,反让他心生孤独惆怅。

    他就像被排除在这滚滚红尘之外,无法相融。

    这一切都因为身边少了那个人——清哑!

    他再熬不住了,一心想要见她。

    织锦大会,是江南纺织业的盛会。

    清哑那么会织锦,怎么能不来看看呢!

    这个理由很堂皇,江明辉丝毫不觉得这是借口。

    事实上,他已是相思蚀骨,再没什么可以阻挡他。

    便是之前无法解决的事,他也想到了应对的法子:“我就去对郭大伯说,我娘固执的很,又不懂生意场上的规矩,这事急不得,省得闹僵了,清哑过了门受气。等我寻了机会慢慢地劝我娘,欢欢喜喜解决这事,总不叫清哑委屈。我多陪些小心,郭大伯又是个有见识的,见我诚心,肯定会支持我。”

    他越想这理由越妥当,又奇怪之前怎么就蠢得没想到。

    可见爱情会令一个人失去理智,同样也会让人产生急智。

    心下计议妥当,他便准备抽空去一趟绿湾村。

    可是,江竹斋的生意异常火爆,终日顾客盈门。

    江老二言辞拙劣,卖卖东西还差不多,应对那些对竹丝画好奇的顾客终究差一筹——文雅的东西也让他说粗俗了。这时候让他主持店铺显然不是个好主意,一个不慎,就会把苦心建立的口碑给砸了。

    江明辉犹豫再三,想他就走两天,想必不会出事。

    正下定了决心,谢吟风却派了锦屏来找他。

    锦屏拿了几幅画来,要他照样子做图稿,然后编织竹丝画,做成四扇屏风,“姑娘说,只要在六月二十八日之前交货就成了。”

    要设计图稿,这时间可有些赶,他哪里还能走开。

    若是别人还罢了,往后推一推不算什么事。

    谢吟风是他的老主顾,一向照顾他生意,而且人家正要抛绣球招夫婿,这屏风说不定就是赶制的嫁妆,这节骨眼上,他如何能拒绝?

    无奈,他便给清哑写了一封信,又备了点心茶叶等礼品,交给回去催货的二哥带去绿湾村。礼包中有个精致的首饰盒子,内装一对羊脂玉镯,是他前几天特意去珍宝斋为清哑挑选的。花了三百两银子,为此,他还挪用了公账一百两呢。

    江老二满口答应了。

    然回去后,立即就被江大娘问了出来。

    她将信和东西都截了下来,还不许儿子告诉别人。

    “我也没旁的想法,就是要把郭家晾一晾,不然等清哑进门,他们就凭这个拿捏你弟弟。一个男人家,被媳妇拿住了可不好。不能惯了她。就会画个画,就拽得跟什么一样。也不想想她将来靠谁过日子。这都几个月了,一幅画都没送来。这还不是拿捏?”

    她越说越气,越觉得郭家罪不可恕。

    江老二想起弟弟失魂落魄的模样,有些心疼。

    开始他还不知道弟弟是为了清哑,日子一长,加上江明辉有时说话颠三倒四,甚至睡梦里叫“清哑”,他才明白弟弟心思。

    这时听了老娘一番话,觉得不无道理。

    他是个憨实的人,认死理,也觉得媳妇就该为男人。

    当下,就由着老娘作主,扣下了江明辉的信和东西。

    江大娘得意地将点心茶叶等物收了,单拿着信和首饰盒子走进自己屋里,小心地将它们藏进床后箱子底部,用一摞衣裳遮住。

    藏好正要盖上箱子,忽地手顿住了。

    因想:那信也就罢了,字认得她,她不认得字。

    那首饰盒里装的什么呢?

    谢谢朋友们打赏、投票支持o(n_n)o!

第53章 失足

    她心里泛起强烈的好奇心。

    “我儿子的东西,我做娘的还不能看?”

    她嘀咕了一句,给自己壮胆,然后重新翻出首饰盒,打开。

    看着那莹润细致的手镯,她眼睛瞪老大。

    “这么好的东西,怕要好几十两银子!”她咬牙道,“幸亏我拦下来了,不然白送了。郭家得了便宜还卖乖,还敢说清哑白出力!”

    说完,气呼呼地关了盒子,又塞入箱底。

    从屋里出来,她觉得心安理得许多。

    她觉得自己做得很对,儿子太不知世事了。

    哼,她就是要逼郭家,看他郭守业和吴婆子服软不服软!

    想象着郭守业和吴氏羞愧地上门赔礼的情形,她通体舒畅。又搜肠刮肚,想到时候说些什么样的场面话,既压制吴氏的气焰,又不失大面子和气度。心里揣着这个念头,她做事都心不在焉。

    两日后,江老二押着一船货回到霞照。

    一见面,江明辉诸事不管,一把将他内室,问他信可送到了。

    江老二目光闪烁,说都送去了。

    “清哑怎么说?可要来?”江明辉急忙追问。

    他太急切了,居然没发觉二哥神色异常。

    江老二见弟弟这样,有些心虚,还有些愧疚。

    然想起老娘的话,他又鼓起勇气。

    娘这么做都是为了弟弟好,省得弟弟将来被媳妇欺负。

    “等郭家服了软就好了。”他心想。

    “大概要来吧。郭亲家也没说准。就说到时候看忙不忙。清哑一个人来他们也不放心是不是,总要有人送她来。”憨实的汉子说起谎来也挺顺溜的。

    江明辉一想也对,郭家是绝不会任由清哑一个人来霞照的。

    “那……清哑没说什么?也没回信?”他怀疑地问。

    “没说啊,我也不清楚怎么一回事。”

    江老二答不上来,索性装糊涂到底。

    江明辉却想,以清哑的性子,是不会说话的。

    他想象她看了自己给她买的玉镯,若是他在跟前,问她喜不喜欢,她会看着他说“喜欢”,然后戴上试试大小;他不在跟前,她就算喜欢,也不会大说大笑,戴上了,偶尔悄悄摸一摸,抿嘴微微笑一笑而已。

    可是,他还写了信给她呢。

    他在信里告诉她帮谢吟风绘图稿的事,隐有求助之意。

    她看了应该要提醒叮嘱他几句的,怎么没回信呢?

    难道他这么长时间没去看她,她生气了?

    想到这,他心里恐慌起来。

    清哑生气是什么样的,他从未见过。

    但是,只要想一想,他心里便焦灼难耐。

    江老二见弟弟原地直打转,不知他怎么了。

    难道不信他说的话?

    他本就心虚,只得又编道:“清哑真没写信。郭亲家好像不大高兴。你那三舅哥说话也没好气,我就没好意思多问清哑话。”

    这么长日子没音讯,能高兴才怪呢,所以他没说谎。

    提郭大贵,是因为他性子直,说话阴阳怪气也在理。

    谁知他歪打正着,正触动江明辉心思。

    他想,郭大贵确实像能做出这种事的人。

    以前每回他去郭家,郭大贵都跟防贼似的防着他。

    二哥去了,只怕连清哑的面都见不着。

    他就叹了口气,清哑来不来也没个准信,他感觉不踏实。

    “要不要回去一趟接她来呢?”他想。

    还是不成!

    就算他去接,郭家也不会让清哑跟他出门的。

    江老二见他走神,趁机道:“我搬货去了。”

    匆匆往外走去。

    走几步,又停下,回头问道:“谢姑娘的稿子,你画好了?”

    江明辉丧气地摇头:“没有。”

    哪有那么容易!

    描绘别人的画很容易失真,以至于呆板不灵动都是有的。若非这样,是个人都能当意匠,那意匠岂不泛滥成灾了。须得意匠本人有艺术功底,还要熟悉编织手法,才能制出完美的图稿来。

    江老二道:“那你画吧。我搬货去了。”

    一面走一面想:“郭家什么时候能服软呢?”

    江明辉思绪被打断,从焦灼中醒悟过来。他暂压制心头不安,且定下心来绘制图稿,一心希望赶在六月二十八日之前完成谢家定制的屏风,好去迎清哑。

    闲言少述,两个月一溜就过去了。

    六月二十七日,谢吟风又打发锦屏来到江竹斋。

    “下午就能做好。”江明辉赔笑道

    他兄弟两个日夜赶工,熬得眼睛都红了。

    锦屏笑道:“不要紧。这两天家里忙,事多,也乱得很,你别赶着送去了。可不能出一点差错。今晚上好好检查仔细了,明天早饭后送去,又妥当,还能顺便看看热闹。明天我家可热闹了,好些富家公子都去了呢。”

    江明辉听了自然高兴,连说就明天一早送去。

    第二天,他让竹根叫了辆车,装了屏风。

    因对江老二道:“二哥,你送去吧。”

    江老二把头摇得拨浪鼓一样,“不成。我不成。”

    他见了那些人就张不开口,拘束的很。

    江明辉无奈道:“那你在家收拾,我去去就来。”又转身吩咐玉枝,“玉枝,把后院那厢房床上垫子铺上,就用我选的那两床;还有茶几椅子,都搬进去……”

    玉枝忙答应了。

    这是为清哑预备屋子,方便她来霞照时住。

    因江竹斋后院只有一进,正屋三间,他兄弟两个住了;两路厢房,原本都做仓房放货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