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水乡人家 >

第436章

水乡人家-第436章

小说: 水乡人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巧儿反唇相讥道:“我吃的多,我晚上要练武。你呢?你还叫郭勤呢,叫郭懒还差不多!一篇大字写半天都没写好,一会子喝茶一会子吃点心,把小福子忙得团团转。你连严暮阳都考不过,丢人现眼!”

    郭大全立即瞪儿子:“妹妹说的可是真的?”

    郭勤无奈道:“严暮阳从三岁就开始学了。”

    郭大全道:“你要敢偷懒,看爹不抽你!”

    郭勤翻眼道:“爹,妹妹说的你也信?她说半天,其实就一小会儿工夫。”他觉得,小堂妹有时候真讨厌。

    这讨厌不仅因为她喜欢多嘴告状,还因为她聪明,还用功,学什么都比他学得快,弄得他好好的郭勤也成了“郭懒”了。

    郭勤以为,有这样一个妹妹,是他的不幸。

    不过还好,他还有郭俭这个弟弟,是他的幸运。

    沈寒梅“噗嗤”一声笑起来。

    郭勤和巧儿一齐朝小婶看过去,仿佛质疑她笑话他们。

    沈寒梅忙掩嘴。

    郭大贵瞪了两小一眼,道:“瞧你俩吵的,吓着弟弟了。”

    一面摸摸沈寒梅的肚子。

    郭勤和巧儿一起鄙视三叔。

    郭勤道:“我们说几句话就吓着弟弟了?没当过爹的,没出息!”

    众人轰然一笑,郭大贵还没什么,沈寒梅却红了脸。

    说笑一阵,郭大全重新提起原来话题。

    他因为爹今天把话说开了,决定也要敞开了说,因道:“爹,给小妹陪嫁,我早就想过了,肯定不能少了,不然对不起小妹。但要照爹的意思,把作坊分小妹一份,我就怕将来亲戚扯不清。那江家的事爹没忘记吧?江家人的意思:媳妇嫁到江家了,人都是江家的,当然什么都是江家的。要照这个,那咱郭家的家业要没了。”

    郭守业冷笑道:“那是江家不懂。外面谁像他们那样?”

    说着指向沈寒梅,道:“老三媳妇娘家陪嫁的多,我郭家要是占了,就不对!现在我给女儿陪嫁,陪多少方家都管不着。方家是织锦世家,要是连这个也赖,不用我们说,别人口水都要把他淹死。”

    蔡氏笑道:“他爹你多心了。方家有钱,哪在乎这点东西。”

    要依照她的想法,横竖方家有钱,小姑子就别陪嫁那许多了,留给娘家不好么。娘家壮大了,将来小姑子在方家才有底气。

    郭守业自己说儿子行,却不喜欢儿媳妇说儿子不对。

    因道:“老大媳妇。你男人担心的是另外一件事:等清哑嫁了,两家子买卖搀和在一起,亲戚间容易闹矛盾。”

    郭大全急忙道:“我就是这个意思。”

    郭守业解释道:“这是你兄弟三个好,我放心,女婿也没有小家子气,所以我才说要分给你妹妹作坊份子。等将来,他们小辈的都长大了。不用你说,我就叫你分开。——人一多,心难得齐。就容易出事。瞧瞧刚才,他兄妹两个不是吵起来了!”

    郭大全明白了,道:“爹放心,有我在一天。我就把这家管好。”

    郭守业摆手道:“也不用定太远。等勤娃子接手了,就把你妹妹那份折变银子给她。省得人多嘴杂的,再说三道四。”

    郭大全道:“好,就照爹说的。”

    郭大贵道:“我跟媳妇也听爹的。”

    巧儿立即道:“我也听爷爷的。”

    郭守业等人不但不觉得她没规矩,反觉得她不怯场、有胆量,将来能担大事,他们正要培养这样的女儿接清哑的位子。

    郭勤见大人看巧儿赞赏的目光,嫉妒了。

    他便站起来。郑重道:“等将来我接手这家,姑姑要是想分就分;要不想分。就不分。谁敢说三道四,看我不抽他!”

    郭大全“哎哟”一声,拍腿笑道:“好儿子!有志气!”

    郭守业和吴氏也都欢喜,特爱听这样的话,因此笑呵呵地看着大孙子;蔡氏更是与有荣焉,笑道:“你要学你爷爷,讲道理,不能动不动就抽人。”那口气,好像她儿子已经做了郭家当家的了。

    郭大贵听见侄儿说抽人,没来由地替未出世的儿子担心,便没好气道:“你就吹吧!你有那能耐管得了这一大家子兄弟姊妹?”

    郭勤“哼”了一声,傲然抬起小下巴,道:“我管不了?”

    他脑海里依次浮现郭俭、郭巧、郭孝、郭义几人的名字,包括还在小婶婶肚子里的小东西——目光从沈寒梅肚子上一扫而过——他要管不住这些家伙,他也不配做郭家老大了!

    嗯,也就郭巧儿难缠些。

    不过没关系,女娃儿么,迟早要嫁人的。

    等长大,他赶早把这丫头给嫁了,省得操心。

    巧儿见勤哥哥瞧她的目光不对,警惕问:“你看我干嘛?”

    郭勤和颜悦色冲她一笑,道:“我昨儿放学回来,买了个好玩的,回头送给妹妹。”——这丫头要顺毛摸,不能跟她呛着来。

    巧儿道:“昨天买的,昨晚你怎不给我?”

    郭勤道:“我这不是忘了么。”

    郭大贵趁机笑道:“你先把巧儿管住了再说!”

    郭大全见他唯恐不乱,瞪了他一眼,重新说嫁妆。

    不动产这块算是商议定了,接着商议陪动产,就是古董金银首饰衣物那些,由吴氏和沈寒梅蔡氏清理、登记。

    大家便先去吃饭,等明日再忙。

    饭后,巧儿回房,铺开纸给爹写信。

    她在信中把今天的事告诉爹,还说自己代表二房答应了云云。

    她写得很认真,顺便练字,因为严暮阳曾告诉她:练字要持之以恒,若没空练大字,就在平常写字的时候注意练习,也一样能达到效果,她就记住了。

    这样一来,她写得就慢了。

    写到一半,她对银锁吩咐道:“给我煮酒酿圆子。”

    银锁急忙道:“姑娘,吃燕窝吧。下午我见厨房炖了不少燕窝,给三奶奶和织女炖的。我去端一碗来。”

    巧儿摆摆小手,道:“就要酒酿圆子,顶饿。回头我还要练武呢。”

    燕窝那东西,吃一碗跟没吃一样,甚至越吃越饿。

    ********

    谢谢所有正版订阅的朋友们!也谢谢留言评论的书友们,写长评好累的,更要组织语言o(n_n)o~~郭勤:巧儿那丫头太淘了,迟早把她嫁了完事,你们还是支持我做少东!(未完待续。)

第635章 添妆(求月票)

    银锁一腔热忱憋在心里,很是无语。

    她常劝姑娘吃些精细的东西,想把姑娘养细致,就像严暮雨、梅如雪她们一样,成为真正的大家闺秀,谁知巧姐儿非粗养不行。

    这不白费她一番心思吗!

    不情不愿的,银锁去厨房叫煮酒酿圆子。

    等巧儿写好了信,忙就要吃。

    嘴里吃着,目光一扫托盘,忙问:“怎么就一碗?”

    银锁忍不住道:“一碗不够?姑娘不是才吃的晚饭吗?”

    巧儿不悦道:“怎么是才吃的呢?都吃了半天了。我都给爹写了一封信了。待会我还要练武呢。饿肚子怎么练?”

    银锁劝道:“姑娘,你天天喊困,早上也起不来,别练了吧。”

    巧儿坚决道:“不行!这个一定要练。”

    因命令她“再端一碗来。”一面板着小脸训道:“你总不要我多吃,又没吃你家的,你心疼什么?你要不好好伺候我,我让金锁做大丫鬟。”

    银锁那个憋屈呀,真快急哭了。

    银锁这名字,是她在家的本名,后来巧儿又添了一个二等丫鬟,想着有金有银才富贵,于是给那丫头改名为金锁。

    金比银贵重,银锁生怕被金锁比下去,所以做事十分用心。

    结果,拍姑娘马屁拍马腿上了。

    她急忙转身去厨房,唯恐慢了被金锁替代。

    绿湾村,郭大有接到女儿的信。看得呵呵直笑。

    阮氏正给郭义喂奶,听见笑便问:“说什么了?笑的这样。”

    郭大有便将缘故说给她听。

    阮氏听后也笑道:“这娃都快成精了。”

    郭大有满意道:“就要这样。”

    他立即给巧儿回信。

    他那个文字水平,还不如巧儿。所以父女通信比较说得来。

    他在信中夸赞巧儿做得好,还说往后有什么事,就让她代表二房决定。但他也告诫巧儿,爷爷奶奶说的事,要问清楚再说;自己有想法,也要说清楚,要是长辈说不行。要听理由,别像个小娃儿撒赖等等,总之。他将二房托付给巧儿了。

    巧儿看了爹的回信,更加振奋,当起二房的家来。

    三房,沈寒梅晚间回屋。问郭大贵:“咱家有事都是这样商议吗?”

    她指的是今天。连巧儿都代表二房出席的事。

    郭大贵道:“我们家都是这样。不过以前巧儿和勤娃子还小,不算数,这不是要他们学着管事么,才叫的。”

    沈寒梅叹道:“你们真是疼妹妹。”

    她想严未央和谢吟月也都是像清哑这样的,但世家女儿出嫁,陪再多东西,也不会把娘家产业分给女儿的。

    郭大贵就笑道:“我爹娘一向疼小妹,上回准备嫁给江明辉。家里那样底子,还说要陪二十亩地呢。当时大嫂不答应。被娘好一顿说,我大哥回去也骂了大嫂。我小妹也真为家里做了许多事。要不是她,我们现在还在乡下种地呢。我们兄弟都愿意多陪些嫁妆给她。这回连大嫂都没说二话,你千万别出头。”

    沈寒梅白了他一眼,道:“我是那样人吗?”

    郭大贵笑道:“我是怕你不知道我们家规矩。”

    这倒是,沈寒梅觉得要好好想想了。

    次日,等郭大贵走了,她翻出自己的嫁妆单子,提笔打勾。

    宋妈妈忙问:“奶奶做什么?”

    沈寒梅道:“给小妹添妆。”

    宋妈妈忙道:“不可!”

    沈寒梅不悦道:“我又不是没有钱。既然有,身为嫂子,何苦小气。再说,我未出嫁时就和清哑好,也该为她添一份妆。这么做了,公公婆婆高兴,大贵哥也高兴,这点做人的道理我还懂。”

    宋妈妈道:“奶奶不缺钱,想送多少就送多少;那大房和二房比不起三房,送不起怎么办?”

    沈寒梅道:“送不起就不送,各人尽力罢了。”

    宋妈妈笑道:“哪里这样简单。奶奶要是这么送,公婆是高兴了,却把妯娌都得罪了。本来她们给小姑添妆,送五百银子的东西,算是很尽心了;结果奶奶送了两千,让她们脸面往哪搁?做小姑的要是个懂事的,知道想:三嫂娘家有钱,所以添妆多;大嫂二嫂比不了三嫂,添这些已经是很尽心了,那还好。要是个不懂事的,心里骂大嫂二嫂小气,不如三嫂大方,这不是让大奶奶和二*奶奶难做人么?她们能不怪你多事!”

    沈寒梅听了醒悟,忙问:“那怎么办?”

    宋妈妈笑道:“多添妆也对,却不该由奶奶添。”

    沈寒梅问:“那叫谁来添?”

    宋妈妈道:“老爷!”

    沈寒梅道:“你说我爹?”

    宋妈妈点点头,一一分析给她听:“沈家本来就欠郭家人情,加上谨姐儿又跟在郭姑娘身边学习,于情于理都要为郭姑娘添一份大大的嫁妆。奶奶叫个人回去说一声,老爷会安排好的。沈家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