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水乡人家 >

第302章

水乡人家-第302章

小说: 水乡人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官场是非复杂之极,一言难尽。

    严未央又笑道:“开铺子的事,我已经和三爷说了,他也同意了。你这边准备怎么样了?说来咱们商议商议。”

    ******

    注释:第344章原文写的专利案地点在临湖州,现已经改为湖州。(未完待续。)

第418章 伊人坊(二更)

    清哑忙让细妹将她写的策划案拿来。

    这份策划列明:

    一、铺子名为“伊人坊”。取自《诗经》中《蒹葭》一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此名隐喻“伊人”是被追寻思慕的神秘女子。

    此名又暗含了严未央和郭清哑的字意注释。

    二、衣服走的是高端市场,因此,不但所选衣料要最好最新的,衣服款式也是最新颖的,连店铺的布置都集富贵、典雅于一体。

    配套图纸有:十几款服饰图,铺面布局图,网格图。

    四幅网格图都绘制的是飞天玉女。

    严未央指网格图问:“这个做什么?”

    清哑道:“这是竹丝画。请方大少爷做出来。”

    这铺子卖的衣服集贵、新、雅于一体,那么,店铺布置也要处处显示新颖、优雅和品味。竹丝画乃新出世的艺术画,在铺子里挂几幅竹丝编织的秀女图,比挂名家古画更吸引人眼目。

    她道:“挂他的画,也是帮他宣传。他不应该收费。”

    严未央瞪着她好一会。噗嗤一笑道:“你呀你,我算服了你。我来之前,攒了一肚子主意。看了你这一摊子,我什么也不用说了,回去就按你要求的布置就是了。我省了好些心思呢。”

    又道:“我回头就去找表哥。照你说的,我还要收他银子呢。”

    清哑也抿嘴笑了。

    虽如此说,严未央还是将她的想法也提了出来。

    两人合力,将这份方案完善,所有细节都敲定。

    直到掌灯时分。才算结束。

    严未央在郭家用过晚膳,蔡铭来接她,方回严家。

    次日。她果然找上方初。

    方初听了她的话,又看了那网格图,目光就亮了。

    他手抚图稿,轻声道:“伊人坊。伊人!伊人?”

    严未央见他自顾出神。忙推他道:“表哥。如何?”

    方初抬头,疑惑地看着她。

    严未央道:“清哑可是说了,你不能收我们银子。这是互惠互利的事,用你的画是给你脸面。你想想:将来我们伊人坊来往的都是内宅闺阁中一等一的女子,是何等眼光和身份!带动你的竹丝画售卖是一定的。依我说,你还要付银子给我们呢。”

    方初问:“她……郭姑娘真这么说?”

    严未央用力点头道:“嗯。清哑说,你不该收我们费用。”

    方初便微笑起来。

    严未央半天没等到他一句话,又推他。

    他醒过神。忙道:“伊人坊将成为大靖独一无二的店铺,这是一定的。在这样的铺子中挂竹丝画。的确有莫大好处。表哥定不辱使命。不过,这图……可否容我稍作改动?”

    严未央奇道:“郭姑娘做的图,你还要改?”

    方初道:“等我改过了你瞧了再说。”

    严未央道:“你别弄坏了。”

    方初点头道:“我会小心的。”

    他也不多说,小心卷起图稿,然后匆匆离开。

    等下午,他又来了。

    展开一幅朦胧神女图给严未央看。

    严未央看了纳闷,问道:“这是你另画的?没改清哑的稿子?”

    方初解释道:“这改动不宜在原稿上动笔。我便作这幅画给你瞧。若你觉得好,我会依照这思路,在编制竹丝画时再做改动。”

    严未央听了,便细细观看那画。

    那时,蔡铭也在旁,也一同观看。

    因道:“方兄这画确有意味。让小弟想想,其意何在。”

    遂蹙眉深思起来。

    方初淡定看着他,等他评析。

    蔡铭以指叩额,喃喃念画中题诗:“‘……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好个伊人!令人思之,慕之;追之,寻之;求之不得,思慕欲绝!水中央,夜未央……好!”

    方初目光也迷离起来。

    不是清哑的画稿不好。

    男子看女子,与女子看女子不同。

    他画的女子,优美朦胧,飘忽不定,观者忍不住想要进一步探寻伊人,靠近伊人,亲近她并倾诉情思,此乃“思之,慕之”。

    于是“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追寻伊人,心情急切。

    追寻不得,留下无尽的思慕,徒自怅然,遥望“水中央”,感受“夜未央”,无边无际的水域,无穷无尽的黑夜……伊人在心头飘忽。

    凡诗词、绘画等作品,最重留白,其意深远,留给人无尽的想象空间,方为上作。方初的画艺并不出色,至少比韩希夷是比不过的,这一幅秀女却将《蒹葭》一篇神韵画出来了。而清哑的画美则美矣,却不具备让观者产生“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追寻伊人的渴望。

    蔡铭抬头,对方初笑道:“方兄此画已深得《蒹葭》之味。我看伊人非‘在水一方’,也非‘在水之湄’,也非‘在水之涘’,而在方兄心中矣。胸有成竹,便是指的这般了。”

    对于他的调笑,方初垂眸淡笑,没有回应。

    严未央也看完了,也听见了他们说的话,不确定道:“真像你们说的那样?我怎么就没看出来——”因见蔡铭瞅她,忙又道——“既然你们都说好,那就按表哥画的做吧。”

    蔡铭笑道:“我也来凑个兴如何?这题诗就由我来书写。好歹为你尽一份心意,不能让方兄专美于前。”

    最后那句话,是凑近严未央耳畔说的。

    严未央红了脸,白了他一眼,道:“你别捣乱。”

    蔡铭道:“我怎么是捣乱呢!”

    又对方初道:“方兄高抬贵手。我媳妇开的铺子,怎么能没有我的墨迹呢?倒挂了你这个表哥的手笔,叫人怎么想?”

    方初一下笑了出来,道:“我是求之不得。”

    两人商议,要绘四幅秀女图,将《蒹葭》四段分别题上去。

    商议定后,便重新绘制网格图稿,送去清园编制竹丝画。

    严未央告诉了清哑,约定方初那边画成,先交给她过目,等她看完合适,再带去府城。

    清哑应了,定于半月后去湖州府城。(未完待续。)

    ps:  注释1:“在水一方”和“宛在水中央”等诗句乃虚拟社会人生中可望不可即的一种境地。严未央的“未央”,即未尽之意,暗喻引人追寻那境地、追寻伊人;清哑原名清雅,含水,此处暗指她似出水清莲,也暗指伊人。

第419章 凝聚力(加更)

    这日,在府城的郭守业派人回来,带来一个消息。

    刘虎忽然在公堂指证,说他受郭大全指使,暗地里收了商家银钱,先后近万两,因此那些商家才会经营郭家棉布。谁知死者却被郭家代理商告到织造衙门,说他侵犯了郭家专利,被织造衙门判定赔偿。

    被自己人出首,这件命案郭家便脱不了干系。

    郭大全当场被拘押。

    吴氏和蔡氏气得大骂“白眼狼”,恨声不止。

    清哑也震惊,简直以为刘虎患了失心疯了。

    眼下,要么揪出刘虎背后的指使者,证明他陷害郭大全;要么让刘虎自己反口,说出他诬陷郭大全的缘由。

    清哑、郭大贵和城西作坊的仇管事商议后,急忙派人回绿湾村,将此事告诉郭大有,要他找刘虎的妻子冬儿。

    这件事恐怕还得冬儿出面。

    冬儿尚未出月子,但也顾不得了。

    才过一日,夏织造持官府文书来封了郭家城西作坊。

    这次,是堂堂正正封停待查。

    郭家城西作坊封停当天,坊中织工们就乱了起来,各种流言纷纷,都道郭家这次要问罪了,大家还是出去寻出路吧,守在这白白赔本。

    郭大贵和仇管事去了织造衙门,坊内蔡氏主事。

    蔡氏火气大,被几个妇人质问,未能好好解释,反痛骂了她们一顿,惹得那几人趁机煽动大家离开郭家。

    蔡氏叉腰怒喝:“在我家学了手艺。这就想走?”

    一领头妇人回道:“你要怎样?难道我们这辈子就卖给郭家了?不是说郭家织女有多好多好,心有多善吗?原来都是假的。”

    另一人叫嚣:“咱们就走,看谁敢拦!没了王法不成!”

    众女工看着蔡氏议论纷纷。忧心忡忡。

    郭翠莲见要坏事,慌忙来告诉清哑。

    清哑便带着盼弟等人匆匆赶去作坊。

    才踏入坊间,众女工看见她,都静下来。

    领头的妇人趁机大声问:“郭织女来了。咱们问问郭织女:咱们被郭家雇佣,又不是卖身给郭家,今儿要走,郭家放还是不放?”

    另两个跟着问:“对!到底放不放?”

    清哑道:“放!”

    一字吐出。刚要开口的蔡氏闭上了嘴。

    那几个妇人则一愣。

    清哑又问蔡氏:“她们工钱是多少?”

    蔡氏忙叫管事头儿来问。

    一媳妇上前,报出大概数目来。

    清哑道:“给她们。另外,每人赏银一两。”

    管事媳妇对那几人道:“你们跟我来。”

    领头的妇人忙道:“姑娘。我们大家……”

    清哑打断她话,道:“大婶放心去吧。”

    细妹上前扯住她往外推,口内道:“你走你的。”

    细腰则往另外两个妇人跟前一站,伸手道:“请——”

    两人见她艳如桃李、冷若冰霜。呐呐不敢言;再者清哑承诺结算工银外。还另给一两赏银,她们没的挑理,只好乖乖走了。

    转眼工夫,那三人就被打发了。

    一众女工面面相觑一会,一齐看向清哑。

    清哑不语,绕开她们,顺着两条织机夹道往前行,一边走一边打量两旁的织机。偶尔停下来看一看尚未织完的布料。

    蔡氏跟在她身后,忐忑道:“小妹……”

    清哑在一台织机前坐下。问:“这是谁织的?”

    一女孩上前,不安道:“是我织的。”

    清哑也没说什么,坐下亲自操作起来。

    那女孩目光随着她手动,仔细观看。

    其他女工也都围过来观看。

    清哑认真织了一会,示意那女孩上前,“这花纹……”

    女孩不等她说出,激动道:“好平整,好紧密!”

    清哑站起来,让她坐下织,自己在旁指点。

    蔡氏见小妹关注这女孩,就道:“燕燕才来的,不如旁人熟练。”

    清哑鼓励道:“不要紧。只要你用心,说不定能织出毛巾来。”

    盼弟在旁得意地接道:“就是!就像庖丁解牛。我们只要用心用功,每一个人都能做织女,织出好布、好纱、好锦!”

    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