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水乡人家 >

第220章

水乡人家-第220章

小说: 水乡人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罢,他深吸一口气,大步往院外走去。

    回到自己院中,对圆儿道:“明天起大早走。”

    圆儿一愣,脱口问道:“不去谢家了?”

    方初道:“暂时不去。”

    圆儿不敢再问,忙道:“我去准备。”

    次日一大早,方初带了圆儿和黑石两个就出门了。

    再说方瀚海夫妇,在方初走后沉重商议。

    他们没想到闹到这般严重后果。

    方瀚海正苦思对策,有下人来回,谢老爷派人来请。

    方家要退亲,谢明理当然不能回避。

    他问明情况后,没有上方家,免得碰上方初难堪,又或者谈崩没有退路,而是约了方瀚海在江边一处幽静的酒肆见面。

    见面后,谢明理首先问:“亲家,这是怎么回事?之前我要退亲,亲家义薄云天拒绝了,这时候一初又要退亲。谢家败落了,就该这样被揉搓打脸?”神情颇感屈辱。

    方瀚海皱眉道:“好了!你就别跟着添乱了。两个孩子闹别扭,我们做长辈的,该弄清了事由劝阻管教,若跟着争执,不是乱上加乱!”

    谢明理道:“事由?锦绣不是已经说了吗!”

    方瀚海道:“孩子们各说各的理,就叫我信哪一个?亲家,别说我袒护儿子,这件事不是凭空冒出来的,若非吟月之前的行为,初儿能这样?谢二姑娘做出那样的事,连朝廷都惊动了。不是别人栽赃吧?我们也没因此随便就怀疑吟月。现在两人各执一词,你就认定是我儿子不好?”

    他面对方初一个样,面对谢明理又是一副模样。

    儿子自己管教,却由不得谢明理质问指责。

    不管怎么说,方家可没做对不起谢家的事。

    所以,他言语间敲打谢明理:你闺女也不是善茬,惹出来的那些事还用提吗?又暗示方初要退亲说不定有内情,也许是谢吟月不好。

    谢明理果然经不住,口气软下来,谁让谢家之前有劣迹呢。

    再者,他可没以前的盛气了。

    真退亲,谢家承受不起。

    于是两人约定:这事先不急,先各自盘问晚辈,徐徐图之。

    ******

    早上好朋友们,求保底月票!(*^__^*)(未完待续。。)

第308章 不怕

    抛开方谢两家不提,再回头说清哑,从醉仙楼离开后,坐车回到郭家大门口,才在细妹搀扶下下车,细腰对后望了一眼,低声提醒道:“姑娘,夏少爷叫人把琴送来了。”

    清哑不语,站住等那侍女。

    那侍女送琴上前,清哑道:“对不起,我不能收。”

    说完转身就进院去了。

    细腰冷冰冰地对那侍女道:“拿回去吧。”一面也跟着走了。

    那侍女原以为送到郭家了,清哑不敢不收,谁知竟还不收,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心思一转,便将古琴放在门房门口的椅子上,肃容对郭五大爷道:“夏少爷送给郭姑娘的。送进去吧!”

    说完小跑着上了马车,急催快走,一面心里打鼓:这叫什么事!

    郭五大爷忙抱了那琴追过去,马车启动,已是递不出去了。

    他只好对着马车背影大叫:“嗳,嗳,我是不会送的!”

    马车早走远了。

    他回头,嘴里嘟囔说只见过抢东西的,没见过强要送人东西的。

    忽见细妹跑过来,道:“五大爷,姑娘说这琴就搁在门房,不用理他。”

    郭五大爷忙道:“噢,我知道了。”

    细妹才又跑了。

    清哑到上房门口,望眼欲穿的吴氏立即出来接住

    “怎么说?”她低声问。

    “进去说。”清哑对她微笑。

    母女两个便手拉手进了堂屋。

    郭守业父子都没出门,都等在家里。正说什么。

    见清哑进来,大家一齐停住,看向她。

    “小妹。”郭大全叫。

    “我回来了。”清哑对所有人说。

    吴氏拉着她走向郭守业坐的矮榻。

    天气冷了。矮榻上铺了织锦棉褥子,立着靠枕、拐枕,吴氏和清哑坐下,和郭守业将她夹在正中间,郭大全、郭大有和郭大贵则坐在榻旁椅内。

    郭守业便问清哑:“怎么说?”

    清哑道:“我跟他说,我是不会喜欢他的。他说,我以后一定会喜欢他的。我说不通。懒得睬他。我就回家来了。”

    说着,撅嘴做出无奈的神情。

    前世她就跟父母最亲近,只苦于不能说话而已。

    穿越后。这两年来她和郭家人越来越亲密,对郭守业夫妇更是当爸妈一样贴心,因此丝毫没有大姑娘的矜持,就像外出归来的孩子。把所经历的一股脑告诉长辈。还带着撒娇。

    郭守业两口子和儿子对视,没说话。

    若是别个人家,他们定会大大嘲笑一通,说这人没脸没皮。

    可夏家的家世摆在那,他们心里虽也那么想,却笑不出来。

    郭守业想了想,对清哑道:“别怕,有爹呢。”

    清哑进来看见父兄摆的这个阵仗。已明白他们在商议大事,并且有眉目了。她没有着急。也不担心。她的家人一再叫她刮目相看,没文化,却丝毫不比她前世的爸妈能力弱。父兄联手,加上她时不时在旁提点一下,那威力只看谢家和周县令的下场就知道了。

    再有就是:她不是这个地方的人,观念自然不同。

    在前世,别说分手退亲,就是结了婚生了孩子又离婚,也多的是,她才不在乎呢!这地方社会观念虽不同,但她的家人也是异类,她从不担心家里人因为名节问题抛弃她。

    所以她对郭守业道:“爹,我不怕。”

    想想又加上一句,“爹不怕,我就不怕。”

    郭守业见她面色明朗,松了口气。

    他哼了一声,道:“他皮痒了,敢欺负我闺女!看老子怎么收拾他!”说话的口气好像他是皇帝,而不是个乡下出来的庄稼老汉。

    郭大全笑道:“我常听沈伯伯说起他们发家的经历,哪一家不是经过了大风大浪的。咱们家遇见这些事儿根本不算什么。将来呀,等咱站稳了,爹闲的时候就跟孙子重孙子们说古,‘那时候我跟你们大爷爷二爷爷姑奶奶他们怎样怎样。’听了多风光!”

    他就是会说话,一番话说得爹娘和弟妹们全都喜气洋洋。

    笑着,清哑不自觉把头歪在郭守业肩上,十分安心。

    她知道,爹和大哥肯定有法子了。

    歪了会,忽想起什么来,抬头叮嘱郭大全道:“大哥,他要逼紧了你就先答应。我抓紧把毛巾再织好些,到时候叫沈伯伯在京城找人作主。”

    郭大全叫她放心,道:“大哥心里有数。”

    郭守业又说一遍叫闺女不要怕,凡事都有爹。

    清哑道:“只要爹和娘不嫌我坏了名声,我什么都不怕。”

    这么一闹,就算将来能全身而退,也会影响名节。

    而这里的人很看重名节,女儿家名节尤其重要。

    郭守业狠狠“呸!”了一声,道:“狗屁的名声!老子才不稀罕!”

    他早就不要脸了!

    或者说,是抛开虚伪的脸面了。

    当初李红枣和张福田闹出事的时候,他真是觉得丢人之极,气得咬牙切齿,所以想主意整那两个小崽子;后来跟江家退亲,他又承受一次丢脸的刻骨仇恨;儿子女儿入狱,再承受一次,如今他还要脸做什么!

    他看得透透的:那些人比他更无耻虚伪。

    再有就是,他自信的很:他的闺女要是不好,怎么退亲一次又能找个更好的?再退亲一次,上门求亲的人更多。

    求亲的人越来越多,家世越来越富,身份还越来越贵。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他闺女很好!

    那名节什么的都是狗屁!

    他对儿子们道:“将来你小妹跟你们一样,不管出嫁不出嫁。这家业都有她一份。可听见了?”

    郭大全郭大有都笑道:“这是应该的。”

    跟江家议亲的时候都能陪嫁二十亩田,更何况眼下。

    这正符合老爷子的治家宗旨和精神:人心齐,整体家财呈增长趋势。就不在乎分出去多少;要是兄弟姊妹心不齐,整体家财呈现萎缩局面,再算计也没用。

    清哑微笑听着,并没有推辞。

    她也觉得,这是她该得的。

    将来无论嫁不嫁,都不用担心后半辈子生活了。

    说笑间,清哑说肚子饿了。

    吴氏大惊小怪地问道:“你没吃东西?”

    她去的可是醉仙楼。夏流星不会小气不叫吃的吧。

    清哑轻皱琼鼻,道:“我不吃他的。”

    电视上常放女主被人迷晕什么的,她既然不信任夏流星。当然要谨慎。

    郭大全称赞道:“咱小妹就是精明。”

    吴氏如梦初醒,道:“对,不能吃他的!”

    又忙叫:“走,走。去吃饭。饭早就好了。”

    和一般暴发的家庭充满算计不同。郭家越经历挫折,全家人心越齐。不论早晚吃饭,都是一团和睦热闹的气氛。

    蔡氏等三个媳妇端完菜后,想学人家媳妇在一旁伺候、立规矩。

    吴氏招呼道:“老二媳妇,你有身子了,快坐下吃。老大媳妇,老三媳妇,都坐。挤一挤。人多吃饭才香。咱不学人家摆那空架子,都坐下吃。”

    于是大家挤在一张八仙桌上。围得严丝合缝。

    清哑和爹娘三个人坐一方,郭勤巧儿三小都坐在桌角。

    郭守业和郭大全郭大有喝酒。

    喝了一杯,郭大全就笑道:“上回听人说了一件事:有个人家养了个儿子,没大出息。看上了一家闺女,上门去求。人家看不上他儿子,又不好说太直,怕他脸上下不来,就随便说了个理由,不答应亲事。那人说‘我们实诚人家,不嫌弃你闺女。你把闺女嫁我儿子放一万个心。’人家说‘你不嫌弃,我心里过意不去。’那人说‘你要过意不去就多陪些嫁妆。’……”

    还未说完,众人都笑倒。

    清哑也笑了,知道他是嘲讽夏流星。

    沈寒梅觉得有些不可思议,道:“怎么这样不知趣呢?”

    郭大贵帮她搛了一筷子菜,嫌弃道:“有些人就是不要脸!”

    沈寒梅眨巴两下眼睛,觉得很困惑。

    忽然巧儿嫩声问阮氏:“娘,弟弟什么时候出来?”

    吴氏等人听了都非常高兴。

    郭勤嗤笑道:“就你尖!你怎么晓得是弟弟?”

    巧儿道:“就是!等我弟弟出来,我就有‘亲’弟弟了。不要你做哥哥。我爹也有儿子养老了。”

    他们平常吵架,郭勤说她女娃子,将来是人家的人,又说二叔二婶没人养老;时常大伯娘蔡氏也透露出生了两个儿子的优越感,巧儿就很不忿,盼望弟弟比郭大有夫妇还心切。

    郭守业和郭大全碰了下杯,一仰头“嗞——”喝干杯中酒,放下杯子对孙女道:“这是跟谁学的?你爹小时候都是你大伯背着玩,怎么你们还没长大就分亲的疏的了?等成了家还得了!”

    郭大全马上对郭勤瞪眼道:“是不是你又欺负妹妹了?”

    不然巧儿不能说这样话。

    郭勤急忙否认,又对巧儿道:“你有亲弟弟了,我还是你哥。哥哥越多越好。你瞧三婶婶,几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