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水乡人家 >

第202章

水乡人家-第202章

小说: 水乡人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少爷,自然是周县令之子。

    他怎么会纳了冯佩珊呢?

    不过想想也没什么,这些少爷们看上谁家姑娘还不想尽法子也要弄到手。在他们那,房里多个侍妾是好平常的事。在百姓家……大多人都愿意把闺女送去上赶卖好。

    郭大全觉得心里发憷,暗想要把小妹守紧了。

    别人怎么想他不管,他家小妹是不会给人做妾的!

    鲍二少见他疑惑,也没解释,只道:“你回去告诉郭姑娘,过一阵子就没事了。叫她放宽心。”

    过一阵子没什么事了?

    郭大全很是糊涂,又不愿意问。

    他宁愿装糊涂,就怕问了鲍二少,他趁机告诉说这都是我为郭姑娘做的。那时白欠个人情,难道回说“要你多管闲事,我并不稀罕”?

    好在鲍二少并未再说。

    郭大全略坐了一会,便推说天色已晚,劳烦二爷送他回去。

    鲍二少站在船头,看着郭大全走远,久久不动。

    他在想冯佩珊。

    清哑在牢里时,外面流言纷纷。

    最活跃的,莫过于冯姑娘了。

    她觉得自己终于可以透口气了,郭清哑的真面目终于被揭穿了,证明她是多么有眼光、有远见、有超人一等的见解。

    她觉得郭清哑这样子实在是惨,所以她很大度,并没有落井下石。每每说起,便感叹不已,分析清哑的性格,说有这样下场是必然的。为她感到惋惜,又痛心,觉得自己以前说她的都是逆耳忠言,可惜她不肯听,反说她恶言中伤,终致这样下场。若是肯听一句半句,也不得这样了。

    发生这样凶杀大案,议论的人自然多。

    附和冯佩珊的大有人在,这让她很欣喜。

    这证明她不独不孤。

    渐渐的,她又能融入一些圈子了。

    她遇见过鲍二少几次,觉得他好像很注意她。

    她便想,是不是觉得以前看错了她,现在动心了呢?

    肯定是!

    郭清哑出事了,他自然醒悟了。

    揣着这个念头,终日情思缠绵,不能自已。

    ******

    早上好朋友们!!(未完待续。。)

第280章 劝说

    因吃了个小点心,对清哑道:“这个我倒没吃过。”

    清哑道:“我做的。”

    韩希夷眼睛一亮,夸道:“姑娘好能干。”

    原来,郭大贵婚期延后,时间充裕了,各项准备就更加精细起来。比如床帐绣枕等,都请了卫晗的金缕坊绣工来做;酒宴上用的菜式点心饮品等也是挑选了又挑选,斟酌又斟酌。

    清哑见娘和嫂子不辞辛苦向沈家、严家讨教,她便想,这么做得再好也比不上那些富豪之家,倒不如把前世的菜式弄些出来,不管好不好,胜在新奇。

    于是,她这些日子挖空心思想前世的吃食。

    有些她会做,有些却不会,要反复试验改进。

    听说了缘故后,韩希夷笑道:“今晚上我不是有口福了!”

    清哑知他客套,也不当真。

    他生在那样人家,什么美味佳肴没吃过。

    她便转而请教他各地商贾详情和背景。

    原来,江明辉的案子了结,郭家腾出工夫来,除了抓紧收购囤积棉花外,就是忙着甄选特许经营郭家棉布的商贾。

    为防止恶性竞争,并考虑原料来源等问题,初步定一府只选一家。挑选对象要求有实力和口碑,方能经营稳妥。

    因各地情形都不同,所以挑选很不容易。

    沈家也提供了些人选,然各家占据市场不同,沈家的势力范围也有限。所以清哑想从韩希夷这里问些有用的信息。

    韩希夷听后,实心实意帮她推荐了些人。

    “这些都是与韩家一直有来往的商家,信誉是不用说的。便是有什么问题。我韩家也能居中调停。我想你们更应该注重口碑才是。毕竟大量织棉布以前没有,百姓们多是为了自己织布穿衣,还是不要操之过急的好。依我看,一府选一家都嫌多了,除非产棉区。”

    清哑不住点头,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

    到底是行家,所以比一般人看得更透彻。

    韩希夷见她静静倾听。语气更温柔。

    后来,他忽然停住了,看着她欲言又止。

    清哑早在说这个问题之前。便发现他有些异样了。

    “有什么话,你就说吧。”她道,“要是想为谢吟月求情?那你还是别说了。”

    韩希夷见她前一句要自己说,后一句又叫别说。笑了。

    他道:“姑娘上次就叫我别说。我怎会不记得呢。我刚才是想告诉姑娘,大理寺的蒋大人已经到湖州了。听说他最擅断案,常出人意表。这会子说不定微服来了霞照也不一定呢。”

    清哑道:“那不是更好。”

    韩希夷迟疑道:“我是说,郭姑娘,若是……若是蒋大人判谢姑娘无罪,还望姑娘能想开些。谢家……也算受到惩处了……”

    他踌躇半响,等话出口,依然觉得表达不顺。

    清哑道:“放心。我不会像谢姑娘一样不择手段的。”

    韩希夷见她对谢吟月成见如此深,无奈地笑了。

    清哑不觉。还道:“你这话应该去劝谢吟月。”

    她不过是希望谢吟月受到律法惩处,谢吟月却是希望她死。以前郭家被谢家欺负占下风的时候,谢家都不肯放一条生路,何况这次郭家给了谢家这样打击,不报复的话,谢吟月就不是谢吟月了!

    韩希夷道:“谢姑娘那有方兄劝解,姑娘不用担心。”

    想想又补充道:“哦,方家没有退亲。”

    方初劝谢吟月,他就来劝自己?

    这一刻,清哑觉得韩希夷有些幼稚,当她和谢吟月闹小别扭呢?

    她忍不住道:“韩少爷,你太不了解女孩子了。”

    这是继严未央之后第二个人对韩希夷说这样的话。

    他郁闷了一会,便诚恳请教:“上次严姑娘也这样说在下,在下不甚明了。还请姑娘赐教,在下说错了什么吗?若有得罪之处,姑娘指出来,在下一定改正。”

    清哑见他真不明白,“不吝赐教”道:“难道你没发现,一直都是谢家在找郭家麻烦,甚至要置我于死地?这次的事后,以谢姑娘的性子肯定不会罢休。你还在这劝我,不是不了解女人心是什么?听说你们认识很多年了。”

    韩希夷道:“谢姑娘她……”

    想说谢吟月不知内情,又怕清哑听了生气。

    略沉吟一会,觉得还是坦荡说清比较好,于是认真道:“请姑娘见谅,在下确实觉得谢姑娘并非刻意栽赃姑娘,就像在下不信姑娘会杀人一样。谢姑娘与姑娘势同水火,乃身份使然,也是无奈。方兄为了姑娘的事,同样被谢姑娘误会。”

    一面说,一面苦笑,又感叹。

    清哑便沉默了,好一会才道:“对不起。”

    她确实觉得自己错了,不该对韩希夷说那样的话。

    一直以来,谢吟月也就对郭家、对她郭清哑下狠手,对别人却不曾这样。在别人眼里,她是气度雍容、美貌与智慧并存的谢家女少东。她有什么理由要求别人跟她一样看待谢吟月?

    她这样说谢吟月,跟冯佩珊有什么区别?

    所以,她向他道歉。

    韩希夷感觉到她的失望和疏离。

    他忽地心生冲动,柔声道:“我劝姑娘,并不是为了谢姑娘,是怕姑娘对此番遭遇心生愤懑,失却了本心。在我心中,姑娘一直都是纤尘不染。不论别人怎样说姑娘,我也是不会信的。我只希望姑娘每天都过的好,不要背负仇恨……”

    清哑道:“谢谢!”

    她才不会活在仇恨中呢。

    不但自己不会,还力劝家人想开。

    谢家越要打击郭家,郭家越要过得兴旺!

    每一天都过得开开心心,才会让对手难以忍受。

    她想着,轻轻一笑。

    韩希夷见她笑得云淡风轻,觉得她并未领会自己真正的心意。

    他说得太含蓄了!

    正想再措辞,来一篇声情并茂的解释,郭大全进来了,见了他热心招呼。

    清哑便岔开话题,告诉大哥专利许可的事,又说韩少爷提了不少好建议,趁机把位置让给大哥,告退去了厨房。

    韩希夷看着她的背影,失落不已,恨不能拉回来。

    ******

    早上好朋友们!(未完待续。。)

第281章 复审

    韩希夷在郭家吃了晚饭才告辞。

    次日一早,有公差来郭家传讯,说大理寺少卿蒋志浩大人会同湖州刘按察使一齐来到霞照,复审江明辉一案,并谢吟月栽赃一案,传郭家人等上堂。

    这次,郭家对于案子结果不太抱希望,所以并未兴师动众,只郭大全和清哑带着细腰去了县衙,余下人该干嘛还干嘛。

    当然,也给沈寒秋送了信。

    大理寺官员复审,与周县令升堂截然不同。

    堂上,除湖州刘按察使外,连夏织造也在旁听。

    本是封闭审理,然夏织造告诉蒋大人:此案在霞照影响恶劣,尤其牵涉到郭清哑,百姓们为此曾闹上县衙,为平民意,还是公开审理比较妥当。

    蒋大人也知县衙是最贴近百姓的衙门,县令身为父母官,管的是一县百姓衣食住行等事,百姓们丁点大的纠纷都要闹上公堂,更遑论这等凶杀大案,敞开大门审理也是为了安抚民众,便同意了。

    他命大堂门口左右两边专门辟出一块地方,供与案情相关各家人立足,更多的人则不许进来,只在外听候消息。

    方初、韩希夷、严未央、卫昭、谢明理等人都来了。

    两个书生模样的人隐在人群后,细看却是蔡铭和夏流星。

    堂审开始,蒋大人重重一拍惊堂木,先宣布堂审规定:“堂下听令:未经本官传唤不得上堂,未经本官询问不得插言。如有不遵、扰乱公堂者,严惩不贷!”

    顿时里外一静,落针可闻。

    蒋大人先对江明辉一案进行复审。

    原来他已看过卷宗。又暗地里进行了查访,对案情早已了然于胸。此番升堂,再传贾秀才及相关证人,贾秀才对罪行供认不讳;谢吟风已自杀,不知为何蒋大人并未质疑,便依据律法判贾秀才斩立决。

    迅速将这案子了结,接着便审理谢吟月栽赃案。

    “带原告郭清哑!”

    随着一声叱喝。清哑被带上堂。

    她没有像前几次那样对答,直接呈给蒋大人一叠纸。

    她经过数次过堂也掌握了些诀窍,所以扬长避短写了一份详尽的答辩状。省得在问答中失措。

    答辩状上,她先简明扼要地陈述了控告谢吟月的理由,又将郭、谢、江三家结仇由来简述了一遍,以及谢家对郭家种种打压、陈水芹自杀的蹊跷等。从侧面证实谢家想置她于死地的决心。

    蒋大人看后。问道:“你可还有人证和物证?”

    清哑道:“有。”

    昨日韩希夷走后,郭大全就找沈寒秋开始准备了。

    先是县衙大牢的两狱卒上堂作证,称周县令和幕僚聂无刑讯逼供郭姑娘;又有两个百姓上堂作证,称聂无与谢家来往密切;又有曾经的女牢头马婆子,同样证实周县令和聂无逼供,还招供说她曾为谢家做耳目,将郭清哑在牢中情形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