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顾盼成欢 >

第49章

顾盼成欢-第49章

小说: 顾盼成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长大了,我一定会一五一十的将所有事情都说与他听的,包括常进州和你身后那位同样有了身孕的姨娘是如何趁着我忙得顾不上后宅之事时滚到一起的……”

    “至于,将来会不会有男人要我……”

    “原本我还真没打算改嫁,可既然你如此说了,那我还真得好好寻个好人家,让你老人家亲眼瞧瞧,离开了常进州那种无耻之徒,我顾锦琳到底还能不能找到好男人!”

    顾锦琳高高昂起头,说出了这番旁人听来有些离经叛道的话来。

    周围旁观的女眷不少,虽说都觉得顾锦琳这番话有些出格,却也没有人因此就轻视起她来。

    大周朝民风相对前朝来说开放了不少,至少女子和离再嫁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更何况如今所有人也听出来了,顾锦琳和离一事错可不在她。

    既然如此,再嫁又有什么不可以?

    哪个女人不想嫁个好男人?

    常老太太却气急败坏起来。

    常家出了事,她这个地位尊崇的老太太一夕之间变成了罪官家眷,原来富足安稳的生活也突然成了穷困潦倒,这之间的落差一直到现在吃了这么多苦头她也没能完全接受下来。

    以她的心理,自己遭了罪,就恨不得所有人陪着她一起落难,更何况顾锦琳还是她曾经的儿媳妇,更只差那么一点点就与她有了同样的下场。

    她恨不得顾锦琳过得比她都不如,又如何能眼看着顾锦琳过得比从前还好?

    所以她才明知道现在不宜得罪顾锦琳,仍没忍住对着她破口大骂。

    可现在,顾锦琳竟然说,她就是和离了,也还能找个比她的儿子更好的男人?

    常老太太是这世界上最巴不得顾锦琳孤身一辈子的人,她当即就重重“呸”了一口,“张口闭口就是找男人,这就是你顾家的家教,老婆子我可真是见识到了!你也不瞧瞧你的样子,与进州和离了也就罢了,肚子里还带着个孩子,真要是个好男人,还能看得上你?”

    顾锦琳没理会常老太太的挖苦,她举目四顾,在目光触及远处一个约三十许的男子时陡然一亮。

    男子身材算不得十分伟岸,但背脊却挺得笔直,容貌只能说是普通,却因一双明亮清正的眼而多了几分魅力,他着一件深色蓝罗袍,站在远处望向人群,一手负于背后,一手自然放于腰间,那用青罗滚边的广袖便自然下垂,微微挡了身后饰了黑角的革带。

    这是大周朝入了《舆服志》的进士服。

    但更让顾锦琳注意的,却是男子手中执着的手杖。

    说是手杖,却不是拐杖,却是守孝时所执之杖,形似哭丧棒。

    大周朝礼法早已趋于全面,服丧之事亦有了律法为准,手中执杖,唯有为母或为妻服齐衰杖期,前者是父丧之后母亡,后者是父母俱丧之后妻亡。

    凭直觉,顾锦琳认为男子是后者。

    手中执杖,身上却未穿齐衰服,想必是即将或者刚除服……

    已中了进士,又丧妻除服,可不就正好能重新娶妻了?

    顾锦琳冲着那男子微微一笑,“这位公子,你愿意娶我吗?”

    问出这句话,顾锦琳心里就有些后悔了。

    她只不过是与常老太太赌这一口气而已,为何就要冲动到将一个无关之事拉进来。

    不仅如此,若那男子替她圆了眼前的场景也就罢了,怎么着也狠狠煽了常老太太一巴掌,可若是那男子断然回绝了……

    那岂不是让常老太太白白看了笑话?

    张了张嘴,顾锦琳刚要开口将这个问题抹过去,却见那男子回以一笑,那张略显平凡的脸因这一笑,便予人一种淡淡的温暖之感。

    男子从常老太太扯了一堆人过来闹之后就已经站在了那里,他就住在这禅房后面的一个小院子里,院子正门的小路被昨晚那场大雨冲坏了,这才得了寺里僧人的允许可以从禅房这边借道。

    却不想,就看了这样一出戏。

    在顾锦琳打量他的同时,男子亦在打量顾锦琳。

    在他眼里,那个护着肚子与一群人对峙的女子,在她盛气凌人的背后,他却看到了淡淡的惊惶失措。

    心里因此而微微一动。

    于是,在顾锦琳问出那个问题之后,男子轻轻一笑,用清朗的声音十分笃定地回答。

    “在下愿意。”(未完待续。)

第90章 周谨之

    许多年后,已经不再年轻的顾锦琳回想起这时的事来,才赫然发现,她这一辈子,听得最觉动听的一句话,便是那男子在众人面前的一句“我愿意”。

    本也只是为了在常老太太面前赌口气,却得到了这样意料之外的回答,顾锦琳微微一怔。

    不仅是顾锦琳,在场所有人都因这突然的变故而静了下来。

    这里是供香客休息的禅房,虽然没有明文规定只能有女眷出入,但一般情况下男子也会主动避着禅房这一片的,是以大家竟都没注意到,人群之外何时来了个男子。

    惊讶之后,那些看热闹的女眷们心里却都涌出股兴奋感来。

    在如今这种年代,女眷们大多成日里都关在宅子里,就连出门上个香也不是常有的,平常能听到的八卦也左不过是些家长里短的事,这时亲耳听了顾锦琳和那男子在大庭广众之下,一个问人愿不愿意娶自己,另一个还偏生答了“我愿意”。

    哪怕稍嫌离经叛道了些,总归也是叫人有种看画本子的感觉。

    唯有常老太太,这时只差没气炸了肺。

    从听到那声“愿意”,常老太太就急着将这拆自己台的后生仔细打量了一番。

    然后,哪怕表面上不愿承认,常老太太心里也知道,这突然出现的男子,还真如顾锦琳所说的那样,比他的儿子好了不知道多少。

    常家怎么说也是官宦人家,常老太太纵是没什么大见识,却也能认出男子身上穿的衣裳。

    所以,谩骂的话到了嘴边,却又不得不硬生生的咽了回去。

    可要常老太太就这样轻轻揭过,她心里又憋屈得慌,于是又转头瞪向顾锦琳,不屑地道:“原先还道你至少也是个大家闺秀,却不成想你可比谁都会勾人,这才与进州和离几天,就已经找好了下家,呵!”

    一个“呵”字,就将常老太太此刻的不屑与愤怒表达了个淋漓尽致。

    顾锦琳听了眸色也跟着一冷。

    先前刘氏向她提起再嫁之事,还说有个再合适不过的好人选,她就是因为不想传出什么难听话而推了的,没想到常老太太仍能往她头上泼脏水。

    不过,比起先前,顾锦琳此刻可坦然了许多。

    她也算是想开了,她毕竟还年轻,将来的日子还长着,又有老太太和兄嫂照应着,有很大的可能都会再找个人嫁了,到她再嫁时,想必常老太太同样能寻出更难听的话来说,既然如此,她还在意旁人的想法做什么?

    还不如,选了让自己最舒服的路走着,只要她自己行得正,旁人的话于她自然便无足轻重了。

    所以,顾锦琳先是遥遥向那男子微弯了膝表示感谢和歉意,然后面色平和的对常老太太道:“念着从前的情分,我还称你一声老太太,可老太太也别以为如此就可以随意往我身上泼脏水,别说我如今还没想着再嫁,就算我明天就改嫁又如何?我既已与常进州和离,我的事便与常家和老太太再无关系,若是下次再从老太太嘴里听到什么难听话,就别怪我手下无情了。”

    嫁去常家十几年,常老太太也没听顾锦琳说过这样强势的话,所以她竟下意识的颤了颤,然后嘴唇噏动了一阵,到底没再放出什么狠话来。

    顾锦琳见状心里又微微一叹。

    现在回想起来,她这些年因为未能生下一儿半女,总觉得是自己亏欠了常家,所以面对常家人时总是以最温和软懦的态度,若她过去能强势些,只怕常老太太和常进州也不敢背着她做下那些小动作。

    当然了,顾锦琳也庆幸常老太太和常进州做了那些小动作,否则,她又该用什么理由与常进州和离?

    说她冷血也好,道她无情也罢,她不愿她好不容易得来的孩子与获罪的常家扯上任何关系。

    被常老太太这一通闹腾,顾锦琳接连几天的精神不济反倒有了些好转。

    不过,原本她与秦氏是打算留在清凉寺里用了斋饭下午再启程回顾家的,如今却不想再见到常老太太,便回身寻了秦氏道:“嫂嫂,不如咱们上了香就赶紧回去吧?”

    这一偏头,才发现秦氏早已一改先前的怒容,面上反而带了那种很是满意的笑容来。

    心中有些莫名,顾锦琳便扬了扬眉,轻声道:“嫂嫂?”

    秦氏自然是听到了顾锦琳的声音的,不过她却没给顾锦琳回应,而是对着尚未散的人群朗声道:“诸位赶紧散了吧,日后我那侄儿的满月酒,少不了要给诸位夫人发帖子的。”

    被秦氏这样一讲,人群中便有那好奇心重不肯散去的,也只得扬了笑脸打过招呼渐渐散去。

    待人群散得差不多了,秦氏才转向常老太太两人,淡声道:“老太太原是长辈,按说也该明白‘时务’二字是何意思,无论如何,我不希望再从老太太嘴里听到我这小姑子任何一个不好的字,老太太若再执意如此败坏锦琳的名声……”

    秦氏的话未说完,但那拖得长长的尾音,却叫常老太太浑身都跟着一抖。

    常老太太养尊处优了这么多年,哪里能听不出来秦氏话里未尽的威胁。

    从前常家没出事时,她在秦氏跟前尚不敢放肆,更别提是常家获罪的今天了,常老太太很确信,若今天的事再重复一次,这位顾家大夫人绝不会轻易饶了她。

    内宅妇人的手段,常老太太心里再清楚不过了。

    所以,哪怕再怎么不甘,常老太太也只能恨恨地瞪了顾锦琳一眼,然后扯着她那有了身孕的娘家侄女就往外走。

    待常老太太两人走远,原本热闹的禅房外,便只剩了顾家诸人以及那突然出现的男子。

    秦氏看向那男子,轻轻一笑,“不做个自我介绍?”

    听这语气,便显然是认识这男子的。

    那男子也不扭捏,当即就来到几人跟前,弯腰作了个揖,微笑着道:“在下周谨之,见过大夫人,顾小姐。”

    他就是周谨之。(未完待续。)

第91章 提亲

    周谨之。

    听到这个名字,顾锦琳也不知怎的面上就染了红霞。

    先前老太太就与她提起过这个周谨之,那时她还只当老太太想得太长远了,她这才和离了就已经替她找好了再嫁的人选,哪曾想这才没多久,她竟真的就与这周谨之在清凉寺里不期而遇了。

    同样恍然的,还有顾青未。

    顾青未是知道周谨之的,甚至当初还是她向老太太提起这个人的,但她也只是听说过,而没有亲眼见过。

    如今一见,心里便有了种“果然如此”的感觉。

    她打量着周谨之,以一种过来人看晚辈的眼光。

    三十岁正是男人最年富力强的年纪,于周谨之也是如此。

    许是因为整整九年的服丧,周谨之比同龄人多了几分沉稳与平和,他站在那里若不说话,旁人准得把他直接忽视了去,他的面上带着微微的笑容,一张看着平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