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顾盼成欢 >

第314章

顾盼成欢-第314章

小说: 顾盼成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着周谨之的那不凡的谈吐,少妇说起话来都跟着文雅了许多。

    周谨之点点头,又问了些关于常老太太的别的事。

    许久之后,周谨之差不多都将常老太太祖孙的事套了个明白,那少妇家里传来一声略带了不耐的喊声,少妇才想起来自己是出来倒水的,再不敢看周谨之一眼,匆匆倒了盆里的水,这才转身回了院子。

    这时,常老太太祖孙所住的宅子里也总算是消停了下来。

    周谨之这才又领着择哥儿沿原路返回。

    来到胡同外,周谨之先是和择哥儿一起给恪哥儿买了许诺了他的玩具,然后才上了马车准备回府。

    在马车上,周谨之看向有些神思不属的择哥儿,问道:“择哥儿,现在你可明白父亲今天带你来这里是何用意了?”

    择哥儿闻言微微一怔,然后细细想了一想,才试探着道:“父亲的意思,莫非是想让我看清楚常家老太太的真面目?”

    一边住着好宅子对孙女非打即骂,一边又故意装出一副可怜样在自己跟前博取同情。

    而且,她的目的还是离间自己与母亲之间的感情。

    这一瞬间,择哥儿心里出离的愤怒起来。

    他想起自己先前就因为常老太太的话,让母亲伤心了那么些日子,再回想起先前听到的那些刻薄的谩骂,以及少妇所说的那些平素常老太太的所为。

    然后,心里立即被惭愧和歉意给填满了。

    听了择哥儿的回答,周谨之却轻轻摇了摇头,“让你看清楚常老太太的为人,以及她对你隐瞒的那些,只不过是个顺带的而已,我只是想让你明白,无论遇到任何事,不要被其他人的言行轻易左右了你的判断,而且在作出判断之前,你应该先将情况了解清楚了再说。”

    择哥儿若有所悟的点了点头。

    有了这个例子在,他以后再不会像先前那样被人拿了话就牵着走了。

    周谨之又摸了摸择哥儿的头,道:“方才在那院子外面,听到常老太太那般随意谩骂你的妹妹,你心里是不是很难受?”

    择哥儿听了反射性的想要摇头,但随即又想到,这是他的父亲,他可以在他面前说出自己心里的话。

    于是,他又点了点头。

    “父亲,听着妹妹在院子里哭,我那时确实有些不忍。”择哥儿道。

    事实上这也正常,连与他们说话的少妇这个并无关系的人都会忍不住同情小女孩的遭遇,更别提择哥儿明知道那是自己的妹妹了。

    见择哥儿点头,周谨之也没有什么不高兴的,而是道:“择哥儿,你现在还小,这些事情不用你操心,父亲也知道你不忍心,不过正好,你那妹妹的生母也在京城,只要将她送回她生母身边,她的日子总也会好过些的,等将来你大了,若是再想帮帮你这妹妹,父亲和母亲都不会拦着你的。”

    择哥儿听了这番话,只觉两眼都在往外冒热气。

    然后,狠狠点了点头。

    他真的极为好运,否则,又岂会有这样一个事事都替他考虑周到的父亲?(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573章 面圣

    见择哥儿点头,周谨之于是也不再说话了。

    事实上,将择哥儿的庶妹送回她生母跟前,也并非周谨之心狠。

    他不可能容着择哥儿将他那庶妹当作是自己的责任,这样对顾锦琳来说无疑会一直是她心里的一根刺,更别提就如顾青未所说的那般,择哥儿现在也确实没有为他人负责的能力。

    而那常家表妹,其实现在的日子也没有那么遭。

    那次她撞着了顾锦琳,还想求着顾锦琳让她逃离苦海,却被顾锦琳严辞拒绝了。

    自那之后,常家表妹本以为自己一辈子都只能这样活在烂泥里了,却不想后来事情却有了峰回路转的变化,那将她当作了货物随便卖予人的陈二,在不久之后,竟然因为不知道得罪了什么,在某次喝醉了酒之后,被人敲了闷棍活生生给打死了。

    因为出了人命,这件事后来还惊动了衙门。

    不过,陈二本就是在夜里出的事,身边又没有什么目击者,就连这件事是谁做的都查不清楚,再加上死的又是陈二这么一个地痞子,所以那些捕快压根儿就没有怎么仔细查,这件事到最后也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自打陈二死了之后,常家表妹这才算是重新活了一回。

    陈二虽然死了,但他留下来的宅子还在,常家表妹于是便也就住了这宅子,然后闭了门再也不让以前那些人进屋,又靠着她以前所学的那点针线活儿,养活自己倒也是可以的。

    虽然她的名声在附近早已经坏了,但好歹还能活得像个人样,不是吗?

    常家表妹原也想另找了个嫁了的,不过她有阵子身子不舒坦去看了大夫,大夫却是下了断言,她这辈子也不可能再有自己的孩子了,于是便也渐渐的就死了心。

    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她这辈子唯一会有的女儿送到她身边,那小女孩儿的日子想必不会难过。

    至于,常家表妹到底能不能真的重新做人,那就不是周谨之考虑的事了。

    能看在择哥儿的份上给了那孩子一条出路,这已经是他能做到的极限。

    待两人回到周府,天色果然已经晚了。

    不过,顾锦琳和恪哥儿却没有如周谨之所说的那般先用膳,而是一直等着他们回来。

    顾锦琳打量着择哥儿。

    他这一趟离开得并不久,但她总觉得,择哥儿现在可比临出门前又要更开朗,也更成熟了一点。

    周谨之这是带着择哥儿去了哪里?

    顾锦琳微笑着,却没有多问。

    第二日一早,周谨之就起身上朝。

    别看这些朝廷命官们在百姓眼里是极为光鲜的,但实际上为官也是极为辛苦的,别的不说,就说无论寒暑每天天不亮就要起身上朝,这就不是一般人能坚持得下来的。

    因如今朝中局势已经完全定了下来,又没有什么大事发生,所以早朝上有事要奏的大臣也不多,下早朝的时间也比往日要早了些许。

    周谨之随着退朝的大臣们一起往外走,才踏出殿门就见着隆庆帝跟前的于公公正笑着看向他,“周大人,皇上请您去御书房。”

    于公公话才说完,就又有不少朝臣们拿了眼觑周谨之。

    自从隆庆帝登基之后,这位周大人就立即成了皇上跟前的大红人,也不知道这位周大人是哪里得了皇上的眼缘。

    有不少人都在心里这样暗自揣测。

    周谨之微微颔首,然后与相熟的同僚点头道别,这才跟着于公公一起往了御书房而去。

    一边走,他不着痕迹地摸了摸一直藏在袖间的那份东西,嘴角微微往后一弯。

    如果有人这时看到周谨之的表情,不能说会被吓一跳,但一定会吃一惊。

    虽然看着是在笑,但他的眼里分明是没有任何笑意的。

    跟在于公公身后,周谨之没用多久就到了御书房。

    御书房里,隆庆帝正在低头批阅奏折。

    隆庆帝的容貌与元昌帝其实有几分相像,如今又穿了同样的明黄龙袍,乍一看之下,却是很容易就让人将他看作是曾经的元昌帝。

    周谨之想起元昌帝驾崩前,他就是在这里最后一次为元昌帝讲解了雍朝灭亡的那段史。

    想到这些,周谨之眼神微微闪了闪。

    听到于公公禀报,隆庆帝抬头,待看到周谨之,那张仍显年轻的脸上便现出了笑容来,“周爱卿来了。”

    朝中有许多人都在暗自猜测,隆庆帝是不是有意想在首辅黄大人致仕之后让周谨之入阁,隆庆帝原本是没有这个想法的,但这些日子以来却也真的就渐渐有了这样的盘算。

    周谨之虽然平时看着不显山露水,但隆庆帝在将他升入吏部之后便也发现,周谨之确实是个极有才干的人,初入吏部没多久,如今竟也将吏部的事都理得清清楚楚,而且还将那些对他突然连升几级有些既羡又妒的吏部官员们都给收拾住了。

    也许……

    隆庆帝看着周谨之,心里不住思虑着。

    而周谨之,隆庆帝不说话,他便也静静立着,一点也不见焦躁。

    好半晌,隆庆帝从思虑之中回过神来,这才问道:“周爱卿到吏部这些日子可还适应?”

    周谨之微往前倾了身子,“回皇上,吏部事务虽然繁杂,但臣还受得住。”

    隆庆帝于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他召周谨之来可不是只问他适不适应吏部的,而是有些官员考满的问题要与周谨之商议,待商议完了,已是许久之后。

    隆庆帝招了招手,正要让周谨之退下,却见周谨之突然之间面上就带了些犹豫之色,似是有什么事不知道当说与否。

    难得在周谨之面上看到这样的表情,隆庆帝微微一奇,便问道:“周爱卿可是有什么话要与朕说?”

    周谨之迟疑着点头,“皇上,臣是有几件事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有什么事能让周谨之这样为难?

    隆庆帝一边揣测着,一边道:“周爱卿有话只管直说。”

    听隆庆帝这个天子都这样说了,周谨之便也不再迟疑,而是从袖中拿出一物逞上,“皇上,臣这里有一物要请皇上过目。”(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574章 遗诏

    隆庆帝心里颇为好奇。

    他原本以为,周谨之这般为难,是想求他什么恩典,但其实,周谨之只是想让他看一样东西?

    当即就冲着周谨之招了招手,隆庆帝道:“周爱卿这样一说,朕倒有些好奇起来了,周爱卿就将你想让朕看的东西逞上来吧。”

    周谨之朝着隆庆帝一礼,然后从袖中拿出一样东西来。

    隆庆帝年轻的脸上原本还是带了笑容的,但是自往周谨之手上的东西看了一眼,就立即变了脸色。

    用最好的蚕丝织就而成的明黄锦帛,上面描绘着繁复而华丽的云纹……

    这是圣旨!

    隆庆帝只一眼就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周谨之手里如何会有圣旨?

    这个问题在隆庆帝心里微微一转,然后便立即得出了答案。

    他想到,在他与许太后赶到干清宫之前,先皇的身边可一直都只有周谨之一人,而那样长的一段时间,也足以让先皇留下遗诏,并交到周谨之手里了。

    这样一想,隆庆帝手心就渐渐冒出汗来。

    哪怕如今已经正式登基为帝,但在隆庆帝心中,元昌帝的积威由来已久,知道元昌帝竟然还留下有遗诏,隆庆帝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这遗诏上的内容是什么,是不是元昌帝那时就想要易储,如果真的是这样,他又该怎么办……

    这时的隆庆帝唯一庆幸的就是,周谨之是将这道遗诏拿到了他跟前,而并没有寻了机会公布出去。

    这样一来,就算是这道遗诏里的内容于他有不利之处,但他都来得及将事态控制下去。

    再联想到先皇驾崩之前,就是周谨之使了人先一步通知了自己和许太后,隆庆帝看向周谨之时,眼神便又温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