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顾盼成欢 >

第300章

顾盼成欢-第300章

小说: 顾盼成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与宁致远成亲以来,这还是第一次夜里宁致远不回来,身边这般空荡荡的,顾青未觉得就像是少了什么或不可缺的东西一般,让她的心跟着空荡荡的,仿佛无处安放。

    “主子,您怎么了?可是被外面的声音吓着了?”

    说话的是画屏。

    她披了件单衣,先是借着淡淡的月光将屋里的灯点亮了,然后一脸关切地看向顾青未。

    因宁致远和顾青未的感情好,自他们成亲之后,向来是不用人值夜的,可这次宁致远外出未归,又正值京城动荡之时,顾青未还怀着身孕,不管是安平长公主还是老太太等人对她都极为不放心。

    若不是顾青未再三保证晚上一定让丫鬟们陪着,只怕老太太都要与她挤一张床了。

    见画屏来了,顾青未反正也睡不着,干脆也就不强逼着自己了,而是在画屏的搀扶下坐起身,半倚在床头。

    “没事,就是睡不着。”顾青未冲画屏笑了笑,然后拍了拍床沿,“你也坐吧,陪我说说话。”

    画屏依言在床边坐了。

    “主子想与奴婢说些什么?”她道。

    顾青未于是笑着摇了摇头,“瞧你这实诚的,这样一说谁还能有多少谈兴,这要是换了个人啊……”

    她本是开玩笑的,但画屏却极为认真地点了点头。

    “这要是换了个人,像奴婢这样不会说话的丫鬟肯定就要被嫌弃了。”画屏微笑着道,“能跟在主子身边,本来就是奴婢等人的福气。”

    画屏说的其实一点也不夸张。

    大周朝虽然立国不过几十年,楚氏皇族最初时也不过是一介莽夫,但自打有大击朝的存在起,所有的礼制规矩却是参考了礼法森严的前朝而定的,上下尊卑都极为森严。

    就如画屏这样的丫鬟,各家后宅里都不知道有多少,她们就是主子的私有物,就算是打死打伤也不会有任何人替他们出头,别家的后宅每年就不知道会死上多少丫鬟。

    画屏秋岚等人这些年来不知道多少次的庆幸自己是跟在了顾青未身边。

    听画屏如此说,顾青未却只轻轻一笑。

    她与秋岚画屏,那是两世的主仆。

    人心都是肉长的,虽是主仆,但相伴这么多年,情分自然非比寻常,顾青未当然也会尽可能的替她们考虑。

    想到这里,顾青未又不由问起了画屏的亲事。

    “关于你们的亲事,改婚期的事,现在可是与两方的长辈说好了?可别因为这点事而影响了你们今后的生活。”顾青未道。

    提到自己的亲事,画屏微有些羞涩,“回主子的话,已经都说好了,奴婢的娘老子,还有他……的爹娘都知道主子如今有了身孕,得知奴婢想服侍到主子生产,都只有欣然赞同的,又岂会有什么不悦?”

    “再说了,奴婢们都有主子护着,哪里能愁以后会有什么不好过的?”

    画屏说到后来便笑意盈盈的。

    顾青未失笑,“看看,我这养了几个丫头还甩不开手了,还得管着你们以后的日子!”

    主仆俩于是又笑作一团。

    与画屏说了这么会儿话,顾青未心里倒也放轻松了些。

    想起宁致远这时候还不知道在宫里做些什么,她心里就有些没底。

    虽然宁致远已经简略说过几句,但从下午她们回到定国公府之后,宫里却是一直都没有消息传出来,元昌帝那里到底是什么情况也无从得知,越是这样得不到消息,反而越让人担忧。

    “不知道……越之现在怎么样了。”顾青未忍不住喃喃道。(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548章 钟声

    画屏是亲眼看着顾青未和宁致远一路走到现在的,也知道顾青未和宁致远之间有怎样的感情,她当然能看出来顾青未之所以睡不着就是因为在担心宁致远。

    听顾青未主动提到宁致远,画屏反倒松了口气。

    “主子,”画屏握了顾青未的手,“您就放心吧,世子爷下午既然还有时间来接您回府,一定也不会有什么事的,您呀,就和小主子一起,安安心心的等着世子爷回来就行了,否则啊,等世子爷安然无恙的回来了,见着主子憔悴了些,可又不知道会如何心疼呢。”

    为了安慰顾青未,画屏都不惜打趣起她来了。

    顾青未其实也知道,宁致远多半是不会有什么事的,只不过这心里始终有些放不下而已。

    这时得了画屏这样肯定,悬着的一颗心倒也松了松。

    有了身孕的人本就更容易疲乏,更别提顾青未今天还精神紧张了一下午一晚上,这时才一放松下来,立即就觉得倦得紧。

    画屏见顾青未如此,立即就扶了顾青未躺下。

    害在床边,待顾青未睡着了,她才留下一盏灯,然后自回了外室。

    ……

    第二日一早,顾青未是被外面传来的阵阵钟声惊醒的。

    那些钟声隔得极远,听在耳中还有些飘渺之意,却又有那连绵不绝之意。

    顾青未刚睁开眼时还有些茫然,待醒悟过来这钟声的含义,这才心中陡然一惊。

    天子驾崩,京城各寺庙道观在闻讣之后会鸣钟三万杵。

    元昌帝……

    这是驾崩了。

    这一世,终究是与她所经过的前世有了太大的改变。

    “画屏!”顾青未撑了手肘坐起身,冲着外间唤道。

    画屏早已经醒了,不仅她,还有其他秋岚雪伶雪怜三名丫鬟这时也都等在了外间,听到顾青未的唤声,四人便都一起涌入内室。

    “快服侍我起身更衣!”顾青未有些急促地道。

    昨天宁致远走得匆忙,又只顺带提了一嘴,她以为元昌帝就算真的要出事,总也该拖上三两日,却不想,这才一天不到,竟然就传出了元昌帝驾崩的消息。

    秋岚和画屏是从清河来的,虽然在京城也呆了两年,但对这钟声的含义还并不清楚,可雪伶和雪怜却是土生土长的京城人,又哪里能不知道这阵阵钟声代表着什么。

    她们面上原本都有些惊惶的,但听到顾青未的吩咐,反而心中一定,只快手快脚的服侍起顾青未来。

    被丫鬟们服侍着梳洗,穿戴妥当之后,顾青未连早膳都没顾上吃,就一路去了安平长公主那里。

    安平长公主这时正在荣庆堂中坐着,面上带着些悲戚。

    她与元昌帝是亲兄妹,宁皇后又拢共只生了这么一子一女,自幼两人感情就十分要好,元昌帝登基之后,待她这唯一的妹妹也是百般宠着。

    前段时间知道元昌帝竟然在服食金丹,安平长公主原本是想劝谏的,但到底还顾忌着她身后还有定国公府,最后只让宁致远将这件事通知了许皇后和太子。

    却不想,许皇后和太子却没有任何作为。

    元昌帝会如此突然的驾崩了,说与那金丹没有关系,安平长公主都不信!

    想到这些,安平长公主在心里又是一阵阵的自责。

    如果她当时没有那么多的顾忌,而是不顾一切的去了元昌帝跟前劝说,有没有可能……

    每每想到这一点,安平长公主心里都又痛又悔。

    而在安平长公主身边,老太太和顾锦琳顾青澜叶流苏冯氏等人也都一直在劝慰着,只不过安平长公主这时正钻进了死胡同里,谁劝她都听不进去。

    见顾青未来了,老太太等人也都松了口气。

    自从早上听到那连绵不绝的钟声起,安平长公主就一直如此。

    老太太等人虽有心相劝,但她们到底与安平长公主还算不上很熟,就算劝慰也没有多大的效果,但顾青未却不一样了,她是安平长公主的儿媳,自嫁进定国公府之后又与安平长公主这个婆婆相处得甚好,只希望,顾青未能想办法让安平长公主心里好受些吧。

    顾青未一眼就瞧见安平长公主那满的哀痛与悲戚。

    前世元昌帝是寿终正寝的,所以他驾崩之后安平长公主虽然也伤心,却也没有像现在这般,想来,还是因为那金丹之事吧。

    顾青未在心里轻轻一叹,然后走到安平长公主身边。

    “母亲。”她唤道。

    听到顾青未的声音,安平长公主的眼皮微动,往顾青未这边看了一眼,但随即就又恢复成了先前的样子。

    顾青未也不着急,她坐到安平长公主跟前,握了安平长公主的手,将她的手往自己微微隆起的腹部上引,“儿媳方才感受到胎动了呢,到底月份大些了,就连胎动也频繁了些,您摸摸看。”

    顾青未腹中这孩子也确是个听话的,几乎是顾青未话音方落,就真的叫安平长公主感受到了一下胎动。

    即使沉浸在悲痛之中,安平长公主面上仍有些动容。

    宫里刚刚驾崩的,那是她的亲兄长。

    而她现在掌心抚着的,是她再过几个月就要出生的孙儿。

    这死生之事,总叫人为之悲,为之喜。

    虽然顾青未没有说任何安慰的话,但安平长公主却也深吸一口气,将心中的自责收了起来。

    事实她很清楚,就算她当时进宫向元昌帝劝谏,元昌帝也是断不会听她的,甚至还很有可能会连累到整个定国公府受申斥,她只是过不去自己这个坎儿而已。

    也许,这真是天意吧。

    安平长公主只能这样想。

    好半晌,她将手自顾青未腹部收回,轻轻拍了拍顾青未的肩,“欢颜,让你担心了。”

    顾青未于是笑着摇了摇头,“母亲这说的什么话,儿媳也没做什么,再说了,咱们是一家人,哪里用得着说两家话。”

    语毕,看着老太太等人,以及四个孩子,顾青未笑着道:“大家都还没用早膳吧,我已经吩咐了厨房将早膳都送到母亲这里来,可别饿着几个孩子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549章 输赢

    因是顾青未早就吩咐过的,早膳没多久就送了过来。

    众人一早就被钟声惊醒,哪里顾得上用早膳,这时也确实饿了,倒也都多用了些。

    用过早膳之后,安平长公主收拾好心情,先是吩咐下人将府里该收拾的收拾了,该换的换上,又着了针线房用最快的速度将素服衰服做好,以备接下来几日要用。

    随着这响彻京城的钟声,元昌帝驾崩之事也渐渐传进了普通百姓耳中。

    整个京城,都因为这个消息而震惊不已。

    元昌帝登基这几十年来,也确实算是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知道元昌帝驾崩,甚至还有不少百姓掩面痛哭。

    在定国公府众女眷安排着这些琐事之时,宁致远也在许皇后和太子身边守了整整一、夜。

    元昌帝驾崩,许皇后和太子用最快的速度召了内阁诸大臣。

    因太子是名正言顺的储君,虽然元昌帝没有留下遗诏,但太子仍在众大臣的见证之下,于元昌帝的灵前登基,成为大周朝的第三个皇帝。

    不过,登基大典却是要放到一个月之后了。

    当务之急,当然是办好元昌帝的身后事。

    召了内阁几个阁臣,以及礼部众臣,定下了《大行皇帝丧礼仪注》,又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