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顾盼成欢 >

第278章

顾盼成欢-第278章

小说: 顾盼成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508章(月票200+)

    在顾青未沉思的这会儿功夫,说话的两人也渐渐走远。

    “主子?”画屏略有些迟疑地道。

    她们出来也有一段时间了,顾青未如今可还怀着身孕呢,如今虽然天气已经渐渐转暖,却也不好在外过多的停留。

    因画屏这一声轻唤而回过神来,顾青未点点头,道:“行了,咱们也先回去寻母亲吧。”

    三人自回去寻了安平长公主,然后又在白马寺里用了斋饭,略作休息之后,这才动身回了定国公府。

    顾青未回了漱云居之后没多久,宁致远也回来了。

    看着宁致远脱下一身飞鱼服换下家常衣裳,顾青未道:“越之,你让人去查查寒山书院可有叫明诚和常林的可好?”

    宁致远坐到顾青未身边,听她提起寒山书院,就知道她这又是在为楚雁南的事而操心了。

    抬手捏了捏顾青未这些日子变得稍显丰盈的脸颊,他满意地点点头,应允下来倒也极为爽快,“行,回头我就着人去查查看,对了,上次不是让人去那个杜仲先的家乡查他以前的事吗,这一查,还果真查出些事来了……”

    宁致远说着话,就从袖中取出一封书信来。

    顾青未抬手就要去拿那封信,却被宁致远给制止了。

    “越之?”顾青未有些疑惑地看向宁致远。

    宁致远道:“欢颜,就算咱们与雁南那丫头还沾着亲,你与她也是手帕交,但这件事到底是别人的事,你可别为了他人之事反倒将自己气着了,你如今腹中可还怀着我们的孩子。”

    他说得慎重。

    显然,去杜仲先的家乡调查出来的不会是什么好消息。

    顾青未抬手就在宁致远的手背上掐了一把,她是关心楚雁南,可她也不是那等不知分寸的,又岂会因为这件事就累及腹中的孩子?

    嗔了宁致远一眼,顾青未将那封信拿过来打开。

    虽然早就猜到了这信中的内容不对,但真的看到了之后,顾青未仍为这杜仲先的无耻而吃惊了一番。

    楚雁南与她说的,杜仲先因家境贫寒且一心想在科举上有所建树,所以抱了不金榜题名不娶妻的念头,是以是不曾娶妻的,而且这个说法还得了杜仲先同乡的证实。

    可是,宁致远派人调查到的情形却是大不相同。

    杜仲先如今确实是没有妻室,但只是如今,以前,却是有的。

    杜仲先的家乡在一个极为偏僻的小镇上,他的父亲是个落魄的老秀才,因读了几十年的书也没能考取个举人的功名,最后心灰意冷之下便开了间私塾教些蒙童识字。

    虽然落魄,但杜仲先的父亲到底还是个秀才,靠着学生交的束修以及帮人写信之类的,杜家的日子倒也不是过不下去。

    后来杜仲先出生了,而且自幼还有几分灵慧,其父自然而然的就将自己没能一展的抱负全都寄托在了他的身上,立志要给杜家供养一个进士出来。

    可供养一个读书人的花费却是不低,杜家的日子也只是能过得去而已,再加上一个自幼读书的杜仲先,却立即就有些紧巴巴的了。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杜仲先倒也确实争气,十七岁上就考中了秀才有了功名。

    这原本是喜事,但杜家二老这时已经实在无力继续负担杜仲先读书的费用了。

    在秀才之前,杜仲先的父亲可以手把手的教他,但在秀才之后,为了不拖了杜仲先的后腿,他父亲却不敢再继续教他,而是将他送到了书院中去。

    要交的束修,平时住在书院的各种花费一加起来,杜家立即就不堪重负起来。

    也就是在这时候,一个乡绅员外看中了杜仲先的潜力,主动向杜家二老提出结儿女亲家的想法。

    那位员外的女儿虽然不能说生得花容月貌,但也能算小家碧玉了,而且又自幼随了西席读书识字,也不是那等目不识丁的粗鄙之人。

    杜仲先的父亲这时也实在没有多的能力供杜仲先继续读书了,所以在员外提出两人成亲后就由他一力承担杜仲先读书的费用之后,就一口应下了这门亲事。

    所以,十八岁上,才中了秀才没多久的杜仲先就娶了那员外的女儿为妻。

    两年之后杜仲先又中了举人,他的发妻也替他生下了一双儿女。

    原本这样的日子也算是很多人都羡慕不来的了,但杜仲先却并不满足,他自幼就被父亲灌输了要考中进士光宗耀祖的念头,又岂能甘心止步于举人?

    他当然是要进京赴考的!

    秋闱的第二年就会举行春闱,刚中了举人的杜仲先当然是没有把握第二年就金榜题名的,但他却拿了一个提前进京熟悉京城的氛围,以及在京城寻了更好的书院和先生的理由,在中了举人之后没多久就进京了。

    这一走,又是三年。

    最开始时,杜仲先还时常写了家书回去,问问发妻,以及一双儿女是否安好,但在见惯了京城的繁华之后,他的家书便也越来越少,就算往家里去信,也多是因为手中没有银钱了,却似完全忘了家中还有妻儿在等着他。

    而杜仲先与楚雁南所说的,因家境贫寒而不得不借宿于寺庙之中,却是一半真一半假。

    他确实是因为手头紧才借宿在寺庙之中,却不是因为家境贫寒。

    在与发妻成亲之后,杜仲先的所有花费便都是由了岳父家出的,那位员外家中只得一女,双颇有资财,是以从未在钱财上亏待过杜仲先。

    可以说,杜仲先成亲之后的日子,比他成亲前要好了太多了。

    只不过,是因为杜仲先进京之后那明显到叫人不得不警惕的变化,他的岳父刻意削减了他的花费想给他点敲打而已。

    事实上,与楚雁南相遇之时,杜仲先就已经行了元昌帝那百两黄金的赏赐,说手中没有钱财所以只能借宿寺中,这却也非事实。

    只怕,也只有因为第一印象而对杜仲先存了好感的楚雁南,才会没有仔细想他话中这些不对劲之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509章(大家新年快乐~)

    而杜仲先,自从认识了楚雁南,又察觉到了楚雁南对他的那朦胧的好感,就将楚雁南当作了他的新机遇。

    就算楚雁南从未在他面前说过她的家世,但楚雁南衣着打扮无一不是精品中的精品,杜仲先在京城的这三年学识没长进多少,看这些身外之物的眼力却是磨练出来了,当然能从中猜出楚雁南的家世绝对不普通。

    至少,比他家中那个员外之女的发妻,又不知道要强到哪里去了。

    他将来可是要中进士,继而入朝为官的,可这官场若只任由他自己去闯荡,还不知道要花多少的时间在碰壁上,若是有个得力的岳家相助……

    所以,早在与楚雁南相识两三个月之后,也就大概是一年前,杜仲先就往家中寄了一封休书,不仅毫无理由的休了于他有扶持之恩的发妻,还连一双儿女都没有问过。

    其人之凉薄,可见一斑。

    顾青未看完这些,就忍不住一声冷笑,“靠着岳家的资财得以继续读书,如今竟还想靠着另一个岳家往官场上爬,他哪里来的脸?”

    楚雁南可是封号为玉叶的郡主,如此软骨头一般的杜仲先,竟然还肖想要娶楚雁南?

    顾青未为楚雁南看人的眼光又摇了摇头。

    不过,楚雁南长这么大也没接触过男女情事,再加上这个杜仲先又是个惯会作戏的,她会一时被杜仲先蒙蔽了,也是情有可原。

    宁致远见顾青未情绪没什么大的波动,倒也松了口气,将她手中的信纸抽走,然后握了她的手,“反正现在事情已经查出来了,大可以直接把这信往雁南那里一送,到时候可不就与咱们无关了?”

    他不太乐意顾青未为了楚雁南的事如此操心。

    总觉得,嗯,有其他人将顾青未对他的注意力都分了一部分一样。

    他不是吃醋,肯定不是。

    顾青未看了宁致远这副从脸上都能看到淡淡酸气儿的模样,心里一乐,小心着侧着过身子就凑到宁致远嘴边轻轻啄了一口,这才让他的脸色由阴转了晴。

    “咳咳,欢颜你乐得替雁南那丫头操心,也是她的福气,好歹也是我的表妹,那咱们就多帮她看着点吧。”宁致远再开口时,话锋不觉就转了个方向。

    顾青未便又忍不住低头轻轻笑。

    有即将落下的夕阳余晖斜着洒到她的侧脸上,那微带了暗色的金黄将她唇畔的那缕笑容都染得多了几分温暖,也让宁致远眼里心里都只剩了顾青未一人,眼中的暖意几乎要满溢出来。

    他没说什么动人的情话,只将手中的一双荑握得更紧了些。

    有前世的那些经在,对如今所拥有的一切,他更懂得了什么叫做珍惜。

    这一生,他们能这样相伴,便足矣了。

    ……

    寒山书院是京城极负盛名的书院,虽然京城设了国子监,但国子监里多是得了荫恩入内的官生,各地举荐的民生却是极少的,所以寒山书院里就成了许多人最好的选择。

    虽然书院之内各地来的学子不少,但有了顾青未提供的两个名字,宁致远很快就将顾青未在白马寺里遇到的谈话的两人身份查了出来。

    那个被称为“常林”的人名叫赵常林,与他谈话之人叫余庭安,他们口中的“明诚兄”叫廖明诚。

    这三人原本与杜仲先都算得上是知交,因大家都是寒门士子,又是同窗,当然就走得近了些,其中廖明诚因与杜仲先住了一间学舍,自然也就更亲近些。

    后来上元灯会上,琉璃宫灯上的灯谜乃是元昌帝亲自所出,算得上是极有难度,即使有不少寒门学子去凑了热闹,却都没第一时间猜出来。

    廖明诚是几人之中学问最好的,猜出灯谜之后就轻声与同行的杜仲先讨论,却不想杜仲先却抢先一步用廖明诚给出的答案摘了琉璃宫灯,不仅受了追捧,还得了元昌帝那百两黄金的赏赐。

    杜仲先也是由此与廖明诚断绝了往来的。

    年轻的学子最厌恨的便是这等事,所以杜仲先虽然得了赏赐有了名声,却是再没办法在寒山书院呆下去了,这才去了白马寺里借宿。

    杜仲先还有个岳父扶持着,廖明诚却是真的家境贫寒。

    最近廖明诚生了一场重病,大夫开的药方之中包含了一些名贵药材,这些药材都不便宜,就算有书院的同窗帮扶着,但这样总不是长久之计,更不可能靠着家境都不怎么样的同窗来治好病不是?

    于是,赵常林和余庭安想到了杜仲先得去的那百两黄金的赏赐。

    他们原想着,杜仲先的名声和赏赐都是窃取的廖明诚的,如今廖明诚生了重病,让杜仲先拿出一部分银子来救急治病本是理所应当的,却不想一路寻去白马寺,竟然连杜仲先的面都没见着。

    得知赵常林和余庭安后日约了杜仲先在城内一家茶楼里见面,顾青未便不由轻轻笑了笑。

    也许,让楚雁南自己亲耳听一听她心目中温润如玉的君子到底是个什么人,比任何的劝说都要来得好些。

    拿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