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顾盼成欢 >

第152章

顾盼成欢-第152章

小说: 顾盼成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盼哥儿是安平长公主给宁致远取的乳名。

    当年安平长公主生了儿子之后,又想再有个女儿,正好能凑足一个“好”字。

    他在有了宁致远之后一连几年都再没能有孕,于是就给当时已经三四岁的宁致远取了个“盼哥儿”的乳名,想要借着这个彩头盼个女儿来。

    那时的宁致远才学会说话不久,哪里能懂什么事,倒也很快就接受了这个乳名,还表现出极为欢喜的样子,只要人叫他的乳名必定乐颠颠的应上一声。

    只可惜,即使取了这个乳名,他也到底没能盼个妹妹来。

    倒是后来宁致远渐渐大些了,这才觉得自己这乳名实在有些不威风,任是谁只要这样叫他总能把他惹急了,时间长了便也渐渐没人这样叫他了。

    只除了安平长公主,无视宁致远的抗议,时不时的就要拿这个乳名来打趣他一番。

    这时听顾青未也叫这个被他当作是黑历史的乳名,宁致远顿时就有些恼羞成怒,“不要这样叫我!”

    但他的恼怒在顾青未看来也就是色厉内荏,不仅没被他吓住,反而更变本加厉地道:“盼哥儿,盼哥儿,盼哥儿……”

    听着顾青未声声唤着自己的乳名,又看着离他并不远的那双红唇不停的张张合合,那唇上有些潋滟的水光,这样一动起来便格外的诱、人。

    宁致远又不是个没尝过男女情事的初哥,心头顿时就是一热,然后一把搂过仍调皮的看着他的娇俏少女,在她惊呼出声之前用自己的嘴覆在了她的唇上。

    终于再听不到那让他着恼的乳名,宁致远感受着嘴上贴着的柔软,然后忍不住撬开顾青未的贝齿,在她的唇舌之间索取,再索取……

    屋里持续着暧昧的沉默。

    只一会儿,两人的呼吸便都变得急促起来,顾青未的双眼带着些迷蒙的水光,脸上更是泛起一片异样的潮红。

    宁致远看得心中又是一紧,但那想要亲近她的欲、望到底还是被理智压了下去,拇指在顾青未红唇间又狠狠揉了揉,这才咬牙拉开了两人的距离。

    “欢颜,你等着,等着我把你娶回来。”

    然后,让你成为我的。(未完待续。)

第278章(月票580+)

    有了方才的差点失控,宁致远对自己的自控力也没那么多信心,接下来倒也再不敢对顾青未动手动脚,只规规矩矩的坐了有一句没一句的聊天儿。

    顾青未对自己先前任宁致远为所欲为的表现也有些不满,这之后更是恨不得离得宁致远越远越好。

    两人这有一搭没一搭的说了几句话,蓦地便相视一笑,先前的那点尴尬便也立时烟消云散了去。

    宁致远握了顾青未的手,然后变成十指相扣,两只手紧紧相缠的模样又让他心情莫名就好了几分,这才将自己之前回京之后的事都说了一遍。

    他知道顾青未最感兴趣的宁景泰的事,便说得格外的详细。

    “……我的那位堂兄倒也确实是个胆子大的,我就是让人以二伯的名义给他递了个信儿,他还真的大白天的就去了二伯那里,还把人都支开,光天化日之下就亲热起来……”

    那天的情形宁致远倒也没亲眼看了,后来听人讲起当时的精彩,他可没少后悔自己为什么不守在现场。

    唯恐污到顾青未的耳朵,他将这一段略过,“那位堂嫂别看平时沉默寡言的,倒也是个烈性子的,我都没想到她会直接提了刀就冲过去,还直接造成了那样的后果……”

    那后果,自然就是宁景泰的某处。

    “那位堂嫂前世据说是得了失心疯早早就没了,以我看呀,恐怕也是发现了这两人的丑事。”顾青未说出自己的判断,“经过了这件事,只怕那位堂嫂接下来必定没有好日子过,你日后能帮的多少也帮一把,这也是个可怜人。”

    最重要的是,这一世这位堂嫂的处境还与宁致远有关。

    宁致远深以为然的点头。

    说起来,这件事里他做的真的不多,他甚至都没想到会有后面这样喜人的后果。

    他无非就是瞅了个好时机让人去给那位堂兄送了个信儿,后面的事他可都没沾手,谁能想到事情会有这样的发展呢?

    顾青未这时倒是想起她先前的疑惑来。

    前世直到宁景泰被溺死在脸盆里,她都没听说过他有这断袖之癖,宁致远是怎么知道的?

    听顾青未说了她的疑惑,宁致远道:“说起来,这还是前世从吴达那里审出来的,那时候哪里能想到这件事会有什么用,又怕污了你的耳朵,当然也就没有告诉你了。”

    话说完,宁致远看到顾青未耳边有一缕散落的碎发,便想也不想的抬手替她压到了耳后。

    窗外有阳光,有鸟鸣,还有不时飘进来的桂花香。

    宁致远凝视着近在咫尺的人儿,心里于是有了岁月静好的感叹。

    顾青未也冲着宁致远弯唇一笑。

    他们之间经历了那么多,所以才显得如今的安宁如此弥足珍贵。

    好半晌,宁致远才打破这满室的温馨。

    “这件事皇……我舅舅也知道了,看他的样子,好像还有意要用我。”

    他原本是要说“皇上”的,但前世后来那几十年里,他所说的“皇上”都是指的后来的隆庆帝,而非是如今的元昌帝,便临时改口称了一声舅舅。

    听宁致远提到元昌帝,顾青未便不可避免的想到了郑贵妃。

    眉头微微拧起,她问道:“郑贵妃如今正是风光了得的时候吧?”

    宁致远点头。

    说起郑贵妃,这也算是大周朝女子中的传奇。

    大周朝建立时,元昌帝还只是个少年,虽然被封了太子,但到底还有些少年心性,又偶尔看了些话本子,某次就学着话本子里来了个微服出行。

    不过,现实却不如想象那般美好。

    元昌帝的第一次微服出行,一时兴致来了就随意走到了京郊一个普通的村子里,但他的兴致随即就被一场突来的大雨给冲散了,不仅被淋得像只落汤鸡,还在踩了一个水坑之后丢了一只鞋。

    那大概是元昌帝这一辈子最狼狈的时候,偏他的狼狈模样还被路边躲雨的一个农家女子看在了眼里,更惹来那村姑毫不留情的笑话。

    元昌帝许是恼怒的吧,但最后,他却被他眼中的村姑领回了家,还换上了村姑的兄长的鞋。

    那双鞋是元昌帝一生中穿过最差的鞋,却让他有了将这有些有趣的村姑带回去的念头。

    于是,他将那个因为一场雨而与他邂逅的村姑带回了太子府。

    那时的太子府不仅有了太子妃,还有好几位开国功臣之后的女儿或孙女,这被元昌帝一时兴起带回来的村姑半点也不起眼,自然不会让人忌惮于她。

    但谁又会想到,就是这个村姑,会在元昌帝登基之后从一个最不起眼的美人,一步步成为被元昌帝盛宠了二十几年,在宫里也只在许皇后之下的贵妃呢?

    但郑贵妃显然对自己的现状仍是不满足的。

    所以她才会卯足了劲儿想要将自己的儿子推上皇位去。

    她也许不能成为皇后,但她立志要成为皇太后。

    郑贵妃想成为太后不关顾青未的事,可她却无故插手她与宁致远之间的事,这一点却是她无法容忍的。

    听顾青未提起郑贵妃,宁致远的眉头也皱了皱,不过只片刻就松开,然后安慰顾青未道:“欢颜,咱们用不着理会她,这一次我绝不会让她兴风作浪到我们头上,至于其他的,呵,用不着咱们做什么,她自己就能把自己作死。”

    顾青未于是想起前世郑贵妃出的昏招,她也确实是被自己作死的。

    撇开郑贵妃这个话题,顾青未又问道:“那,你什么时候回京?”

    一听到“回京”两个字,宁致远马上就苦了一张脸,“欢颜,咱们好不容易才能尽释前嫌,我不想回京。”

    顾青未倒是没把他的话当真。

    宁致远是定国公世子,更别提如今还提前让元昌帝有了用他之心,就算他不想,也绝不可能一直留在清河。

    不过,眼见着宁致远不依不饶的在自己跟前撒娇卖乖,顾青未到底还是挥了挥手道:“行了行了,最迟也就是后年的事,不是有句话叫来日方长嘛。”

    说完,顾青未自己都不由抿唇一笑。

    是啊,来日方长。(未完待续。)

第279章

    宁致远后来果然也没有在清河多呆。

    又磨着顾青未与他单独相处了两天,宁致远就以未来姑爷的身份上门拜访了未来岳父岳母,在顾家吃了两顿饭,之后就独自回京了。

    虽然没再呆在清河,但顾青未与宁致远的书信却是一直没断了,宁致远也一直发扬着他的话唠属性,将自己身边的大小事都写了信告诉顾青未,这样一来,顾青未虽然没在京城,却对京城发生的事都清楚了个七八分。

    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快两年。

    这两年发生的事可是不少。

    顾青未的几个族姐都先后定亲出嫁,而且还都是远嫁,这样的一来,顾家如今未嫁的姑娘倒只剩了顾青未与最小的顾青绘,不过几位姑娘的夫婿都是顾家几位夫人精心挑选了的,至少不愁人品。

    顾青未的大嫂卢氏在前年年底得偿所愿的产下一子,乃是顾家四代长孙,让老太太也因如今这四世同堂儿孙环绕的和乐而开怀不已。

    不仅卢氏为顾家开枝散叶,顾青未的二嫂李氏也在今年年初有了身孕,如今才刚过了三个月。

    除此之外,二房的五少爷顾亦和,三房的顾亦琅,也都在这两年成了家,原就人丁兴旺的顾家这两年更显热闹。

    不过,这人多了,是非也就跟着多了。

    若不是顾家是由精明强势的秦氏掌家,只怕也维持不住如今的和乐。

    要说这两年最让顾青未高兴的事,那还要数三哥顾亦安终于游历完毕平安归家了。

    顾亦安是在顾青未和宁致远定亲那年的年关下回到顾家的,尔后果然也如他先前所说的那般再没外出过,而是留在家里巩固所学,因早就准备好了要参加今年的春闱,早在过完元宵之后就入京赶考了。

    对于顾亦安,顾锦源和秦氏虽然也抱有不小的期望,但在他们看来,顾亦安只要能中个进士就已经是极不错了,却没想到顾亦安最后会给了他们一个大大的惊喜。

    顾亦安在外游历的那几年显然收获不少,归家时不仅比从前沉稳了许多,相比留在顾家的兄弟,他的眼光与气度无疑都要更胜几分,后来进京应考,不仅一举夺得了会试的头名会元,还在后来的殿试之中以自己的应答打动了元昌帝,被点为一甲第一名的状元。

    要知道,顾亦安在秋闱时就是解元,如今又摘得了会元和状元,这就是不折不扣的三元及第,是大周朝实行科举制度这三十几年来的第一人。

    若说前几年秦朗得中探花已经让几大世族人心浮动,那顾亦安的三元及第,无疑更为世族之人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

    至少在顾家,无论是嫡支还是旁支,只要是一心向上的子弟,都卯足了劲的想要打破皇权对世族的桎棝,然后重新走上仕途。

    总而言之,这两年顾家发生的事不少,虽然偶有纷扰,但大体来说还是好事占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