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顾盼成欢 >

第125章

顾盼成欢-第125章

小说: 顾盼成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致远这时正抚着挂在腰间的一个荷包,隔着荷包摩挲着里面装着的物件儿。

    听成晋提及吴达等人,他没让成晋把话说完,就淡淡丢下一句话,“一个不留!”

    平淡的声音里透着掩饰不住的杀机。

    前世掌了锦衣卫几十年,宁致远可不是什么心慈手软之辈,无论是吴达还是他身后的人,已经一而再再而三的冲他出手,这次甚至还连累到了顾青未身上,他自然不可能好声好气的再忍着他们。

    宁致远双眼微眯,突然又道:“对了,那个吴达,留他一个全尸,既然二伯送了我这个做侄子的如此一份大礼,我自然也要送上一份回礼才行。”

    成晋闻言轻声应诺,然后专心驾车,再不多言。

    天仍未大亮,颠簸的路上见不着其他行人或车马,宁致远与成晋的谈话一结束,就只听到马蹄与路面接触发出的“得得”声,以及马车行进的声响。

    宁致远紧紧握着腰间的荷包,许久之后才缓缓松开,然后从荷包里拿出一件东西来。

    那是一支女子的发簪,精致小巧的蝶形金簪看着十分喜人,尖端打磨得十分锋利。

    但最触目惊心的,却是那簪子上因干涸而变得暗红的血迹,金黄与鲜红,即使此刻的光线有些暗,也能看出来那鲜明的对比。

    若不是无意间拾到了这支簪子,宁致远也不会那般容易的就寻到了顾青未。

    他想起先前从成晋那里听到的禀报。

    将吴达一伙人一网打尽之后,他们就一路寻去了吴达等人先前藏身的那个小院子,因为失火,那本就不大的小院子已经被焚毁了一半,里面也寻不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唯有那间被烧得最厉害的柴房里,发现了一具全身有一半被烧得不成样子的尸体。

    这样一具尸体出现在一个农家小院里,若不是那间柴房因大火而倒塌,失火又是发生在夜里,只怕早就被村民们发现并报官了。

    那个看身形很是魁梧的大汉并非死于火中,而是因脖颈间被利器刺中而丧了性命。

    被利器刺中……

    宁致远只要一想到这一点,心里就压不下的揪紧。

    他不知道顾青未那一刻到底经历了什么,但一个平时只怕连杀鸡都没有亲眼见过的大家闺秀,却不得不亲手用利器取了一个体形与她不成正比的大汉的性命,她心中会有怎样的惊惧可想而知。

    难怪,难怪一直都恨不得离他远远的欢颜,在被他找到之后,会那样温顺的躲在他怀里,然后全身轻颤。

    可恨那时候的他不仅没好好安慰她,还将她独自一人丢在那口缸里,让她如此担惊受怕着过了一整夜。

    在揭开大缸的盖子,就着淡淡的晨光看清楚顾青未的情形时,宁致远心痛之余,更恨不得自己替了她去承受先前那一切。

    衣衫凌乱,青丝松散,还有面上、手上、衣襟上那触目惊心的血迹,当她就这样晕倒在他面前,那一瞬间,宁致远的心跳都几乎停了下来。

    他还以为……

    还好,后来替她清理时,只发现了有少数几处擦伤。

    想到这里,宁致远耳根蓦地有些泛红。

    那时候他只以为顾青未受了重伤,只想尽快探明她的伤势,哪里有空去顾其他的,所以寻了毛巾与温水就在马车里替她擦拭起来。

    初时他整个人都在紧张之下,倒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及至确认顾青未没受到什么伤害,心情放松之后,他才突然惊觉自己这时与顾青未是何等的亲密。

    雪白的毛巾沾了水几番擦拭,暗红的血迹之下,是白皙细嫩的肌肤。

    腥红与雪白,那样的对比让宁致远跟着就喉头一紧。

    他与顾青未前世做了一辈子的夫妻,还有一个儿子,比这更亲密的事他们都做过,却也不足以让他控制这本能的反应。

    比那真正的毛头小子都不如,越活越回去了。

    宁致远在心里如此斥自己。(未完待续。)

第229章

    在马车上躺久了,又浑身都僵痛得厉害,顾青未想要翻个身换个姿势,却一不小心碰到了马车壁,发出一声轻微的“咚”响。

    然后,就见车厢口的帘子一起一落,外面昏暗的光线照进来,还没等顾青未看得清楚些,车厢里又重归了朦胧。

    一双温热有力的手将她仔细扶起来,顾青未感觉有微润的热气打在耳边。

    “七姑娘,你没事吧?”

    黑暗里顾青未看不清楚宁致远的表情,但能从他的声音里听出来紧张。

    她微微扬了扬眉。

    如果她没记错的话,先前找到她时,宁致远可是唤的她“欢颜”的,如何现在又换回“七姑娘”了?

    因这个念头而轻轻抿唇,顾青未道:“我没事。”

    宁致远闻言微松了口气,他先前最担心的就是顾青未会因这次被掳而受到惊吓,不过如今看来,虽然惊吓是有,但好歹没有形成什么无法弥补的影响。

    他双臂轻柔却又有力地扶着顾青未坐起来,但还没等顾青未坐稳,就突然像是触电了般收回了手。

    顾青未本来就全身僵得厉害,因为他这突然的举动,差点没又顺着马车壁就一头歪过去,好不容易坐稳了,她有些不解的微蹙了眉头,“你怎么了?”

    宁致远将收回来的双手负于背后,好半晌才低声道:“没事。”

    先前顾青未昏睡时,他可以因为担心而替她清理身上的血迹,查看有无受伤,可如今她却是已经清醒了,哪怕他们如今已经是未婚夫妻,他如此亲密的与她接触,却仍是有些不妥了。

    顾青未倒没领会到宁致远的这点小心思,她抬了抬手,想要掀开身旁的帘子看看外面的天色,但手才抬到一半,宁致远就已经先她一步将那帘子掀开了,待她看清楚外面的情形才又重新放下来。

    顾青未微微一怔。

    她重生后接触到的这个宁致远,真的让她很难将他当作一个十六岁的少年。

    若是一个半大少年,又岂会如此体贴入微?

    这个念头在顾青未脑中一闪而过,然后她开始担心起母亲和祖母来。

    她在庄子上被人掳了去,一旦发现她不见了,母亲与祖母该会如何着急?

    尤其是祖母,本就已经上了年纪,若是因为她的一时疏忽而有个什么好歹……

    顾青未简直不敢想下去。

    从那个小五进到她的房间里,明明有那么多的破绽,却都被她忽略了过去,直到快走到后门了才发现不对来,她那几十年的日子,真是活到……身上了。

    也幸好她这次没真的出什么事,否则,母亲与祖母该是何等伤心难过?

    这样一想,顾青未顿时就有些坐不住了。

    她想赶紧回府,快些见到母亲和祖母,告诉她们她没事。

    然后,顾青未就听到了宁致远那略显低沉的声音。

    “七姑娘请安心,马车马上就要进城,用不了多久七姑娘就能安然归家,回去洗漱一番后还能与老太太和大夫人一起用早膳。”

    从这刻意压低的声音里,顾青未能听到独属于变声期少年的那丝喑哑,算不得悦耳,但因为他话中潜藏的关心,听起来却格外的让人觉得熨帖。

    顾青未觉得自己是魔怔了。

    先前怎么看宁致远都觉得他是个还未变成老混蛋的小混蛋,但如今心态一转过来,却又觉得他的哪怕一个动作一句话,都让她顺眼顺耳。

    微微摇了摇头,将这念头从脑子里甩出去,顾青未才想说些什么,就听宁致远又说话了。

    “先前七姑娘晕过去时,宁某替七姑娘清理了一下血迹,不知,七姑娘可还受了其他什么伤?”

    顾青未倒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她摇了摇头,“我没事。”

    难怪她醒来之后觉得脸上身上都清爽了许多,原来是宁致远替她清理过了。

    然后,她想起自己身上那些血迹的来处。

    “我杀了一个人。”沉默了一瞬后,她道,“那个人想趁我昏睡的时候……其实我早就醒了,只是不敢惊动他们,所以一直装睡晕。”

    亲手杀了人,对顾青未来说这件事无疑最令她惊惧,此时身边有了一个算是与她共同经历了这一切的人,难免就有了想要倾诉的欲、望。

    她的话才说完,就蓦地被拥入一个火热的怀抱。

    宁致远双手紧紧搂着顾青未,眼中有后怕闪过。

    虽然顾青未没有细说,但他能够想到那时她所经历的凶险,一个柔弱女子,若不是被逼到了极致,又怎会下得了狠手结束一个人的性命。

    若不是那个人已经死于顾青未之手,他也定会叫他尝尝最痛苦的滋味。

    他如此庆幸着顾青未那时的这一刺,否则,等他寻到她时,她又会经历些什么?

    宁致远这时也顾不得自己这般举动有没有什么不妥,他紧紧搂着怀中人,就像之前他寻到她时一样。

    将头压在顾青未的肩窝,他脸上带着悔痛,“都是我连累你了,都是我的错……”

    车厢里陷入沉默,许久之后,宁致远稍稍松了松手,却仍没把怀里的人放开——一旦将那些礼教扔到脑外,已经几十岁高龄的宁致远其实也很无赖的,顾青未没有抗议他的亲近,他就当她是默认了。

    虽然明知道被他拥入怀里的顾青未其实早就知晓某些事,但他这时仍忍不住解释起来。

    “这件事,是我二伯做的……”

    当年宁家祖上协助太祖皇帝打下了大周朝的江山,立下了赫赫战功,大周朝建立之后,太祖皇帝论功行赏,于是宁家就有了一门两国公的殊荣。

    老定国公宁建业与老安国公宁建功本就兄弟情深,在战场上更是数度替对方挡住来自敌人的刀枪,到两人都封爵时,两家的府邸又只隔一墙,自然比一般兄弟来往得更亲密,甚至两家人比那一家人还亲。

    为了往来方便,两位老国公还特意将两家府邸相隔的那道墙打通了,只留下一道象征意义的木门。

    当年两位老国公之间的兄弟情,在京城也曾传为一时佳话。(未完待续。)

第230章

    两位老国公之间的兄弟情深,就连太祖皇帝都曾在公开场合盛赞过,还曾以两位老国公为例,教导如今的元昌帝与康王定要兄弟敦睦。

    老定国公与老安国公之间有着这种经历过生死考验的兄弟情,他们的后代虽只是堂兄弟,但也远比寻常高门大宅里的亲兄弟还要来得亲密。

    但两府之间亦有着很大的不同。

    老定国公只有宁景昌一个儿子,后宅里也只有老定国公夫人这一位发妻。

    而老安国公则不同,老安国公在女色上并不像老定国公那般克制,除了贫寒时娶的发妻,从开始征战天下渐渐发迹起,就没少往后院里抬人,到大周朝终于定了天下时,安国公府早已妻妾、儿女成群。

    两位老国公连命都可以互换,旁的东西自然更不在意,曾经老安国公还曾笑言,道是兄长只有一个儿子实在是太少了,要是愿意,他可以送个儿子给兄长。

    这本只是一句玩笑话。

    老定国公虽然只有宁景昌这一个儿子,但正因为如此,自来对宁景昌要求十分严格,而且宁景昌自幼也聪慧好学,无论文采武功都是当时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反观安国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