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第三极崛起 >

第95章

第三极崛起-第95章

小说: 第三极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子梧刚说完,穆克登宝便开口称是。

    端起茶杯喝了口茶,赵子梧接着道:“那蒙族这边呢?我认为结症在王公贵族,包括你们这些总管。”

    他说得有些不客气,几人脸色都有些难看。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就说这放垦,要是没有王公贵族和你们合作,也是不成的,当然,你们这些总管要比那些王公好多了,那些王公就只会想自己的利益,我敢说,只要我出钱,他们可以把全部土地都卖了,他们可不管牧民的死活。”

    如此直接的批评蒙古上层,几位总管都有些挂不住了,牛羊牧群总管卓特巴扎普冷冷道:“还不是你们汉族太贪得无厌!”

    “贪欲谁都有,我不否认,只是要有个度,地方官不是商人,我不否认不这些年来不管谁做这察哈尔都统,都做得不咋样,我总以为若是地方官是一方富豪,那民众不造反才怪了,几位总管都不是世袭,我想这个应该有感受的,既然做官,还是要有做官的样子,否则大可做个商人去。”赵子梧话语缓和了许多,几位总管的脸色也好看了不少。

    “除此之外,你们蒙族还有一个影响蒙汉关系的最大原因,那就是自治,甚至是独立的想法。”

    “这有什么不对吗?”卓特巴扎普是其中最支持的总管之一,提及此事,他很是警觉。

    “没有什么对不对的。”赵子梧道:“我不知道这是蒙古王公贵族的想法还是蒙古人民的想法,若是后者,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若是前者,恐怕几位还要好好掂量掂量。”

    “赵将军此话是什么意思?”穆克登宝问道。

    “咱们蒙汉在怎么折腾,也是有几百上千年的历史,若是全体蒙民觉得还是分家好,那就分吧,各玩各的,若是王公贵族的想法,恐怕他们最关心的还是自己的地位,说实话,若是没有世袭这一规矩,你们认为那些王公有几个是合格的领导者?”这问题问得在座众人都有些头大,他们知道有些人若不是世袭,屁都不是。

    “为自己的利益搞什么自治、独立,有多少人会跟着?会跟多久?我总是不明白,就算汉族这个不是,那个不对,难道真的比北方的老毛子和满清余孽差?靠他们就靠得住?”

    “赵将军的话也有些道理,只不过双方都不信任,恐怕很多人还是会选择自治的。”富龄阿环顾四周,轻声道。

    “富总管说得太对了,蒙汉关系最大的结症就是双方不信任,国家的事情咱们管不了,不过自己地盘上的事还是可以商量的,察哈尔八旗四群位置特殊,夹在蒙汉之间,在没有大的变故之前,你我双方算是扯不清的,以其成为敌人,不如试试合作。”

    有些道理啊,几位总管相互对视了一眼,富龄阿问道:“赵将军想怎么合作?”

    “具体的合作不是重点,我想双方是不是相互尊重,有事商量着办,也别我说的都对,你说的都错,富总管以为如何?”

    “既然赵将军这么说,那正蓝旗就先做个表率,和你们合作,反正你我紧挨着,不合作怕也不成。”音德贺说道。

    至少有些结果,赵子梧还是满意的,陈淑珍、那木海扎布见有些进展,急忙招呼着大家喝酒吃菜。

    卓特巴扎普、图勒巴图等几人脸色有些忧虑,今日他们已经看到了察哈尔八旗的分化,这可不是个好兆头。

    “其实我觉得自治不外乎就是人权和财权。”陈淑珍趁热打铁道:“人权说起来那得看本事,有本事的人就算不在旗里,照样做官,还做汉人的官。”

    她说这话几位总管还真没话说,这里便坐着一位多伦县府蒙古族的官员,特木德也是独立师的高级将领。

    “至于财权,那也得看,完全自治了,就靠自己,恐怕也成不了事,就如这多伦,若是没有阳高支持,诸位也看不到今天的景象。蒙古草原除了草场、一些盐矿,还有什么?赵师长曾经和我闲聊时提起过,真要有一天,我们蒙汉完全分离,别的不说,只要我们不再买你们的牛羊、不在提供任何其他物资给你们,你们怎么活?”陈淑珍以玩笑的话说出了一种可能。

    这种可能听在几位总管耳中,不由得冷汗直流,这么多年下来,他们太依赖中原地区了,真的断了商道,那真是没法活了,一旦有个白灾,死的人不知会有多少。

    “陈县长是威胁我们?”卓特巴扎普脸色变得异常难看。

    “说说而已,何来威胁?”陈淑珍笑了,赵子梧当初和她说起这法子,她还不觉得什么,今日见几位总管的表情,就知道这比枪杆子还管用。

    “这么做对双方都没好处,我只是想强调合作的重要,只要我们相互尊重,在这片草原上我们也是大有作为的,多伦准备扩大现在的皮革厂,以后还要建纺织厂,那些皮毛不能再贱卖了,我希望能和各位一起,把这牛羊业做到全国第一!”

    她的雄心壮志感染了再做的好几个总管,右翼四旗几位总管有些头痛,他们离多伦太远了,有些画饼充饥的感觉。

    “富总管,不用担心。”陈淑珍仿佛知道他心里所想,接着道:“右翼四旗我们是插不上手的,但并不代表我们不能在那里建厂,等这次交易会之后,我想和阳高合作,在右翼四旗建立皮革分厂,这之前,你们的皮、毛也完全可以通过阳高转运到多伦。”

    “好!好,那就有劳陈县长了!”富龄阿喜道,有那木海扎布在,他相信陈淑珍说的。

第91章 搭台唱戏的结果(二)() 
这次总管会效果相当不错,在前期合作的基础上,几个旗和多伦的合作又更近了一步,赵子梧倒是没想一次搞定全部总管,只要分化进一步加剧,很多事就好办了,等他拿下察哈尔,那就可以放手大干了。

    此时中原大地已经阴云密布,冯玉祥早已准备反蒋,不料韩复榘和石友三突然反戈一击,倒向蒋一边,造成第二集团军内部一片混乱,可以说大战未打,冯军已败,冯玉祥不得不收缩回到潼关,此时他只有一条出路,要想不交出兵权,只有说服阎锡山和他一起反蒋。

    蜗居阳高,算是平平稳稳的发展了两年,连王颂都感叹居然会有这么好的事,在水利和种子两项上吃到甜头,阳高县府毫不犹豫投入资金,这一年,阳高又丰收了,春小麦已经占据阳高的主导地位,播种面积达到三十八万亩,县府名下新增九万亩,平均产量达到百斤,仅小麦一项,阳高县府收获二千二百万斤,全县收获三千四百万斤,第一年租种县府土地的农户手里有了钱,普遍采取了自己出钱购买物资,承担风险,分取六成产量的法子,为此,县府一共分给农户近一千万斤,吃饱穿暖已经不是梦了。

    巨大的产量让粮商都吃不消了,薛儒第一次感受到粮价下跌的危险,不是县府亏就是百姓亏,他面临抉择。

    “子赟,我们怎么办?”

    赵子赟没搭理他,不知低着头想什么。

    也许他也没办法了,薛儒叹了口气。

    “每担六块,我准备动用六十万收购!”

    “什么?”薛儒大吃一惊,赵子赟居然要收购一千万斤!

    “我刚才再算钱,我赵家名下面粉厂和成衣厂还有一些资金,我想再向罗尔夫借二十万,收购一千万斤小麦。”

    薛儒脸色都变了,“子赟,你可想清楚了?这事没有必要让你们赵家来承担的。”

    “薛大哥是怕我吧面粉厂和成衣厂弄垮了吧?放心,我要赚大钱了。”赵子赟笑道。

    薛儒不解,赵子赟也懒得解释,精明的罗尔夫同意了,他的要求只有一个,这单生意他要插手,他也不用洋行的钱,用自己的,二十万占三分之一,自然,赚的钱他也要分三分之一。

    如今的赵子赟已经不会对这种小事斤斤计较,双方自然达成协议,六十万资金进入粮市,顿时将价格牢牢稳定在每担六块,薛儒松了口气,不然县府手上除了粮商收购的外,他还有五六百万斤的小麦,刨去后续调剂的,也有三百万斤需要出手。

    大批小麦运入面粉厂,杨受成压力倍增,他不得不再次增加机器,如今永兴面粉厂已经扩大到日产万斤,已经成为山西第一大面粉厂。他不清楚赵子赟为何要做这种决定,屯粮风险极大。

    这一年赵家的投资巨大,新的光华医院就花去了三十万元,入股水泥厂又花去了二十万元,加上购入粮食替大哥还罗尔夫,可以说赵子赟现在除了几个厂,已经身无分文,反倒是陈娇儿的基金继续扩大,如今已经达到了三万多元,好多人赚了钱都不约而同支持了基金,赵子赟相信这里有社会责任的因素,更多的是讨好他们的因素。基金的范围已经扩大到长城以北,大批牧民借此养起了羊,生活开始好转,天使大名开始在塞外传播。

    多伦的那达慕大会顺利举行,除了报界有些报道外,各方都没有太多关注,他们注意力都被蒋、冯、阎吸引过去了。

    再次不长教训的老冯居然携家人去了山西,这不是天大的礼物吗?老阎据此和老蒋讨价还价,老蒋也心生顾虑,一个他不怕,两个合在一起就有些棘手了,事态如何演变,各方都非常关注。赵戴文也顾不上什么那达慕、活佛聚会这档子事,他连察哈尔的政事都丢下了,跟着主子出谋划策。

    “赵师长,我真顶不住了。”陈淑珍感叹道。

    “我看你不是顶不住,是过于兴奋累的。”

    赵子梧的打趣不是没理由,盛会超出了二人想象,来的大小客商就有一千三百多家,来到多伦的人直线突破两万人,客栈完全爆满,陈淑珍不得不紧急与赵子梧协商,借用了独立师部分营房才得以解决,汇崇寺的佛事活动让这里成了中心,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一点不为过,同期举行的那达慕大会很多地方的盟旗都派出了最强阵容参加,几位活佛也非常有兴趣的前来观战,章嘉活佛甚至提名赵子梧参加,只是堂堂中将师长不论是射箭还是骑马,第一轮就被淘汰出局,成了笑柄,只是更多的笑声里透露出来的是人们对他的喜爱。

    在与**大师的会谈中,赵子梧首次透露出他的一些想法,佛教他并不反对,但对草原上寺庙和僧侣的特权提出要有一定程度的抑制,同时希望**大师和章嘉活佛通过他们的影响,逐步消除蒙古王公的特权,作为回报,赵子梧提出在多伦建立藏传佛教学院,发扬和宣传藏传佛教精华。

    多年流离,**大师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回归藏传佛教的本质,在精神层面上引导人向上他是认可的,在这片土地上,不管什么种族,千百年来已经形成了不可分离的关系,不存在一方一定要征服另一方的说法,多伦,也许是个新。

    随后,赵子梧邀请**大师和章嘉活佛能够在多伦多住一段时间,两位活佛欣然同意了,他们之间也有很多事情需要商议,多伦给他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环境。

    盛会在七月的落幕,陈淑珍以县府的名义出面宴请了所有参与此次盛会的商人和蒙古王公、各盟旗代表,几位大名鼎鼎的王爷倒是给了面子,出席了宴席,陈淑珍还以为是多伦的兴旺让几人感兴趣了,却不知这些人都是应德王的建议而参加的,无他,正式接触下赵子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