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第三极崛起 >

第48章

第三极崛起-第48章

小说: 第三极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很关键,能否站稳脚跟就看这一次。”

    “中原大战?谁和谁?”赵子赟大为好奇。

    “蒋、阎、冯。”

    “谁赢了?”

    “当然是蒋,子悟,适当的时候要和那位蒋总司令搭上线。”

    赵子梧点点头,“老师,既然阎锡山败了,到时候我们是不是趁机占住山西?”

    王颂摇摇头,“这个我想了很久,不妥,阎锡山在山西经营多年,就是败了,也还有很大的势力,掌控山西很难,还有,山西在蒋总司令眼中也是要地,他断然不会轻易放弃,我们既不能跟他走得太近,也不能太远。”

    已经对未来方向有些了解的赵子梧低头不语,山西好地方啊,他有些不舍。“子悟,我知道你有些舍不得,但凡事都要个度,不是我们的,不要多想,我意属察绥两省,你看怎么样?”

    察哈尔?绥远?赵子赟急忙起身去书桌上找地图,看着一连串闻所未闻的地名,他露出失望神情,“老师,这些都是不毛之地嘛!”

    赵子梧瞪了他一眼,“老师,往北确实是条路,只是这样一来远离中原,交通闭塞,条件也差,如何生存都是个问题。”

    “条件差,注意的人就少,蒋总司令也容易接受,交通闭塞也有好处,不管是中央军还是以后的日军,都很难快速、大规模展开,至于生存,那就看你怎么看了,单纯的养军队,确实很难。”

    有些心动,赵子梧明白在夹缝中生存短期之内最重要的就是能够让各方都能接受,“老师的意思是要自力更生?”

    “这是必然的,靠别人都靠不住,我们要建立一个稳固的后方,才能应对未来的一些事。”

    “老师说得有道理,真要在察绥发展,北面、西面是不用太担心的,南面依托几个战略要地,就能挡住晋军和北京的西北军,东面也不是太难办,关键还是咱们自己能不能生存下去。”

    “如果能拿下察哈尔最好,原因我以后再和你说,生存的问题我有个想法,咱们要试着建立一套自己的体系,争取吧地方大权抓在自己人手里。”

    “怎么做老师您尽管说。”

    王颂看了几人一眼,缓缓道:“这几天我出去转了转,大致了解了一些东西,我发现阳高的商贸你已经掌控了一大半,这很好。”

    “都是老师教的好,解决了我很大的难题,眼下维持军队基本上够了。”赵子梧笑道。

    “我想以阳高做一个试点,逐步建立和推行我们的方式,不但商贸,各方面都要控制在自己手里。”

    “那从那里入手呢?”赵子梧急切道。

    “商贸你已经有了一些进展,不宜动得太快,我想稳住一方的根基就是土地和民生,对了,眼下这阳高县知事是谁,怎么我打听了一番谁都不知道?”

    “老师,是这样,国民军进攻时,原来的知事随侯守常走了,从此便没了踪迹,当时侯守常和我暗示,估计已经死在他手上,后来民团改编为独立旅时,我提出不出省,不要粮饷,阎锡山同意了,随便也就把阳高知事的人选交给我,让我上报给他。”

    “那天镇呢?”王颂问道。

    “按照阎锡山的命令,我在那里驻守了一个团。”

    “也好,慢慢来,对了,你有人选了吗?”

    赵子梧摇摇头,“我对这个不太懂,地方乡绅倒是推荐了几个,我想等老师来商量一下,就这么耽搁下来了,还有那警务所也是如此,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

    “嗯,这个大意不得,乡绅推荐的不用考虑,说不定我们还要拿乡绅开刀,本地有没有名望高一些的人?”

    赵子梧一连说了好几个,听完介绍,王颂都摇摇头,他需要有一定奉献精神的人,赵子梧无奈,只得开始介绍一些他所知道的人,其中一人引起了王颂的注意。“薛儒?多大岁数?”

    “三十出头吧,我也不太清楚。”赵子梧答道。

    听着二人说来说去,赵子赟有些烦了,“不如老师来当这个知事,省得左挑右挑的。”

    王颂笑了:“这你就不懂了,当地人有当地人的好处,容易被接受,我除了这里,还有很多事要做的,对了,你倒是逃不掉,乖乖给我待在阳高,协助未来的知事。”

    “我不!我要去大哥那里!”赵子赟大急。

    王颂才不管他,沉声道:“今后你大哥主军,你要慢慢的学会主政,这个没有什么好商量的,你以为到你大哥军里就能上阵了?你大哥一定把你丢在总部,想带兵,门都没有。”

    赵子梧含笑点头,赵子赟顿时气馁,一肚子的希望化为泡影。

    “子赟,你可别小看政事,多数时候,它比军事更重要,你大哥要扩军,吃的、喝的、用的,都要地方供应,一点都马虎不得,要是你父亲还在,这事根本轮不到你。”

    提起赵海成,屋中有些压抑,赵子梧勉强一笑:“我的好弟弟,大哥以后就全指望你了。”

    自己大哥不帮是说不过去的,主政?好像也挺威风的,赵子赟眼前浮现出手下一大帮子人听着他的训话,“好吧,我听老师和大哥的。”

    “那我呢?”陈娇儿急切道。

    “我的小妹妹当然也有一件大事要做!”

    看赵子梧说得慎重,陈娇儿大眼睛忽闪忽闪的盯着他。

    “那就是好好长大!哈哈哈”

    “大哥!”陈娇儿小嘴嘟了起来。

    王颂笑了,“娇儿,你还小,先跟着爷爷学几年,等有子赟那么大了,自然会找些事给你做的。”

    “就是,到时候他们不要你,我要,跟着我,怎么也能弄个。。”赵子赟挠挠头,硬是想不出一个合适的官名。

    “哼!二哥想得美,说不定到时候我来做这个知事,你回家做饭!”

    “你!你做饭!”

    “不!你做饭!”

    两人争个不休,王颂和赵子梧在一边开怀大笑。

第46章 县知事() 
在靠近南关的阳高县第一高等小学校内,朗朗读书声在校园内回荡,一名青年教师身着长衫坐在办公室里沉思,他便是赵子梧嘴里的薛儒,这所小学校语文兼历史老师,“他找我做什么?”

    嘴里嘀咕了一句,薛儒有些烦躁的将手中毛笔放到砚台上,双手抱着后脑勺靠在椅子上,双眼看着屋顶:“你为何找我?”

    薛儒是知道赵子梧的,这年代你可能不知道北京是谁主政,山西是谁当家,但绝对不会不知道本县是那个领兵大佬的地盘。要不是赵子梧大战国民军,确实保护了阳高这个县城,薛儒是绝不会和他打交道的。“那次宴会就不该去!”,薛儒暗自懊恼,他嘴中的宴会便是阳高粮商、乡绅为感谢赵子梧特地举办的庆功宴,稍稍有点名气的都参加了,他一时好奇,也去了,自然,乡绅们不会忘记向赵子梧介绍他这个督学嘴里的三好老师。

    “算了,不想了,我一个教书匠,他奈我何?”薛儒嘴里一边嘀咕着,一边起身朝外走。

    县城不大,薛儒才十几分钟,就走到了城中的县府所在地,这地方原是高山卫所在地,多年兵荒马乱,显得有些破败。门口两名士兵见他靠近,其中一人伸出手制止道:“你有何事?”

    “是你们赵旅长让我来的。”

    “薛先生?”薛儒点点头。

    那士兵做了个请进的手势,“旅长在里面等你,进去左转第二间。”

    薛儒说了声谢,进了大门,按照士兵指示的,来到左边第二间房间,在门口踌躇了下,仰头走了进去。

    屋中有四人,除了赵子梧外,还有一位头发已经花白老者和两个年轻人,这场面让薛儒微微楞了下,倒是赵子梧一见到他就停止了和老者的谈话,很是热情的迎了过来:“薛先生,我还怕你不来呢!请坐,请坐。”

    “赵旅长下令,我一介小民,怎敢不来?”薛儒自嘲道。

    “薛先生说那里话来?我赵子梧有那么霸道吗?”

    一句话让薛儒面皮一红,人家在县城还真没横着走,“赵旅长莫怪,我这人不太会说话。”

    赵子梧一边喊勤务兵上茶,一边笑道:“这我可不信,不会说话怎么讲课?先生可是省府认可的三好教师呢!”

    “惭愧!惭愧!”薛儒一边应着,一边案赵子梧的示意,坐在茶几旁的椅子上。

    “上次一别,我就没再见过先生,不知先生可好?”

    赵子梧过于热情,弄得薛儒有些七上八下的,嘴里应了句“还好”后便抢在赵子梧前说道:“赵旅长找我有事?”

    “没事,叙叙。”

    薛儒一脸狐疑,堂堂独立旅旅长找他叙叙?

    “薛先生,我想听听你对阳高百姓生活的看法?”

    “看法?没有,我觉得百姓生活挺好的。”薛儒决定不上当,顺着赵子梧的话说,当官的都喜欢听好听的嘛。

    “哦?真的?我还以为阳高百姓生活不太好,看来我没仔细考察啊,本想着增加点教育经费,减轻百姓的负担,照薛先生这么说是不必了。”

    薛儒闻言恨不得一巴掌抽到自己脸上,有心改口,但作为教师,他实在做不出当面食言的事,一时低着头脸色憋得通红。

    “扑哧!”赵子赟忍不住笑了,薛儒抬头看见四人都是面带笑意,尴尬道:“赵旅长是拿我开心么?”

    “没有,我真有这个打算。”

    “真的?”薛儒大喜过望。

    “只是,薛先生,阳高的百姓真的生活不错?”

    “也不是!”薛儒急忙摇手,“除了那些乡绅、大户人家,很多人过得艰难,阳高土地贫瘠,收成并不太好,一般光景还勉强过得去,要是有个天灾*,很多人都要逃难。”

    “这里商贸很不错,又有平绥铁路,收成不行也可以找到些事做嘛。”

    薛儒苦笑一声,“这些年不是过这个兵,就是过那个兵,铁路在老百姓眼里反而是件坏事,商贸都是那些商人发财,和老百姓有何关系?也是赵旅长驻扎这两年,县城各乡算是安定了些,不然,就今年国民军来,烧杀抢掠绝少不了的。”

    王颂一直在边上听着薛儒说,并仔细观察他的神情,赵子梧又问了些问题,扭头看王颂,王颂点了点头。二人的这一番交流让薛儒云里雾里,不知怎么回事。

    “薛先生,我和你说点正事。”

    薛儒一听,以为是提到教育经费的事,急忙肃容端坐。

    “我不和你啰嗦,从现在起,你就是阳高县知事,回去交接一下,明天上任。”

    薛儒脑子嗡的一声,“什么?”

    “你来主管阳高。”

    “不行,我做不来,我就是一个教书匠,赵旅长,你还是另找他人。”

    “就你了,明天你上任,我即刻拨五万大洋作为教育经费。”

    薛儒心中一阵纠结,五万大洋的**不是一般的大,作为教师他清楚得很,有这笔钱,全县的教育会上一个台阶。“我不答应,就没这笔钱?”他小心的问道。

    “对,一个子都没有。”

    **裸的交易!薛儒感觉受到了侮辱,他很想拒绝,但。

    想到那些求学的学童,薛儒咬了咬牙,准备把自己卖了,他心里认为赵子梧是要找个傀儡,帮他控制住阳高,傀儡就傀儡吧。

    长叹一口气,薛儒有些不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