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第三极崛起 >

第1042章

第三极崛起-第1042章

小说: 第三极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多力量大,这句话在三年临时政府期体现得淋漓尽致,后来有人说,采取临时政府这种方式,是中国人最聪明的举措之一,它不但解决了快速建国后带来的一些混乱,也让政务管理形成一种内部的竞争,毕竟大家都还要为真正建国时的大选做准备。

    赵子赟也没想到三年临时政府时期会带来诸多好处,首先是官员在这一时期并不是固定的,干不好,不合适,很快就会被拿掉,继任者也会总结经验教训,贴近地方,而不是盲目上阵。

    其次是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很普遍,各省都怕在今后的选举中,成为典型,做事情真是三思而后行,避免出现无法挽回的局面。

    依靠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民众建国的热情,各省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尤其是南方诸省,光民众义务出工,就达到亿级的人月数,其换回来的是河道干净清澈,道路一寸寸延伸到无尽头的远方。

    到九月份,全国完成了惊人的二十多万公里毛石道路,很多道路只需要铺设沥青路面,在一些河道上架设桥梁,就能够实现大区域的交通网络。作为建设主力的军队,几乎完成了其中的三分之一,这样一来,真正的道路工程队把力量全部投入到几大干线上,引人瞩目的有长达近万里的买卖城到香港,以及新疆迪化到海州的南北、东西两条铁路大通道。

    除此之外,武汉到三江省省府芒市的铁路,从兰州经过西宁进入拉萨的公路,从迪化走喀什,再到阿克赛钦、日喀则的大环线公路,都是让人振奋的超级工程,尤其是南疆、北疆、西藏、南藏四省的道路工程,预示着中国将牢牢捍卫自己的领土。

    与此相对应的是,南太平洋海军司令部在南海的巡逻,历史的改变,并没有出现所谓的九段线,但海军做得比九段线还要夸张些,大致在九段线附近,只要有合适的岛礁,必定会有一个中国的界碑在那里,就外交部和南海周边国家协商的结果,可以多数是说中国说什么就什么。

    这也很好理解,南海南部的马来西亚断不会和中国就这个问题上有纷争,兰芳共和国就更不要说了,越盟还没取得战争胜利,那里顾得上什么南海,至于菲律宾,此时还是美国的小爪子,美国人顾不上亚洲,菲律宾也只能干看着。

    较大的几个岛屿已经有海军陆战队驻军,南方船舶集团组建后的首要攻关任务,便是赵子赟亲自交付的工程船项目任务,他要吹沙造岛!

    这一年中,那木海扎布的国土资源部风头最劲,完全不是外界看到的外交、国府、民政等部门,光拨款,国土资源部就得到近一亿元的额外工作经费,而总理府内部下达文件要求无条件配合国土资源部的,就涉及国防部、建设部、实业部,及全部省份和北方大学、清华等几所大学。

    那木海扎布不仅仅是要绘制出整个中华版图,行政区图是最简单的,他需要绘制的,还有山川河流地形图,矿产资源分布图、道路交通图、农业区划等等几十份地图,除此之外,还需要根据与周边国家达成的协议,把一个个界碑,打在中华大地山水之间,可以说,为完成这个庞大的工程,那木海扎布可谓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军方直升机随便调动。

    曾经有人认为,那木海扎布做的这些工作,完全是赵子赟全力支持的结果,有帮兄弟的意思,不过几十年后,很多人才慢慢懂得,成立国土资源部并不是赵子赟的心血来潮,而是一个足以让后世人目瞪口呆的朝前举动,光打下界碑这一件事,就杀灭了有可能的所有领土纷争。

    更不要说农业区划,对非常注重粮食生产的中国人来说,是非常有用的,周公仅凭文字汇报,就做了全力支持的批示。

    进入十月,民政部对外宣布,在正式建国前,终于完成了一件事关全体国人的大事,全国民众身份登记完毕,将在年底统一发放最新的身份识别卡。根据民政部公布的资料看,全部登记人口为五亿三千万,一度广为流传的四万万同胞变成了五万万,此数据赵子赟都有些惊讶。

    人口超过五亿,除了战争死亡人数比历史上少以外,外蒙回归,一些边界不清的地区以往没有进行统计是一个因素,而大量的回国潮则是另一个因素,光美国回来的人,四八年就达到六十多万人。

    民众感兴趣的是民政部的报告中,还提及了中国境内的外国人数量,已加入或申请加入中国国籍的外国人总数居然高达一百三十万之多,报告虽然没有分类,不过民众还是能够猜到,其大头恐怕是日本人。

    确实,临时政府上下也是看了民政部更深层次的报告后,才惊讶的发现,自己国家内居然有九十多万的日本人,好在这些日本人多数都已经改用中国名字,外出也不会引起注意。

    占第二位的是韩国人,这些人是在韩国建国之后,并未返回去滞留的人,也由此算是获得了中国国籍,第三位的是俄罗斯人,有四万多,除了本就是苏联建立时逃到中国的白俄及其后人外,还有一些,是死活不肯回去的俘虏,本次统计时,也只能先计入在内。

    第四位的是德国人,看了报告,赵子赟才知道罗尔夫一共给他弄回来了多少人,足足有三万多,都是精通技术的工匠、工程师,在各国有控股集团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其余的乱七八糟,那里的都有,什么南美阿根廷、巴西,甚至是非洲黑人都有,听了民政部关于这些人的调查汇报后,众人才明白,这与香港顺利交接有很大关系,部分英国人加入了中国国籍,由此,一些跟着这些英国人的仆人、佣人或者是帮工的,也顺带提出了申请。

    有了民政部这个人口数字,临时国民议会也开始高度重视赵子赟的几份考察报告,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和国家安定,人口将会在未来十年有一个爆发式的增长,基数实在太大了,哪怕是百分之十的出生率,都意味着每年要增加五百多万的人口。

    教育要跟得上,就业也要跟得上,还有住房,临时国民议会开始认真讨论赵子赟提出的全面征信制度,如果民众失去诚信,那么不公平的现象将会越来越多,大基数人口下,要想扭转将会非常困难。

    赵子赟的考察报告中有一份是关于诚信制度的,其起因来自于实业,在当下中国,实业有生产型和经营型两种,国有控股和大一些的民营管理都比较规范,也注重公司对外的形象。但民间依然还有大量的作坊存在,赵子赟在考察山西、河北诸省时,就发现一个问题。

    对于作坊主来说,作坊的全年收益,也就是他自己的收益,因此,作坊主年底时要申报个人所得税的,财政厅、局下属征税机关会进行核查,按年度征税,已经是一个很人性化的方式,考虑到作坊主一年内有可能某个月亏损,总之,这种征收和核查,都基于征税机关对行业的掌握和作坊主自己提供的材料。

    不管是生产型还是经营型,其成本最不可控的便是人力成本,有些作坊主就从中看到机会,通过虚假的用工合同,增大人力成本,从而减少征税额度,如果不是一些作坊主过于心黑,一年下来,几乎没什么盈利,这种手段,其实很难防范。

    税务机关不是傻子,哪有什么作坊一年不赚钱,还继续经营,保留大量用工?这调查下来,情况很清楚了,可税务机关却没办法,因为作坊主的虚假合同,是有真实的工人存在的,也就是说,一些人也配合作坊主,签订这种虚假合同,从中得到作坊主的一些好处。

    赵子赟了解这一情况后,立刻组织人手进行更为详细的调查,结果不容乐观,国有控股公司检查严格,也有工会,这种事情不敢乱来,可能多少也有花的不是自己的钱的味道。而民营公司,也是有这种现象的,更为突出的,很多有超面积住宅的大户人家,从中学到方法,采取虚假租赁合同,造成大量房屋出租,从而逃避浪费税。

    查处的难度是有民众配合签署这样的虚假合同,从中牟利,在太原,一个虚假合同,配合签署的人可获得每月五元的收益,白来的,这已经形成市场价格,有一些人从事中间商工作,为需要虚假合同的人服务。

    应该说,整个过程中,合同其实是真的,只是事情是假的,没有相关的法律和规定来惩处,为此,赵子赟思考良久,在陈娇儿的建议下,提出了这个诚信制度。

    总的来说,这个诚信制度并不仅仅针对发现的问题,而是针对整个社会,它是一个个人行为的记录档案,并无直接惩处的东西,这也是临时国民议会一开始没有太重视的原因。

第1223章 民主制度?() 
按照赵子赟考察报告提出的建议,是要立法建立诚信制度,任何个人违规行为,包括违反治安规定等,经过查实后,将记录在案,比如签署虚假合同的双方,行为都将记录在案,这些违规行为,将划分不同的标准线,不同的标准线,对应着不同的限制,比如作坊主诚信太低,会上黑名单,今后扩大经营,很难获得政府提供的生产土地或者租赁统一建造的经营场所,而个人诚信太低,首先政府机关和国有控股公司就不会招聘这样的人,政府经营的保障性租赁住房,也不会租给这些人居住。

    严重的后果,可能影响到个人的就医等公共服务上,这样,无诚信的人,可能到最后,会在这个社会寸步难行。

    大人口基数下,太多人不诚信,这个社会将会失控,临时国民议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赵子赟的各项考察报告重视度提高,很快,个人征信制度草案就形成了,这其实不是一个简单的制度文件,要想实施,需要很多部门的配合,也让最终的主管部门,民政部的压力倍增。

    这份草案,在周公案头放了很久,他已经做了批示,放在自己桌上,只是提醒自己,很多小事,其实并不小,赵子赟在很多看似小的地方,给予他极大的弥补,虽说在不少大事上,赵子赟都选择了不插手的态度,有些偷懒的嫌疑,不过周公仍然认为,作为搭档,赵子赟是他最有力的助力。

    事情多,时间过得飞快,眼见着四八年就要过去了,周公一边安排各部扫尾迁来长安,一边告诉赵子赟,你该过来了。

    躲是躲不掉的,在和党内元老几番沟通,有些无望的赵子赟只得打起精神,一家人搬往长安城,陈娇儿将房门钥匙交给大姐和宋思雨时,神情有些黯然,虽说距离不远,可她知道,今后见面的机会并不多。

    莹儿还好,太小,不懂得分离的痛苦,瑞儿则哭得一塌糊涂,拉着宋思雨的手,问娘为何不跟她们一起走,她说她以后会乖乖听话,好好读书,只要宋思雨陪着她。

    强压心情的宋思雨此时再也绷不住,反身跑回屋子里放声大哭,在一起时间太久了,她对赵子赟的感情也绝大多数都到了莹儿、瑞儿身上,今日一别,再无这样一起生活的机会。

    虽然没有对外通告,可张恒很多民众都通过一些渠道,知道赵子赟一家人即将离开此地,知道他是去首都,去管理这个国家,并不是永久的离开,可很多人,都已经习惯了有赵子赟和陈娇儿的张垣城,一种难以言表的忧伤,在张垣城上空弥漫。

    车子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