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东晋无敌铁军 >

第197章

东晋无敌铁军-第197章

小说: 东晋无敌铁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道韫道:“其实下不下这道圣旨,对高郎来说重要吗?”

    “重要吗?”高敬宗疑惑起来:“怎么不重要?”

    谢道韫摇摇头道:“其实,这道圣纸根本不重要。高郎你想,苻坚和拓跋什翼犍都是聪明人吧?”

    高敬宗点点头道:“当然,他们若是愚笨,天下间就没有几个聪明人了!”

    “是啊!”谢道韫道:“既然高郎也承认他们是聪明人,他们岂会中了褚太后的挑拨之计?”

    “就算不中计,一番趁火打劫是免不了的!”高敬宗道:“不管,收拾一下,今天就走!”

    谢道韫却道:“奴劝高郎迟些日子启程!”

    高敬宗不解的问道:“这是为什么?”

    谢道韫道:“高郎难道要辜负褚太后一番美意?”

    高敬宗更加不解:“辜负?”

    “不错!”谢道韫道:“自永嘉之祸,侨居江左的士绅百姓何止百万之众。侨居江左,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众侨居士绅和百姓,无时无刻不盼望着王师北伐,他们可以魂归故里。所以每当朝廷组织北伐,侨居江左的士绅百姓皆纷纷慷慨解囊,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高郎何不趁机在建康举行誓师北伐,获得侨民的支持?”

    高敬宗这才想起,历史祖逖上书晋元帝司马睿请求北伐,可是晋元帝和南宋赵构一样,素来没有北伐之志,就封了祖逖一个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给铠甲武器,让祖逖自己想办法招募士兵。祖逖带领自己私家的军队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在江中敲打着船桨说:“祖逖如果不能驱赶戎狄肃清中原而再渡江南,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于是驻扎在淮阴,起炉炼铁,铸造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继续前进。

    高敬宗一想也是如此,既然祖逖可以利用一个空头的名号,募集到军队和粮草,自己何不趁着这个机会,大捞一把?

    在谢道韫的策划下,高敬宗在建康城五城树起安北大将军节仗,将二月北伐的告示贴满全城。作为一个后世之人,高敬宗如果不利用后世的舆论宣传攻势,就太对不起他这个穿越人士的身份了。他将会成为穿越大军中的耻辱,另类。

    所以高敬宗不惜拿出手头仅有的四千万人,几乎将建康城所有代写书信,说书、捐客、伶人、牙人,全部出动,不仅在建康城,而是在建康周边宣传安北大将军高敬宗北伐燕国的事情。

    建康城一处酒肆门前的告示栏前,挤满熙熙攘攘的人群。有人识字在宣读高敬宗的北伐檄文,这篇为了兼顾那些目不识丁的百姓,高敬宗采取了白话文的方式书写。

    “……鲜卑白虏,人面兽心,入关侵略汉地,屠戮华夏无辜百姓数以百万计,鲜卑所过之处,执行三光政策,既人全部杀光,财物粮食抢光,房屋宗祠烧光,无数城池和乡村被鲜卑人毁灭。

    身陷虏手的骨肉同胞,生不如死,被鲜卑白虏以极度残忍的手段对待着。他们白天要被从事最苦最累的工作,却连最基本的衣食都得不到保障,从永嘉中到升平三年,短短四十七年的时间,北方两千万百姓仅剩不足三百万人,十之八九被残忍的杀戮。

    不才高敬宗,奉天讨贼。某不狂妄,自知一人之力,难扭乾坤。华夏大地,如若志同者,遣师共赴北伐;九州各方,如有道合者,举义共赴。”

    人群中的谢道韫不解的看着高敬宗:“似乎未如高郎所料?”

    高敬宗信誓旦旦的道:“等着看好戏吧!”

    突然在人群有一名脸色蜡黄,瘦骨嶙峋的年轻男子,大声说道:“鄙人是小号的东主,洪冬生,小号对外转让,有意者可与鄙人面谈!”

    与洪冬生相熟的人就问道:“洪东主,您这酒肆生意兴隆,财源广进,为何要转出去?”

    “艾先生有所不知,先父有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冬生自幼体弱多病,拿不得刀,举不动枪,惟有将小号转出去,折换成钱粮,助高安北北伐!”

    “洪东主高义!”

    “洪东主慷慨!”

    就在这时,又有一名黑脸汉子放声高呼:“不知高安北在哪里征兵?俺没钱,还有点力气。”

    洪冬生道:“据说玄武湖畔那里有一个征兵点。”

    “多谢指点!”黑脸汉子抱拳道。说完黑脸汉子便朝玄武湖方向走去。

    就在这时,又有一人道:“好汉子,同去!”

    “同去!”

    “算俺一个!”

    “俺也去!”

    呼呼啦啦人群中走出十几号人。黑脸汉子又冲人群大喊:“还有不怕死的吗?”

    人群骚动一些,出来一名年轻的儒生。“小生愿去!”

    黑脸汉子不屑的道:“你这瘦胳膊小腿,去了也是白搭!”

    “不要瞧不起人,小生虽然手无缚鸡之力,却也粗通文墨,可以帮助高大将军筹算粮草,抄录文案!”

    谢道韫望着这一幕,心中甚是欣慰。

    然而就在这时,突然看到原本高谈转店支援高敬宗北伐的洪冬生来到红袖身边,红袖递给洪冬生两个金饼子。

    而最先叫嚷着要去参军北伐的黑脸汉子,同样恬不知耻的问红袖要钱。

    谢道韫目瞪口呆:“这是怎么回事?”

    高敬宗不以为然的道:“当然是托儿啊!”

    (本章完)

第326章 食人魔军() 
“这也太卑鄙了!”谢道韫露出小女儿态,一副我不认识你的样子。

    高敬宗道:“我管它黑猫还是白猫,能抓到耗子,那就是好猫!”

    谢道韫俏眉皱,脸上露出不悦之色。生气的转过身子不理高敬宗。高敬宗收起胡闹之心,变得正经起来,他沉默了一下,随即道:“英台相信道德吗?”

    谢道韫眉头不由挑了挑,道:“信又如何,不信又如何?”

    高敬宗叹口气,道:“若是相信,则是这些人深明大义,深受朝廷感化,所以……”

    谢道韫道:“你少敷衍我。什么仁义礼信,你根本没有放在心上。高郎,你怎可骗人呢?骗人这是不对的。”

    高敬宗又叹了口气,道:“这不叫骗,这叫开导!”高敬宗郑重的向谢道韫解释道:“是开导懂吗?”

    谢道韫撅起嘴巴,冷冷的道:“你诡辩!”

    高敬宗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每个人都会取舍,而这些人之所以如此踊跃,说穿了还是因为有利可图。”

    “有利可图?”谢道韫挑了挑眉,声音陡然抬高八度:“他们踊跃参军,捐款捐物,为高郎北伐劳心出力,有何利之图?”

    “本质上,他们都有利可图。”高敬宗一本正经的点点头道:“自八王之乱,诸胡大掠中原伊始,百姓纷南下避难。四五十年,江南人口增加两百万余万人之多。大量的北方侨民涌入江南,世居江南的百姓与侨民,矛盾也日益加剧。”

    谢道韫点点头。

    顿了一顿,高敬宗接着道:“在江南,除了琅琊王氏、龙亢桓氏、陈郡谢氏等几大士族之外,其他侨居江南的百姓,生活压力非常大。他们种最劣等的田,做最苦的工,赚最少的钱。这总是事实吧?”

    谢道韫道:“顾左右而言其他。”

    高敬宗淡淡一笑,道:“我参加北伐,一旦成功,收复中原,这些侨居江南百姓,定会举家北返吧?”

    谢道韫道:“休说普通庶民,一旦豫州局势稳定,就连陈郡谢氏也会还乡。”

    高敬宗道:“对啊,在这种情况下。北伐,其实附和侨居江南百姓,大部分人的利益。他们支持北伐,就是因为可以在北伐这场战争中,得到收益。捐款捐物,不过是与我结个善缘,一旦我北伐成功,收复失地,他们找我要回祖田,祖宅,我能拒绝吗?若我拒绝,那天下人如何看等我?背信弃义,生性凉薄?刻薄寡恩?”

    谢道韫皱起的眉宇渐渐舒展起来:“我明白了。”

    高敬宗道:“这世上根本就没有所谓的仁义礼信,商贾逐利,没有好处的事,他们怎么会肯干?农民也是如此,在有选择的情况下,谁收他们的租少,他们愿意种谁的地。能少缴纳一斗税,没有人愿意多交一分。工匠亦是如此,不干活,光挣钱,这是天下所有人共同的愿望。”

    谢道韫细细细细想来,也确实是如此。谢道韫对心中原来坚持“性本善”这个观念,产生了动摇。

    高敬宗利用重金收买,在建康附近周边大量采取后世铺天盖地的广告攻势,到处宣扬即将北代的事情。高敬宗花钱找了一些托儿在民间蛊惑人心。

    一时间各个招兵地点从者云集。短短三天时间,高敬宗便征得一万余人报名参名,也接到士绅百姓捐赠的财物多达三千余万钱。粮食近五万石。要知道这可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粮食价格最贵,但是这个时候仍可以接到如此重多数量的财物,显然百姓对晋军北伐是倾力支持的。

    随着消息愈演愈烈,建康城台城内的司马聃也得到了消息。司马聃没有想到其他的,仅仅是嫉妒高敬宗而已。司马聃叹息道:“恨不得跃马扬威……”

    太后褚蒜子毕竟是深谙政治的老手,自然不会忽视这个问题。然而自幼体弱多病的司马聃,简直就是一纸白纸。褚蒜子暗道:“如果向司马聃陈述厉害,很可能激起司马聃的逆反心理,事情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想到这里,褚蒜子就采取了政治中最贯用的手段。

    大兴二年四月(公元319年),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祖逖在雍丘(今河南杞县)大败石勒侄子石虎率领的五万赵军,石虎兵败粮绝士气低落。这时,石勒派出部将刘夜堂用一千大车粮食运给石虎。祖逖侦知消息,派部将韩潜、冯铁等部在汴水截击,尽获其粮食和脚力。石虎闻讯,连夜退兵东燕城(今河南延津)。7月,石勒不甘心失败,派遣一万多精锐骑兵反扑,但又被严阵以待的祖逖军所败,祖逖取得北伐战争以来最重大的胜利。在这个时候,祖逖实际控制了沛郡、谯郡、梁郡、东郡、昌平郡、济北郡、陈郡、陈留郡、濮阳郡等十三郡,一百零七县。其麾下精兵五万,辖人口超过百万,接受祖逖指挥的乞活军也多达一百余支,将十数万人马。

    可以此时,东晋朝廷有效兵力仅仅与祖逖持平。晋元帝司马睿担忧祖逖拥兵自立,采取丞相王导之计,以戴渊都督兖豫雍冀并司六州军事、征西将军,出镇合肥,以牵制祖逖。戴渊打仗不行,搞破坏、扯后腿,制造摩擦却是一把好手。短短不足两年时间,竟把祖逖气死。祖逖死后,这支对朝廷有着明显“威胁”的军队,变得四分五裂。

    对于王导的计策,褚蒜子认为非常实用。一个戴渊,轻易把祖逖弄得狼狈不堪。褚蒜子仔细考虑朝廷中的重臣,有谁可以制衡高敬宗。

    褚蒜子下意识的就想起大司马桓温,然而桓温实力已经够大了,而且桓温已经露出对高敬宗的欣赏,万一二人串通一气,狼狈为奸,轻易便可颠覆大晋社稷。

    “尚书令王述?”能力是有,忠心也够,只是朝廷里目前还离不开王述。

    王述之子王坦之?褚蒜子想到这里,又摇摇头。

    王坦之虽然聪明绝伦,风度翩翩,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