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定居唐朝 >

第75章

定居唐朝-第75章

小说: 定居唐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阳公主极难得的露出个开心的笑容,摆摆手,道:“时候已然不早,幼阳快去歇息去吧。”

    “喏,属下告退,殿下珍重。”

    薛朗感激的行礼告退,他都没有自尊心受伤的感觉,平阳公主的才干在那里摆着,能被这样的人指点,只是普通老百姓,无有任何为官经验的薛朗,心里是真的感激的。

    这大概是平阳公主欲大力栽培他的意思吧?

    被上司如此看重,做下属的,还真是斗志满满,干劲儿十足!

    第二天,薛朗去农庄回来,作为他新晋邻居的苏寒,已经搬好家。说是搬家,其实他也没多少东西,就随身带着个包袱,余者皆是公主府给准备的。

    薛朗刚回家,阿陈就来报:“禀大郎,您说的炉子已砌好,劳烦大郎过去看看,可适用否。”

    薛朗想吃烧鹅,便琢磨砌一个炉子,既能做烧鹅,还能做烤鸭,等水果上市的多了,还能做些果干。

    对于漫长的,除了萝卜、干菜没有任何蔬菜、水果的冬季,薛朗是保持着敬畏之心的。唐朝可不像现代,一年四季皆有水果、蔬菜可吃。作为一个长期在南方居住的人,饭菜里没有蔬菜,生活中没有水果,简直是无法忍受之事。

    为了度过唐朝漫长而又物资缺乏的冬天,薛朗早早就开始准备。为了解决吃的问题,薛朗也算得上操碎了心,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他的体质实在适应不了顿顿肉的生活,又不想喝苦苦的中药下火,更不想体验满嘴泡的感觉,所以只能自己多操心,想办法解决维生素摄入量的问题。

    有砖又有土坯垒出来的炉子,外面还给刷了一层白色的石灰,薛朗用手摸了摸,感觉不出炉子有什么问题,肉眼看着,并没有什么缝隙之类的,不用担心密封性,真正是否能用,还得点火试试。

    薛朗拍拍手掌上的灰,接过长俭递上的擦手巾,一边擦手一边道:“阿陈明日买些几只大鹅回来,试试炉子。”

    “喏!”

    阿陈领命。

    薛朗问阿陈:“今日秀娘有准备什么吃食吗?”

    阿陈连忙道:“回大郎,厨下有镇好的酸梅汤。”

    薛朗道:“装上一壶,再做一碗沙冰,淋上果酱,再切些时鲜的水果粒,给隔壁新搬来的苏医生送去。”

    “喏!”

    阿陈立即去厨房,不一会儿就把薛朗要求的东西装在食盒里拎出来。长俭立即过去接过来,带着食盒奉命帮主人送东西敦亲睦邻去。

    隔壁的院子,只有一道大门进出,并没有像听风院一般可以直接外出的侧门。在院门上,已经挂了药香居的牌子,想来应该是赶制的。

    长俭不一会儿就回来了,手里拎着自家的食盒外,还多了一个小包袱,放下食盒来禀报薛朗:“回大郎,沙冰和酸梅汤已给隔壁的苏医生送去,苏医生说,谢谢大郎的挂记,酸梅汤和沙冰皆喜欢,让小的给大郎带一些他自己制作的驱蚊香包。”

    说着,递上小包袱,打开,里面是几个大大小小皆有的香包,有股淡淡的植物清香味儿,并不全是药味。

    长俭道:“苏医生说,大的可以挂屋里,小的随身携带即可。”

    这种香包薛朗也有,是刘医令给做的。不过,效果算不得好,特别是外出的时候,偶尔还是会被叮咬。就是不知道苏寒做的,与刘医令做的相比如何。

    倒不是看不上刘医令的香包,而是他老人家专长在跌打损伤,配置的驱蚊虫药效力就算是不如苏寒,也不奇怪。人家的专长不在这里。

    当下,薛朗便把刘医令给的香包换下,换上苏寒送的香包。给他经常呆的屋子挂上大的香包后,剩下的都给了仆役们。

第128章 苏医生的“真面目”() 
大多数人的一生,说穿了其实不过是为了衣食住行四个字在奔波。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人更追求精神享受,为了理想抛头颅、洒热血,甘愿承受清贫的生活。

    薛朗确定他不是这样的人,不见得需要多奢侈的享受,但起码要到不苦自己的程度。如果说享受,古代除了有仆人服侍,论起享受,又怎么可能赶得上现代。

    赶不上现代的物质生活,那尽力改善饮食,起码要改成自己体质能适应的,少生病,就是薛朗最大的目标。这时候可是一个感冒就能要人命的年代,自己底子好些,生病的几率就少些。

    屋里原本使用熏香的,合香是大家子弟独具的技能,公主殿下就会合香,柳女官也会合香。薛朗屋里用的就是柳女官送的,味道颇为清淡,但是不杀蚊子。

    挂上苏寒送的香包,一晚上倒是没听到耳旁有蚊子嗡嗡了,颇为清净。清早起来,胳膊腿儿上也没蚊子咬的红包。

    忙碌的麦收也不过是三四天的功夫,之后就是翻晒麦粒,晒干之后仓储。薛朗总算得了几日空闲。

    阿陈买了五只大鹅,薛朗正好试试新砌的炉子,穿了干净的短褐,自己亲自动手,慢条斯理的开始弄。

    待大鹅在炉子里转的时候,香味儿简直可以说是扑鼻而来,薛朗专心的转着手里的大鹅,时不时的刷点调料,力求表皮要脆,肉质要嫩。

    大概是味道太香了,豆浆从犬舍出来,直接趴在廊檐下,默默的盯着这边,油条已经来打了好几次转,就连趴在犬舍里带狗崽的包子,也忍不住跑出来,蹭蹭薛朗的腿,卖力的摇尾巴。

    “敢问薛咨议,你这是在做甚美食?”

    突兀的听到声音从头顶传来,薛朗抽空看了一眼,下巴差点掉地上:“苏医生,你骑在墙上干嘛?”

    作为邻居,苏寒的药香居与薛朗的听风院就隔着一堵墙,也不知什么时候,这小子居然骑墙头上去了!骑上去不说,居然还理直气壮地跟邻居打招呼,你叫作为邻居的薛朗怎么想!原以为苏寒就是情商弱了些,但还是知礼的,这会儿居然爬到墙头上去了,说好的知礼呢?

    逗逼!大逗逼!大大的逗逼!

    墙头上的苏寒吸吸鼻子,又问了一遍:“薛咨议不知做何美味,如此勾人!”

    薛朗失笑,挥手:“在做烧鹅,快好了,苏医生如果有兴趣,可以来尝尝,对了,请走正门,不走正门而入的那是梁上君子,而非客人,不是客人,来了可不招待!”

    苏寒似乎这会儿才反应过来,不好意思的拱拱手,翻身一跃,高高的院墙,极为轻松地就跳下去了。

    看来也是身有武艺之人。想想最近认识的,一个江临,一个叶卿,这俩都是有意在军旅发展的,身具武艺不奇怪,不过,连苏寒这个医生都会武艺,听闻大唐民风尚武,游侠儿众多,这算是事例证明吗?

    薛朗突然有种“我是弱鸡”的蛋疼感和自卑感。

    不一会儿就响起敲门声,薛朗让万福去开门,果然是苏寒站在门外,身边连个跟随的人都没有,自己拎了个篮子,篮子里居然是一篮子草药。

    进门倒是知道行礼:“见过薛咨议,苏某叨扰了。这是我自己配的药方,煮了泡脚,可以降火、去疲乏,区区薄礼,不成敬意。”

    薛朗本带调侃他两句,不过,还是先问关心的事情:“内侍官没给你配长随吗?怎么没个人跟着?”

    苏寒面瘫着一张脸,眼睛里的神色倒是灵活,满眼嫌弃之色:“那些小厮只是略通文字,又不识得药材、医术,要来何用!我院中只留了洒扫的人,长随什么的,一律没要。”

    薛朗点点头,每个人习惯不同,不用旁人多置喙。看炉子里的烧鹅也差不多了,直接拎出来,吩咐长俭:“给隔壁的熊左郎和易参军每家送一只去,再给公主殿下送一只,对了,别忘记配上一碗新作的酸梅酱。”

    “喏。”

    长俭领命而去。

    一下送出去三只,还剩下两只,让秀娘先切了一只,给薛朗和苏寒一人一半,再搭配上两个小菜,主食是小米粥。

    “苏医生可要上酒?”

    苏寒摇摇头:“苏某乃医者,针灸术讲究的就是手稳心明,故而,每月只喝一次酒,这个月的酒已在端午节喝过,不能再喝也。”

    薛朗暗自点头,看来这小子对自己的职业还是看重的,自律性也强,难怪这么年轻就能有那么出色的医术。果然每个人的成功都是不是偶然的。

    于是薛朗道:“既如此,那薛朗只好失礼了,我自己一人喝。好在如今苏医生与我做了邻居,要喝酒有的是机会。”

    “是极,是极。”

    苏寒赞同的点头。

    薛朗让人给自己上了二两酒,也不都多喝,就是小酌一番。这顿已可算晚饭,薛朗先喝了一口小米粥,才伸筷子夹了一块烧鹅,蘸了蘸酸梅酱,细细品尝——

    表皮酥脆,肉质细嫩!给自己点赞,对火候的掌握还是那么精道!

    薛朗表示很满意。转头看苏寒,盘子里的烧鹅,已经下去了一半,动作不见半分粗鲁,面瘫着一张脸,双眼微眯,吃得却极快。筷子就专注的盯着烧鹅夹,别的菜未动分毫。

    薛朗看的好笑,转首吩咐:“再给苏医生上半只。”

    “喏。”

    又给上了半只,这会儿苏寒夹菜的速度才慢了些,试了试别的菜——

    因为有烧鹅,两个小菜都是素菜,凉拌黄瓜,清炒野菜,十分之素,倒也搭配的上。苏寒吃得极为满意,毫不犹豫的竖起大拇指:“薛咨议家的厨娘好手艺,从未让人失望过,不枉我特意搬来做薛咨议的邻居。“

    薛朗笑起来:“敢情你特意选在我旁边,就是为了来我家蹭吃的?”

    苏寒拱拱手,道:“我之一生唯三个爱好,其一,医术!这是我毕生追求奋斗之事业;其二,美食!人生一世,每日都在为饱腹奔波,如不多用些美食,岂不是对不起自己每日的奔波;其三,银钱。这是我前两个爱好的基础,无有银钱,医术也好,美食也罢,皆无有追求之基础,不过是空中楼阁,皆为虚幻,故而,银钱也是极重要之事。”

    苏寒虽然面瘫脸,但说起这些时,眼中神色却骗不了人。薛朗点点头,颇有知己之感,道:“苏医生言之有理!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只要不违反律法,多挣银钱也是合理的。”

    苏寒眼中掠过欢喜之色,端起桌上的粥碗,道:“原以为薛咨议只是博学之人,想不到还是个识趣之人,为这一你我皆认同的识趣之言,苏某敬薛咨议一碗!”

    薛朗还纳闷他端着粥碗难道是要敬一碗粥——

    苏寒已经咕咚一声,一口就喝下去大半碗的粥,喝完还忍不住打了个嗝儿,夸道:“这粥熬得好,又粘又香!再来!”

    说着,又是一口,一碗粥全部喝下去了!

    薛朗:“”

第129章 收红薯了() 
一顿饭,薛朗吃了半只烧鹅,两个小菜吃了三分之二,一碗小米粥。苏寒食量比他大,一整只烧鹅不说,两个小菜也精光,粥都喝下去三碗。

    薛朗看看自己的食量,再看看别人的,再次有了“我是弱鸡”的自卑感。就这样,苏寒放筷子的时候还说:“为养身故,哺食八分饱足矣。”

    薛朗薛朗再次凌乱了!卧槽,吃这么多才八分饱,要是吃十分饱,那要吃多少?邻居每个人都比他能吃肿么破?在线等,急!

    不过,经此一次,薛朗算是看明白了。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