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定居唐朝 >

第71章

定居唐朝-第71章

小说: 定居唐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在没有合适的镜片,最后也只能用白水晶代替,清晰度自然比不上玻璃镜片,不过,也勉强能用。

    随着农庄产出的提高,熊罴军训练量在渐渐加大,熊罴军对床弩、神臂弩的使用技巧,也在渐渐地提高。

    端午节一过,小麦差不多就该收了。农庄没种小麦,自然不用管,但是,驻军的公廨田却需要管管,这不仅是来年的军粮,还是官员们的俸禄。

    按军制,府兵服兵役须得自备军粮,国家只提供军械、马匹。然后国家减免军户的赋税和劳役,所以,这年头,愿意做府兵的人还是很多的。

    公廨田的收种,自有往日的章程,薛朗来管也不过是萧规曹随。今年老天爷还算给面子,粮食可算丰收。

    因为太忙,体力消耗加大,薛朗恢复了一日三餐的规矩,每天早上起来随便吃点儿面条或是喝完粥垫垫就骑上自行车出去,中午再回来吃一顿。

    因为麦收,路上多了许多平时不用的四轮马车,这些马车一般都是两匹马一起拉,又长又宽,跟平时乘坐的马车比,这可算得上巨无霸,在路上调头、转弯等,皆十分费力。

    这时候农忙,不管男人、女人,只要是有把子力气的都要往田里去,就连小孩儿,也要挎个篮子跟在后面捡麦穗,讲究颗粒归仓。

    薛朗先骑着车去红薯地溜达了一趟,看红薯的长势,差不多再有个把月就能收了。土豆成长期跟红薯差不多,收的时间也差不多。花生和圆白菜还需要一段时间。南瓜其实也可以吃了,不过,考虑到留种问题,还时养透了再摘。

    从红薯地出来,正准备骑上车回家,看路上有装满的四轮马车经过,便停在路边树荫下等一会儿——

    “驾!”

    路边有辆装满麦穗的马车,正在转头。因为装满了沉甸甸的麦穗,车轮在路面上压出了深深的痕迹,装的太满了,马夫调头的时候都站在侧面,一边拉缰绳,一边甩马鞭下令,指挥着马转头。

    马儿奋力的转着,薛朗依稀好像看见有个小孩儿在马车后面,不知道马夫看见没:“等等,马车后好像有人!”

    自行车都来不及停,直接跳下车往车后跑去,只听一声清脆的“哎哟”声,有个女孩子应声而倒,滚到一旁,怀里还抱着一个大约两岁左右的小孩子。

    “撞到人了!”

    旁人纷纷喊起来,车夫立即一声“吁”只会马儿停住,两个青年一左一右的同时向摔倒的女孩儿跑去。

    薛朗明明在两人之前动作,最后却还赶在了两人后面,两个青年年岁差不多,皆穿着麻布衣,只是一个是灰颜色,一个是蓝色。

    身穿灰衣的青年显然动作更快些,冲过去一把把小孩儿从女孩儿的怀里抱出,也不管被救后还哇哇大哭的孩子,只小心的扶起女孩儿,急切的问:“阿璐,可有哪里受伤?”

    显然这两人是认识的。薛朗扫了一眼救人的女孩儿,觉得面熟,想了想却是那日追着他自行车看稀奇的小少女。

    被灰衣青年称作阿璐的小少女,皱着眉,边吸气边小声道:“阿兄,只怕是撞到腰了,腰好痛。”

    此时,蓝衣青年插嘴道:“我乃医者,令妹的伤,我可帮忙看看。”

    灰衣青年看蓝衣青年一眼,道:“我认识你,近日常在镇上摆摊看诊的医者,医术不错,只是,你乃是青年男子,如何能看我妹子的病症?岂不知避嫌乎?”

    小女孩儿伤的是腰部,蓝衣青年确实不太方便。围观了好一会儿的薛朗这才插嘴:“这位小郎君,令妹的伤势既然不方便让另外一位小郎君看,可以随我来,我带你们去找苇泽关的医令,那是位医术精湛的长者,想来给令妹看诊应该合适。”

第121章 求才若渴() 
灰衣青年见是薛朗,似乎认识他,也不问他名姓,更不问他来历,只扶着妹妹,低头朝薛朗鞠躬:“如此,有劳官人。”

    薛朗心中一动,还未说话,被救小孩儿的家人已抱着哄好的孩子,过来给小女孩儿致谢,按着孩子就要让孩子给小女孩儿磕头。

    小女孩儿腰伤了,行动不便,灰衣青年道:“我等乃练武之人,扶危济困乃是本分,无需致谢。”

    小孩儿的父亲道:“因救我之孩儿,累小娘子受伤,心中如何过意的去!刘医令医术精湛,医德高超,乃是可靠之人。小郎君和小娘子自可跟这位薛咨议去找刘医令看伤,看诊费用就由我家出。”

    这话倒是通情达理。薛朗经常过来,附近的民众都认识他。

    小孩儿的母亲听到这里虽然面上增了愁苦之色,却并未反对。倒是一旁的蓝衣青年道:“我看这伤算不得严重,应该未伤到筋骨,敷上一贴活血散瘀的药膏,至多三天,保你活蹦乱跳!”

    薛朗好想捂脸,终于遇到一个情商比他还低的了,简直低得惨不忍睹。就算你医术精湛,你也别这时候吭声啊,这样灰衣小伙子怎么说!难道跟小孩儿的父亲说不用负责吗?

    “咳”

    薛朗咳嗽一声插话:“先去找刘医令看看吧,即使有药费,马车夫呢?难道不该是你出大头吗?”

    马车夫这才满脸干笑的出来行礼:“小的见过薛咨议。”

    薛朗扫他一眼,道:“是不是不叫你,你就打算龟缩不出呢?”

    “岂敢,岂敢,小人打算跟着去刘医令那里,待刘医令诊断后留下诊金的。”

    这话说的不知道他自己信不信,反正薛朗是不信的。只伸手虚虚点了车夫一下,让万福去牵了马车来。

    等马车的功夫,薛朗道:“小郎君,先不要扶着小娘子,伤到腰椎的话,不要起身,平躺为好,等我家万福的马车来,我们一起过去找刘医令看看。”

    “喏!”

    灰衣青年一听,连忙把小女孩儿放平,让她平躺于地,照顾好小女孩儿,才起身客气的朝薛朗行礼:“多谢薛咨议。小人名唤叶卿,字子鸣,这是我之未婚妻陆氏。”

    能出手救一个素不相识的小孩儿,说明这对小未婚夫妻人品应该不错,即使来历神秘些,薛朗也不怕。笑问道:“你认识我?”

    “薛咨议的风姿,附近人人皆知。”

    灰衣少年若有所指的瞟了薛朗的自行车一眼。薛朗点点头,还真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店”的标识。

    薛朗转首望向蓝衣青年,笑问:“小郎君你呢?可能告知姓名?”

    蓝衣青年一直面无表情,就像个面瘫似的,根本看不出他的想法,见薛朗动问,弯腰抱拳行礼:“回薛咨议,小人姓苏名寒,字衡宇,乃是一名四处流浪的游医。听薛咨议刚才所言,可是也精通医道?”

    原来是个医生!看他刚才的言语,似乎于医道上颇为不错,苇泽关驻军大好几万,却只有刘医令一个医生,如果能多一个,想来刘医令就不用那么忙碌了。

    薛朗心中是这么想的,面上笑道:“原来真是位医者,我并不懂什么医术,只是知道一些常识罢了。既然因缘际会在此,不如请你做个见证,一起送这位小娘子去医寮,请我苇泽关的医令看看,可好?”

    “早就听闻苇泽关医令刘正春老先生精通跌打损伤之道,一直想拜会,无奈求见无门,薛咨议如能引见,苏寒定感激不尽。”

    苏寒彬彬有礼的道,只是,脸上依旧是一副面瘫脸,没什么表情。这种语气跟表情极度不统一的技能,颇为奇葩。

    薛朗倒不至于跟他计较。等了没一会儿,万福就赶着马车匆匆而来,请旁边的大婶们帮忙,轻手轻脚的把小女孩儿抬上马车,她的小未婚夫钻进马车照顾她,蓝衣青年则跟万福一起坐在车辕上。

    嘱咐万福慢慢赶车,薛朗去推自己的自行车。临走前,对长俭道:“长俭,你跟着这马车夫回家去一趟,记住他家的地址,小娘子但凡有个闪失,须得他负责。”

    “喏!”

    长俭领命,马车夫满脸讪笑,却也莫可奈何。薛朗又安抚了孩子家人几句,让他们先家去,并叮嘱如果孩子有事,也找马车夫负责,搞得马车夫一脸愁苦,却不敢反驳半句。

    在孩子家人的千恩万谢中,薛朗骑上自行车,很快追上马车,薛朗回头对万福道:“万福你慢慢来,我先走一步去医寮。”

    “大郎,长俭不在,您身边无人跟着,小的不放心,不如行慢些,与小的们一同走?”

    万福还不放心了。薛朗笑道:“没事,现在到处都是我苇泽关的人,难道还会有人在此时对我不利?那不是傻子他妈给傻子开门傻到家了吗?”

    蓝衣青年咳嗽一声,似乎在掩饰笑意,眼睛倒是弯弯的,就是一张脸,依旧面瘫。薛朗表示佩服,这技能肯定满级了!

    薛朗嘱咐好万福,便骑着自行车先行一步去医寮。敲开医寮的大门,忙不得跟甘草寒暄,直接进去找刘医令:“刘医令,该您老显身手的时候到了!”

    刘医令不愧是做医生的,八风不动,一派镇定之色:“薛郎君所言何意?何事需老夫显身手?”

    薛朗一笑,接过甘草递来的温水,一口饮尽,谢过甘草后,噼里啪啦就把刚才的事情倒出来,对刘医令道:“刘医令,好不容易有一个游方医生来,您老如果想以后清闲些,就该卖力把那位名叫苏寒的小郎君留下来做同僚。不然医寮还是可怜的只有您一个医令,一个人给几万人看病,只是帮你想想都觉得累得慌。”

    薛朗说了一大串,刘医令似乎没听到似的,嘴里喃喃念着苏寒的名字,似乎在回想什么。念了一番后,还找薛朗确认:“薛郎君说的游方医生真叫苏寒?”

    薛朗点点头:“是叫苏寒,字衡宇,约莫十八九岁,还挺年轻的。”

    刘医令激动地一拍大腿,道:“那就是了!”

    “嗯?”

    薛朗和甘草皆莫名其妙的看着激动地刘医令。

第122章 神医后裔() 
刘医令追问道:“那个年轻人是不是不喜欢笑,总是面无表情之态?”

    薛朗点头道:“就是!典型的面瘫脸。”

    “面瘫?此言贴切,确是面瘫。不过,不要小看这位面瘫,此人乃是近年来名声鹊起的杏林圣手,医术颇为精道,老夫年前出去采购药材的时候,听闻过他的大名。”

    刘医令摸着胡须,笑吟吟的说道,神色间若有所思。薛朗道:“这么年轻就有这么好的医术,那更要留人了!”

    薛朗想到的是,只有刘医令一个不保险,如果再多一个医术精湛的苏寒,也是双保险!不知道公主殿下到底是因伤还是因病亡故,能多一重保险也是好的。

    苏寒是想留的,那个叶卿,薛朗却有些疑虑,觉得他有几分古怪。且看看再说。

    薛朗想了解下苏寒的情况,问刘医令道:“刘医令,不知道那个苏寒擅长什么病症?”

    刘医令道:“有传言说,苏寒的医术乃是传自神医华佗一脉,各种疑难杂症,皆能信手拈来。”

    薛朗点点头,表示理解。以苏寒的年纪,有现在这样的名声,肯定是治疗疑难杂症来的,不然,现在都讲究看病找老医生,一般普通的病,病人只怕不会信任他。像苏寒这样的年纪,肯定是寻常医生治不好的病症,才会找到他手上。也就是这样,他才能有现在这样的名声。

    刘医令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