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定居唐朝 >

第69章

定居唐朝-第69章

小说: 定居唐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大大的荣耀与赏赐。

    这菜看样子就是把鹅杀好,置于羊腹中,羊是烤熟的,鹅则是生生闷熟的,既有羊肉的的香味儿,又有大鹅的香味儿,想来应是极好吃的。也是极奢侈的菜式。

    纵观整个大宴,浑羊殁忽也就只做了这一道,里面的大鹅还被赐给薛朗来了,看看其他人满脸的羡慕之色,薛朗就秒懂其中的珍贵。

    连忙站起身致谢:“薛朗谢殿下赏赐。”

第117章 好上司的典范() 
平阳公主笑道:“与幼阳所立之功相比,区区一道浑羊殁忽算不得什么,快尝尝,可还吃得惯?”

    “喏。”

    薛朗也不推辞,大方从容的坐下,旁边立即有侍人上前,拿出一把精巧的匕首,干净利落的把大鹅切片——

    这鹅应该还小,骨肉都嫩,也或许是侍人的匕首锋利,连骨带肉居然切成了片状,原来鹅腹内还有东西,薛朗看了看,应该是肉和调料拌的糯米饭。

    执着筷子夹了一片,尝了尝,满口的鲜香,薛朗毫不犹豫的竖起大拇指,朗盛笑道:“纵有千百个形容美味的词语,我此时也想不起来,千言万语只汇成一句话,好吃!”

    平阳公主笑起来:“好一个好吃!有这一句好吃足矣!”

    众人也是一阵大笑。

    大宴正式开始。

    浑羊殁忽确实好吃,鹅是小鹅,份量不算多。薛朗自己吃了一半,剩下的一半让人给江临送去。他跟江临是兄弟,公主殿下的赏赐,自然可以分享。

    无有酒水,大宴的气氛当然虽然热闹但不热烈。大家热热闹闹的吃完饭,各自归家,休息一天,第二天再上班工作。

    回到听风院没一会儿,如圭带着人来给薛朗送公主殿下对他的赏赐。公主殿下没赐他田宅,只是命如圭送来几个木箱子,听着如圭唱礼,皆是金银珠玉。金赐了一斤,银千两,还有一小箱子珠玉,两大箱子绢帛。总之,都是硬通货。

    这些是赏赐。如圭命人捧着的还有他的官服!咨议参军事是五品上的官职,也就是说,从此摆脱绿色官袍,踏入绯红官服的行列!

    才刚升了官就送来官服,看来公主殿下早就在做准备,只等精兵营成军就升他官职。薛朗有些感动,又有些开心。

    诚心诚意的道:“请内侍官转达薛朗的谢意,殿下厚赐,薛朗没齿难忘,定当鞠躬尽瘁,尽力辅佐殿下。”

    如圭笑得和煦:“薛咨议的谢意,一定转达。殿下说,薛咨议如今身在苇泽关,以薛咨议之才,将来定是要进京任职的,田宅且等回京再说。”

    薛朗连忙道:“不敢,只这些已是受宠若惊,哪里还有再要殿下田宅的道理。”

    如圭道:“薛咨议的功劳,殿下是心中有数的,莫要客气,这些都是薛咨议应得的。”

    谢了如圭,如圭回公主殿下那里交差。薛朗梳洗一番,去找公主殿下致谢。经通报进去,公主殿下正一个跪坐着,端着一碗清茶,慢慢的品着。见薛朗来,招呼他过去坐下,让初雪也给他泡了一碗:“喝过幼阳所泡之清茶后,再吃茶汤总觉得味太杂乱,不如这清茶恬淡。”

    薛朗道:“茶汤放葱姜蒜就罢了,居然还醋,酸唧唧的,怎么喝?喝茶自是清茶才有滋味儿。”

    薛朗还挺怨念的。公主殿下莞尔,笑问:“幼阳所来何事?”

    薛朗连忙放下茶碗,起身向公主殿下行礼:“殿下厚赐,薛朗愧不敢受,特来致谢,薛朗”

    薛朗话都还没说完,就被公主殿下打断:“致谢的话无须再说,幼阳所立之功,区区薄赏,哪里有不敢受的道理!待红薯收成,圣人那里还会有赏赐余幼阳,届时,那才是真正的厚赏。”

    薛朗这才不说了,重又坐下。不知道李渊陛下会给什么赏赐,想来田宅是会有的,只怕奴婢杂役也会赏赐些,绢帛金银器等。

    “幼阳今天授旗时在想何事?”

    平阳公主突然开口问道。薛朗悄悄地汗了一下,实话实说:“属下是看场中旌旗招展,各有不同,在想旗子为何不同,有何功用之类的。”

    平阳公主显然没想到薛朗居然是在想这个:“就此事?”

    薛朗满脸郑重:“就是此事。”

    公主殿下淡然道:“原来幼阳不懂旗帜之意。按规制,身份不同、将帅不同,旗帜自然不同。”

    公主殿下就着清茶,给薛朗科普了一番。所谓旗帜,除了军旗,还有仪仗旗。仪仗旗一般有爵位的将领才会有。比如平阳公主的,除了有表明皇族身份的旗子,还有代表品阶的旗子。

    皇族的旗子叫朱旗,上面绣的是朱雀,并不是说平阳是公主,所以才画朱雀。皇族出行,如果仪仗齐全,旗子就好几面。

    军旗又与仪仗旗不同,主帅与将领各有各的旗帜。行军旗与驻地旗有不同,还有传令旗。所以,大凡大军行进,总是旌旗飘飘。可以说,看懂这些旗子代表的意思,几乎就懂了大半的唐朝军制。

    “那请问殿下,金鼓之声又有何意?”

    薛朗继续请教。平阳公主安然道:“所谓金鼓之声,乃是号令,闻鼓而进,鸣金而退。金着,锣也!”

    所以今天演武,听到的鼓声多,而鸣锣声少。

    “幼阳所缺者,皆是些常闻。难道幼阳所来的种花家,不用金鼓吗?”

    公主殿下真是见微知著,闻一知十。这个问题要怎么回答?难道告诉平阳公主咱们大种花家都用无线电!那么,无线电是什么?既有无线,肯定有有线,又是什么等等!

    感觉问题将会无穷无尽。于是,薛朗一脸正色应付公主殿下:“属下也不知军中用的是何种传令方法,没参过军。练兵之法是听参军过的师长叙述加上书上看来的,通讯之法却没有。”

    平阳公主道:“想来此乃机密之事也,幼阳不知也不奇怪。”

    平阳公主真是好上司。可惜这么好的人,却不长命说来,如今已是武德五年的五月,历史记载,公主殿下亡于武德六年,具体年月却没说——

    那些重男轻女的史官!多记个日期会死吗?会死吗?会死吗?

    搞得现在薛朗想救人都不知道如何下手。是因为生病亡故的还是因伤致死的呢?完全没有头绪,没有头绪,自然也就无从下手。

    薛朗是想救平阳公主的,且不说平阳公主是他的救命恩人,只说他受到的来自于平阳公主的照顾,就无法让他袖手旁观。在薛朗心里,平阳公主不止是一个好上司,还是一个能理解他的朋友。虽然,这只是他单方面的认知。

    对于朋友,哪能眼睁睁看着她死期来临。

    薛朗深深吸口气,突然问道:“敢问殿下,府中可有生丝?”

    “生丝?幼阳需要吗?这个容易,需要多少?我让人送来即可。”

    公主殿下问都不问一声做来何用,直接就问薛朗要多少。薛朗忍不住微笑起来,这样的公主殿下,又怎么忍心不救!

第118章 五月初五过端午() 
薛朗道:“属下曾听闻,用生丝编织细密的衣服,连箭也射不穿,即使被射伤,箭头也会连着衣服一起被射进伤口,救治的时候,只要拉衣服就能把箭头带出来,大大提升治愈几率。”

    传说纵横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每次战斗开始前,都会披上一件生丝编织的绸衣,这种衣服很难被箭射穿,战士被箭射中,只会连箭带衣服一起插进伤口,医生救治的时候只需要拉出衣服,就能把衣服连着箭头一块儿拉出来,大大的降低了蒙古铁骑的伤亡。

    薛朗不知道平阳公主会遇到什么劫难,只能尽己所能的提醒公主殿下多做防范,准备的充分些,想来度过生死大劫的机会就大些。

    平阳公主看薛朗的目光,颇为奇异,只是神色转眼即逝,又恢复往日的平静模样,问道:“幼阳怎会想起此事?”

    薛朗自然不能告知公主殿下是为了保障她的生命安全,只能道:“今天看演武,将士们威武强壮,刻苦勤奋。每一位将士的身后,代表的是一个家庭,保家卫国是责任,可还是希望将士们能安然归来。”

    平阳公主欣慰道:“仁者之心,不过如此。幼阳有心,我自会安排人去做。”

    薛朗诚恳道:“为花费计,不用做全身的长袍,只需要做短褐上衣的长度,护住要害即可。作为臣下,属下恳请殿下也要穿着此衣,保重贵体才是。”

    平阳公主看薛朗说得诚恳,似有感动之色,答应道:“可。”

    薛朗还不放心的叮嘱:“最好找织造技术高超的织工,细细密密的织上数层,越保险越好,领口最好是圆领袍,样式则织成短褐的样式,上衣、裤子可以分开穿,最大程度的护住身体。”

    叮嘱完似乎是不放心,拉过一张纸,还想把样式画出来。公主殿下默然不语,自顾自喝茶,倒是一旁的初雪咳嗽一声提醒道:“薛咨议,你所说的样式,奴婢已然明了,不用再画出来了。”

    被初雪一打岔,薛朗才反应过来,平阳公主是女士,他一个男子,又是下属,怎么能给公主殿下设计衣服呢?逾越了!

    薛朗满脸的不自在,赶紧俯首抱拳致歉:“是属下失礼了,请殿下责罚。”

    平阳公主放下茶碗,摆摆手,道:“幼阳也是出自一片公心,非是轻浮无行,不妨事。”

    “谢殿下不罪之恩。”

    无心闹了这么一出,薛朗也不好意思再坐下去,赶紧告辞出来。公主殿下倒是能沉得住气,神色恬淡,安然看薛朗施礼告退,没露出半分尴尬之色。

    如此,薛朗倒是轻松了许多。

    致谢后回听风院里,荷香已经整理出公主殿下的赏赐,并整理成册。除了官袍、官靴、腰带等一干事物,公主所赐金银珠宝,成色极佳,均没有什么标记。也就是说薛朗就是拿出去典卖了换银钱使也是可以的。

    但凡赏赐,一般皆有内造的标记,是不能私自倒卖的,倒卖了是犯法的。薛朗底子薄,到大唐后几乎可以说是孑然一身,公主殿下赏赐的这些东西,正当其时,比之太子建成赐下的田宅实用许多。

    薛朗一个单身汉,吃住都在府中,跟随平阳公主在苇泽关任职,送他田宅其实就薛朗现在的情况,并不恰当,除非薛朗已进京任职,否则,田宅处理起来并不方便,他连个能理事的管事都没有。

    平阳公主的赏赐更让薛朗心中烫贴,这样的赏赐,不管是他自己用,还是分给江临用都可以。女子确实比男子想得周到。

    五月初一过完,不过几天就是五月初五,端午节。苇泽关上下除了值守的,余者皆放假一天。

    早几日,薛朗就吩咐阿陈准备过节的东西,头天摘了粽子叶泡在水里,第二天一早起来,大家一起包粽子,恰好有上次休沐买回来的糯米——

    难怪能在粮店买到糯米,原来是快到端午节了!

    秀娘早早地做好了豆沙,显然,秀娘是甜党。吃粽子,薛朗是坚定地咸党。

    把挂的腊肉拿下来一条,要肥瘦相间的,这是准备做腊肉粽;还有新鲜的五花肉,特意去农庄割的;还有腌了将近一月的咸鸭蛋。

    一院子的仆人看着这些材料,全都傻眼。江临也摸不着头脑:“大哥,这肉粽能吃吗?”

    又一个甜党!逆端啊!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