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定居唐朝 >

第54章

定居唐朝-第54章

小说: 定居唐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过阿柳。”

    秦王与阿柳互相遥敬一杯。

    柳女官放下酒杯,妙目扫薛朗一眼,薛朗心头刚泛起不详的预感,果然听到柳女官道:“大王,阿柳不胜酒力,就此搁置,大王如若不尽兴,尽可找薛主薄喝,薛主薄练有大海无量神功,千杯不醉,酒量深如海。”

    卧槽!

    薛朗心头轰隆隆的奔过万匹羊驼驼,无言以对。

    秦王看薛朗一眼,问道:“何谓大海无量神功?”

    柳女官道:“此事马都尉乃是亲历之人,大王问马都尉就好。”

    秦王转问马三宝。马三宝口才便利,绘声绘色的把当日的情景描述出来,听得秦王笑声连连,薛朗薛朗想挖坑把自己埋了!可惜不能,只能假装自己不在。

    当然,最后,秦王只跟薛朗喝了一杯,因为秦王还要赶回去跟大军汇合,他来苇泽关看望平阳公主是私下里的行为,身为主将不好离开太久,吃了早饭还得赶回去。

    秦王笑道:“今日时间仓促,无缘见识幼阳的海量,待来日阿姐回京,我定当宴请阿姐与幼阳,届时再与幼阳好好喝上几杯,见识幼阳的大海无量神功。”

    薛朗薛朗笑得跟牙疼似的:“大王,那不过是一时戏言,当不得真的。”

    秦王大笑,与薛朗干了一杯。

    吃了一顿愉快的午宴,马三宝回军中忙碌,薛朗继续去农庄那边督造,柳女官被平阳公主叫上,一块儿给秦王送行。

    秦王与平阳公主话别,满脸真诚的关切:“阿姐,弟去了,阿姐好好保重。”

    平阳公主笑容亲切又温暖,伸手仿佛幼时一般轻抚弟弟肩膀:“去吧,路上小心,速速回京缴令,见到圣人、大兄,替我问好。”

    秦王欲言又止,最后还是点点头:“弟知道了,阿姐。”

    秦王翻身上马,望着平阳公主的眼光,复杂难以言说:“阿姐”

    平阳公主点点头,神情带着关切与决然:“别说,阿姐知道,二郎的委屈,阿姐都知道。大唐初立,太子乃是国之根本,你可明白?”

    秦王长叹一声,冲平阳公主抱拳一礼,一马鞭抽在胯下爱驹身上。神骏的马驹受痛,长嘶一声,疾奔而去。

    平阳公主望着秦王远去的背影,久久站立,一动不动。柳女官上前一步,低声道:“殿下,外面日头晒人,请殿下回府。”

    平阳公主望着秦王离开的方向,仰头望天,刺眼的阳光,几让人睁不开眼,伸手遮住眼睛,喃喃道:“天日之辉,万物莫可与争!”

    说完,长叹一声,回转公主府去。

    “殿下”

    柳女官看着公主殿下的身影,眼泪潸然而下,心中酸疼莫名,呆立一阵,方才追上去。

第92章 诸般准备() 
帝京长安,太子东宫——

    如圭恭敬的弯着腰,保持着行礼的姿势,太子不发话,便一动不动。

    太子沉默半晌方才沉声开口:“拿过来!”

    如圭赶紧把书信递上去。太子道:“三妹还有何话交代?”

    如圭连忙道:“禀太子,来时公主只吩咐奴婢把书信和东西送来即可返回,并无话交代。”

    太子面目深沉,看如圭一眼,如圭连忙又把腰弯下几分,太子道:“既如此,尔且回去复命即是。”

    “喏!奴婢告退。”

    如圭恭敬地退出去。太子望着置于案几之上的木盒,良久,方才轻蔑的开口:“不识抬举,枉费我之心思。”

    顿了顿,提起案几上的毛笔,侍从立即机灵的开始磨墨,备好纸张。太子用毛笔沾了沾墨汁,刷刷刷写了一封信,装入信封,直接递给侍从:“此信发予齐王。”

    “喏。”

    侍从恭敬地接过信,飞快的退出。

    苇泽关——

    薛朗吃了午宴后,重又回到农庄处,庄大海他们已经合力把芦苇秆放倒了一片,正再接再励的接着割剩下的。岸边上放着个篮子,篮子装了许多的蛋,大大小小都有,竟是割芦苇荡拣出来的野鸟蛋和野鸭蛋。

    薛朗笑道:“这是割芦苇割出的意外收获?”

    庄大海讨好的笑道:“正是,拿回去也不够分吃,兄弟们商量了一下,如果薛主薄不嫌弃,就拿回去尝尝。”

    薛朗瞟了一眼,估摸这篮蛋少说也有三四十个,便爽快的道:“行,待会儿我拣几个鸭蛋带回去。”

    庄大海道:“薛主薄,这野鸭蛋吃着腥气,不如鸟蛋好吃,不如拿鸟蛋回去,做个蛋花汤,下面极香哩。”

    薛朗笑道:“不用,鸟蛋你们留着吃,待会儿我让长俭给你们送些面条过来,你们自己煮了吃吧,我就要鸭蛋,回去做咸菜,我有独家秘方。”

    一听是独家秘方,庄大海立即闭口不言。薛朗肚里暗笑,这法子好用,不让还要听庄大海聒噪。

    带着这群伙夫干了几天活儿,薛朗是看出来了,这庄大海明明是个粗壮的汉子,说话却十分啰嗦,极简单的一件事,他都能颠来倒去的最少给你说三遍,这还是被制止的缘故,如果不制止他,会说几遍都不知道,薛朗一点都不想体验。

    庄大海人虽然啰嗦,干活儿却是一把好手,也不怕苦,带着人,淌着水,先把靠近岸边的浅水区割了,里面深一些的地方,要等把排水的渠挖好,把水排了,才能去割。

    这个小芦苇荡,说是小,薛朗目测最少也有十来亩,只是割浅水区的芦苇,十个人,只怕也要干上两三天。好在春耕快结束了,等春耕结束,可以雇周围的壮劳力来干活儿,人一多,活儿完成的就快了。

    割了一天,收获一篮子蛋,临收工前,薛朗捡了二十个野鸭蛋拿回去,准备让秀娘腌咸鸭蛋,配上小米粥,感觉粥都能多喝两碗。

    第二天薛朗还没去农庄,就被公主殿下召去议事。

    薛朗进去正厅,厅中已经坐了许多人,公主府这边的董司马、韩长史、柳女官,加上他,府兵卫所的马三宝、熊郎将、易参军等也都在座。

    见人到齐,平阳公主道:“秦王征讨刘黑闼,大胜而归。惜乎没抓住刘黑闼,刘贼逃往突厥而去。结合之前幼阳对于突厥会闹饥荒的情报,突厥南下侵扰诸州县几乎是已确定之事。秦王已班师回潮,齐王元吉尚留着征讨鲁王徐圆朗。刘黑闼引突厥叩关之时,只怕齐王也无暇他顾。”

    公主殿下顿住,眼神往下扫了一眼,望着诸将,董司马道:“如此看来,我苇泽关须得好好做战备才是,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此乃首要之事。”

    平阳公主轻轻颔首,道:“粮草一事,司马无需担忧,朝廷调拨下来的粮草尽够。”

    马三宝道:“启禀将军,突厥闹饥荒,一旦南下侵扰叩关,来的只怕不止是劫掠队伍,一些抗灾能力弱的部落,只怕会举全族之力而来。届时,附近州县能守住自家城池就已不错,何来闲暇顾忌我苇泽关?”

    平阳公主再次颔首,道:“马三宝言之有理。是故,本将决定练兵,在苇泽关守军的基础上,练出一支精兵,人数五千足矣。苇泽关众将听令!”

    “喏!”

    军官全都做听令状。平阳公主肃容道:“即日起,从兵士中择优挑选兵员,刀弓娴熟者择优录取,不限人数,可听明白?”

    “喏!”

    众将官领命。

    平阳公主又道:“前些时日,推行的队列训练法,诸营是否已经熟悉?”

    “禀将军,此法简单易行,学来容易,军士们皆已熟悉。”

    “甚好,今后就以队列训练之法来行进。”

    “喏!”

    平阳公主又下了一系列军令,全都时围绕着练兵这是大事来吩咐。

    韩进道:“敢问公主,练精兵现时是否还来得及?还有,练兵的花费,是朝廷划拨还是府中负责?该由何处支出?”

    平阳公主道:“花费问题,我已交由幼阳全权负责,幼阳已解此烦忧,花费无需担忧,一切皆有幼阳,韩长史须得做好总体事宜,注意协调各方,莫要有人懈怠,以至贻误军机才是。”

    韩进想起前些时日公主殿下的委任薛朗为军需官的手令,看薛朗一眼,道了声喏。

    各命令有条不紊的分派下去。薛朗做的是后勤工作,没有诸位在前线的军官们的紧迫感,只是,不知为何,总感觉公主殿下似乎对这件事极为重视,好像有什么在督促着她似的。

    皱眉想了半天,薛朗想不出所以然来。信息太少,就算是再高的智商,也推不出全局来。虽然不懂公主殿下的紧迫感,不过,做好他自己的工作,想来就是对公主殿下最大的帮助了。

    薛朗暗自下决定,又在心里默默过了一遍手头的事情,寻思可还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希望事情做出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如此方能报答平阳公主对他的大恩。

    “幼阳。”

    “属下在。”

    公主殿下突然叫他。薛朗连忙回神。

    平阳公主道:“你且随我来。”

    “喏!”

    薛朗赶紧起身,跟在平阳公主身后,出府而去。

第93章 薛朗世间唯一人尔() 
公主殿下带着薛朗直奔工坊,待薛朗坐着马车赶到,骑马而行的公主殿下已等候多时。平阳公主道:“我已让如圭从京中给你牵一匹温顺的骏马来,幼阳好好练练骑术,不说纵马如飞,也比这马车方便些。”

    卧槽!

    虽然公主殿下是好意,但薛朗根本没有想学骑马的意思。遥想当年,庆祝薛晴大学毕业,姐弟俩出去旅游,薛晴向往大草原纵马高歌的情怀,于是行程就订的大草原,骑马想起当初屁股与大腿的感受,薛朗是半分兴趣都没有。

    于是,薛朗道:“多谢殿下的好意,骏马给我那是白白浪费,属下根本不会骑马,要不,以后我还是骑我的自行车吧?”

    “自行车?”

    公主殿下恍然:“就是当初救你回来时那辆两轮铁车?”

    薛朗点点头:“自行车的速度不见得能追上飞驰的骏马,不过,超过马车却是无压力。”

    “可。不过,那自行车对道路无要求吗?”

    公主殿下问道。薛朗道:“属下的那辆是特意为崎岖的山路骑行而制造的,苇泽关的道路,几乎都可以骑行。”

    公主殿下点点头,没再说什么。两人一块儿进了工坊,看院子里摆放的东西,薛朗有种陌生的熟悉感——

    云梯、单杠、沙袋都是薛朗曾经画给公主殿下看的。除了颜色跟在现代往常见到的军绿色不同,材质略有不同,造型简直一模一样。

    薛朗一时间,百感交集。

    平阳公主问:“幼阳看看,做的可与你见过的一致?”

    薛朗走过去,伸手摸了摸,平抑住复杂的情绪,努力镇定下来,仔细看了看,道:“看着模样一致。”

    平阳公主面现欢喜之色,道:“如此就好。幼阳说的这些器具,对锻炼士兵体魄和力气,颇有循序渐进之妙,用来练兵,正当其时。”

    薛朗诚恳的道:“能帮到殿下就好,我希望殿下能练出精兵,保得苇泽关固若金汤。”

    这是薛朗的大实话。虽然苇泽关历史记载没有被攻破过,但现在多了一个他,曲辕犁都提前问世了,红薯、土豆等也种在了地里。根据蝴蝶效应,谁知道战况会不会有改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