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定居唐朝 >

第49章

定居唐朝-第49章

小说: 定居唐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朗把油条搂进怀里,用力揉着它的狗头,心里却不忘卖力的吐槽它。不知道豆浆什么时候发情,听说春耕后,公主殿下会组织人春猎,好像带着狗狗们去狩猎,如果到时候揣着崽子,就不能去了!

    男人大多喜欢舞刀弄剑,薛朗也不例外。在现代打猎是犯法的,在古代,打猎是一项贵族活动。薛朗其实挺想见识一下的。

第83章 发工钱的学问() 
因为后面陆续还有京畿道、关内道、河东道等三路的推广费送来,关于异人犁的收入,暂时还没有结算出来。

    不过,薛朗暗戳戳的自己计算了一下,就算是只分一成,暂时只分现在收来的,也足够他小富一把。起码,养这几个仆人,算不得大负担了。

    想起仆人们,薛朗屈指算算时间,似乎该到仆人们发月钱的时间了,又不好问长俭他们你们一个月工资多少钱,这事儿需要找人打听一下。

    薛朗是不赞同随意的给高工资的,随行就市就好,随意的提高价钱,一则对市场影响不好,二则是给自己间接的增加成本。你给高工资一次,后面怎么办?

    薛朗正琢磨找柳女官打听一下,有人来报,说是柳女官那边的绿茵求见。薛朗让人把她带进来——

    “奴婢绿茵见过薛主薄。”

    “绿茵姑娘不用多礼。所来何事?”

    绿茵道:“回薛主薄,我家主子柳文学有事请薛主薄商议,不便前来,只能劳烦薛主薄过去商议,请薛主薄原谅则个。”

    “原来是这样,行!你先回去,我稍后就来。”

    “喏!谢过薛主薄,那奴婢就先去回话?”

    “去吧。”

    先让绿茵回去,薛朗稍后才过去。奇怪的是,柳女官并不在她自己的办公室,而是在公主殿下的正厅,正伏案疾书,一副忙碌不已的景象。

    薛朗进去,奇怪的问道:“柳女官,为何是你在这里?我刚还去偏厅来着,却被告知你在这边办公,公主殿下又出去巡营了吗?”

    柳女官手中的毛笔,重重的放在桌上,看薛朗的目光,颇为复杂,直接白薛朗一眼:“还不都是怪你!”

    薛朗指着自己鼻子,一脸的莫名其妙:“我?为什么怪我?”

    柳女官叹了口气,道:“可是你给殿下进了一瓶烈酒?”

    薛朗秒懂!点点头,脸上的笑容,止都止不住,不自觉的压低声音问道:“公主殿下喝醉了?”

    柳女官不语,只是点点头,咳嗽一声,意有所指的看着薛朗。薛朗会意,赶紧把脸上恶趣味的笑容收了收,不过还是好奇的低声问了一句:“殿下喝了多少?醉到这会儿都还不能来办公?或是,昨晚上耍酒疯了?”

    柳女官表情古怪,再次白薛朗一眼:“薛主簿慎言。”

    “咳好吧,慎言,不问了!”

    薛朗咳嗽一声,按捺住自己的好奇心,道:“言归正传,不知柳女官唤薛朗前来,有何事商议?”

    柳女官也强行拉回注意力,道:“京中从军器监抽调了能工巧匠下来,要研制薛主薄送上的望远镜等物,此事,还需薛主薄你主理。”

    “成,没问题!等会儿我就过去看看。”

    询问了一番工匠们的驻扎地,薛朗打算等朝食后过去看看:“可还有别的事儿?”

    柳女官道:“还有一事,不过,并不急,先说薛主薄的事,稍后再说也无妨。”

    薛朗点点头:“这样啊,那请柳女官拨冗片刻,给薛朗指点一下杂事。”

    “何事?”

    柳女官就是这么敞亮,找上门帮忙的时候,从来不拿乔,也不会故意推托。薛朗连忙道:“请问柳女官,仆人们的月钱,是怎么发放的?”

    柳女官皱眉:“月钱?何谓月钱?为何要给仆役发钱?”

    难道仆役没月钱?!

    薛朗睁大眼:“就是每月要给仆人们发的钱,一等仆人多少,二等仆人多少,管事、粗使分别是什么标准之类的。”

    柳女官眼珠一转,眉头松开,问道:“可是相等于朝廷诸公的俸禄?”

    “对对,大概类似吧。”

    薛朗连忙点头。红楼梦里的月钱,到底算零花钱还是俸禄,都不好说,不过,意思大概差不多吧。

    谁知柳女官竟然柳眉一竖,叱道:“荒唐!哪里有给仆役发俸禄的道理!”

    薛朗是真惊讶了!

    弱弱的追问:“难道在大唐,仆役是不用发月钱的?”

    柳女官嗤笑一声,道:“律法云,奴婢贱人,律比畜产。难道薛主簿还给你家中的牲畜发工钱?”

    薛朗:“”

    薛朗好想打自己两巴掌,然后默念三遍——叫你傻逼!

    都是被红楼梦误导的!

    看红楼梦里,为了支付府里的开销,凤辣子都在外面弄出人命了,看书里给仆人们发月钱,还以为古代都差不多。居然忘了红楼梦的背景可是清朝,而清朝可是把大臣士大夫们都视为奴才的奇葩朝代!

    薛朗好生蛋疼!论在常识问题上闹笑话是一种怎么样的感受!

    看薛朗嘴角抽抽的样子,柳女官道:“奴婢附藉主人,身系本主,等同畜产,只需供给衣食就好,如若伺候的好,你开心可以赏赐奴婢一二衣食、钱财,哪里有月月发钱的道理!此话可在奴婢们面前说过?”

    薛朗赶紧摇头,他只在心里想过,从来没问过。不当面问人工资的忌讳,他还是懂的。

    柳女官这才放心的点点头,道:“看来需得给薛主薄好好介绍我大唐的方方面面才是。正好,奴奉殿下命,与薛主薄商议您的俸禄一事,奴就与薛主薄好生论上一论。”

    薛朗抱拳行礼,诚心受教:“请柳女官指点。”

    柳女官道:“薛主薄,按照朝廷规制,薛主簿乃是平阳公主府的职事官,因平阳公主功勋,圣人特敕公主位比亲王,是故属官品级也按照亲王府配置。俸禄按律每年可得禄米九十石,职分田五顷。按律,京官俸禄可每年整年发放,称之为年俸;外官俸禄则由公廨田支付,无有整年发放的。薛主薄乃是公主府的职事官,俸禄当由朝廷发放,故而,可领年俸。”

    薛朗点点头,他是不知道具体可以领多少俸禄,但却知道高祖朝官员的俸禄只有禄米和田地,到了高宗永徽年间,官员的俸禄里,才多了绢帛。

    柳女官道:“按制,五品以上官员职分田一般分在就职地,地随人走;六品以下职分田一般分在家乡。薛主簿乃是异国归来之人,籍贯建康,却无有亲属。这职分田分在何处?殿下体谅薛主薄的特殊之处,命奴问一问薛主薄的意思?”

    这个还用问吗!

    薛朗立即问道:“可以安排在长安吗?我以后打算在长安定居来着。”

第84章 薛朗的常识培训课() 
柳女官一脸“还算聪明”的赞许表情,颔首点头:“可!”

    之后,提笔记在纸上。

    职分田不属于官员本人,只是相当于俸禄的一部分,平阳公主这么任由薛朗自己挑,已经算是十分照顾的事,薛朗铭记于心。

    柳女官又道:“除了禄米、职田,尚有杂役和月杂给。杂役本来应该发给薛主薄您官奴婢,只是幼阳初归,手下无有调教奴婢之人,故而殿下从自己的私奴中抽调人手给你。”

    柳女官又道:“鉴于薛主薄的情况,奴婢一事,需得细细说分明。薛主簿,奴婢是律比畜产,有价买卖,附籍本主,身系本主,有色当婚。可别再说什么月钱之类的事,让外人知道是要闹笑话的。”

    薛朗诚恳认错:“是我弄错了,见笑,见笑。”

    柳女官点点头,道:“接着说俸禄,杂役之外,尚有月杂给,皆是衣食等物,例如每季用的炭,粮面酒肉这些,以后都会直接发到听风院。除了俸禄是按年发放外,月杂给有些是按月,有些是按季,届时,府中自会全部发放到听风院。”

    “好,谢谢柳女官。”

    “无妨。”

    柳女官又啪啪啪的给薛朗详细解释了一下朝廷对于官员的优待,除了俸禄,每年元正、冬至还会各赐绢五匹,金银等东西;按品级每年还发给各种场合穿的衣裳五套,包含衣服鞋袜帽子全套。

    这些福利不止是官员本人,还能惠及配偶。如果家中有直系亲属丧事,比如祖父母、父母什么的,办丧事的时候,国家还会派人来帮忙10天,还会按照品级发放丧葬所需要的物品,还会赐给绢帛、栗米。

    除了以上说的这些,还提供住房、乘车等优惠,亲属可以享受免役的待遇,子孙可以享受优先入学和做官的特权等。

    这么优越的待遇,难怪古人削尖脑袋都想做官,做官好处太大了。薛朗表示他要努力!

    说完这些,柳女官特意强调:“良与贱,天差地别。在律法上,如有良民与贱民斗殴,良民有罪可减一等,贱民有罪则加一等重罚,以此论推,奴婢告主视为大忌!”

    柳女官似乎是看薛朗缺乏这些常识,特意给薛朗科普了许多律法规定中关于奴婢的内容。这年头,奴婢不仅没有社会地位,更没有人身自由,等同于主人的私产,打骂随意,就是不小心打死了,如果杀的是有罪的奴婢,只要禀告官府就是无罪的,如果没有禀告官府,杀有罪的奴婢,杖一百;杀无罪的奴婢,徙一年。

    而奴婢杀主被视为十恶之一,就如柳女官说的一般,是大忌。就算是遇到皇帝大赦天下,这种罪行的罪犯也不在大赦的范围内。

    难怪万福会那么说!原来背景原因是这样的!果然,人的心思,除了地位、经历的影响,还需要对大时代背景的了解,唯有这些统一结合起来,才能理解他人的立场和选择。对于奴婢们的想法和做法,薛朗才不再觉得看着云山雾罩,难以理解。

    薛朗表示懂了!

    薛朗起身,一揖到底:“多谢柳女官教我,薛朗出来,如果没有柳女官指点这些,闹笑话不说,只怕一不小心还会触犯律法,如此大恩,无以为报,请受薛朗一礼。”

    柳女官连忙避开,道:“薛主簿快别如此多礼,奴家不过是动动嘴罢了,算不得什么。”

    薛朗正色道:“对柳女官来说只是动动嘴的小事,对我来说,确实受人恩惠的大事,这一礼,柳女官当得!”

    诚恳郑重的向柳女官道谢后,问了再没别的事情,薛朗才回转听风院去。叫长俭把阿陈叫来,交代他以后有月杂给下来,到时候就让他去领,领回来交予荷香,由荷香分派。

    一应杂事交代完毕,吃了早饭,薛朗带着长俭出门,去匠户区——

    军器监下来的工匠们,被分了住在那里。下来的工匠,一共五位,每人带着两个徒弟。薛朗过去,请人把五位师傅请来,就在工坊里等着。

    “见过薛主薄!”

    “师傅们客气,不知怎么称呼?”

    来的师傅们皆是中年人,三十往上,四十往下,恰是手艺精道,年富力强的时候。带的徒弟也不算年幼,都是二十来岁的青年,都是已经学了技术,准备出师的年纪。

    看来这些师傅真是来做事的。

    五位师傅分别是尤年春、汤胜田、严富贵、杜夏至、武家福。尤年春师傅善于铸造刀剑;汤胜田、严富贵两位师傅善造弓弩;武家福木工活儿是一绝,杜夏至却是雕琢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