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定居唐朝 >

第34章

定居唐朝-第34章

小说: 定居唐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弄好这些,当天就给公主殿下送去三个菜,得到公主殿下婉转的好评。

    心情是愉快的,只是天气却有些怪,越来越冷,阴沉沉的,隐约似乎有要下雪的迹象。冷得薛朗这从全球变暖气候穿过来的人,又把收起来的现代衣服穿在里面,外面穿上公主殿下让人给做的皮裘,才算扛住寒冷。

    气温的突然下降,让公主殿下又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薛朗只得扔下手头的工作,早早带了一堆食材过去——

    公主殿下的正厅里有炭盆,比外面温暖许多,不过,由于屋子太空旷、宽广,又怕一氧化碳中毒,开着门窗,其实还是冷。

    公主殿下长身玉立,一人站于窗边,见薛朗来,才转会身来——

    “殿下早。”

    “幼阳来得如此早?她们是”

    公主殿下疑惑的看着薛朗身后的腊梅、荷香和秀娘,三人皆提着大大的食盒。薛朗道:“殿下送去的猪肉还没吃完呢,昨天让秀娘炸了一些丸子,待会儿等同僚们都来开会,让秀娘做丸子汤,放上多多的葱姜,给大家喝了驱寒吧。”

    公主殿下赞许的道:“幼阳想的周到!初雪,带秀娘她们去找东祭酒。”

    “喏!”

    初雪带着秀娘她们下去。

    薛朗问道:“殿下可是担心洺州的战事?”

    平阳公主点点头:“看天气似有大雪,洺水城四面环水,刘黑闼最近几日正围攻洺水城,如有大雪,于世民增援洺水城不利,只怕洺水城要有不测。”

    公主殿下这军事才能,真是杠杠的!

    历史记载上,因为这场大雪,唐军无法增援,李世民麾下悍将罗士信兵败被杀,洺水城短暂陷落于刘黑闼之手。不过,四天后,洺水城又被李世民抢了回来。看着只失陷了短短四天,可这场战却因为大雪是场硬战。

    从李世民那边来的军报,薛朗也曾看过,对战事情况进展也知道。逐开口道:“天时有变,就是考验领军统帅的时候,以秦王的能力,即使一时吃亏,想来也能扳回来。况且,所谓的危机,就是危险中还不乏机会。以秦王之能,定能拿出应对之策。”

    “危机就是危险中不乏机会吗?幼阳常有警醒之言,震耳发聩。”

    平阳公主点点头,眉目间虽然还有担忧之色,不过显然也像薛朗一般相信她的弟弟李世民。

    薛朗被夸的不好意思:“殿下,这不是属下说的,而是种花家那边的大家说的,我只是引用一下。”

    薛朗某些时候还是挺诚实的。公主殿下不由莞尔,转开话题:“天气突然变坏,可会对红薯的育苗有变化?”

    “请殿下放心,属下早早就做了准备。室外的盖上了厚厚的茅草御寒,室内的红薯也有御寒措施。”

    “幼阳做事,我是放心的。”

    两人谈论了一下工作的事情。公主殿下突然问起:“包子它们可还好?幼阳今日一直忙于事务,怕是没空再陪它们了吧?馒头可还有带包子它们出去打猎?”

    薛朗道:“最近多是万福在照顾它们,我就是每天有空的时候陪着出去散散步。打猎没让再去,如今已是春天,打猎容易打到揣崽子的,还是不去了。”

    闲聊了几句,下属们终于来了,不过一会儿的功夫,人就来齐了。公主殿下让众人坐下道:“天气寒冷,让诸位一大早就过来,辛苦了!初雪。”

    “喏!”

    初雪立即出去了。公主殿下道:“东祭酒准备了一碗肉汤,各位先喝了驱驱寒气。”

    一个年约三旬的妇人立即带着人,端着热气腾腾的丸子汤上来。这还是薛朗第一次见东祭酒方大娘,还以为起码四十岁左右,想不到这么年轻!这么年轻就被人叫做大娘,那岂不是说等他到那个岁数,就要被称作大伯了?!

    卧槽!阔怕的古代!

    薛朗的思维又发散了!还好有侍女端给他丸子汤,终于把他发散的思维拉回来了!

    丸子汤得到众人的一致好评,倒是没人因为是猪肉而有嫌弃,也是,除了墨竹那种肤浅的女子,谁会因为吃一顿猪肉就降低了身份,只能说墨竹脑回路异于常人。

    用了丸子汤,驱散一身的寒气,众人开始议事。薛朗基本负责听,他管的事情,暂时都跟洺州城的战事扯不上关系。

    公主殿下问了一会儿,又问道:“床弩做出几架了?”

    “回将军,只做出两辆,有一辆尺寸计算错误,废了。”

    “先给世民送去,派工匠跟着去。”

    “喏!”

    三弓复合床弩要去参与洺州之战了?!

    薛朗忍不住浮想联翩——

    历史记载,洺水之战,李世民与刘黑闼一共对峙了六十多天,也就是打了两月余。算算时间,李世民一月底领兵奔赴洺水,到现在已经将近月余。

    因为即将到来的大雪影响,洺州城即将失落到刘黑闼手中。不知道有三弓复合床弩,会不会改变局面,让李世民早日结束洺水之战。

    薛朗蛮期待的!

第58章 所谓的奇花异草() 
就如历史记载的一般,初春的那场雪还是下来了!没有暖气、没有羽绒服,没有棉袄,甚至连双棉鞋都没有,御寒全靠一身正气。

    这样的天气里,公主殿下为体恤下属,给下属们又是送碳又是送衣裳,薛朗还多了两个手炉。

    捧着荷香她们弄好的手炉,揣着写好的推广计划,就算是大雪天,也得去见公主殿下——

    越快把曲辕犁的推广计划定下来,才更好筹备。

    路上的积雪明明已经清扫的很干净,结果,到了公主殿下的正厅,感觉鞋底还是湿了,进去前,长俭从书箱里拿出一双干的布鞋:“郎君,请换鞋。”

    薛朗连忙换了干的鞋,脚上的寒冷才感觉好些。进去正厅,厅里燃着炭盆,十分暖和。炭是上好的,只是还是有些味道,薛朗忍不住打了个喷嚏——

    “薛主簿这真是人未到声先到。”

    是柳女官,她也在公主殿下的办公室里。薛朗揉揉鼻子,先给公主殿下见礼:

    “参见殿下。”

    然后转向柳女官抱拳:“柳女官早。”

    公主殿下摆手道:“无须多礼,初雪,给薛主簿上杯姜茶驱驱寒。”

    一杯姜茶灌下肚,顿觉暖和了许多。薛朗一脸活过来了的表情,惹来柳女官的调侃:“看薛主簿的作态,难道是外面更冷了?或是皮裘做薄了?”

    这个刁钻娘们儿!

    薛朗心里默默吐槽,嘴上道:“这里既买不到棉袄,也买不到羽绒服,御寒全靠一身浩然正气,我这种外来户觉得冷自然是正常的。”

    “一身浩然正气?”

    柳女官别有意味儿的把薛朗打量一圈,嫌弃道:“薛主薄能拉开三石弓吗?”

    卧槽!这个必须论一论!薛朗刚想撸袖子,想想觉得冷作罢,嘴上道:“你不能因为我瘦就歧视我的体力!我阿嚏!”

    该死的炭!关键时刻害他掉链子!

    迎着柳女官意味深长的眼神,薛朗决定不跟娘们儿一般见识,又不可能脱衣让她看肌肉,那会被当成流氓打出去的。哥们儿是内秀的男人。

    围观两人斗嘴的公主殿下体恤关怀下属,插嘴道:“幼阳可是不惯此地寒冷?莫要着了风寒才是,召刘正春来把个脉吧。”

    薛朗摆摆手:“谢谢殿下,不过不用,不是冷的,是被炭呛的,不太习惯燃炭的气味儿。”

    公主殿下奇道:“难道种花家不烧炭取暖?”

    薛朗道:“回殿下,除了特别偏远的地方,一般都不用了。北方有暖气,南方有空调,外出有棉袄、羽绒服,已经基本不用燃炭了。”

    平阳公主问道:“听幼阳意思,棉袄、羽绒服是一种御寒的衣物,不知是何物所织?”

    薛朗便介绍了一下羽绒服是什么做的,说到棉袄,问道:“殿下可有见过哪一家有种植一种果实里面是白色的纤丝团的花草?”

    公主殿下还没回答,柳女官就问道:“薛主簿说的可是白叠子?”

    白叠子?!

    古今叫法差异这个问题是真蛋疼,薛朗干脆掏出钢笔来,画下棉花的样子,问:“这个叫白叠子?”

    公主殿下端详一下,道:“确是白叠子,我京中的府邸花园中也有栽种,种子是从高昌国来的,前隋时就有传入,也算奇花异草。听说高昌国用来做白叠布,布质柔软,只是高昌对于织造之法,管制颇严,外人不得其法。”

    柳女官赞同的点点头。薛朗道:“这个就是棉花。可以用来做棉袄、棉被,造价既便宜,又暖和,在御寒方面,比羊毛被造价低多了!最适宜普通老百姓!”

    中国古代的织物原料多用的是葛、麻、丝、羊毛,棉花的大面积种植和使用,最早在宋元以后。在此之前,棉花只传入边疆地区,没有传入中原。中原地区只当做奇花异草种植,用于观赏。

    薛朗一脸“你们暴殄天物”的表情,公主殿下默默喝了一口热水,看不出心里的想法,养气功夫一如以往的出众。柳女官明显老实多了,不自在的摸摸手。

    公主殿下当机立断:“阿柳,传书京中,命人搜集白叠子的种子过来。”

    说着,望向薛朗:“幼阳可知一亩地约要多少种子?”

    薛朗道:“在种花家一般五到七斤一亩地,这里的种子不知道,不过,最少也要按照这个数目准备。顺便,送种子来的时候,记得带上两个善于栽种棉花的人,我也没实际种过棉花,只是见过。”

    公主殿下望向柳女官,柳女官立即应喏。

    说完棉袄,公主殿下目带深意的望着薛朗,道:“我庆幸当日巡营之举,有幼阳,大唐幸甚,本宫幸甚。”

    薛朗不好意思的笑笑:“殿下过奖,不过是见得多些,两地有差异罢了。”

    “幼阳当得此话。在幼阳来说是两地差异,于我大唐来说却是得天之幸。幼阳对我大唐来说,是有功之臣,本宫知道,圣人知道。”

    公主殿下说得斩钉截铁。薛朗笑了下,诚恳道:“殿下,属下如果说不想立功,那是假的。可也不只是立功,我家祖上也曾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身为子孙后代,我也想为这片土地做点儿什么,这才不枉来这世间走一遭。”

    “好!”

    平阳公主道:“幼阳的抱负,本宫晓得了。”

    薛朗道:“谈不上抱负,只是做我能做的,至于最后成与不成,尽人事,听天命!如此我也算问心无愧了!”

    公主殿下深深看他一眼,点点头,没再多言。薛朗见状,掏出写好的推广计划:“殿下,这是属下写的推广计划,请过目。”

    公主殿下接过推广计划——

    薛朗用白话文写的,写的时候,遣词造句已经尽量用古朴一些的,基本没用现代词汇,几乎一目了然。

    公主殿下看完,没先评价计划好坏,倒是先夸薛朗:“幼阳这文章写的唔,胜在通俗易懂,一目了然。”

    薛朗默默运气:“殿下,重点是这个计划如何?”

    平阳公主这才道:“似乎太过热闹,不够庄重!”

    薛朗泄气:“殿下,庄重的那是祭祀,咱们这个就是个简单的仪式,就是求一个热闹、喜庆,请您带着司马、长史两位大人去剪彩,剪之前先来段锣鼓舞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