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定居唐朝 >

第321章

定居唐朝-第321章

小说: 定居唐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朗道:“所处位置不同,想法、做法都会变得不同。依我看,二郎今日定不会明白你的深意,你这般作为,只会恶了姐弟之情。”

    平阳公主道:“我知道,自是,为人行事当有所为有所不为。这些作为,既能表我心中忧虑,又能尽我为姐为臣之责,略圆我与大兄的兄妹之情,我便会为之。只是,郎君却要受我拖累了!”

    薛朗笑着摇摇头:“无妨,说起来,我当日想做官,不过是想活得有点儿尊严,不想朝不保夕。其实,对当官我并没有多少热忱,只是,既然做了就要尽到责任,现在不做也挺好!”

    平阳公主深情看他一眼,道:“为公,我明日会进宫,劝父亲下册封太子明诏,敕令礼部筹备册封大典,帮助二郎稳定局势人心。为私,也算全了我与二郎的姐弟之义。至此,对父亲也好,大兄也罢,及至二郎,我当无愧矣!之后,我便不再入朝,安于家中,相夫教子,为郎君生儿育女,愿与郎君夫妻相偕,郎君意下如何?”

    薛朗开心的用力点头:“好!”

    平阳公主嫣然一笑:“既如此,郎君为何还不抱为妻上榻就寝?”

    “爱妻有命,莫敢不从!”

    薛朗笑着上前,稳稳地一把抱起她,向内室走去。侍女们脸红红的互相看一眼,潮水般安静地退下,室内唯余夫妻二人,轻声细语,一室皆春。

    第二日,清早起来,薛朗神清气爽的去准备给圣人过生日的菜单,平阳公主在镜前绾好发髻,直接进宫,与圣人密议一个多时辰后——

    “放肆!”

    圣人斥了一声,旋即心灰意冷,责问道:“二郎让你来的?”

    平阳公主跪在地上,否认道:“不是。女儿今日所来乃是为了宗庙社稷,非是二郎。”

    “宗庙社稷?”

    圣人怀疑的看她一眼,平阳公主坦然道:“正是。大唐建国至今不过区区九年,大唐立国不易,创业立国乃是父亲心血所成,父亲何忍毁弃?父亲,既然二郎大势已成,何不成全于他?成全二郎非止为他,也是为宗庙社稷,国祚绵延,更是为了全父子情谊!”

    圣人静默片刻,叹道:“你言之有理!”

    “那么,父亲”

    “罢了!让温大雅来,朕这边下诏!”

    “父亲圣明!”

    圣人苦笑一声,道:“朕若圣明,何至有今日之局?既然二郎想要,便与他吧,终有一日他会知道,这天下岂是好担的!”

    平阳公主静默不语,只朝圣人跪着叩头。圣人叹了口气,拉起她,突然问道:“水奴取了姓名无有?”

    平阳公主道:“未曾,尚不满三岁。”

    圣人道:“不如朕今日与她取一个?”

    平阳公主笑起来,道:“若能得父亲赐名,乃是水奴之荣幸。请父亲赐名!”

    圣人道:“便叫净识吧。”

    净识薛净识

    平阳公主再度行礼:“多谢父亲赐名!”

    武德九年夏,六月二十四日,高祖李渊下诏,册立次子世民为太子,同时册封秦王妃长孙氏为太子妃,着钦天监挑选黄道吉日,于八月初一举行册立大典。

第543章 时光如水() 
“爸爸!”

    薛朗从外面回来,立即得到水奴小宝贝的一个热情拥抱和亲亲。

    薛朗笑着抱起女儿,亲了亲,笑问:“水奴今天乖不乖啊?”

    “乖!弟弟也乖!”

    那小样子逗得薛朗又亲了她一下,抱着一块儿进去。

    武德九年八月初一,圣人李渊于太庙祭祖,圜丘祭天,举行太子册立大典。十日后,圣人李渊禅位于太子,居于大兴宫。李世民登基为帝,次月立原太子妃长孙氏为皇后,立嫡长子承乾为太子,改元贞观。

    同年,因擅离职守,夺安国平阳长公主水师提督一职,罚俸三年;夺芮国公薛朗督农官一职,罚俸一年,去职!调苏州都督江临接任水师提督一职;贞观元年春,薛朗与平阳公主的小名檀奴,大名薛净朴的长子出生,薛朗闲赋在家,未曾在朝中任职。

    薛朗出去查看农庄情况的方才回来。

    武德九年是个暖冬,夏天炎热,雨水稀少,黄河流域都有些干旱,包括关中,粮食也因为降雨少有些减产。到贞观元年,同样还是一个暖冬,渭水河畔的水面较之往年下降的更多,如果明年雨季到来的时候,雨水依旧稀少的话,只怕旱情还要持续。

    薛朗出去看了一圈,长安城周边已经建起来很多水车,因为发达的水利设施,可以预期,粮食会减产,但还不到颗粒无收的地步。

    不过,薛朗担心的是另外一件事,这件事历史上也是有记载的。为了言之有物,他还特意去田里蹲了好几日,细细查看了一番,已经可以确定。

    平阳公主看薛朗眉头蹙着,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把檀奴放到摇篮里,问道:“何事如此忧心?”

    薛朗道:“建瓴,你听过一句话吗?”

    “什么话?”

    “久旱必有蝗!”

    即便是平阳公主神情凝重起来:“你的意思是,来年可能爆发蝗灾?”

    薛朗点点头,使人去把他从田里挖回来的土抬到廊檐下,朝平阳公主招招手,平阳公主立即出来,看他扒开土块:“看到没有?这些就是蝗虫卵!”

    平阳公主看了一眼,表情不变,只略有些疑惑:“这便是蝗虫卵?当真?我听人说蝗虫乃是鱼虾卵所化,不是应该在水里?为何在土块里?”

    薛朗一瞬间有些傻眼!满脸的不可思议:“我的殿下,这蝗虫是昆虫科的,这鱼和虾都属于动物类,鱼是脊索类,虾是节肢类,跟蝗虫是不同的物种。这蝗虫是鱼虾卵所化谁这么误人子弟乱教呢?”

    平阳公主眼珠游移了两下,不动声色的问道:“昆虫、脊索、节肢何解?各有何不同?”

    薛朗立即解释道:“这是生物学上的物种分类。我跟你讲”

    薛朗慢慢的给她解释什么是生物学,分类又是怎样的,以什么为标准。平阳公主一边听着,一边悄悄地吐了口气。

    待听完,又细细看了看土块里的虫卵,神情凝重起来:“虫卵竟如此多!”

    一个篮子的土块,扒开就有好几排蝗虫卵。这还只是一篮子土,若是每亩田地里,这样的土块不需要多,只要三分之一平阳公主已不敢往下想,顿感头皮发麻。

    薛朗拍拍手上的土,就着下人端来的水净手,道:“你跟我来!”

    拉着平阳公主往耳房走,到了耳房,推开门,屋里放的全是箩筐,箩筐里全是土块。薛朗蹲下,开始扒拉土块,抬头喊平阳公主,道:“这是我去年挖的,你来看!”

    土块已然干透,里面的虫卵也干瘪了,但是,还能看出蝗虫卵的样子。薛朗道:“去年雨水便少,我就怕闹蝗灾,特意关注了一下。这屋里的土块,都是我从你我的农庄之上,还有我们农庄附近的田地里采集的,里面的虫卵算不得多。所以,去年我只是让人把土翻深一些,火烧,撒石灰粉。今年持续干旱不说,气温也更暖和了些,我留心了下,果然,土壤里的虫卵比去年更多了,这个密度来年定是要闹蝗灾的!”

    平阳公主神情严肃起来:“此事可有把握?”

    薛朗拍拍手上的土,道:“八九不离十!土块里的虫卵对比你也看过了,以今年的密度,等来年春天,虫卵孵化,几乎已经可以确定必然会发生蝗灾!”

    平阳公主瞬间想了很多,苦笑起来,道:“如此你想好如何为之否?”

    薛朗毫不犹豫道:“我既然有土块里的虫卵作证,也不算空口白话,妖言惑众,自然是上报圣人。”

    平阳公主幽幽一叹,道:“如今是贞观元年,等到开春,不过是贞观二年。圣人登基不过两年,连年旱灾不说,眼看又要爆发蝗灾”

    话虽未说尽,但意思已经明朗。本来二郎的皇位得来的便名不正言不顺,登基之后,又这般不顺,以古代的封建迷信看,恐怕会被人说成天谴。

    平阳公主复道:“幼阳你一片公心上报,若因此被小人构陷,若二郎又因诸般考虑要治罪于你当如何?”

    薛朗决然道:“总不能当做不知道!若能防患于未然,蝗灾也不可怕,若是放任发生,那是草菅人命,我良心不安。何况,天灾便是天灾,天灾成因复杂,与人何干?这天灾扯到当政者的德行上,我看就是乱弹琴!”

    这掷地有声的样子,平阳公主心头一暖,这便是她的幼阳。微微一笑后,问道:“你方才说若是防患于未然,蝗灾也不可怕可是有解决之法?若是有便写了,明日一起呈上去,如此方为最好,免得有小人构陷你妖言惑众。“

    薛朗点点头。

    这一年多来,他闲赋在家,除了逢节日圣人宴请王公大臣他会列席外,并不上朝。不过,进宫的次数反而多了,或是与平阳公主一起,或是带着水奴,或是他独自一人,皆是进宫去陪老丈人的,拉着老丈人一块,翁婿两个人要么钓鱼下棋,要么作画吟诗当然,作画的是薛朗,吟诗的是老丈人李渊同志。

    虽然老李同志作诗水平也不咋地,但比他那呆女婿却是好了不少。至于诗写出来谁唱这个问题,在试过一次听薛朗唱歌后,老李同志便觉悟了,每次写了都自己唱,若是平阳公主在场,便让平阳公主唱,让薛朗唱歌老李表示,还想多活几年。

第544章 论蝗() 
“大家,芮国公薛朗薛驸马递了牌子入宫,请求面圣,言道有急事禀报。”

    李二一下朝,贴身近侍就来禀报,不禁微微一愣,这还是这一年余来,薛朗第一次主动递牌子请求面见。

    阿姐这一年余来,甚少出来走动,来的最多的便是进宫看望父亲,皇后过去请安的时候,遇到过许多次。

    近侍看圣人也不说话,只那么静默着,也不敢多言,就这么悄无声息的跟着,片刻之后,才听到圣人一句:“宣进来!”

    “喏!”

    不一会儿,薛朗进来,身上还穿着裘衣,行礼:“臣薛朗拜见陛下。”

    这位小李圣人跟他爹老李圣人不一样,两口子的寝殿还跟在东宫一样的风格,哪里离藏书库近就住哪里,并且,帝后同殿而居,立政殿已经可以算前宫的范围,倒是方便大臣们觐见。没办法,人两口子感情好,御史也不敢多言去触碰眉头。

    “平身,免礼。幼阳在我这立政殿可谓稀客,稀客临门,可喜可贺。”

    登基一年余,小李也不是过去了小李了,身上的气势比之过去已不可同日而语,若说过去还有些稚嫩,现如今,可却是满身的帝王气概。

    薛朗微微一笑,道:“圣人政务繁忙,臣下自不敢随意打扰,如不是事态紧急,耽搁不得,也不敢来打扰圣人。”

    小李圣人是知道薛朗的性情的,闻言立即问道:“不知是何事?且说来听听。”

    “喏!”

    薛朗心里挠头,干脆的道:“请陛下看疏奏。”

    说着,把疏奏递给内侍,让内侍呈上去。小李圣人接过看了起来,越看表情越发的凝重起来,待看完,沉声问道:“幼阳,此事可准?”

    薛朗坦然道:“陛下敢以项上人头担保,八九不离十几乎可以确定了!为此还特意去田地里查看过,今日进宫也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