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定居唐朝 >

第303章

定居唐朝-第303章

小说: 定居唐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奴立即接过,抱着就啃起来。薛朗在一旁惊奇的道:“衡宇,你的脸好了?”

    苏寒道:“有些进展,不过,还不够。”

    薛朗欢喜的道:“有进展就是好消息!”

    薛朗真诚的欢喜让苏寒暖心,朝他点点头,问水奴:“叔叔抱抱好不好?”

    水奴立即扑进苏寒怀里,让他抱着,除了脾气有些小霸道,水奴小宝贝是个开朗、不认生的小宝宝。

    进了屋,孔小姐就迎出来:“奴家拜见驸马”

    薛朗虚虚一扶,道:“我与衡宇是好兄弟好朋友,弟妹不用这么见外,快请免礼。”

    水奴是认识孔小姐的,一见到她就笑眯眯的叫起来:“姨姨!”

    互相见礼后,进屋各自入座。孔小姐带着水奴玩儿,两个好基友叙旧。薛朗问:“在长安城待得好好地,怎么想着到台州来了?你们搞医学研究的,不是应该在大城市,资讯、资料更齐全吗?”

    对着旁人不好说,对着薛朗,苏寒自然可以一吐胸中之言,道:“快别提了!长安城虽好,可无有清静也是叫人头疼。幼阳应是知我的,我只想专心研习医术,不想掺和太多俗事,若是在长安,哪里能有这般自在!还不如来台州,一者离幼阳和阿临近,二者,若能为公主殿下效劳一二则更好。”

    薛朗点点头,道:“也好,可惜子鸣还在京中,不能过来相聚,不然,我们几个好友一起在吴地,过点儿逍遥日子也挺好的。”

第513章 论将() 
“可是在长安有人扰你清净了?”

    苏寒长于乡野之间,虽然是吃货一枚,偶尔有些逗比,情商也低,但其实是个本质上略有些单纯的人。于医术研究却有一颗虔诚的心,不然,以他的医术和名望,鲜少有人还能以学徒的身份,在太医署潜心研习医术,只为补自己不足。

    长安是天下的政治经济中心,最发达、最优秀的资源只会往长安汇聚,若要研习最前沿的医学知识,自然是长安为佳。但苏寒这样的人都觉得长安不好待了定然是有人扰得他烦不胜烦。

    苏寒苦声道:“就知瞒不过幼阳!还不是给秦王解毒闹的!”

    “此话怎讲?”

    薛朗好奇的追问道。苏寒终于可以有人听他吐槽了的样子,道:“也不知怎么传的,给秦王解毒后,长安城内便传起来我是能解砒霜之毒的神医,有许多人想延请我做供奉,各种帖子、宴请,简直不胜其扰!若是有病患需出诊,我自然会去,可连病都没有,家里也有医生,还让我过去号脉这不是仗着身份胡来吗?权贵的命是命,普通老百姓的命便非命乎?简直岂有此理,荒唐至极!”

    苏寒一副被气坏了的样子。薛朗理解的点头,所以,几人会成为好朋友也不是没道理的,俗话说人以类聚,如果不是三观还算合拍,又怎么可能成为好朋友呢!

    苏寒叹道:“这些话,也就幼阳面前能说说,若是说与旁人听,定然不会有人理解,反而给我招祸。”

    薛朗拍拍他肩膀,两人尽在不言中。苏寒又道:“说来,幼阳被流放出京,如今看来也是好事。”

    薛朗挑眉:“这话怎么说的?”

    苏寒道:“京中如今情势诡秘,虽不曾刻意打听,不过,我也知秦王中毒是在东宫的宴席上,我出手与他解毒,定然让某些人不喜,我这里不曾有异常,只是我岳父大人那里,却有些麻烦,多蒙秦王与秦王妃看顾,虽说麻烦已解决,但我若继续留在长安,只怕难以善了,还不如出京来台州,寻个快活自在,潜心研习医术。说心底话,我已然厌倦长安城内权贵云集,迎来送往之态,连和娘子一起炮制药材玩耍的时间都无有,实在烦不胜烦!我本就长于乡野,还不如回归乡野之中,倒能落个自在。”

    苏寒说得痛快,薛朗心里却有些古怪——

    总感觉知道了什么私密的事情!嘛,可以说是职业病吗?苏寒是个大逗比!

    “也好!且安心在台州住下就是,想行医问诊也好,想潜心研习医术也好,怎么顺心怎么来便是。平阳那边的事情,没有几年是出不来的,正好,大家一起在吴地过几年吧。”

    薛朗如是说道,苏寒点点头。

    薛朗看看他,想起江临和叶卿,道:“阿临在苏州,苏州并非军机要地,他曾与我说过,想趁此机会,好好研习兵法,以补自己不足。平阳也说,等过几日便把弟妹与阿狸接过来,与阿临一家团聚。如今你也过来了,我也算了了一桩心事。就是子鸣一人在长安,也不知道他怎么样了?”

    苏寒道:“我离开长安前,曾去拜访过他,子鸣说,如今形势,若圣人有差遣,自然欣赴之,若圣人无有差遣,他便静心在右骁卫中练兵,紧守本分,尽心做事便是。”

    薛朗赞赏的道:“子鸣为人行事历来谨慎,虽不曾宣诸于口,但他心里却看得分明。我们几个,若说最适合留在长安的,唯有子鸣,性情、行事、人品、谋略皆是上上之选,定不会陷入权势的漩涡中迷失自己。”

    苏寒想想四人的性情,点头表示赞同。

    与苏寒叙了一会儿旧,水奴不跟孔娘子玩了,跑过来找爸爸:“爸爸!爸爸!”

    伸出小胖手求抱抱。

    薛朗看看时间,约莫到了水奴睡觉的时间,跟苏寒打了声招呼告辞走人。水奴被爸爸抱着,可爱的朝苏寒叔叔摇小手:“白白!”

    苏寒一怔,薛朗笑着解释:“我家宝贝这是跟你道别呢,拜拜,异国话,再见的意思,她发音不标准。”

    苏寒一乐,眼里带着笑意,面上笑容却几近于无,伸手去抱水奴:“宝贝真可爱,让叔叔抱抱!”

    水奴小身子一扭,紧紧搂住爸爸的脖子:“爸爸!”

    薛朗嘚瑟道:“这是只要爸爸抱的意思,不要你抱!”

    苏寒看得眼热不已,羡慕道:“真可爱!不行,我与娘子也当努力才是,不能让你的水奴专美于前!”

    薛朗哈哈大笑,不用去看都知道孔娘子的表情这会儿肯定不好看,出于对好基友的同情心,薛朗好心的拍拍苏寒肩膀,笑道:“话虽如此,不过,我觉得你还是应该自求多福为妙。”

    苏寒还没反应过来,腰间便多了一只小手,然后白皙俊美的脸孔,瞬间通红!不是害羞,是憋得!

    薛朗哈哈大笑,朝孔娘子点点头,道:“如此,我便先走了,就不打扰弟妹教夫了。”

    说完,大笑着走人,完全不管苏寒使劲的给他使眼色,眼皮都快抽筋的样子。有时候,基友就是互相抛弃、互相伤害的。比如此时此刻!

    想起苏寒那可怜的样子,薛朗几乎是一路笑着回去的,笑得太开心了,水奴也不懂原由,跟着父亲嘎嘎傻乐,父子俩回到家里都是一脸的笑颜。

    平阳公主抬头就见父子俩儿相似的笑脸,也不禁跟着笑出来,接过向她伸出双手,小嘴巴里喊着娘娘的水奴,笑问:“见到衡宇了?聊得还愉快否?”

    薛朗笑着点头,平阳公主一边用手绢给女儿擦口水,一边道:“难为衡宇,长安城内人事繁杂,到台州来也好,有我在,定然不会让他如在长安城内那般不自在。”

    以平阳公主在长安城内的经营,鉴于苏寒与薛朗的交情,对苏寒她肯定会额外关照的,所以,知道也不奇怪。

    薛朗点点头,道:“阿临在苏州,衡宇也来了,如今,长安城就只剩下子鸣了,虽然知道以他的为人行事,在长安定然不会有事,不过,还是有些不放心。”

    平阳公主道:“若是阿临在长安,你若是担心,还有可说之处,然则如今在长安的是子鸣,你尽可放心便是。阿临悍勇,看似沉稳,实则性情刚烈,仍有些年轻气盛,若被激怒,行事便会随性而为,可为将不可为帅!子鸣不同,子鸣胸有沟壑,行事进退之间颇有章法,善于审时度势,乃是不可多得之帅才!”

    薛朗恍然:“所以,阿临才会被调出京师出任都督,子鸣却留在右骁卫做将军?”

    平阳公主颔首:“正是。阿临虽悍勇,然于军略上之素养,仍嫌不足。子鸣与他年纪相若,却胸有韬略,于军伍、兵法娴熟不说,还有独到之处。我虽从未询问过,然子鸣定然系出名门,受过名家教导。”

    薛朗一怔:“从哪里看出来的?为什么建瓴你如此断定?”

第514章 时局变化() 
平阳公主微微一笑,倒也不介意为她的驸马解惑,道:“你鲜少接触行伍之事,即便接触,也多是只管后勤之事,自然不知二人之不同。”

    平阳公主顿了顿,问道:“幼阳可知,用兵之道,最重要的是什么?”

    薛朗想了想,道:“我觉得关键还是人。”

    平阳公主挑眉,饶有兴趣的问道:“如此说法倒是稀奇,愿闻其详,请幼阳详解。”

    薛朗不好意思的笑笑,道:“姑妄言之,建瓴你就姑妄听之吧。”

    平阳公主微笑着颔首,静待薛朗下文。薛朗略整理了下思路,道:“我觉得,不管是士卒还是将领,都是人。军队是由人构成的,人的素质决定着军队的战斗力。如果一个将领能很好的识人、用人,那么,他的队伍就能高效的运转,如果不能,即便是把熊罴军这样的精兵交到手里,也不过是是一条虫,没什么战斗力。所以,人的要素应该排在第一位。在此基础上,才能说谋略之类的东西。”

    平阳公主若所有思,赞同道:“幼阳看事务之角度总与旁人不同,每每发人深省。自古以来,若论军伍之事,多强调将领之谋略、胸襟,鲜少有人从幼阳所言之角度看待。”

    薛朗嘿嘿笑道:“我就是想得多些,加上不是内行之人,就看看热闹。”

    平阳公主莞尔,舒展眉头,道:“即便是看热闹,能看出门道,也是幼阳才高。”

    薛朗挠挠头,道:“你这样说,给我的感觉不像是妻子再夸丈夫,反而是上司在夸属下。”

    平阳公主一怔,失笑:“胡说!我不过是与你就事论事,哪有上下之分。”

    说着,还伸手拍了他一下,拍完了,方才道:“其实用幼阳的说法,也可把阿临与子鸣之情况说通。两人皆在我军中做过将领,初入伍时,阿临于军务之事并不熟悉,只凭悍勇折服士卒,同甘共苦,用幼阳的话说,凭借的是先天的才干与本能。”

    薛朗点点头。平阳公主续道:“子鸣则不同。初入伍时,或还有生疏之处,然于军伍中的事务,可看出他是熟知的,只是,应该是缺少实际操作经验,除了一开始有些生疏外,很快便能与所学结合起来,走出适合自己的路子,以极快的速度在兵卒中形成自己的威信,达到统御之目的。”

    薛朗恍然:“所以,建瓴你才说,叶子鸣如今可为帅,而阿临只能为将,是因为阿临对部下的统御能力,还比不上叶子鸣?”

    平阳公主颔首:“正是。叶子鸣与阿临年纪相若,有如此才干,定然是有名家教导之故,用你的话说,便是有理论教导,叶子鸣非愚鲁之辈,如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两相印证之下,自然能极快的成长,统御一方。阿临自学成才,虽天资出色,然还是历练,非是战事之历练,而是人事之历练,我们在台州这几年,恰好予他历练之机,阿临若愿潜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