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定居唐朝 >

第294章

定居唐朝-第294章

小说: 定居唐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裴云昭道:“这般好?不知可否为我也建一个?不瞒幼阳你说,这江南之冬天,比之北方,阴冷潮湿,作为北人,实在难以适应。”

    薛朗道:“只怕不行,这个设施必须在打地基的时候就一起弄上,只能在建新房的时候弄,旧房改造不了。我听说,江南寒冷需要一身浩然正气御寒,景晰兄乃是读书人,不如试试。”

    说着,朝裴云昭眨眨眼,裴云昭怔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这是薛朗在跟他开玩笑,不禁大笑,手指虚虚点了一下薛朗,笑道:“幼阳此言差矣,我乃恩荫出身,非正经科举出身,修浩然正气只怕亚圣看不上。”

    两人说笑着进屋坐下。冬季寒冷,北人在冬季的时候习惯喝甜茶,薛朗使人泡了甜茶上来,裴云昭尝了一口,赞道:“好地道的甜茶!来这越州数年,这还是第一次在外面喝到如此地道之甜茶。”

    薛朗笑道:“这是公主府带来的人泡的,如果公主不来,你来我这里是喝不到,最多得杯白开水。”

    这一年,薛朗常跟着裴云昭去乡野间走动,两人倒是熟稔了许多,都是随和的人,现在相处言谈已随意许多。

    裴云昭接触薛朗多了,对他的为人心里也有了谱儿,与他闲聊几句后,开门见山的道:“听说公主殿下上疏,说是从异国引了新稻种来,可是前些时日大船带回的?”

    以裴云昭的身份,能有这般灵通的消息,自然不奇怪。薛朗点点头,道:“没错。公主到台州赴任,朝廷只管一年军饷,第二年便需要自筹了。江南的地势地形摆着,种小麦是不成的,种稻谷我看那些稻种不是太好,耕种方式也比较粗放,产量有限。想起曾经听说过占城稻,便向公主建议,公主听说后,便派出人去试试,想不到还真带回来了!”

    裴云昭默默挪动位置,靠近薛朗几分,低声问道:“幼阳,看在你我二人之交情的份上,你给我透个底,试种这个占城稻,有几分成算?”

    薛朗微微一笑,不徐不疾的道:“八成以上!”

    裴云昭双目精光四射,一把抓住薛朗的手:“当真?”

    薛朗笑问:“我骗你作甚?你觉得我是会骗人的人吗?”

    裴云昭立即道:“非也!幼阳之人品,我自是知道的。此事暂且不提,快说说这占城稻,比之吴地如今所种之稻种,有何优劣?”

    这个并不是什么秘密,作为越州刺史,要试种占城稻,还需要他的支持,薛朗也不欲瞒他,便坦诚的尽皆告知:“这个稻种呢,出自占城的邻邦朱腊国,为方便称呼,我把它叫做占城稻。你知道在占城那个地方,稻谷是如何耕种的吗?”

    裴云昭摇头,拱手道:“请幼阳解惑。”

    薛朗道:“占城等地因为地理环境和地势,炎热多雨,他们种稻谷,也不分秧,就那么播种下去,也不施肥,任其自生自长。”

    裴云昭虽然不精通农事,但是也不是不识五谷之辈,在江南这么久了,自然也知道稻谷该怎么耕种,闻言奇道:“竟这般容易?”

    薛朗点头道:“对,就是这样!占城稻比之我国的稻种,耐旱耐涝,不择地而生,适应性极强,生长期极短,只需要五十多天便能收割。”

    “当真?”

    裴云昭霍然起身,满面惊喜的道:“不说其他,只生长期短一点,便值得大力推广!幼阳,还请在公主面前多多替我美言几句,无论如何,来年春耕之时,占城稻之稻种一定要分我越州一些!”

    薛朗扒开他紧握的双手,道:“景晰兄稍安勿躁,此次大船出航带回来的稻种极多,即便择优做种,也是绰绰有余,不会少了你的便是。其实,因着占城稻的特点,我已建议公主写疏奏,谏议圣人下诏,着吴地、楚地、岭南等地区,一起试种,以占城稻之特点,在这几个地方,也完全可以成活!”

    裴云昭双目圆睁,眼神惊愕的看着薛朗,深深地吐了口气,叹道:“幼阳好大的手笔,公主好大之魄力,云昭不如也!”

    薛朗谦虚的拱拱手,这是因为他知道历史上宋朝引进占城稻的历史,不然他也不敢这么建议公主殿下。

    其实真正有魄力的是平阳公主,只凭着对薛朗的信任,她便写下这样的疏奏,可谓担天大的干系!

    这样巨大的责任,她连问都不问,轻描淡写的便同意,薛朗内心的感动与激动,已然无法用言语表达。他的公主殿下啊,说着不会信任人,看看,这叫不会信任人吗?简直快把人迷死了!

    裴云昭按下心头的激动,道:“幼阳可知?圣人经朝议后,已决定推广占城稻,秦王谏议裁撤越州、台州、杭州、温州四州都督,由长公主殿下总领四州军务,于滃洲筹建大唐水师,以镇大唐海疆!”

第498章 故事不好讲() 
薛朗掩饰不住的震惊,而裴云昭丢下这么一个地雷震了薛朗一下后就告辞走人了。薛朗心情有些复杂——

    想不到秦王竟然会这么提议!这真是与历史记载的不一样了!历史上可没有这样的记载!不过,公主殿下都活过武德六年了,现在都武德八年年末了,说什么与历史记载不同也没意义了!

    薛朗哑然失笑,若这个谏议真成了,那以后可以操作的地方就多了,也方便多了!希望能成吧!

    公主殿下去台州只去了三天,三天后便回来了!官船直接停在鉴湖边,薛朗老早就去湖边等着,看公主殿下抱着水奴从船上下来,连忙伸手接过孩子,亲了孩子的小脸一下,笑问:“宝宝,想死爸爸了!你有没有想爸爸啊?”、

    “啊啊!”

    水奴叫了两声,挥舞小手,咧着口水滴答的嘴巴欢笑。笑得满脸幸福的呆爸爸熟练的掏出手绢给孩子轻轻的沾下巴擦口水,丝毫没发现孩子娘似笑非笑的表情。还喜滋滋的显摆:“爸爸知道你今天回来,叫人给你炖了好吃的蛋羹,我们快去吃吧!”

    说着,抱着孩子就急急的进家门去了。

    孩子娘安国平阳长公主殿下慢条斯理的跟着下船进门,初雪在后面一边指挥人搬东西,一边同情的朝驸马看了一眼——

    有了孩子忘了娘这等罪,驸马居然犯了!其罪不小,罪不可赦啊,望驸马保重!

    几天没见的小宝贝回家了,薛朗挺开心的,在下人报了到达的时辰后就拿捏着时间让阿土炖上鸡蛋羹,等着水奴小宝贝回家就能吃。

    这会儿接了孩子抱回家,把她安置到特制的宝宝餐椅上坐下,看着奶娘给她喂蛋羹,看她大口大口的吃得欢快餍足,笑着转首对公主道:“我叫人在厨下炖了些燕窝,端上来给你吃好不好?”

    公主殿下坐在椅中,弹了弹衣袖,似笑非笑的道:“难为驸马还记得为妻。”

    “啊?”

    呆驸马还没反应过来:“你是我老婆,不惦记你惦记谁啊!对吧?来,趁着热乎,快吃吧!”

    说着,亲手把燕窝端过去,平阳公主接过,一边动作优雅的吹着手里的燕窝,一边道:“是吗?看驸马抱了孩子便走,连问都不问本宫一声,本宫还以为人老珠黄,已遭驸马厌弃矣?”

    呃又见本宫这个自称!许久不曾听公主殿下以此自称,薛朗有些贱皮子的怀念!拍拍脑袋,失笑道:“我的好殿下,你居然跟自己闺女吃醋!好意思吗?”

    “吃醋?何意?”

    薛朗再次拍脑门——

    完了!房玄龄都还在天策府里做小官儿呢,二郎都还是秦王呢,哪里来的吃醋典故!这要怎么解释呢?编吧!谁让他说顺嘴了呢!

    “就是一个典故。说有个皇帝呢,赐给信重的大臣美妾,大臣就对皇帝说,我老婆说了,不准我接受。皇帝就奇怪了,纳个小妾也要管,哪里有这样的老婆!就对大臣的老婆说,我给你一杯毒酒,你自己选吧,是喝毒酒还是允许丈夫纳妾。大臣老婆性子刚烈,宁愿选择毒酒也不准大臣纳妾,仰头端起毒酒就喝,结果发现酒杯里的根本不是毒酒,而是醋。皇帝很无奈,对大臣说,你看你老婆宁愿死也不愿意让你纳妾,你自求多福吧!于是呢,就有了吃醋的典故流传下来!”

    薛朗努力的把房夫人的典故转化一下说了出来,平阳公主不禁一笑,白了他一眼,道:“原来如此!所以,驸马是觉得本宫乃妒妇否?”

    薛朗再傻也知道这时候可不能点头,连忙摇头否认:“非也!我的公主殿下英明神武,魅力过人,怎么会是妒妇呢!是我处事不周,殿下怎么会有错呢!”

    平阳公主不语,凝视他一阵,自己先笑了,娇嗔:“罢了,连这等促狭之故事都编出来了,饶你一次!”

    薛朗拱手:“多谢殿下宽宏。”

    平阳公主当仁不让、理所应当的颔首,道:“不过,你不是告诉过我,种花家施行的是一夫一妻制吗?为何故事里的大臣竟能纳妾?”

    卧槽!卧槽!卧槽!吃醋都不忘智商在线,论有个聪明睿智老婆的坏处,这是不给男人活路啊!

    薛朗在心里默默吐槽,干巴巴的解释:“一夫一妻制是新朝才开始实行的,旧朝时代也有纳妾这种事情发生的!”

    “噢!”

    公主殿下再度颔首,也不知有没有被糊弄过去,就听公主殿下点评道:“不过,故事里那位皇帝也是促狭,竟这般捉弄臣下,荒唐!”

    薛朗心说,你弟弟将来会干的事情,你记得等将来你弟弟做出来的时候,还保持这个心态和看法!

    “不过,醋之气味那般大,那位大臣夫人想来端起杯子便闻出来了,还喝下去也是妙人。”

    薛朗有些蛋疼:“我说,殿下,咱听故事就听故事,就不要抠细节了,那就没意思了!”

    公主殿下轻轻一笑,这才略过不提。其实她也不是真生气,只是逗一下她的呆驸马,小小的表达一下她的不满,这是夫妻之间的小情趣。

    水奴吃饱喝足,餍足的被奶娘抱下去睡后,薛朗放松的靠在自制的沙发上,手里拿着干的布巾,在给公主殿下擦头发。公主殿下坐在地毯上,她刚沐浴,长长的秀发湿着,薛朗在给她擦。

    薛朗想起前几天裴云昭来访时说的话,顺口把这事儿说了下,然后问道:“二郎的谏议,圣人准了没?”

    平阳公主道:“尚未有定论。”

    “嗯?”

    薛朗不解,露出疑问之色。平阳公主淡然道:“大兄上疏,言道占城稻的引种,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关系重大,我与你功莫大焉。论功行赏,提请免去你流放之刑,转而就地任职,主持占城稻推广一事。而我,则加封食邑,回长安任职少府寺正监。”

    薛朗吸了口气,继续问道:“那水师呢?不建了?”

    平阳公主继续道:“大兄说了,水师建立乃是为了长远之策,非是紧急之事,元吉已长成,谏议由元吉出任水师总督一职,增加元吉实务经验,以期早日成才,分担二郎领兵之职。大兄说,二郎连年征战,劳苦功高,也该有人出来分担一二才是。”

第499章 忠孝两全() 
太子殿下真是好谋算!

    占城稻已经被平阳公主派出的船队弄回来了,正要试种出成果的时候,一竿子把平阳公主提回长安去做少府寺正监,明着看是升职,其实最大的功劳直接就被轻飘飘的拿走了!然后,筹建水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