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定居唐朝 >

第292章

定居唐朝-第292章

小说: 定居唐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朗本来用手扶着水奴坐在他前面,弯腰捡球的时候便放了手,等球捡回来突然发现闺女不用他扶,自己就坐稳了,立时便乐了,急急的朝旁边招手:“暮雪?暮雪?快把我的宝宝成长图册拿来!”

    “喏,驸马请稍待。”

    说到这个宝宝成长手册,暮雪便忍不住唇边绽笑。她家驸马也不知怎生想的,自从小娘子出生后,便裁纸装订,做出一本被驸马称作速写本的册子来,每日里就画小娘子,画中的小娘子,圆圆胖胖,看着一点儿都不像,但驸马说,这叫q版,只是用来做记载,不需要写实。暮雪也不懂,不过看娘子爱不释手的样子,娘子应是喜欢的。娘子喜欢便成,她们做下人的也无置喙之余地。

    薛朗接过暮雪递过来的自制速写本,飞快的在上面画着,一边画还一边望着宝贝闺女嘿嘿傻笑两声,一副乐在其中的样子。

    平阳公主看着父女俩儿的样子,唇角不禁弯起,她一直未向薛朗说过,与他一起的日子,简直是她这许多年来最快活的日子,即便这人对他自己的来历,多半是编造了骗她的,她也不会对他有分毫芥蒂。以薛朗之智,若是对她有防备,定然不会被她看破来历。如今这般对她不设防,实是因他已把她放入心底,予她全心的信任,绝不相信她会伤害他。

    如此这般倒叫平阳公主不好再问什么,罢了,自此以后,只要薛朗不说,她便权当不知罢。

    心里这般决定着,面上无有半分表露,平阳公主走过去,在薛朗身旁跪坐下来,顺手抱起眼巴巴望着她的女儿,侧首看薛朗在纸上写下日期,记录水奴会坐的日子。

    “好了!记下了!”

    薛朗屈指弹了画本一下,顺口问道:“韩进找你什么事儿?”

    平阳公主淡然一笑,道:“韩进收到急报,船队已过岭南地界,不日即将回到台州!”

    薛朗先是一怔,旋即满脸的笑容:“这么快就回来了?比我预期的快,也不知道收获如何,船上的人是否悉数回来建瓴你收到消息没?”

    “且坐下说就是,莫要吓到水奴。”

    平阳公主拉他一下,薛朗恍然:“对对,宝贝,爸爸太激动了,有没有被吓到?”

    水奴咧开无牙的小嘴,笑得天真无邪。

第494章 靠岸() 
远航的船队在出发大半年后回来了!恰在初冬,若是再不回来,便只能等明年了,好在,他们终于回来了!

    平阳公主亲赴台州迎接,并举行大宴,为归来的船队庆功——

    此行五艘大船全都安全回来,就是人手有折损,有的是途中病亡的,有的是死于与当地土著的争斗中。然收获却是巨大的,除了满满三船舱的稻谷,还有黄金、宝石、香料。不算稻谷,只黄金、宝石、香料的收获已经超过去时所投物资的许多倍,获利颇丰。

    淡定如平阳公主,在盘点了此行的收获后,也不禁眼泛异彩,道:“难怪幼阳不把数万人之花用放在眼里,有此收获,确实无需担忧。”

    薛朗也低调的来了台州,闻言道:“比之投入,利润是巨大的,但是,风险也是巨大的。这趟去的人手折损了好些,这还是去的人选都是我们精挑细选的,不然,只怕折损更大。”

    平阳公主颔首:“折损之人员,我会使人做好抚恤,定要让为我效命之人无有后顾之忧。”

    薛朗表示赞同,旋即说起此行最大的收获来:“比之那些黄金珠宝香料的收获,我倒觉得占城稻才是此行最大的收获!船队赶在寒冬前回来,正好可以为明年的春耕做准备。以吴地的气候条件,种植稻谷最是恰当。待我挑选一下,准备好稻种,明年春耕就可以开始试种,以后说起天下粮仓,除了关中便是吴地!”

    这意气风发的样子,看得平阳公主眼中带笑,伸手握住他的手,道:“在此之前,我们须先把此行所获化为己用才行。”

    于是,武德八年这一年的冬天,薛朗反而忙碌起来,从带回来的稻谷中挑选最适合作为种子的留存,其余的则舂出来。让人煮了一顿——

    公主殿下吃不惯蒸熟的米饭,她就喝了点儿米汤。公主殿下从小在北地长大,吃惯了面食,这米饭的口感并不怎么喜欢。倒是水奴小宝贝十分给面子,用米给她熬制的稀粥,能吃一小碗!

    薛朗看平阳公主吃不惯,便使人磨了米粉,给她做米糕、米线、米饼等等食物吃,公主殿下吃起来竟比米饭爽口些,对米制品也不是那般抗拒了。

    粮食还待明年试种,但运回来的东西,却可以趁着过年前开始处理了。不日就是腊八,平阳公主从运回来的香料和珠宝中,挑选了些作为节礼,准备送到京里。

    “幼阳为何不再做那香皂?”

    平阳公主偶然问起。薛朗想起他那就像落水的石头无有半点儿回响的香皂,还愣了一下,反问道:“你们不是不喜欢吗?”

    “如何得出我不喜欢之结论?”

    “送了你们,也不见你们夸一夸,给我说使用感想,我便以为你们都不喜欢!原本在苇泽关时候太穷,我是想着做香皂生意的,结果赠送给你和柳女官,你们都没什么反应,我就以为不行,便打消了念头,重新想方儿挣钱。”

    想起当时的艰难,薛朗还有些唏嘘。平阳公主白他一眼,面上表情似笑非笑,嗔道:“你一个男子赠我们女子贴身之物,如此冒昧不说,还想让我们给你所谓的使用感想好个登徒子!无礼之徒!”

    薛朗被说得不好意思,赶紧规矩的道:“我并没有什么龌蹉心思,殿下误会了!”

    平阳公主哼了一声,道:“便是知你无有龌龊之想,否则,我与阿柳岂是好相与之人!”

    薛朗连忙做举手投降状:“我错了!殿下大人大量,别再说了吧,求放过!”

    嘴笨好可怜,连跟媳妇儿斗嘴都斗不赢,心里默默泪两行,薛朗很干脆的认输!然后问道:“如此说来,我那香皂还是有独特之处的?”

    平阳公主道:“自两汉,及至魏晋南北,香道渐在世家中流行,渐为人重视。越是名门世家,合香手法便越是秘不可宣,家家皆有独门秘法。胰子乃贴身之物,更为私密,各家皆有不同,你那制法所出之胰子,比之我以往用过之物皆好,沐浴之后,感觉更为舒适。如此上佳之方,秘不示人还来不及,怎能贩卖?实为贻笑大方之举!”

    这就是不了解国情民情的缘故啊!

    薛朗受教:“懂了!以后我就做了自己家用,或是给你送人,等将来闺女长大了,传给她?”

    平阳公主笑言:“孺子可教也!”

    薛朗无语。

    此次远航,带回来的香料极多,以平阳公主的眼光,挑选了最好的留下,次之的才使人运到长安,于名下店铺中贩售。长安城内几乎聚集了大唐所有的达官贵人,临近元正,突然有这许多的香料贩售,自然造成了轰动。

    圣人宫里,太子东宫、秦王府、齐王府以及同安大长公主处等,平阳公主皆是送得最上等的原料,越州裴云昭处以及台州当地郡望赵家,则是送的平阳公主调制好的成品。

    香料只要保存得当方,是十分耐储存的。香料市场本就是高端市场,为了不给市场造成冲击,也为了利润最大化,平阳公主听从薛朗的建议,只少量的放出一部分,其余的便储存起来,留着慢慢的放出去便是。

    贩售所得的钱财,一部分换成了粮食、物资运回台州,还有一部分资金则用作船厂的启动资金。平阳公主几乎动用了所有的力量,到处打听哪里有好的会造船的工匠师傅,只是,在船厂的选址上,还需斟酌。

    平阳公主道:“最好是在台州,我方便照看。可据我近些时日找人查勘之境况来看,台州地势并非建码头最适宜之地。”

    薛朗翻开他画的地图,道:“建船厂,若是选地理位置,我推荐这里!”

    平阳公主看了一眼:“滃洲?”

    “对,就是滃洲!只说地理位置,你看,距离杭州湾不远,长江出海口南侧,若是建成大船,不论是北上还是南下,都十分便。再远一些看,距离东瀛也不远了,这般优越的地理位置,就算是杭州、苏州、越州浙西这些地方都比不上!唯一的缺点就是地广人稀,若要做什么,都要从外面迁人上去。不过,若是用来建船厂,倒是合适。”

    平阳公主端详着,沉吟不语。

    这两口子还在为建造船厂的事情讨论,外间却已风起云涌,人心浮动。

第495章 财帛利禄动人心() 
“老爷,太太请您过去。”

    裴云昭刚从前衙回到后衙,就被妻子身边的婢女请来后院,一进屋子,还未说话,一阵奇妙清幽的香气直冲脑门,因疲乏而有些沉的头脑便为之一清。裴云昭出自河东裴氏,出身清贵,自然识货:“好香!娘子从何处觅来如此好香?”

    一边问着,一边闭上眼睛,轻轻地、深深地吸气,状极享受。裴云昭的娘子韦氏轻轻一笑,道“老爷也觉此香好?”

    “是极,娘子从何处得来的?”

    韦氏瞟他一眼,道:“长公主殿下使人送来的节礼。”

    裴云昭“哦”了一声,不说话了,只闭目享受弥漫鼻端的香气。韦氏踌躇道:“这般重礼,我们却无可回礼之物”

    夫妻俩儿皆出身世家,对好香的价值,自然心中有数,可谓可遇不可求。原来是没有可以回礼的,难怪妻子会用这些小事来打扰自己,以往节礼之类的事情,皆有韦氏一手操持,从不需他过问。

    裴云昭略作沉吟后道:“想来殿下并不会计较这些,不然,断不会送我们如此重礼,定是因为与我们之交情,方才会送此礼。我们尽力便好。”

    韦氏不语,只一双眼脉脉望着裴云昭,眼神若有所指。裴云昭先是呆了一下,旋即反应过来,不禁失笑:“娘子想哪里去了?”

    韦氏还是不说话,就那么脉脉看着,倒看得裴云昭有些慌,连忙道:“年少之时,为父却曾仰慕过殿下,不过,这都许多年过去,殿下与薛驸马琴瑟相和,两情相悦,我与娘子不也夫妻恩爱吗?娘子何故相疑?”

    韦氏这才哼了一声:“当真?不曾骗我?”

    裴云昭当然不干:“为夫何至骗娘子?”

    韦氏微微一笑,轻声提醒:“昨日老爷与杨长史去何处喝酒了?”

    裴云昭哑然无语。韦氏咯咯脆笑,小眼神很是得意,眼波流转,颇具少妇娇媚之感,看得裴云昭目光一凝,连忙道:“为夫错了,娘子原谅则个,然为夫并未及于乱,请娘子明鉴。”

    韦氏娇嗔道:“便是知老爷并未真个乱来,否则,还能等到今日?”

    裴云昭认输:“娘子明察秋毫,云昭佩服。”

    姿态摆的十分诚恳,惹得韦氏又是一阵笑,笑完了,想起今天的目的,转而道:“听说,长公主殿下接任台州都督后,奏请圣人筹建水师,可有其事?”

    裴云昭拉着妻子的手过去坐下,道:“确有其事,圣人还赐下五艘大船予殿下,年初不是还有运送军饷之船队从越州过吗?”

    韦氏眼珠一转,问道:“为妻自然记得。五艘大船年初不也从台州出发,不知去往何地?你说,这香会不会便是这船队自海上而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