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定居唐朝 >

第285章

定居唐朝-第285章

小说: 定居唐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的不敢骗主子,确实不曾碰过那个劳什子周十七郎一个指头,如有一句虚言,叫我明日便被人砍头,尸首分离,不得好死!”

    孙祥急急地发誓道。

    薛朗凝视他一会儿,见他神色不似作伪,点点头,道:“既然如此,那事情便有些蹊跷。我会出面向裴云昭担保,请他详细查查,是我们的错,我们一力承担,不是我们的错谁也不能冤枉你!你安心在牢里待着,放心,外面还有我!”

    孙祥眼睛一亮,眼泪就流下来:“多谢爷,都是属下的错呜呜!”

    哭哭啼啼的,哭得语不成声。薛朗叹了口气,道:“知道错就好,趁着这几天,自己好好想想吧。我先走了!”

    出了牢房,薛朗朝三明道:“劳烦三明你陪着我们跑一趟,长俭。”

    “喏!”

    长俭立即上前,拉着三明到一边去了。大牢前,只剩下薛朗一行与狱卒,薛朗朝刘耀武看一眼,刘耀武立即会意的上前,朝狱卒递出两贯钱。

    三明已经被支使开,但狱卒摸不准薛朗的来路,有些不敢收。薛朗道:“不怕让你知道,我乃当朝安国平阳长公主的驸马,又是圣人敕封的芮国公,我刚才探望的人,是我的部曲,乃是我的亲信,劳烦你帮我看顾着些,不需什么特殊待遇,莫要被人欺辱就行。”

    “这这”

    “拿着吧!”

    刘耀武强行把钱塞给狱卒,狱卒见推拒不掉,只得收下。

    薛朗出来上了马车,长俭已把三明送走,薛朗吩咐道:“耀武,你是两三个兄弟守着,多与那狱卒套套近乎,不用他徇私,只需要告诉我们来探监的都有些什么人就行。”

    刘耀武立即会意,问道:“爷是怕周家动手脚?”

    薛朗点头:“那周十七郎死得蹊跷,周家又是本地大户,我们都是从外地来的,若周家要动点儿什么手脚,比我们方便,盯着比较好,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喏。”

    刘耀武立即领命而去。薛朗对长俭道:“转道刺史府,我要再去拜访裴云昭。”

    “老爷,芮国公兼驸马都尉薛朗再来访。”

    下人再来通报的时候,裴云昭并无异色,一副已经意料到的样子:“有请!”

第482章 别有内情() 
“景晰兄,不好意思,薛某又来叨扰。”

    薛朗抱拳行礼,裴云昭还礼,坦然道:“我便想着驸马今日还会来访,已然恭候驸马多时。”

    薛朗一怔,旋即问道:“景晰兄也查出端倪了?”

    裴云昭道:“并无,不过,我方才查阅了现有之口供,略感疑惑,现在驸马折返,显然,这疑惑并未有错。”

    薛朗:“因为我折返,方才验证了景晰兄你的疑惑没有错,所以,方才你并没有对我说清楚你的疑惑?”

    “正是!”

    薛朗不知该吐槽还是该表扬他的为人谨慎了!不过,从这里可以看出来,裴云昭这人不是那种欺下媚上,胡乱行事的人,行事这般一板一眼,又有足够的智慧,想来,他接下来想与他沟通的事情,当可成行。薛朗略放心了些。

    薛朗问道:“不知景晰兄有疑虑者是何处?”

    裴云昭微微一笑,道:“幼阳请先说。”

    薛朗囧,不过,还是说道:“我方才去牢里探望了我的部曲孙祥,据他所说,他并未动过死者周十七郎一个手指头,与他斗殴者乃是周十七郎的随从。”

    “此言可信?”

    裴云昭目光灼灼的望着薛朗,薛朗点头:“可信!我可与他担保!”

    裴云昭双目圆睁,眼里惊讶之色显而易见,旋即似是有什么东西豁然开朗,自嘲一笑,道:“好!既然如此,我定会使人详细调查!”

    薛朗拱手道:“恕我冒昧,我这里有个不情之请,想请景晰兄帮忙。”

    裴云昭秉持着一贯的谨慎,道:“若不违背律法原则,幼阳尽可道来,若是有违,且莫开口。”

    薛朗笑起来,都不想吐槽了,直接道:“放心,不违背!我只是想请景晰兄帮忙,把当日在场的人留上一留,时间不用长,三四日就行!”

    裴云昭好奇的道:“此事不难,不过,幼阳此举有何用意?”

    薛朗道:“不过是想把事情的经过查清楚!还是那句话,若孙祥真杀人,杀人偿命,天经地义,但若是孙祥没有杀人,平白无故担责的事情,我也不愿!”

    裴云昭略作思索后,道:“可!此事不难,我这就使人去传话!”

    “多谢景晰兄。“

    裴云昭摆摆手,不以为意。薛朗又道:“还有一事,听说昨日去缉拿的人与死者熟识,可有此事?”

    裴云昭道:“此事幼阳尽可放心,缉拿人的周捕头与死者乃是同族,我已让他回避。”

    “景晰兄果然铁面无私。”

    薛朗的请求都不是什么要求裴云昭徇私枉法的事情,裴云昭只是为人严谨,并不是不知变通,这些无关的小节,并不想为难薛朗,自然也都答应了。

    从刺史府出来,薛朗回四水村,之后,身边只留了仆役和三四个护卫,其余人等,都被撒了出去,去查周十七郎的死因。

    薛朗与裴云昭两方都忙碌起来,裴云昭那里,当日在场的有一个行商的外地商人已然离开越州往外地去了,还有两个游侠儿也走了。

    薛朗知道后,派了四个护卫,请裴云昭又派了衙役去追,务必要把这几个人找回来,以便查明案情经过,还孙祥一个清白。

    ————————————————

    大牢外。

    罗平与宋大郎两人奉命守着,两人就在大牢对面的道旁蹲着,此时正值饭点,一人拿了俩包子正在啃。

    罗平偶尔抬头看看对面,“咦”了一声,伸手拉拉宋大郎的袖子:“大郎,你看对面!”

    宋大郎看了一眼,对面一辆马车正停在大牢门口,从马车上下来一个二十多岁的男子,身边跟着四个五大三粗的健仆,正要往大牢里去。

    宋大郎三口两口的吃完手里的包子,道:“我去打听打听,你盯着些。”

    “喏。”

    宋大郎拍拍手过去,待人进去大牢后,便站在门口等狱卒出来,不一会儿,狱卒出来,宋大郎上前请问道:“兄台,刚才进去的是”

    说着,塞上一把铜子,狱卒手里掂了掂,低声道:“就是周家的人!”

    宋大郎心中暗叫不好,又掏出一把铜子塞给狱卒,低声求道:“我不太方便进去,劳烦兄台看顾些,莫让我兄弟受苦。”

    狱卒点点头,犹豫都不带犹豫的,直接把铜子揣袖笼里,转身进去,正好看见孙祥被周家的仆人踹得一个趔趄,孙祥脸现怒色,但还是极力忍了下来,怒视着来人,不发一语。

    狱卒脸色一变,连忙上前阻拦:“大爷,好大爷,万不可动手啊!这犯人有些来历,打不得!若是有个万一刺史怪罪下来,小的担待不起,大爷请手下留情。”

    周大怒道:“怎么?我兄弟被此人打死,刺史拖着不判不说,还要庇护这人不成?”

    狱卒陪笑道:“小的不过是个狱卒,如何能知刺史的打算!还请大爷不要为难小的,莫要打了小的饭碗。”

    周大一哼,冷冷看孙祥一眼,道:“有个好主子,确实了不起!你且等着,杀人偿命,我定不会放过你!”

    孙祥只冷冷的看着他:“我没有杀人!”

    周大大怒,还待动手,狱卒死死拦住,说什么也不让动手。周大爷无法出气,恨恨地哼了一声,带着人走了。

    回到家,屁股都还没落座,就被老父叫了去:“如何?可有好好打那恶人一顿出出气?”

    周大恨声道:“父亲也知那人主子的身份,虽然流放,但既未削爵,品级还在,背后又有平阳公主在,裴云昭如何敢得罪于他!真真气人!”

    周家老父不禁哭了起来,泪眼婆娑的道:“好个势利的裴云昭!拖着案子不判便罢了,竟然连打一顿犯人出气也不许,我的十七郎啊,死的好冤!”

    从小疼到大的幼弟死于非命,周大也是满脸哀痛之色,陪着掉了不少眼泪,但见老父如此,还只得忍着悲痛,劝慰道:“父亲节哀!谁让对方是驸马,而我们只是白身。”

    周家老父哼了一声,道:“前几日,为父得一高人指点,那人曾言,薛朗的妻子平阳长公主在京师,权威甚重,是故薛朗虽被流放,但裴云昭惧于平阳长公主之势,定然会有所偏袒,让我早做打算。如今看来,果然被高人言中!”

    周大听得眼睛一亮,问道:“父亲,那位高人可有指点应对之策?”

    周家老父道:“高人曾言道,裴云昭为人严谨,往日甚是爱惜羽毛,官声不错,定然不会为了一个流放的驸马做有碍官声名望之事,是故,我们只需如此这般”

    周大听得连连点头。

    第二日,周家全家老幼大小,皆着素服,披麻戴孝,齐聚于刺史府前,哭嚎震天,恳请刺史裴云昭主持公道,为周家伸冤,还十七郎一个公道,以便十七郎九泉之下得以安息,告慰十七郎在天之灵。

第483章 惊变() 
刺史府内,裴云昭面沉如水,静默不语,气氛沉凝,周围的下人们,不自觉的放轻动作、脚步,屏气凝息,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杨长史小心翼翼的打量上司一眼,想了想,请示道:“要不下官出去应付一下,让周家人先回去?”

    裴云昭面容神色更加沉凝,不置可否。杨长史也不敢轻举妄动,外面的情形也着实叫人头疼,忍不住道:“周家乃是本地大族,此事若处置不当,于明府您的官声或有影响。”

    一直沉默不语的裴云昭冷哼一声,道:“碍于官声,本府便要受周家要挟?”

    杨长史不敢说话了。

    裴云昭道:“此案案情确有不妥之处,周家虽情有可原,然此案就不该速判,本府秉公执法,问心无愧。”

    杨长史道:“案子别有内情,明府秉公执法,自然不惧周家施压。然则,周家并不知这些内情,周家心痛幼子之死,或是急切了些,不如由属下出去与他们分说一番,毕竟,周家乃本地大族,朝廷新置之大中正,乃是周氏大房的老太爷,若是惊动大中正出面明府牧守一方,若是伤了和气,今后恐有碍明府施政。”

    裴云昭静默一阵,方才点头。杨长史立即告退出去,与周家分说。

    刺史府外,周十七郎的娇妻幼子皆披麻戴孝,跪地哭嚎,周家老父在仆役的搀扶下,也是一身素服,老泪婆娑。刺史府外已聚集了不少好奇看热闹的围观之人。

    杨长史出来一看,额头不禁有些抽疼,朝人群中的周老爷走去,周老爷朝杨长史行礼道:“草民周世廉拜见长史。”

    杨长史苦笑道:“周三老爷免礼!我们明府的为官为人,这许多年,难道你还不知吗?何至如此?”

    周三老爷哭道:“裴明府之为人,草民自然信重,然则,凶手势大,明府也是人,以后也是要回京师的。我家十七郎总不能枉死,还请长史体谅。草民也不敢多有奢望,只求明府能秉公断案,杀人偿命,天经地义,凶手难道还能越过不成?”

    杨长史道:“明府自然会秉公执法,此事三老爷尽可放心。”

    “那为何还拖了许多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