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定居唐朝 >

第267章

定居唐朝-第267章

小说: 定居唐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到长安的第二日,圣人便马不停蹄的开了朝议,平阳公主也被召了来参加朝会,薛朗自然也在列。

    宫人扛来地图,指着地图,加上朝廷陆续收到的急报,众人各抒己见。封德彝道:“天气时序奶天定,不可违也。为今之计,唯有早作打算一途。若是提前把粮草筹集好,运势过去,可否行得通?”

    薛朗心中默算了一下,道:“夏收的新粮刚入完库,若平叛杨文干之乱十日花费得短,以如今积存的粮草,应付起来应该不难。”

    然后,薛朗把现有的存粮数据大致说了一通,这信手拈来的本事,听得朝臣们频频点头之余,也对他的博闻强记敬佩不已。

    裴寂道:“粮草既够,如今唯一可虑者便是运到何处积存!还有,若是遇到连绵大雨,兵器当如何保存。”

    现在可没有润滑油之类的防水的东西,铁铸的兵器,遇到大雨天气,上锈是一个叫人头疼的问题。

    萧瑀道:“粮草、兵械皆是重要之物,若要提前运输,运到何地且不说,单只是否可以托付一事,便是难题。杨文干举兵叛乱尚未平定,若是”

    萧瑀话虽然没说完,但大家都听明白他的意思了。各州领兵的都督,并非人人皆忠诚于朝廷,从武德元年至今,已有数州刺史、都督造反作乱。粮草、兵器若是先存放于各州,若是有人据此举起造反,那就是资敌了!

    天气对战事的影响,莫说古代,就算是有了飞机、大炮的现代,也是需要着重考虑的因素。朝廷开了这一次朝议,虽然对天气问题束手无策,但也达成共识——

    若突厥来犯时,真遇到大雨连绵的天气,军械当如何运输,成了摆在朝廷诸公案头的首要问题!

    下朝时,平阳公主与薛朗一起回家。公主道:“前年大雪,幼阳你提供的床弩助秦王破敌,今年大雨,幼阳也无有办法吗?”

    薛朗苦笑起来,道:“虽然殿下你对我有信心我是很高兴了,但是,我也不是小叮当啊!”

    何谓小叮当?“

    公主好奇的问了一句。薛朗道:“一个似乎无所不能,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能想出办法的笨蛋。”

    公主面露不解,薛朗只好大致把漫画的情节给她说了一通,听得公主殿下颇为神往:“想不到还有这等有趣的故事,幼阳擅画,不若把这个故事画给我看吧?”

    薛朗:“”

    感觉自己挖坑把自己埋了!

第452章 求教() 
“若说办法的话,其实有一个!”

    坐上马车,薛朗方才犹豫的道,心底有些为难:“只是于这个办法来说,心里不太有底。”

    平阳公主鼓励的看他一眼,微笑道:“且说来听听,为妻与你参详参详。”

    薛朗点点头。

    天气对战事的影响,在现代似乎也没什么办法解决。虽然在网上听说过所谓的气象武器,然而,因为不是身处其中的人,也无从知道真假,自然也就不知道在现代用的是什么手段。

    不过,现在是在唐朝,以现有的技术条件和薛朗的知识储备,显然,他造不出水泥,也造不出沥青,甚至组织人手修建一条碎石路都做不到。

    在这个一切工程全靠人力的年代,生产力低下,也没有什么机械可以帮助劳动,更没有多余的人口。劳动人口连温饱都没解决,若是要修路,必然要抽调民夫,带来的后果就是生产力的损失。

    远的有秦始皇征调民夫修建万里长城,近的就是隋炀帝杨广征调民夫修建京杭大运河,大兴赋役,死人无数,民不聊生。刚成立的唐朝,显然也没能力和底气做这样一件大工程。

    所以,薛朗的办法只能从最简单处着手。薛朗道:“最好的办法显然是修路,但是,修路花费颇大不说,耗费的工时也是一个大问题,所以,我的办法就是征集人手,提钱在路的两边堆上一些沙石掺土的土堆,多堆积一些,覆盖上茅草或是干的树叶之类的东西,等雨天行进的时候,遇到路不好的地方就现时铺垫一下。这样一来,虽然路途上耗费的时间会比平日慢一些,但是,起码路能通不是?并且,这个事情做起来也简单,就地取材就行,只是提前准备,算是个笨办法。”

    平阳公主眼睛一亮,似是经过这个提醒,也打开了思路,道:“幼阳此法胜在提前准备,若是依此而行,兵械、粮草都可提前准备。与突厥接壤且会被突厥进攻的州县就那么几个,朝廷若提前选好统帅,提前驻扎,趁着雨季未到来之前,把粮草、兵械囤积好,战事起时,才不致后继乏力,士气不振。”

    薛朗笑着点点头,道:“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说,这是个笨办法。”

    两人又商议了一下,补充一下细节方面的东西,等回家再写成疏奏呈递圣人。至于薛朗担心的抽调民夫而带来的生产力的损失,平阳公主道:“边关久受突厥时时侵扰之苦,幼阳之法,就地取材,与生死存亡相比,算不得什么。”

    薛朗点点头,觉得这就是两人眼光差别所在,平阳公主更有大局观,而他还习惯性的着眼于细致的地方,格局不够啊。这是所站立位置的差异。平阳公主出身极好,又有大量的实务经验,自然看得更广更深。薛朗即便有后世资讯发达,知识储备广博的优势,在眼界上,还是有差距。

    粮道可以用薛朗这个办法,但兵器的防锈上,薛朗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以后世的工艺来说,铁器防锈一般采用的手段就是镀膜和涂油或是上漆等手段,在唐朝,几乎都不可能,有技术上的难题。最后,只能采用改建马车的办法,提议运输的时候,加一个斜顶的盖子,或用草扎,或用毛毡,使雨水顺着斜顶滑落,不至于沾湿兵械。

    加上平阳公主让统帅提前驻扎的提议,回到公主府,由平阳公主执笔,两人联名上疏,把办法呈递给圣人,交由政事堂的诸位大臣们商议定夺。

    因为事情紧急,圣人看了疏奏便紧急召了政事堂的大臣们进宫议政,经反复商讨和完善后,在薛朗的提议基础上,形成最终方案。

    征突厥的统帅,群臣属意秦王,唯独太子李建成推荐了安国平阳公主。太子道:“若论统兵屯驻,有苇泽关之事迹在,即便是秦王,在平阳面前,也不敢说必胜。秦王已奉敕点兵征讨杨文干,唯有平阳闲赋在家,是故我推荐安国平阳公主为行军总管,总领后方,以应对突厥之侵扰。”

    薛朗听得目瞪口呆,只有一句话想问太子——

    你还是人吗?

    这根本不是人说的话!他的公主殿下刚新婚有身孕,别人在他们两口子这个年纪,若是第一个孩子站住,已经打了议亲的年纪。而他与公主膝下犹空,这样的紧要时刻,居然推荐公主出征如是有个万一,这岂不是要他和公主的性命吗?

    薛朗面色铁青的看着太子,无论如何也忍不下这口气!

    圣人看太子一眼,断然道:“平阳非适合人选,另荐他人便是。”

    太子有些不甘,不过还是应道:”喏。“

    太子再不甘,最终,为了长安城的安危,众臣及圣人皆属意秦王为行军总管,只待杨文干叛乱一事平定,秦王便改道,提前驻防并州。

    七月初五,秦王带领的军队还没到宁州呢,已然传来杨文干被部署所杀,连人头都被人割下来,送往京师长安。杨文干叛乱一事,平息!秦王被封为行军总管,带着人马直接转道并州,提前开始准备应对突厥的入侵。

    京师长安,圣人望着案头的疏奏皱眉头疼——

    悔不该当日失望于太子建成的失策,一时冲动之下许了二郎太子之位。待他出征归来,此事真不知该如何是好?所谓金口玉言,身为帝王,说出来的话若是不作数了,于他的名声及后世评价,定然有损。

    圣人很头疼!

    这事儿吧,主要错在他,元吉明显是支持太子的,平阳若是找她商议,只怕少不得一顿劝谏。圣人思前想后,对宫人道:“去宣驸马薛朗进宫,就说我有事与他相商。”

    这小子在对待女子上笨拙,然做事却既有机变,又有原则,实是难得的人才。前几日方才出主意解了一大难题,不知在此事上,可否会有中肯的建议或是办法!何况,当日脱口而出时,薛朗也在场,与他商议也好说些。

    圣人摸着胡须,打定主意,等着薛朗前来。

第453章 呆女婿() 
薛朗被传进来的时候,还以为是叫他进来问关于粮道维护的事情,进去之前还把最近收到的消息在脑海里汇总一下,准备待会儿详细给圣人汇报一下。

    “回禀圣人”

    时值下午,天气炎热,圣人就坐在太液池边的柳树下,薛朗进去就耿直的准备开始汇报,结果话才说了个开头,就被圣人挥手打断,道:“过来,吾不问你粮道之事,平阳不是说过?天气时序乃是天定,尽人事听天命,现在莫要提那些扫兴之事,来,今日天气晴好,莫不如趁着天色,吾等翁婿二人美美享受一顿鱼脍才是。”

    听到居然是约他一起吃鱼脍,薛朗还挺开心的。宫里尚膳监的鱼脍师傅,手艺当得一绝,外面的鱼脍师少有可比的。群臣包括薛朗,每次圣人请吃鱼脍都挺积极,实在是这样的好手艺师傅难寻。

    翁婿俩儿一人一根儿钓竿,就这么坐在柳树下,圣人身后还有小黄门给扇扇子,实在是会享受。

    不过,钓了一会儿,薛朗就发现圣人的心思根本不在钓鱼上,鱼儿都咬钩了,他要么提竿提早了,要么就是提晚了,钓钩上的鱼饵都让鱼给吃完了。

    薛朗心里默默挠头,他也不知道该怎么询问别人的心事,特别这人还是他岳父大人,还是一个皇帝时,他更加的挠头——

    情商捉急,笨嘴笨舌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暗自发愁半晌儿,薛朗默默钓起来好几条鱼,跟一旁恭敬等着的鱼脍师傅对望一眼,默默把鱼递过去,等着鱼脍师傅发挥手艺。

    圣人等了半晌儿,只差没明说“我有忧心之事,贤婿可与相商”的话了,结果那呆女婿居然一言不发不说,还钓鱼钓得起劲,圣人默默数着,这都钓起五条了!

    就他两人,全做成鱼脍的话,根本吃不完!

    圣人的嘴角抽了抽,眉头直跳,身后扇扇子的小黄门努力的看薛朗,然而薛朗并没有接收到他给出的讯息,眼看着鱼够了,居然转眼盯着鱼脍师傅的刀看,似乎在欣赏鱼脍师傅精湛的刀功!

    圣人好可怜!

    小黄门很是同情的默默看圣人一眼,手里的扇子扇得越发的殷勤和小心——

    希望扇子能扇去圣人心头的燥热,省得圣人被薛驸马气到,伤了龙体。

    旁人的心理活动,呆女婿自然不知,他看着鱼脍师傅动作,亲自调了调料,待鱼脍师傅切好后,连着他调的调料一起端给生人,脸上笑得诚恳:“岳父大人请品尝,这调料小婿根据岳父大人的口味,略作了些调整,您试试看,是否吃得惯?”

    这笑容真是诚恳中带着亲近,灿烂至极,让人看了极易生好感。圣人看了,心头的憋闷之气竟奇迹的散了几分,暗骂一句呆女婿,无奈女儿欢喜,做阿耶的也是无法。不过这人倒是待人心诚,与他那生来心眼比常人多的女儿,倒也算绝配。

    这么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