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定居唐朝 >

第205章

定居唐朝-第205章

小说: 定居唐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里正脸色一变,连忙道:“可可说苏郎君草菅人命不是孔医生你吗?”

    孔娘子道:“此语却是我所说,然则这是我与苏医生之间的医道之争,汝一外人,难道懂得?”

    “可可五叔确实昏迷未醒!”

    “若无有苏医生施以援手,令五叔定已魂归天外,哪里还有现在昏迷不醒之症状!药医不死病,苏医生挺身而出于你等来讲便是恩情!苏医生并未收你任何诊金,本是出于善意出手,药医不死病,苏医生挺身而出于你等来讲便是恩情!何况,如今患者境况未明之情况下,你们便围困医生,恩将仇报,意欲何为?”

    里正的嘴巴张开又闭上,闭上又张开:“可可那不是孔医生你说苏医生草菅人命吗?小老儿只是”

    “只是如何?只是凭借着偷听到的三言两语便来围困恩人,恩将仇报,欲对医者动私刑,如此行事,当为人耶?闻者皆耻也!赵里正,望三思而后行耶!”

    说完,不再搭理赵里正,直接转身就往里走,刚转身走了两步——

    “臭小娘敢对我四叔无礼!找打!”

    “十七郎,住手!”

    两声暴喝几乎同时在身后响起,孔娘子还来不及转身查看,只觉手掌被人一拉,一个高大的身影已然两步跳到身前,一声痛哼后,手便被放开,耳边响起一道略有些紧张的声音:“孔兄可有事?”

    孔娘子定定神,抬头映入眼帘的便是苏寒俊美的面瘫脸,略怔了怔,道:“无事,多谢苏兄,刚才”

    “无事!些许小事,不值一提,无需孔兄言谢。剩下之事,交由我自己处理可好?”

    孔娘子点点头:“自然无不可!”

    苏寒朝她颔首致意,转身面对里正等众人,看也不看那个被他一脚踹飞的鲁莽男子,朗声道:“赵里正,若是苏某预料不差,令五叔此刻定然已经苏醒,汝等不回去看病人,留在此地作甚?”

    “苏郎君此话当真?”

    “苏某虽不才,然对于此事之把握不说有十分,也有七分。苏某在此地不走,赵里正尽可使人去看。”

    赵里正看着苏寒,脸色数变,最后咬咬牙,使人跑去查看,没一会儿,被派出去的人果然一脸喜色的回来:“四叔,五叔公果然醒了!还嚷嚷着饿,想吃馍!”

    赵里正脸色大变,先是一白,瞬间满脸通红,羞愧的看着苏寒。苏寒道:“病人年老体衰,病后体虚,最好莫要吃馍,吃些汤面为要。”

    里正满脸的羞愧更甚:“苏苏医生,您看此事闹的请苏医生受小老儿一拜!”

第348章 江临调职() 
“后来如何?”

    薛朗问道。

    苏寒道:“后来,自然是安然无事,皆大欢喜,我本想询问孔娘子是否便是上元节那日的小娘子,谁知我还没去问呢,孔娘子便落落大方的承认了。至于孔娘子的身份会泄露,也是因为那位十七郎便是里正的小儿子,他的妻子便是给我等做饭的那位,无意间看到孔娘子的耳朵上有耳洞,才识破孔娘子的身份。”

    薛朗点点头,又问道:“那现在你有什么打算?”

    苏寒眼睛亮晶晶地道:“我自懂事开始便想娶一个志同道合的妻子,能听得懂我所说之话,夫唱妇随,孔娘子便是那样的女子。若是有可能,我希望能娶她为妻。”

    这个理由如此清奇,薛朗已经无话可说了。作为基友,只是拍拍苏寒肩膀道:“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尽管说。”

    苏寒点点头。薛朗又问道:“你画这个干嘛?”

    苏寒道:“孔娘子的父亲乃是太医署针学博士,当代针灸大家,于针灸一途,造诣颇深,颇有独到之处,今日机缘巧合当面请教之后,颇为受教,似有启发,还需想想。”

    薛朗点点头。太医署在唐朝也管着医学教育的任务,下设医科、针灸、按摩、咒禁四科,各科都有相应的博士教授,任职者皆是一时之选。

    作为朋友,不能太过插手朋友的事情,即便是善意,也会讨人厌,伤害到友情。薛朗想做的只是了解朋友的状况,在他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和倾听,他是朋友,不是父母。今天看来烦恼的事情,来日或许会变成甜蜜的回忆,他插手反而不美了。

    上元节后上班的第一天,薛朗刚到衙门就被圣人传入宫中开朝会——

    政事堂的大老爷们都在,太子、秦王也在,还有六部的官员们。薛朗刚进去,就被殿中的大臣们来了个注目礼。

    薛朗被看得一怔,行礼道:“臣拜见圣人。”

    圣人:“卿家平身。”

    各大臣按座次坐好,圣人朝旁边的小黄门看了一眼,小黄门立即端着手里的托盘向大臣们走去,托盘里装着绢帛。薛朗手里也被发了一份,拿起自己的那份看——

    自从穿越后,薛朗一直在学习文言文,让他用文言文写作会有些困难,因为思维方式的限制,很是费劲,但是,阅读在穿越一年多后,已然进步太多,起码,这种公文的遣词用句,他已经大致能看懂。

    这份公文里写的是关于赋税的政策,今日朝会的议题便是这个。公文上说,奏议定天下户为上中下三等,以此定天下赋税。与这个赋税政策一起朝议的,还有薛朗提议的赋役黄册。

    圣人道:“定天下户一事,政事堂已然议了多次,前些时日,薛朗薛卿家给我奏疏,奏请建立赋役黄册,恰逢要定户,今日合在一起议一议,诸位卿家有何高见,尽可道来!”

    “喏!”

    众大臣低头看手中的公文,并不急着发言。薛朗默默看了两遍,一边细细思索,一边注意倾听各大臣的建议——

    唐朝的赋税政策是在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基础上建立的,基本沿袭隋制,是按户征收。所以,为了避税,这时候的民众并不习惯分家,一户几十人口都是很常见的事情,上百人口一户的也不是没有。

    经历过隋末群雄并起、天下大乱局面的民众,已然经不起重赋税的折腾,所以,初唐一直施行的是轻傜薄赋的政策。

    薛朗知道,唐朝定天下户的政策经过历史证明是适宜的。在安史之乱以前,这个政策实行的还算不错。安史之乱以后,普通民众的田地多被豪强趁机夺取和霸占,租庸调制是以均田制为基础的,失了田地,均田制就沦为空谈,初唐的赋税政策自然也就不适用了。

    薛朗默默思索着,听着大臣们的讨论。建鱼鳞册的时机还未到,不过,赋役黄册却是可以建立了,毕竟,这是开国之初,一切都刚刚建立,破而后立,恰到时机。

    朝会接连开了好几天,作为民部的官员,薛朗都需要列席。以他的记忆力,各种数据信手拈来,倒是在朝会上显了一回风采。

    议了几日,朝廷终于发了诏令,定天下户为上中下三等,建赋役黄册。民部因此而忙碌起来,薛朗职在民部,自然也要跟着忙碌,就算挂心着平阳公主的事情,也只能使人送信。

    平阳公主把齐王妃接到了公主府中,这几日都在府中,与齐王妃一块儿,两人游山玩水,不亦快哉。齐王上门要了两次,都被平阳公主挡了回去。

    对上的是平阳公主,这事儿她管也合适,太子暂时不方便出面,齐王虽然生气,却也无可奈何。在圣人那里,他可不如平阳公主受宠信。

    趁着建立赋役黄册的任务,薛朗开始在金部推行阿拉伯数字,亲手编写了一份基础的数学书籍,命手下人各自抄写回去学习,限定时间内,要把金部关于数字的计算全部改成阿拉伯数字,此外,还着重培训了各种表格的使用方法,这么一套组合拳实行下来,金部的工作效率明显提升了许多。

    这一日,薛朗还在衙门里埋头苦干,长俭匆匆进来,在他耳旁低声禀报道:“禀大郎,刚圣人发诏令,着叶卿为歧州刺史,二郎为司马,不日到任,即刻奔赴歧州!”

    奔赴歧州这是吐谷浑的战争要开始了?!

    仔细算一算日期,上元节后连续忙碌多日,时间不知不觉地就像快了许多似的,此时已是三月中旬。历史记载中,吐谷浑是四月侵扰芳州的。

    朝里定策的诸公自然不知道确切的时间,不过,视局势提前做好应对的本领却是有的。此时定下叶卿和江临一块儿去歧州赴任也在情理之中。

    薛朗略作沉吟,便道:“命万福备好车马,待我散职后直接去阿临府上看看。”

    “喏。”

    诏令已然下来,想来江临应该从十六卫的军营归家准备调任了,薛朗直接过去便行。

    按下各种心思,专心把今日的事情提前做完,告知属下们一声,薛朗便提前往江临府邸去——

    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伴随着马蹄声,还有人的呼喝声:“来呀,围起来!”

    却是齐王的声音。

第349章 以人换人() 
薛朗的马车刚出内城城门,距离城门口的位置并不远。在这样的地方坐在马车里的薛朗皱起眉头,掀开布帘看了一眼——

    车外,一队军士团团把他的马车围住,齐王骑在马上,一马当先,高声道:“阿姐藏了我的王妃,我便把阿姐的驸马带走,以人换人,薛侍郎,请跟我走一趟罢!”

    薛朗掀开门帘,从马车上跳下来,没有半分畏惧,只是用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齐王:“大王,薛某乃是朝廷命官,大王即便是皇子,行事也需三思而后行方好。”

    这里距离内城门口很近,可以说就在城门的范围内,朝廷各部大臣上下班都要从这里过,在这个地方对他动手,齐王这是脑残了吧?

    薛朗非常无语的看着齐王:“有句话不知大王是否听过?士可杀不可辱!薛朗虽出身卑微,然则也不是任由大王喊打喊杀的奴才!”

    齐王虽然骄横,腹内也不全是莽草,一听便知道不好,不仅没吓住薛朗,现在反而被他词锋所制,然而事已至此齐王咬牙道:“早就听说薛侍郎词锋犀利,今日总算见识到矣,不过,就算你再如何巧舌如簧,今日,我也要拿了你换我的王妃!来人,带走!”

    竟是打算把事情往耍浑的方向引导!

    “放肆!我看谁敢!”

    薛朗一声暴喝,面容严肃,脚下不动分毫,就那么站立着,目光逼视着欲围上来的军士,大声道:“吾薛朗,御封开国郡公,尚书省民部右侍郎,圣人御笔亲封,朝廷命官,无罪无凭,我倒要看看,何人敢动我?”

    军士们被吓住,面面相觑,互相看看,又看向主事的齐王。齐王暴怒,手中马鞭劈头盖脸、不管不顾的就往手下头脸身上抽去,骂道:“我往日如何教你们的?令行禁止,我有下令住手吗?啊?”

    军士们齐齐一阵瑟缩,脸上露出畏惧的表情来,连忙应道:“喏!”

    薛朗上下班时候,除了长俭和赶车的万福,一般不带护卫。大家都这样,上班只带贴身服侍的小厮,没有人会带着护卫一块儿出行,毕竟,他们上班的地方是在内城里,这里只有国家公务员,作为朝廷命官,在内城里,除了圣人,没有人能危及到他们的安全,也就没人想起要带护卫。

    薛朗也一样,入乡随俗,压根儿就没想起要带护卫。加上长俭、万福三个人就被齐王带来的一队人马团团围住,薛朗没动,连眉头都没皱一下,就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