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定居唐朝 >

第175章

定居唐朝-第175章

小说: 定居唐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里满是憧憬之色,把薛朗看得不禁一笑,笑完了拍拍苏寒肩膀,问道:“我和阿临都有着落了,你呢?有什么打算?”

    苏寒道:“前几日平阳公主使人来问我,有否去太医署之意愿,我婉拒了,不过答应继续担任公主府里的供奉,想多些空余时间研习你给我的药方和药典。”

    薛朗点点头:“也好,行医不同别的,那是做到老学到老的。本草纲目是一本好书,多读读,读透了也好。以前听说过一句话,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想来也是有几分道理的。”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苏寒细细咀嚼一遍,朗声道:“多谢幼阳,我懂了!”

    江临与苏寒都有了归处,薛朗自然也就放心了。年纪轻轻的,总不能都搁家里歇着,那再好的人才也会歇废的。薛朗自觉比两人都年长,阅历也比两人多些,倒是自觉自愿的扛起长兄的职责来,督促两人上进。好在两人也没让他失望就是。

    有了实职,又要跟新的同事打交道,想了想后,薛朗正想使长俭出去打听一下民部尚书是谁,窗户突然被敲响,薛朗伸头出去看,就看见阿蔻面无表情的脸。

    阿蔻右手拉着房檐,身子仿若轻如无物般挂在房檐下,看薛朗出来,从怀里掏出一物,朝着薛朗扔来。

    薛朗下意识的接住,却是一封书信,正待说什么,阿蔻已经身子轻轻一晃,灵巧的翻上屋顶,转眼便没了踪影。

    薛朗苦笑着摇摇头,打开信封,看书信的内容——

    大约书写者考虑过他的阅读水平,写得十分的通俗易懂,是关于现任民部尚书的资料。

    薛朗没急着看书信,而是轻轻地抚摸着信纸,望着纸上墨迹未干的字出神。这是平阳公主的字迹,薛朗见过许多次,自然认识。

    第二天,除了苏寒在家研究医书外,薛朗和江临都起了个大早,随意的吃了点儿早饭打底,便各自去各自的衙门报道。

    六部的衙门都在皇城里头,从朱雀门进去到承天门的范围,都是各政府部门的办公地点。靠近朱雀门的是太常寺,户部所在的尚书省就在太常寺后面。

    薛朗是乘马车去的,进去找人问了问,另一位侍郎出来,笑着朝薛朗拱手问道:“敢问可是薛侍郎?某家王显,忝为民部左侍郎。”

    自古以来,以左为尊。听完他的自我介绍,薛朗就知道这人就是他以后的同僚。民部尚书下面有两个侍郎,薛朗是右侍郎,这个王显是左侍郎,位比他尊。

    于是,薛朗行礼道:“王侍郎有礼,在下正是薛朗,今日特来报到。”

    互相见礼后,王显道:“裴尚书上朝前曾交代过,今日薛侍郎要来报到,命我接待于你,待他下朝后,再做分派。”

    薛朗致谢:“喏。多谢王侍郎。”

    王显摆摆手,脸上挂着个矜贵的笑容,道:“某手头还有事务,请薛侍郎安坐,待裴尚书下朝即可,某先做事去。”

    这个王显似乎对他并没有好感?

    薛朗挑挑眉,不置可否,淡然道:“不敢劳烦王侍郎,王侍郎尽可去忙便是。”

    王显点点头,居然就真的走了。

    薛朗也不是坐不住的人,虽然不知道这个王显为什么是这样的态度,不过,在民部尚书裴矩回来之前,他必须等着。

第297章 工作划分() 
空荡荡的大厅里,连个杂役都没有,就薛朗一个人枯坐着。他也不急,也不恼,就那么安然盘膝而坐,思想早就飘飘荡荡,神游天际去了。

    “劳烦薛侍郎久候,某手头之事务总算忙完。不如让某家带薛侍郎转一转民部衙门?”

    等了将近一个小时,王显才出来,依旧是那副不冷不热的笑容。薛朗点点头:“劳烦王侍郎。”

    王显便带着薛朗往里走,一边走一边道:“我民部辖下四司,分别是户部、度支、金部、仓部,四司共计两百零七人。其中,户部”

    王显带着薛朗在民部衙门转了转,四个司都去看了看,办公场地倒是宽敞,每天中午还管一顿饭,福利待遇倒是挺好的。

    正中是个大大的议事厅,尚书的办公室就在议事厅后面,王显的办公室在议事厅的左边偏厅,薛朗的则在议事厅的右边偏厅。

    转了没一会儿,王显便带着薛朗朝议事厅来,刚到没一会儿,便有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头儿被人搀扶着走进来。老头儿一进来,看见薛朗,立即展颜一笑,主动开口道:“薛侍郎来了?”

    想来这就是现任的民部尚书裴矩,薛朗上前行礼:“属下薛朗见过裴尚书。”

    老头儿笑眯眯的道:“无需多礼,且跟老夫来。王侍郎,且忙去吧。”

    说完,看向王显,王显笑眯眯的道:“既然尚书回来了,那属下便告退了。”

    裴矩领着薛朗进了他的办公室,面色和蔼,倒也不拿架子:“请坐,坐下方才好说话。”

    说着,自己当先在一张矮榻上坐下。薛朗谢过后,也在矮榻上正襟危坐,脊背挺得笔直。裴矩见状,心里暗自点头,笑道:“老夫与幼阳虽是第一次共事,然则已不是陌生人,且不用如此拘礼,松散些便是。”

    薛朗暗地里松了口气,要是让他一直保持着跪坐的姿势,等谈完话,腿也基本不能要了,实心实意的致谢道:“多谢裴尚书。”

    以前在平阳公主府中做事,平阳公主虽然不是和蔼可亲的人,但对属下礼数上的要求并不高。每次议事的时候,都一开始跪坐,等坐下后,大家都一起默契的改为盘膝跌坐,平阳公主为此也不曾说过什么。

    薛朗已经习惯了这般松散的坐姿,在郡公府里又有椅子,自然就更不需要。还是苏四娘看他和江临都是这样,昨日抓着兄弟两个耳提面命,很是唠叨了几句,给兄弟两个补习了一下坐姿的礼仪。

    也是经过这一次补习,薛朗才知道原来跟尊长面前,跪坐才是正经的礼仪,所谓正襟危坐就是指的跪坐。不过呢,跪坐过的人都知道,跪坐一小会儿还好,若是跪坐的时间长了,腿麻是最基本的问题,血液流通不畅,跪坐的时间长了,还真能把不习惯的人跪晕过去。

    一般和蔼些的尊长,大家见礼后,都会说大家松散些,改成跌坐。如果遇到心怀恶意想要收拾你的上司或是长辈,就不说这句话,让你一直正襟危坐想想就觉得好惨。

    裴矩裴尚书显然是个很有涵养的老头儿,不会那么恶意的拿捏下属,直接让薛朗跌坐,笑眯眯的道:“圣人已下诏令,今年红薯、土豆、白叠子的试种交由司农寺与民部负责,主导还是民部。这几桩事务乃是重中之重,幼阳是个中熟手,自是要交予幼阳。此外,民部辖下四司,因幼阳要统管新作物试种之事,老夫便把金部交予幼阳管理,其余三司则让王侍郎继续管辖。”

    民部辖下四司,户部的工作比较繁杂,管着天下的户口、土田、赋役、贡献、婚姻、蠲免、贡献、优复、继嗣等;度支则管着天下租赋、物产丰约之宜以及岁计所出而计调支。是民部衙门里两个权责比较重的部门。

    金部则管着天下库藏出纳、权衡度量之数,两京市、互市、和市、宫市交易之事,百官、军镇、蕃客之赐,及给宫人、官奴婢衣服;仓部顾名思义就是管仓储出纳的,天下军储,官员们的禄米,仓廪之事等,还有义仓、常平仓的储粮量,如果遇到收成不好的年份,还要负责调集粮食平抑粮价。

    这些资料,昨日平阳公主给他的书信里都有写,不然薛朗也无法知道的如此详细,他对古代各行政部门的职权,只知道大概,太详细的则没了解过。

    平阳公主昨日在书信中曾言道,薛朗初来,无有任职州郡的经历,又是异国长成之人,对大唐的风土民情算不得熟悉。裴矩乃是老练明达之人,断不会予薛朗太多权职,户部、度支、仓部这三个部门,薛朗是不用想了,如若分派,也只会把金部分与薛朗。

    果然被公主殿下言中了!

    薛朗也不是不理解裴矩的分派。

    说实在的,就算裴矩把其他司分给他,他也会有点儿发憷,说白了,他就是个普通人,没经过什么正规、正统的教育,所学的一切都是野路子。再加上对大唐的社会民情又不了解,于封建礼法其实了解的也不多,让他去管与社会民俗礼法息息相关的户部,他底气不足。

    度支跟仓部就更阔怕了,一个管着全国的财政划拨,一个管着粮食、粮价,都是很重要的部门,一个不好,影响简直无法预估。薛朗自觉现在的自己完全无法胜任,还是先做自己熟悉的、懂的事务才是正经。

    相比其余三部,金部的工作,薛朗更容易上手些。于是,薛朗安安稳稳的应道:“喏。红薯、土豆、白叠子的试种,都要等开春之后。如今还是正月,属下想着趁着这段空闲时间,看一看部里的各项资料,学习一下,不知裴尚书是否准允?”

    裴矩看他这般务实,悬着的心总算放了几分,笑道:“自是不无不可,幼阳想看哪些资料,尽可去看。”

    “多谢裴尚书。”

    薛朗爽快致谢。

    裴矩道:“幼阳可去看一看今后办公之所,有什么需要添置的,尽可添置,安顿好之后,便可办公矣。”

    “喏。”

    与裴矩叙了一阵话,薛朗便告辞出来,把长俭叫来,主仆两人一起去办公室——

    薛朗想让长俭带人把他习惯用的书桌、座椅什么的搬过来。只是用普通木头打制的,又不是名贵木料,想来御史应该不会多嘴。

第298章 新的工作环境() 
“敢问可是薛侍郎?”

    薛朗刚带着长俭进去,就有一个穿着绿色官袍,约莫四十出头的男子迎出来:“属下章安之,忝为金部郎中,见过薛侍郎。”

    薛朗点点头,道:“原来是章郎中,初次见面,不用多礼。”

    章安之恭敬的道:“不敢。属下等听说薛侍郎今日来报道,特意候着薛侍郎,不知薛侍郎是否能拨冗见一见诸位同僚?”

    薛朗道:“自是该见一见的,劳烦章郎中去请大家过来,可好?”

    “喏。请薛侍郎稍待。”

    章安之出去喊人,不一会儿,鱼贯而入五个人。最年轻的也看着三十出头,年长者头发已然灰白,都是薛朗的手下。

    “属下等见过薛侍郎。”

    众人齐齐行礼。薛朗面带微笑,和声道:“诸位请起,无需多礼。初次见面,不如诸位都介绍一下自己?”

    “喏。”

    众人开始自我介绍——

    金部的属员恰好五十人,郎中一个,员外郎一个,主事三个。此次来拜见薛朗的就这五人,其余人等品级太低,自然不敢贸贸然来拜见。

    章安之是金部郎中,员外郎叫凌浩初,就是那个年纪最大、须发灰白的小老头儿,三个主事乔秉德、施俊诚、金子兴,俱都是三十出头。年纪都比薛朗大,看举止神情,一个还比一个稳重。

    听完大家的自我介绍,薛朗道:“如此,大家就算认识了,以后必定要共事一段时间,希望大家能合作愉快。”

    “薛侍郎,公事上,可有话要交代大家的?”

    章安之恭声请问道。薛朗略作沉吟,道:“公事上嘛,萧规曹随,大家以前如何,今后也如何即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