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定居唐朝 >

第133章

定居唐朝-第133章

小说: 定居唐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幼阳。”

    “属下在。”

    “阿临也来。”

    平阳公主把兄弟俩叫住,道:“看到馒头跟着幼阳来此,我心里有个腹案,幼阳参详一二,看可行否。”

    薛朗连忙道:“殿下请说。”

    平阳公主道:“阿临武艺过人,又与馒头熟悉,我欲派阿临携带馒头入山林,充作斥候,为我探一探突厥之虚实。幼阳看可行否?”

    薛朗没急着回答,而是低头看馒头:“馒头,你听明白了吗?”

    馒头“汪”了一声,走到江临旁边,显然不止听懂了,还挺赞成,愿意跟江临合作。

    薛朗见状,倒也不阻止,而是想了想,道:“山林之中,野兽众多,只有馒头一个,只怕有危险,不如把包子也叫来,两只一起,再让阿临把望远镜也带上,哦,对,还有,伪装也要做一下。”

    “伪装?大哥,如何伪装?”

    江临好奇的问道,公主殿下也疑问的望着薛朗。薛朗从带来的背包里,翻出他的迷彩服——

    薛朗有一身荒漠迷彩服,是以前他冬天干活儿的时候穿的,耐脏耐磨,性价比不错。包里这套是新买的,以前的穿坏了。

    薛朗道:“这套衣服在山林里穿行,即便用望远镜观看,如果不动,基本是看不出来的。”

    公主殿下拿过,一边翻看一边道:“看着这等花俏,却有如此神奇之效果?布料却从未见过,与幼阳来时穿的又不同,染色也奇特。”

    薛朗道:“殿下,这是某种化学制品,里面掺杂了特殊的颜料,以我朝目前的工艺,基本不可能做出来。阿临与我身量相差不大,又有武艺,里面穿上厚实的衣服,外面再穿这身迷彩,效果应该不错。”

    说完,顿了顿,继续翻背包:“这里是放长刀的地方,这里是匕首。水壶有两个,一个是保温的,两天之内都能保证你喝上温热的水;这个水壶里装的是酒,冷了就喝一口暖身。还有,要烧火煮饭的时候,把水壶拿出来,这个可以当一口小锅使!这是绳子”

    一样样把他的东西教给江临使用,可以说,只要把薛朗的这个背包带上,基本就解决了在野外生存的基本需求。

    江临看得爱不释手,却接的小心翼翼。他之出身本也不算差,当是见过一些世面的,自然知道这些东西的宝贵与难得。

    即便是出身世家门阀的平阳公主,也看的目中异彩连连,拿着野战水壶看了又看,道:“此物制作颇为精妙,如用来野外行军,颇有用处。难怪幼阳能行如此之远的路途。”

第226章 斥候江临() 
把野营装备连带着背包交给江临,薛朗拿出医药箱,把里面已被他弄掉标签的药,各自分了他一些,分门别类的给他装在衣服口袋里,幸好迷彩服口袋多,能装。

    薛朗的医药箱,比之常人的要大些,是薛晴给他买的。盖因他某次骑行的时候,曾经出过一次意外。因为出意外的地方略偏僻,救护车一时半会儿到不了,药带的又不多,差点儿危及性命。

    为此,还被薛晴骂了个狗血淋头,好不惨然。骂完后,又默默地给他买了个大药箱,勒令他必须装满药品带上。

    趁着天黑,薛朗跑回家一趟,把包子也带了来,叮嘱包子和馒头暂时听从江临命令后,又去叮嘱江临,教他如何使用望远镜,又如何根据镜头上的标尺计算距离。

    一切安排好,公主殿下又把江临叫过去,秘密嘱咐,这是军令,薛朗也听不得。一切交代后,夜色已经深沉。

    公主殿下道:“且先回去安睡,好好休息一晚,明日再出发。”

    夜晚的山林是最危险的,各种猛兽出没,自然不会让江临连夜出发。公主殿下也是满脸的疲倦之色,说完事情,各自回营帐安寝。

    包子、馒头要跟着江临去历险,薛朗其实有些不放心,但是,江临确实是比他还合适的人选。别说古代这种猛兽丛生的山林,即便是现代的山林,他也玩不转。

    薛朗心中有事睡不实,迷迷糊糊的打了一个盹儿,再醒却是被外面的更鼓吵醒的,听声音长短,已然是五更。

    薛朗爬起来,睡在他营帐一角的长俭也立即跟着爬起来:“大郎,有事可吩咐小的,时辰还早,外面寒冷,大郎可再睡。”

    薛朗道:“你去吩咐伙夫营,准备膳食,要多放肉,给阿临送一份,包子、馒头各一份。”

    “喏。”

    让薛朗继续裹着被子,长俭跑出去吩咐。没多大一会儿功夫,便抬着两碗食物进来,给包子、馒头各自倒好,薛朗招手道:“包子,馒头,快来吃饭!”

    薛朗问了长俭,江临的给准备的是面条,包子、馒头的是实惠的栗米饭拌肉。看包子吃得尾巴都翘起来了,显然很合它胃口。

    看着包子、馒头的肚子吃得鼓鼓的,薛朗这才放心稍许,摸摸包子和馒头的头,交待道:“包子,馒头,你们协助好阿临,记得听他的话。山林里面野兽多,不要与那些野兽争斗,我希望你们能平安归来。明白吗?”

    “汪,汪!”

    包子摇头晃脑的摇着尾巴,用脑袋蹭薛朗的手。馒头“汪”了一声,依旧是高冷沉稳的范儿。

    舍不得得摸了两狗好几次头,看时辰差不多了才带着出去,江临已然背着背包等着,来送行的,除了薛朗就是一身男子便装的平阳公主。

    平阳公主道:“该交待的我已然交待,阿临只需记住,能完成自然好,当以保命第一!”

    “喏!卑职记住了,将军放心就是。大哥保重,小弟去也!包子,馒头,走咯!”

    “汪汪!”

    包子冲薛朗摇摇尾巴,舔舔他手,以作告别。馒头只抬头看薛朗一眼,便转身跟着江临走了。薛朗站在那里,有些怅然若失。

    公主殿下问道:“幼阳可是放心不下?”

    薛朗道:“是有些担心,不过,我也相信包子、馒头的能力。”

    “难为幼阳,以阿临之武艺,有包子、馒头做警戒,避开猛兽之后,当能安然无恙。”

    薛朗点点头,没再多说什么。公主殿下看他一眼,想说什么,卫兵已捧着她的盔甲过来,请她回营更衣。

    薛朗拱手道:“殿下军务繁忙,不用担心我,我的担心只是人之常情,我也信任阿临的。”

    公主殿下点点头,眼神温润的看他一眼,便忙去了。大军行动,薛朗管理后勤,也是事务繁忙。

    然而,这一天,突厥并没有来叩关!

    第二日,突厥也没来!

    第三日,突厥依旧没来,江临也还没回来,却等来了太子建成督军,麾下将领刘弘基于魏州打败刘黑闼,钱九陇率军攻下沧州,刘黑闼退走毛州。太子的帅帐已然到了魏州。

    突厥没来,大家的表情并不见轻松,反而有几分凝重,等待的越久,说明突厥准备的越多,聚集的人马只怕也越多。

    “将军,可向太子求援乎?”

    董司马提议道。平阳公主没动,略一沉吟,否决道:“求援为时尚早,一切尚不分明,如何求援!何况,刘黑闼乃是朝廷之心腹大患,不平刘黑闼,则与颉利议和之用意便白做浪费矣。”

    “喏。”

    董司马只得作罢。平阳公主道:“前些时日我曾秘密派出两队斥候,昨日已然回来,斥候报曰,前些时日关内大雪,关外突厥之境爆发的却是雪灾,冻死老弱、牛羊无数,突厥境内饥荒爆发!幼阳言中矣!”

    这话一出,众人全都看向薛朗。薛朗只能努力保持着严肃,心里默默摊手,他只是找借口告之历史记载,其实并不会看天象,大家不用太惊奇。

    马三宝一双浓眉几乎拧在一起,道:“如今乃是寒冬,冻死之牛羊,尚可食用。是故,末将认为此次聚集的人数,部落来的应该会多,但人数应不是顶峰之时。然则,待到正旦之后,青黄不接,为了活命,各部落定当倾尽全力来攻伐,届时,方是硬战。”

    平阳公主颔首道:“我便是这个意思!如今刚开始,我们且先自己抵挡。另外,我也会上疏朝廷,言明利害关系,请朝廷增援。”

    “喏!”

    众将应道。

    正说着,外面卫兵来报:“禀将军,江校尉回来了!”

    平阳公主眼睛一亮,道:“快请他进来!”

    “喏。”

    卫兵出去,不一会儿,满面风尘之色的江临,江临身上并没有什么受伤的地方,除了面色疲惫之外,倒也没什么异样。不过,包子、馒头竟然没进来!

    “末将江临见过将军。”

    平阳公主关切的问道:“阿临快快免礼,你辛苦矣。一切可还顺利?可有什么损伤?”

    薛朗也一瞬不瞬的望着他,心中焦急的等着他的回答。包子呢?馒头呢?

第227章 江临带回来的消息() 
江临道:“回将军,末将此行尚算顺利,无有什么大损伤,幸亏有包子、馒头随行,避开了许多危险。”

    平阳公主点点头,直接吩咐左右:“来人,来碗热姜汤!”

    “喏。”

    竟是一身戎装的初雪。她也跟着来军营了,就住在公主殿下的帐中。天气寒冷,她的日常工作从煮茶变成了煮姜汤。

    江临接过姜汤,一口灌下:“多谢初雪姑娘,身上暖和多了!”

    说着,把空碗递还,左边胳膊动作似乎有些迟滞。

    薛朗心头一动,他所挂心者,一是江临的安危;二是包子和馒头,最后才是刺探军情的任务。江临此时穿的是皮裘,不是薛朗去时给他的迷彩服。看他进来时步伐稳当,行礼之时,相比右臂,左臂似乎不太好活动。如果不是特意留心,是很难看出来的。

    平阳公主问道:“包子、馒头呢?可有损伤?”

    江临道:“回将军,它们无事。”

    薛朗放心了,注意力集中到公事上。只听平阳公主道:“我一共派出三拨斥候,两队在入冬后便已派过去,刺探的是突厥境内之天气变化。最后一拨唯有江临,请了幼阳的灵犬护行,命他查探突厥军队之规模,如今江临归来,想来已有结果?”

    江临道:“禀将军,末将在突厥大营外守了三天,三日内,不时有大部人马到达突厥大营,直至昨日午时,再无人马到达。只见突厥大营之内,营帐越来越多,画有各种图腾之旗帜也多了好几面,末将约莫数了一番,旗帜之上图腾不同者竟有八面之多。”

    “八面?你可看清楚了?”

    董司马急声追问道。江临道:“回董司马,末将敢以项上人头担保!”

    董司马继续追问道:“你可还记得是哪几种图腾?”

    江临答道:“记得!”

    平阳公主立即道:“来人,笔墨伺候!”

    侍卫迅速的拿来笔墨纸砚,平阳公主没动,董司马亲自给江临磨墨,江临挥毫泼墨,不一会儿就把八面旗帜画了个大概。

    众将迅疾的围上去,董司马显然对附近的突厥部落皆十分熟悉,指着旗帜如数家珍,叫什么部落,大概能聚集起多少人马,皆能说个大概。薛朗默默地一算,这八个部落,竟然聚集了差不多七万人马。

    董司马面色凝重的道:“突厥果然是在集结。幸亏这些部落中,多是小部落,不然,只怕不止此数。这些小部落,往日惧怕将军之威名,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