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定居唐朝 >

第121章

定居唐朝-第121章

小说: 定居唐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薛朗诚实的道:“属下虽然是外行,不过,这些士卒看着已然不错,显然是经过刀兵的。当然,比不上熊罴军的素质。

    “予你做部曲,可还称意?”

    公主殿下语气平淡的丢出来这么一句,薛朗直接愣住,最少三秒才反应过来:“殿下大清早把属下叫来,就是为了给属下挑选部曲?”

    叶卿插话道:“薛咨议,在您荣封郡公之诏令传到苇泽关之日起,殿下便下令在军中给薛咨议遴选部曲。这些是从有意者中择优录取之人。”

    薛朗目前是郡公,部曲人数也是有定数的,孙昌提的时候,薛朗原以为部曲不好招募,毕竟,隋唐时的部曲不过是比奴婢地位略高,比不上良民,想来没有人自甘堕落。

    显然,他想太多了!

    其实转过来想就知道了。唐朝的军人是世代传承的职业,这些人都来自军户。成为军户,虽然可以免除相当的赋税徭役,然则每户皆需要世代出丁顶上上代边军的缺额。相比起军户,郡公府的部曲则轻松多了。起码,赋税徭役是免了的。难怪从者云集。

    薛朗感激的道:“多谢殿下恩典,属下心中的感激,真不知该如何表达了!”

    平阳公主安然道:“幼阳尽心辅佐于我,我自当待幼阳周全些。这些人多是刀枪剑戟使得好的,幼阳乃是文臣,不用上战场,选这些人做部曲,最为恰当。”

    薛朗明白公主殿下的意思,心中更为感激,却嘴笨说不出什么感激之词,诚恳的再次行礼:“多谢殿下。”

    公主殿下摆摆手,显然不以为意。直接拿马鞭朝着人群中一指,道:“那人名叫何大山,父子皆是刀盾兵出身,擅使横刀、长矛,可选为部曲;尤达,我记得此人弓术不错;曲武”

    平阳公主竟然能认出好几个人,并且把每个人擅长的方向都说的清楚明白。被她点到的人,面上又是激动,又是惭愧,有几个甚至临时反悔,不想再参选部曲——

    “将军,请准许卑职再于您军中效命吧。”

    何大山直接单膝跪在地上请求道。平阳公主道:“何以反悔?何大山,本将军知你家中情况,你家男丁虽多,然则,立住成人的却唯你一人,其余弟妹皆年幼。为香火计,尔入幼阳麾下为部曲恰如其分。幼阳乃是我之左膀右臂,你们尽心效忠他,便是对我尽忠矣!”

    “喏!”

    想到家里的情况,何大山只能叹息一声,轰然应喏。

    薛朗到不介意这些士卒,先前是效忠平阳公主的,能有忠诚这个品质的人,假以时日,只要薛朗真心对待,总能换到同样的忠诚。人生不过是人心换人心。

    挑选好部曲,使人去帮薛朗办一些行政上的手续,公主殿下问道:“幼阳京中可有主事之人?”

    薛朗道:“请了阿临的媳妇儿代为照管,荷香留在京里协助。”

    平阳公主点头,道:“我知幼阳长于异国,定不知我朝之习俗。部曲遴选出来后,所代表之涵义便是自此以后,这些人家世代皆忠于长平郡公府,相应的,幼阳也要给这些部曲的家人提供土地耕种,负责他们之衣食住行。可把这些人安排到你名下的永业田去。”

    薛朗恍然,原来永业田还有这个好处。

    其实薛朗名下如今田地不少,除了郡公爵附带的永业田外,还有圣人额外赏赐的田地。这些田地要怎么处理,其实薛朗根本就是一筹莫展,作为一个外来户,他真的不知道名下那么多土地,要怎么找人耕种。

    在他看来头疼无比的事情,在唐朝土著们的眼中,却是极好解决的事情。在长安说起时,苏四娘就表示她帮忙解决。

    现在有了部曲,倒是把永业田的事情解决了。苏四娘只需要解决御赐土地就行。感觉解决了好大的麻烦!

    趁着机会,薛朗又向公主殿下请教了许多他不懂的地方,公主殿下倒是好耐性,挑着关键处给他解说的详细分明。

    等薛朗搞懂部曲的事情,已然朝食时分。薛朗今天本来招了手下来议事,临时被公主殿下拖出来,想来手下们当等急了。

    急匆匆赶回去,却只见土曹万思明在厅中等着他,仓曹龚善之却没来,原因长俭转告却是告病了。

第206章 属下们() 
薛朗让万思明和龚善之过来,是为了全盘了解他不在的这段时间内的发展情况,主要还是万思明,叫龚善之来则是了解府中库存数量的变化。

    如今龚善之告病来不了,薛朗直接让长俭去龚善之办公的地方,把这段时间按照规定需要做的表格、数据登记等拿来给他看。总不能别人病了还逼着人过来回话。

    长俭领命而去,薛朗留着万思明问话。万思明这人虽然没什么大的能力,但是,听从命令办事方面做得还是不错的,薛朗走之前,农庄之事,事无巨细都交待给他,如今薛朗回来,听他一桩桩禀报,倒也做的不错。

    农庄的情况一如薛朗的计划般,有条不紊的发展着,目前,不仅负担了熊罴军全部的副食供应,还有多余的向驻军提供了一部分。

    农庄自己培育了四头母猪,在秋天发情的时候已然配种完毕,等来年开春,就会有许多小猪仔出来,到时候,连猪仔都不需要向外采购。

    而圆白菜的留种问题,此事乃是公主殿下亲自过问,就连采收的种子,都是公主殿下保存,完全不需要担心。

    薛朗问了自己最关心的棉花:“白叠子呢?采收了吧?”

    万思明道:“回薛咨议,已然采收,去籽的问题,也如薛咨议提前吩咐的一般,直接用人去的,晾晒干之后存在库中,之后要怎么处理,属下等一筹莫展,就等着薛咨议回来指点呢。”

    薛朗点点头,道:“趁着池塘还没上冻,把水放了,把剩余的鱼捕了,然后采藕。对了,让人多弄些湿的沙土来,我有用处。”

    “喏!”

    万思明领命。

    薛朗看时辰还早,直接吩咐道:“时辰尚早,我们去储存棉花的仓库看看。”

    “喏。”

    薛朗吩咐长俭把龚善之的报表带回来后先放着,等他回来看,便与万思明出去了。

    棉花的储存,要求防潮、防霉变、通风等。薛朗去长安前就写好了详细的储存要求,公主殿下也根据这些要求,拨了专门的仓库用来储存棉花。

    因为肥力、耕种技术、灌溉技术等的限制,第一次的棉花产量只有两百公斤零了一点儿,换算成现代的斤两数,恰好达到最低亩产数。

    按照薛朗的吩咐,皮棉已经成捆捆绑好,一捆捆的存放在仓库里,一捆少说也有五十公斤,区区一亩地的亩产,不过就四捆。

    薛朗让人解开一捆,看了一下——

    是几级的棉花,薛朗这种外行当然不知道,不过,棉花已经晾干倒是看出来了。

    万思明问道:“薛咨议,之后要如何处理?请您示下。”

    薛朗拍拍手,道:“不着急,待会儿我给你画几样工具,你先去给我准备一下。这棉花采收下来还不能用,还需要弹一下。”

    说来,薛朗其实不会弹棉花,他只是知道流程,没上过手。而知道流程还是因为看了部电影,电影的名字叫什么,大部分的内容是什么等,现在已然想不起来,但是,里面那首魔性的插曲却一直没忘——

    弹棉花鸭弹棉花,半斤棉弹成八两八哟!

    这些都是题外话。薛朗的想法很简单,知道流程,知道用什么工具,知道原理,就可以试试了,就算因为缺乏经验一次成功不了,多试验几次自然就懂了。

    薛朗笑问:“思明,你冬天有皮裘抗寒吗?”

    万思明道:“回薛咨议,皮裘乃是奢侈之物,属下不过是公主府中之小吏,全家勤俭度日,也不过是恰好饱腹,怎有余财换皮裘!冬日抗寒靠的不过是羊皮袄。”

    薛朗点点头,道:“白叠子怎么种的,你全程有跟随,待明年,如果有意,可以种上几亩,保证你明年冬天,全家暖烘烘的。”

    万思明又惊又喜:“薛咨议此言当真?”

    薛朗笑道:“当真,你见我什么时候诓骗过人?”

    万思明一想还真是,他这上司虽然年轻,可却从不是夸夸其谈的人。立即道:“属下听薛咨议的,明年拨出三亩水田来种棉花。”

    “你不会后悔这个决定的!”

    薛朗神秘的笑着:“此事,不需要多久就能见分晓!”

    万思明兴高采烈的道:“属下拭目以待!”

    从棉花仓库出来,薛朗让人拎了一捆棉花回听风院。待他们回去,长俭已然从龚善之处取了报表回来。薛朗先给万思明画了弹棉花需要的工具和工具的样式,让他去准备。

    待万思明走后,薛朗才拿起龚善之的报表查看——

    薛朗如今虽然职位是咨议,但是,他的上司平阳公主殿下非常的勤俭持家,所以,薛朗还兼着主薄的工作。

    自从薛朗就任府中的主薄后,他就推行过一套用表格与数字做登记的制度。特别是仓曹这一块,使用表格登记的数据,能很直观的表达出许多东西不说,还能起到监督的作用。

    薛朗只离开了一个多月,大数据来看,能看出的东西不多,薛朗耐心的慢慢翻看每天记录的数据,翻着翻着,突然愣住——

    “长俭,所有报表都拿了吗?”

    “回大郎,小的拿时问过吏员,皆以在此,无有遗漏。”

    薛朗的语调,控制不住的往上扬:“那为什么没有八月中旬以后的数据?就连棉花有多少数量入库这些都没登记!岂有此理!龚善之在干什么?”

    长俭默默的翻起眼睛看主人一眼,弱弱的道:“关于此事,小的有下情禀报。”

    薛朗抬头看他:“说!”

    长俭道:“刚才小的去拿报表,龚仓曹也不在衙门,唯有手下的吏员在。吏员对小的道,自八月中旬后,龚善之便没再去衙门理事,一直称病在家,理应仓曹做的报表,也不让再做。”

    薛朗扭头,看着长俭:“吏员?长俭你一直跟我在一起,这么说来,是刚才你去取报表的时候,有人向你告状的?”

    长俭恭声道:“回大郎,是的。此人还给了小的一些报表,请郎君过目。”

    长俭从袖笼中拿出几张纸,薛朗接过一看,正是八月中旬以后的数据。表格做的非常规范,一笔一划可以看出十足的认真,数据记录详实,看来一丝不苟。

第207章 消极怠工() 
薛朗把报表放下,不予置评,只一脸严肃的望着长俭,直接肃然问道:“长俭,你有没有收那个吏员的好处?”

    长俭大惊失色:“大郎,小的岂敢!小的哪里有那样的胆子!”

    薛朗不为所动:“既然没有,为什么这么帮那位吏员说话?还知道看时机递上吏员所做的报表。你这样,让我不得不怀疑!”

    长俭吓得“噗通”一声直接跪下,急急道:“禀大郎,小的真的没有收那人任何好处,不过是义愤于龚善之对郎君的命令与规矩置若罔闻。郎君乃是圣人亲封之长平郡公,何人能与郎君一般,如此年纪便晋位郡公者?古今未有也!”

    语气倒是十足的自豪。

    薛朗不置可否点点头,示意他继续往下说。长俭慨然道:“郎君为人和蔼,地位崇高,即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