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梦回运河前朝路 >

第13章

梦回运河前朝路-第13章

小说: 梦回运河前朝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皇帝已经批复,任嚣立刻召集起部下,宣布由王连进行调遣安排,挺进山区,全力开凿灵渠。

    又出现了跟开凿邗沟同样的问题,为了保持军队工作积极性,任嚣安排出一些人到附近郡县征集军需补给,给百姓增加了不小的负担。

    建造灵渠的难度,远大于邗沟,等于在群山之间开拓出一条水路通衢,看过由南向北流淌的海阳河之后,王连决定深入山中,勘探地形地貌。

    “公子,山中很危险。”南宫灵儿担忧道。

    “不过去仔细看看,无法确定具体开凿的位置,放心好了,赵将军会一直陪着我。”王连道。

    “你不能有事。”

    “我会小心的,快睡吧!”

    为了凉爽,帐篷就搭建在河边,能够听到河水奔流的声音,王连和南宫灵儿早就睡在一张床榻上,但还是没有突破最后的防线,只是拉着手一同入眠。

    说起来,军中不该有女性,但王连是监御使,身上责任重大,任嚣也是睁只眼闭只眼,早就严令吩咐,任何将士不得靠近南宫灵儿,如有违规者,立刻军法处置。

    天色蒙蒙亮,南宫灵儿还在睡梦中,王连便出了帐篷,赵佗早就聚集起一千精兵,正排列整齐等着他。

    “赵兄,辛苦你了。”王连拱手道。

    “兄弟无须客气,赵佗职责所在,只愿灵渠早日建成,平定南越。”赵佗回礼。

    “东西都准备好了吧?”

    “已然妥当。”

    “好,那咱们就马上出发。”王连说着,跟赵佗并肩走在前面,朝着西面的山林走了过去。

    士兵们佩戴短刀,兵器是长矛,赵佗背着弓箭,手持一柄半米多长的青铜宝剑,但凡遇到拦路的树丛,便吩咐众人将其砍断,打开通道。

    除此之外,士兵还携带着一根笔直的木棍,上面有刻度,一头削尖,可以随时插在地上,称之为标杆。没有海拔尺,只能用这种最初级的办法,测量水面和地面的落差高度。

    队伍推进的速度并不快,一边开路插杆,一边小心防卫,据赵佗讲,南越蛮夷士兵神出鬼没,总会出其不意在密林中冲出,发动猛攻。

    每隔一段,王连就会停下来,根据标杆的相对位置,计算并记录数字,工作态度非常认真。

    不知不觉,一天就过去了,这支勘探队伍只推进不足五里,停在一处山脊之上。

    火光和烟尘容易引起南越军队的关注,王连吩咐不可埋锅造饭,啃干粮吃干肉条,尽量在隐蔽的地方休息。

    士兵们还是搭起了一顶帐篷,赵佗安排好防御后,也进来跟王连喝酒聊天。

    “兄弟,那株山参不同凡响,泡水服用,精神百倍。”赵佗道。

    “呵呵,这也是赵兄之福,我就用不了此类补品。”王连笑道,暗示自己对野山参没有兴趣,让赵佗不用担心会收回去。

    赵佗开怀大笑,举杯道:“我敬兄弟一杯,若灵渠建成,南方安宁,兄弟定会被朝廷重用。”

    王连也举杯,跟赵佗同时干了杯中酒,这才摇头道:“兄长不知,我本是山林之人,只为灵渠而来,工程结束,自会向陛下请命,重归山林修行。”

    “佩服之至!”赵佗抱拳。

    “赵兄,若是南越归顺,留你在此地管理,你打算怎么处置?”王连问。

    “蛮夷之地,急需开化,安抚为上,通婚在先。”赵佗道。

    通婚是个非常好的想法,文化习惯的融合,才会让南越一族从本质上发生改变,王连记得,南越归顺之后,任嚣和赵佗向秦始皇提出通婚的建议,获得批准,让五十万中原人迁移到岭南之地。

    正说着话,外面突然传来士兵们的呼喊,还掺杂着惨叫之声!

    “必是南越来犯,兄弟,万万不要出去!”

    赵佗叮嘱一句,立刻扔了酒杯,手执宝剑冲出帐篷,与此同时,噗噗几声响,几支羽箭射中了帐篷,露出半截箭头。

    王连一阵心惊胆寒,为了安全,不由把凳子搬到了帐篷中间,当时南越的铁器不发达,箭杆和箭头都是竹子,却依然异常锋利。

    外面厮杀声不断,隐约可见火光,人影重重,快速移动着,王连能够感觉到,赵佗正率兵全力保护这顶帐篷,也就是保护自己。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声音终于渐渐平息下来,又过了好半晌,赵佗才重新进入帐篷内,铠甲着溅着不少血,透着一股浓浓的血腥味。

    他取过一块布,边擦着宝剑上正在滴落的鲜血,边解释道:“兄弟无需惊慌,只是南越的一伙流寇,有几百人,已经被击退了。”

    “感谢兄长的保护。”王连抱拳道。

    “即便所有人都阵亡了,你也不能有事,灵渠需要你。”赵佗笑道。

    又喝了几杯酒压惊,闲聊几句后,王连就跟赵佗在同一顶帐篷里睡下,明天早上,这支队伍依然要孤军深入。

    赵佗躺下就打呼噜,王连却没睡好,鼻间若有若无飘荡着血腥气,耳畔也总是回荡士兵们的惨叫声,入梦便被幽幽的呜咽声惊醒,不由发出一声轻叹,和平年代是多么来之不易。

    天色渐渐亮了,王连起身走出帐篷,眼前的场景触目惊心,几排带血的士兵尸体就摆在山坡上,只是用一些荒草覆盖着,身下依然有血水在流淌着,将山土染成红褐色。

    更远的地方还有一堆尸体,这些人皮肤黝黑,穿得很少,还有被砍断手脚的,一看就是死去的南越士兵。其中一具尸体没有头颅,却有着显著的女性特征,从发育上看,死者的年龄并不大。

    战争如此残酷,权位之上,闪耀的都是嗜血的光芒。

    王连忍不住转头吐了,穿越以来,还是第一次见到战后的场景,之前在吴国修建邗沟,那时没有战争,他也没去看过处罚犯人的场面。

第022章 祭拜河神() 
这时,赵佗也从帐篷里走出来,呼呼带风施展下拳脚,顿觉精神抖擞,他对这些没什么感觉,早就习以为常。

    赵佗吩咐下去,挖一个大坑,将死去的上百名南越士兵集中掩埋,而这边阵亡的士兵,则等着勘察工作结束,带回去埋葬。

    天气很热,必须及早将阵亡士兵带回去,否则就会发生尸体腐败,进而引发传染病。

    “赵兄,不如先回去吧!”王连道。

    “不必。”赵佗摆摆手,“昨夜南越偷袭,定然以为我军会退回,恰好趁此时可以深入。”

    在军事上,赵佗经验丰富,王连只好点头,留下少量士兵看守阵亡者,其余人则依照昨天的模式,一边开路,一边勘察。

    快到中午的时候,队伍翻过山脊,只见下方不远处,正是一片沼泽地,并非是死水,一条小河蜿蜒流淌,朝向目不可及的远方。

    王连在运河志中看过这条小河,没有名字,却记录它可以流向清水河,而清水河则直达大溶江,也就是漓江的源头。

    “沼泽之地,非常难走,我军曾在此地,遭受过多次伏击。”赵佗道。

    “对于开凿水渠,这是天然优势,等到水势提高,一定会冲散沼泽之水,一直灌入大溶江。”王连却开心道。

    “南方气候炎热,将士们多有患病,若能早日建成灵渠,兄弟不知道会拯救多少人。”赵佗道。

    “赵兄,不用前行了,后面情况我知晓,速速返回吧!”王连道。

    赵佗答应,即便没有南越的伏兵,沼泽地也可能夺走士兵的性命,于是,队伍立刻折返昨晚安营处,抬着阵亡士兵,在日落时分,重回海阳河岸边。

    南宫灵儿正坐在帐篷外等着,看到王连的身影,这才露出甜美的笑容。死人不奇怪,南宫灵儿在流浪的时候,也见过不少,只要王连平安返回就好。

    赵佗吩咐整理好阵亡士兵的名录,接着,安排将这些人分别埋葬在河畔附近的高岗上,用一截木桩刻上名字,作为墓碑。

    五百年桑田沧海,石碑也经不住风吹雨淋,更何况是木桩,这些为灵渠开凿付出生命的士兵们,来自于尘土,终归于尘土,并未留下名字。

    这次勘探,让王连拿到了第一手的地质资料,夜色来临,他坐在油灯前,仔细计算那些数据,最终得出结论,最高点和最低点的落差有三十多米。

    让海阳河翻过这么高的落差,进而流入大溶江领域,非常困难,开山造堤的工程必不可少。

    “公子,不要太过劳累。”南宫灵儿说道,男人专注的样子,显得更有魅力。

    “总算差不多,这几天就能正式开工。”王连点头道。

    “修完灵渠,你可否还要去咸阳复命?”

    “灵儿,你想说什么?”王连听出南宫灵儿话中有话。

    “你我已经有了财富,何不寻一块与世无争之地,携手白首呢?”南宫灵儿试探地问道。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没有这种地方。”王连摇头,又说:“灵儿,我终究还是要走的,不知道如何能让你幸福。”

    南宫灵儿沉默了,自从跟随这个男人,她听过很多次这样的告白,可是,她离不开王连,也不知道该去哪里。

    任嚣是个雷厉风行的将军,两天后来到工程现场,还带来从附近郡县找来的百余名石匠。

    “王御史,可以开工了吗?”任嚣问道。

    “已经准备好了。”王连点头,拿出设计图详细解释工程原理,任嚣很满意,立刻召集重要人员,将工作分配下去。

    古人迷信,有个过程必不可少,祭拜河神,也是为了安定人心。

    王连和任嚣共同主持了隆重的祭拜仪式,士兵们将一些鸡鸭宰杀,丢入海阳河中,任嚣虔诚地祈祷,愿工程一切顺利,愿大秦万载昌盛。

    王连郑重挖下第一铲土,高高扬起,随风飘散,欢呼声过后,士兵们纷纷拿起工具,担土运石,灵渠开凿工程正式拉开。

    第一期工程,就是截流海阳河,迫使部分河水改道向西,而跟下来的第二期工程,就是通过引流筑堤,让河水翻过分水岭。三期工程则是由分水岭继续建造堤坝,维护河水一直流到大溶江。

    为了保证工程不被南越军队骚扰,任嚣和赵佗各自带领一支队伍,分别驻扎在灵渠路线的两侧。

    万头攒动,人声鼎沸,这个时代的水利工程,全靠蚂蚁搬山的精神,仗着人数众多。

    作为灵渠工程的总设计师,王连非常忙碌,常常很晚才回家,酷暑时节,更是衣服都湿透了,浑身也沾满了泥水。

    家中的南宫灵儿总是会烧好一桶热水,让王连能够泡澡解乏,甚至不顾男女之嫌,为他亲自搓背。

    王连经常在泡澡的过程中,躺在木桶里睡着了,每逢此时,南宫灵儿轻声吁叹,不明白他为何这么拼。

    史书记载,灵渠在公元前214年建成,对王连而言,如果遵循历史发展,只有一年多的时间,必须要加倍努力。另外,他也想带头做出表率,让将士们的工作积极性更高。

    无数的巨石被抛入海阳河中,不断溅起浪花,三个月后,海阳河终于一分为二,北渠修建成功,一部分水流入北渠,而南渠一直向西,也向内开挖了近二里。

    分水塘也修建完成,状如犁嘴,能够将水引入南渠,至今为止,工程进展还算顺利,当然,也有士兵失足落水,因为救援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