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杨大毛的一生 >

第280章

杨大毛的一生-第280章

小说: 杨大毛的一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面暮色将起,房间里阴谋的味道随着沉默而变淡,沉默期间袁谭曾数次抬头看向许攸,张了张嘴却始终没能开口,这一幕自然落在许攸眼里,不过许攸并没有打算开口询问,只是坐在一旁闭目养神。

    终于,在一阵压抑的沉默后,袁谭终于开口问道“先生你说父亲会因为此事而而对兖州动兵吗?”

    许攸闻言缓缓走张开双眼,认真的打量着袁谭,而后默默的摇了摇头,然后文不对题的问了一句“公子,您了解您的父亲吗?”

    了解吗?这个问题真真的问倒了袁谭,了解吗?袁谭扪心自问,此时脑子突然出现两个声音,其中一个说当然了解啊!他可是你的父亲!袁绍袁本初,袁家长子,现为冀州刺史,那是北方最强的霸主!

    然而另一个却反驳道:你真的了解吗?抛去这些众所周知的事情,你还知道什么?你知道他每天几时起床,几时休息,你知道他每天都在关注那些大事?你知道他最爱吃什么?你知道他的思维习惯是什么?

    两个声音在袁谭的脑子里乱作一团,顿时让袁谭头痛欲裂,然而就在挣扎之际,一个莫名的声音突然钻进袁谭的脑子里。

    那是一个极为低沉且冰冷的声音,他告诉袁谭说“你不需要了解袁绍,因为你将替代袁绍!成功者世上不需要了解他的手下败将的!

    此声一出,袁谭眼中顿时闪过一道凶光,凶光一闪而逝,快到连袁谭对面而坐的许攸都没有发现!

    袁谭整理一下呼吸,面上露出一丝微笑,认真的看着许攸,问道“先生此言何意啊?”

    看着袁谭看向自己的那种掩饰过的阴冷笑容,许攸心中顿时闪过一丝警觉,他轻轻的笑了笑说道“公子无需多心,我只想提醒公子,从当初令尊借公孙越之手拿下冀州后,便意味着令尊绝对不是一个简单之人,否则此时执掌袁家大印的就是令尊而是袁术了!”

    “你的意思是?”袁谭不动声色的问道。

    许攸眼神微眯,低声道“单凭常山纵火一事,想要逼迫令尊对兖州用兵,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的目的本身也志不在此,通过此事若是能加深令尊对兖州的敌意就再好不过了,温水煮青蛙的道理我想不用我多说了吧!”

第499章 意外来客() 
第九十三章

    在许攸宴请田丰之后的几天里,陆续有消息从常山传来,让此时气氛紧张风声鹤唳的冀州众人一阵战栗。不出田丰所料的是,颜良与文丑两将在抵达常山郡后先是停了常山郡守的职,然后又将周围事发的几个郡县的县丞传唤到跟前,三下五除二极为干脆的将这些倒霉蛋杀个干净。

    至于借口嘛,干扰调查够不够?

    关于颜良文丑宰杀官吏的这件事,其实众人心中早有准备,但之所以依旧会感觉战栗的原因则是在于袁绍给出的那异常冷漠的反应。这让冀州的文武大臣们不免升起一丝兔死狐悲的感慨来。

    三天后,当袁绍拿到常山传来的调查报告后,心底压抑许久的怒火终于忍不住爆发了,冀州刺史府的大堂上传来袁绍一声歇斯底里的咆哮!

    “曹,孟,德!!!”

    满堂的文武群臣见状各个噤若寒蝉,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一声,生怕自己会引火上身平白成了盛怒之下的袁绍出气筒!

    人群中,无人注意到低着头的许攸嘴角掠过的那一抹得意

    随后,盛怒之下的袁绍下令各城守将对过往行人严加盘查,如若发现兖州探子立即格杀!一时间,冀州的土地上掀起一阵腥风血雨,许多无辜百姓无端受到牵连,怨声四起。

    此时,远在陈留的曹操虽然得知了袁绍的动作,却弄不清缘由,只得命令荀攸暂时减少与冀州的消息往来,同时加强对冀州兖州边境的警戒程度,严防袁绍搞突然袭击!

    于是,在冀州与兖州之间,一丝丝烽火狼烟的气味陡然间弥漫开来,气氛一时变得十分紧张。

    在这种情况下,替袁绍守卫黎阳的刘备却迎来了一个对他来说既陌生又熟悉的客人。

    这一日,刘备正在城主府中与荀彧关羽两人商量如何处理旱灾事宜,忽听门外侍者来报说有人拜访,刘备心疑之下,遂迈步前往门口见客,行至门口却见许攸正笑眯眯的看着自己,许攸的身旁则是一位面容英俊的公子哥。

    没等刘备开口,就听那公子哥高声笑道“在下袁尚,拜见玄德将军。”

    对于刘备来说,这袁尚可算是既熟悉又陌生,袁尚作为袁绍三子,深得袁绍宠爱,外界常常将袁尚视为袁绍的接班人而名声在外,刘备曾经住专门让荀彧整理过袁尚的信息,所以对于袁尚刘备算是熟悉的。

    之所以又说是陌生,那是因为刘备是第一次见到袁尚本人。

    看着面前这个名声在外,执掌冀州钱粮府库的年轻人,刘备心中莫名的闪过这样一个念头“论长相,袁尚确实与其父袁绍相像,却不知其内在是否有袁绍的本事了!”略微沉吟一阵,刘备脑海中忽然闪过袁谭的面容,随即笑了笑,似乎是有了答案。

    将袁尚与许攸迎进府门,攀谈几句之后,刘备这次明白了两人此行的目的。

    原来袁尚这次前来黎阳,是代表其父袁绍来赈灾的,这次旱灾让冀州百姓苦不堪言,于是袁尚在谋士许攸的建议下,提议说愿意代表父亲前往灾情较为严重的地方抚恤慰问,此提议一出顿时得到了袁绍的赞同,一番琢磨之后,随派许攸与袁尚一道前往赈灾。

    至于为何将赈灾的首站定在黎阳,这里面当然许攸的功劳啊!

    当然啦,袁尚这次来黎阳的目的一是赈灾,二则是想与刘备关羽混个脸熟,毕竟按照许攸的谋划,刘备关羽这两位绝世武将可是被袁尚寄予重望的!

    这一晚,袁尚照例喝的酩酊大醉,早早的就被侍女搀扶回了房间,于是大堂之内只剩下刘备关羽荀彧三人陪着许攸小口酌饮着。

    略微沉默之后,刘备朝荀彧递了个眼色,荀彧心领神会,随即站起身,笑道“子远先生这次来我黎阳,怕不知赈灾这件事吧!”

    许攸闻声抬头,笑眯眯的看了荀彧一眼,随即将目光转向刘备,微笑道“既然几位打算开门见山,那许某也就痛快说了,没错,这次我名义上是陪三公子赈灾,实则是为某人送信。”

    “信在何处?”刘备沉声问道。

    许攸笑眯眯的拍了拍自己的脑袋,说道“在这儿,是一封口信。”

    “愿闻其详。”刘备伸手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口信的主人说,约定送给玄德将军的五千兵丁已经在路上,不日就会抵达黎阳,这批兵丁虽然名义上是协助玄德将军镇守黎阳,但实则是专门送给玄德将军的礼物,所以还请玄德将军放心。”

    话音落,刘备三人脸色陡然变了两变,令刘备没想到的是,袁谭真的为自己准备了五千兵丁,加上现如今的队伍,自己手上的兵力已经超过一万人,这意味什么?意味着我刘备在这乱世之上终于有了一方立足的根本了!

    心头火热的刘备脸色趋于缓和,端起酒杯遥敬许攸,笑道“刘备谢过子远先生,谢过那人。”

    许攸笑眯眯的点了点头,待刘备放下酒杯之后,许攸忽然又说道“兵卒我们已经送到了,剩下的就需要玄德将军与云长将军费心了。”

    刘备闻声点头,一旁的关羽也沉声说道“这一点请您和那位放心,大哥与我既然答应了那位,必然会履行承诺。”

    ”如此便是最好不过了。”许攸满意的笑了笑,眼眸流转之间,忽然将目光放在一旁沉默的荀彧身上,荀彧见状,微笑道“子远先生有何见教?”

    这本是荀彧的一句客气之语,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荀彧话音刚落之际,就见许攸点了点头笑道“却是有件事要提醒一下文若先生。”

    荀彧神情一滞,随即眯起眼睛轻声道“哦?愿闻其详。”

    “方才在文若先生说话时,在下似乎听到了来我黎阳这四个字,在下想说的是,这黎阳只是几位暂歇之地,并不能算是几位的,所以这我黎阳的说法还是少说为妙”

    说罢,许攸借口不胜酒力晃晃悠悠的离开了,只剩下脸色阴晴不的刘备望着许攸一阵出神。

第500章 荀彧的‘隆中对’() 
第九十四章

    “大哥,让我去宰了这阴险小人!”

    注意到刘备的脸色,关羽顿时怒从心生,提起悬挂于腰间的短刀便要动手,却被一旁的荀彧伸手拦住,就听荀彧急声道“二将军冷静啊!”

    此时一旁的刘备也出声道“二弟不可!你先把刀收起来!”

    见状,关羽长叹一声,随即将短刃收归刀鞘,凝视着许攸离去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鄙夷。

    对于这许攸,关羽一直都是瞧不上的,在关羽的认识中,许攸这种人就是赤裸裸的阴险小人,身为袁绍谋士,却在袁绍两个儿子之间摇摆,一会儿是袁尚的心腹谋士,一会儿又变成了袁谭的狗头军师,这种两面三刀的小人关羽恨不得现在就把他宰了!

    就在关羽不忿的同时,却听刘备叹了口气道“其实这许攸说的没错,这黎阳终究属于袁绍不属于你我,无论我们作何努力,终究是为他人做嫁衣裳啊!”

    “既如此,那大哥何不早做打算?如今凭借咱们手中这万余人,加上军师的谋划,占据一地不是难事啊!”关羽急切的看着刘备问道。

    刘备闻声怅惋道“谈何容易啊!如今这天下几乎被瓜分殆尽,幽州属于公孙家,冀州属于袁绍,司隶被吕布霸占,而且正在打雍州的注意,兖州青州在曹操的控制之下,这北方之主只会在这这几人中产生,你大哥我终究只能做个看客!”

    “北方不行那就去往南走!凭借咱们兄弟的本事,我就不信闯不出个名堂来!”关羽高声喝道。

    刘备摇头苦笑不语。

    此时,却听荀彧在一旁沉声说道”其实往南到不失为一个明智之选。“

    闻声,刘备霍然抬头,认真的看着荀彧急声道“先生此言何意啊?”

    荀彧沉声道“方才主公说的不错,如今北方大势已成,从吕布的动向来看,其志在西北,在夺取雍州之后,很有可能继续向西去占领凉州,做他的西北王,而幽州地偏人稀,不具备成王的资质,所以这北方之主只能在袁绍与曹操之中诞生。”

    刘备默不作声,神情略微显得有些疾苦。

    就听荀彧继续说道“既然北方事不可为,那转战南方又有何不可呢?”

    “那依军师之见,去哪最稳妥呢?”关羽急声问道。

    荀彧微笑道“二将军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先说徐州,徐州北接青州兖州,南抵扬州,东临大海,西为豫州,从位置上看乃是战略要冲兵家必争之地,同时徐州富庶,徐州牧陶谦老迈其子又不堪重任,所以徐州不失为一个良选。”

    “那就去徐州!”关羽拍着桌子喊道。

    荀彧微笑摇头道“不忙做抉择,说实话,由于一些原因,徐州在我心中只能当作备选之地,非万不得已不会去徐州发展。”

    “这又是为何啊?”刘备疑声问道。

    “原因有三,其一,徐州地势重要,自然争夺激烈,尤其是当曹操与袁绍决出北方之主后,徐州自然成为首当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