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杨大毛的一生 >

第236章

杨大毛的一生-第236章

小说: 杨大毛的一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殿在一阵沉寂后,忽然响起小石头愤怒的咆哮声:“传朕口谕,董贵人不懂尊卑,冲撞朕的恩师陆东,罚其在寝宫面壁思过五日,无朕手令,任何人不得探视!”

    门外侍卫随即高呼“遵旨!”

    在这封口谕送达董贵人处的同时,一道人影从没入曹府,眨眼不见。

    听完侍卫对刚刚宫中发生事件的回报,曹操诧异的道“陆东真的这么说的?”

    侍卫点头“千真万确,当时小的就在陆大人跟前,听的清清楚楚。”

    曹操点了点头,疑声道“陆东此举到底有何用意?奉孝你对他最了解,你可猜的出来啊?”

    郭嘉思索片刻,沉声道“据我的猜测,陆东之所以敢在宫中大方豪言原因有二,一是因为对方是董承之女,从董承费尽心力也要送她入宫一事上看,董承在这董贵人身上一定有着什么期待,陆东正是看透这一点,所以敲山震虎目的是让对方收敛手脚。”

    曹操点了点头,接着问道“那第二呢?”

    “第二,或许是因为陆东感觉厌烦了吧!”郭嘉思索着说,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陆东啊陆东,这个时候你可不能厌烦呐!

第417章 人才多了也苦恼() 
第十一章

    郭嘉说的没错,陆东的确感到厌烦了,自从回到陈留之后,陆东总觉的有一块大石死死压在胸口喘不过气。冥冥之中,陆东觉得陈留城中有一股风暴正在酝酿

    清晨,老李儒照例巡视各院,在经过陆东书房门口时,忽然被书房里的一幕吸引住了脚步。

    就见陆东拎着庞统的耳朵,恶狠狠的道“今晚你小子哪都不许去,就给我睡在书房,为师让你也体会一下,正月里在书房过夜的酸爽感觉!”

    庞统被揪的眼泪都出来了,就见他玩命的挣扎,边挣扎便反驳道“我给你添了炭,还给你批了我的衣服,你就是嫉妒,想要报复我!”

    “我嫉妒?我嫉妒你什么?”陆东冷笑道。

    “嫉妒我聪明,嫉妒我长的比你帅。”庞统骄傲的提起头,得意的看着陆东,满脸写满嚣张。

    梅超风和师傅较劲,于是她死了。李莫愁和师傅较劲,于是她也死了。郭靖和师傅较劲,于是他也死了古往今来,跟师傅较劲的都没什么好下场。我们英俊的庞统同学虽然没有死,但是也快死了。

    在陆东趾高气昂的离开后,老李儒笑眯眯的走进书房,盯着比苦瓜还苦的庞统打趣道“说说吧,抄几遍啊?”

    庞统顿时嚎啕大哭!“十遍呐!他竟然让我抄十遍呐!你说他怎么不一剑杀了我呢!”

    李儒嘿嘿一笑,顺着庞统手指方向将那一摞书稿抱起,随意翻阅了几篇,点头道“还算不上,这小子倒是没有藏私,倒是有那么点为人师的样子。”

    庞统闻声当即停止哭声,眨了眨眼睛看着老李儒,闷声道“您这话是什么意思?”

    老李儒将书稿塞进庞统怀里,微笑道“小子别身在福中不知福啦,你知道陆东对这些书稿多宝贝吗?能让你小子抄那是看得起你!”

    庞统被说的懵懵懂懂,随即问道“这些东西很重要?”

    老李儒被庞统憨憨的模样逗乐了,当即抽出最上层写有屯田策三个字的书稿,卷成筒狠狠的敲打着庞统的脑门,恨铁不成钢的道“原来以为你小子是个人精,没想要竟比榆木疙瘩还笨!气死老夫了!如今陈留城什么最贵知道吗?就是这本屯田策!这是一本养活数以万计百姓的策论,就连曹营那些没脑子的武将都知道争抢,你小子竟然不屑于顾!真真是气死老夫了!看来十遍对于你来说还是太少了,加罚两遍,今天晚饭前,把这本屯田策抄写十二遍!抄不完没饭吃!”

    啊?庞统一听就哭了,刚要反驳却被老李儒恶狠狠的眼神给憋回去了。

    “抄!我抄还不行吗?话说你们可不能不管饭啊!”庞统怨念比天还大

    离开书房时,老李儒总算体会到了陆东虐庞统的那种快感了,明明一个聪明过人的孩子,怎么就染上了懒惫的毛病了呢?再这样下去不就毁了吗?

    不过,话说回来,有其师必有其徒,庞统的懒惫八成是从陆东那学来的!

    走出书房后,老李儒碰巧见到坐在院子里发呆的陆东,心中一笑当即坐到陆东跟前,打趣道“若天下的先生都你这般作法,那学子们的未来堪忧啊!”

    陆东闻声一笑,看了一眼书房方向,低声笑道“既然投奔咱来了,咱总不能耽误人家吧!可是要让我坐下来认真教他,我又不知道该怎么开口,思来想去只想到了这么个办法,好在庞统这孩子聪明,总归不至于差太多。”

    老李儒闻言挑了挑眉,诧异道“怎么?听你这意思,你是打算让那小子一直这么自学下去了?”

    陆东一愣,抬头看着老李儒,闷声道“不行吗?我觉得很好啊?自学是最体现一个人学习能力的方法了。”

    “我呸!”老李儒一口吐沫喷在陆东身前,“狗屁的自学,还不是你懒散惯了!我告诉你,庞统这孩子不错,要是在你手上糟蹋了,老夫非跟你拼了不可!”

    陆东一听也急了,“那您要我怎么办!平常曹营的那些烦心事我都忙不过来,哪有时间去教导他啊!”

    老李儒冷冷一笑,道“你问我?我又不是他师父,我哪知道啊!那话怎么说来着?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自己的徒弟自己疼,庞统那孩子您就多费心吧陆少爷!”说完,老李儒呵呵一笑,拍拍屁股走人了!

    陆东顿时感觉心头的巨石又大了一圈,心中暗想:亲娘啊,朝廷那档子烦心事还没给头绪,家里怎么也炸锅了呢?庞统,小石头,的亏一共就这两个徒弟,要是再多几个,老子非被榨干了不可!

    心中这样嘀咕着,陆东忽然被自己的念头吓到了,再多几个?陆东嘴里念叨一阵,当即一拍脑门疯子似的冲出府门,骑上快马眨眼而逝,看方向是朝曹府去了。

    看着面前气喘吁吁的陆东,曹操不由的笑了,他让人给陆东沏了杯茶,趁着个工夫,曹操好奇的问道“万年大闲人,火上房都不着急的陆大人今儿这是怎么了?被狗咬了还是把狗咬了?”

    “要我猜,一定是咱们陆东把狗给咬了。“说话的是郭嘉。对于奚落陆东,郭嘉始终是乐此不疲。

    “在下觉得,奉孝说的有道理。”现在说话的是荀攸,此时他正面带微笑的看着陆东,眼中闪过一丝钦佩。前几日陆东在宫里当着董贵人的面说的那些话,荀攸可是听说了,当时听了便是觉得激动的不行。

    此时曹操的书房里,陆东,郭嘉,荀攸,曹操三大谋士算是到齐了。

    喝了两口茶,喘匀了气,陆东对着郭嘉和荀攸两人拱拱手算是见过了礼,然后站起身朗声道“主公,对于我的恩师水镜先生您可想好了该如何安置?”

    曹操一听愣了,好好的怎么提起这茬了?不过听陆东这么一提,曹操倒是想起来了,自从庐江回来之后,出去平时宴饮,对于水镜先生这位大才,还真就没有任何职位匹配,如今想来还真是让曹操挠头!

第418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一)() 
第十二章

    正阳宫大殿之上,掌事太监刘喜操着阴柔声线依照惯例高喊道“有本早奏,无事退朝!”作为被曹操提拔起来接替梁坚的人,掌事太监刘喜也知道当天喊完这句后,应该没有人会再说什么,于是刘喜便熟练的站到小皇帝身后,等待着皇帝起驾。

    可是,正当小皇帝要起身之时,朝臣中忽然窜出一人,躬身道“臣董承有本启奏。”

    小皇帝闻声坐回龙椅只上,和颜悦色的看着董承,微笑道“董大人有何事要奏?”

    董承闻声自袖口掏出一份奏折递给刘喜,高声道“皇城历来是社稷之重,皇城的安危关系到江山的稳定长久,故老臣与众位大人商议,希望陛下开新军以拱卫皇城,保汉室江山万代长久。”

    小皇帝翻阅过奏折,抬头看着董承微笑道“董大人的一番苦心朕是明白的,但是如今皇城守卫森严,再建新军只怕徒增靡费,与民生不妥吧!”

    董承神情激动的道“陛下心系百姓,本是社稷江山之福,但老臣恳请陛下在为江山社稷考虑之前,先为自己的安危考虑一下吧!”

    “这?”小皇帝脸上露出一丝犹豫,接着他讲目光转向其他大臣,沉声道“诸位怎么看?”

    此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站在朝臣最前列的曹操身上。

    董承见状,当即冷哼一声,随即便有约半数大臣出声赞同。其余半数人则依旧在观望曹操的反应。

    曹操闻声一笑,自朝臣中走到董承跟前,居高临下俯视着董承笑道“方才听董大人的意思,是对如今这皇城守卫不满意喽?”

    董承冷笑道“曹将军误会了,老臣不是这个意思,老臣只是觉得有必要为陛下新建一支卫军以护佑陛下安全而已,再者说,如今皇城守卫都是由曹将军一手把持着,依照曹将军沉稳干练的性格,又怎么会出错呢?”

    曹操闻声,当即拍手笑道“好一个大公无私董国丈啊!既是如此,那我曹某人若再阻拦,岂不成了大汉的罪人了?”

    董承闻声当即愣在当场,震惊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你同意了?”

    “同意!自然同意!”曹操笑着说道,接着他转过头看着龙椅上的小皇帝,沉声道“陛下,臣也赞同董大人之言。”

    曹操此言一出,剩下那半数大臣也随即附议。

    小皇帝也愣住了,过了半晌才反应过来,当即站起身惊喜的道“既然如此,那便依众位爱卿吧!董大人,稍后命人将详细计划呈上来,遇事要多与曹将军商议!你可记住了?”

    董承喜不自胜,连忙点头“那是自然,那是自然的!”

    小皇帝微笑点头,朝刘喜递了个眼色示意他宣布退朝,可谁知,往常听话的刘喜今日却不为所动,目视前方似乎根本没有发觉小皇帝的示意。

    见此情形,小皇帝心头顿时一颤,眼神不由自主的看向曹操,一丝不好的念头涌上心头。

    就见曹操微微一笑,高声道“且慢!”

    恢复冷静之后,小皇帝脸上再度露出和颜悦色,看着曹操微笑道“曹爱卿还有何事?”

    “董大人身为外戚,忧国思君之心让曹某深感敬佩,让臣觉得若不相助董大人实在是有为臣之本,故臣决定成立新军一应靡费包括日后开销军资借由州牧府一应承担,这样一来即可让皇室减轻负担,有可避免徒增百姓之累,一举两得,陛下觉得可好啊?”

    话音还未落地,众大臣当即小声议论起来,先前支持曹操那半数大臣见状当即俯身高呼赞同,与此同时董承的脸色却黑的如同锅底!

    “陛下?你还未回答臣呢?”曹操微笑道。

    曹操的笑容让小皇帝在龙椅上如坐针毡,目光闪躲之下,转而看向董承,高声道“其他大人有何想法?”

    此时董承心中早已翻江倒海了,“难怪这曹阿瞒这么好说话,原来是存着这份歹毒心思,倘若新军军资靡费都由你手掌控,那岂不是为你曹阿瞒成立的新军?当真是大的好算盘啊!”

    心思一转,董承随即拱手道“陛下,曹将军此举虽然看似一举两得,但州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