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资本家 >

第68章

大明资本家-第68章

小说: 大明资本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干了,又何需等到今天。老夫时日不多,还有许多心愿未了,更不可能把时间花费到如此没用的事上。”

    李飞白道:“不知唐爷爷有什么心愿未了?”

    疯老头道:“未了的心愿多了!不过,最近几天我得去济源一趟。”顿了一下,又道,“荆浩生于斯,长于斯,创立画派于斯,想来那里的风景是好的。白乐天也曾写诗为证,济源山水好,老尹知之久。常日听人言,今秋入吾手。可见那里的风景的确不错,临死前得去瞧上一瞧,见上一见,不然死不瞑目。”

    李飞白大喜,道:“不瞒唐爷爷,我家就是济源的。唐爷爷什么时候去,咱们正好一道去!”

    疯老头道:“不好!老夫自由自在惯了,跟你一起走,岂不是要受你的约束。”

    李飞白暗道:“唐寅不好应付,还是别强救为妙。万一惹恼了他,他不去济源就惨了!”道:“那这样,我在济源县城开了家做石雕的铺子,你老若是去了,就去那里找我,好让我尽尽地主之宜!”

    疯老头道:“不好!无功不受禄,你我又不熟悉,我为何要去麻烦你?所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我还是洁身自好为妙,免得着了你的道。”

    李飞白道:“那这样好不好。你的画我看了,绝对是神品之作,我十分喜欢。您老若是去济源,能不能让我再买几幅,好放家珍藏,留给后世子孙。”顿了一下,又道:“俗话说,在家百般好,出门万事难。你老四处游玩没钱傍身也不行,我一幅四尺整纸的画给你二百两银子好不好?”

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展拳脚() 
除去那些不堪入目的画,一幅能看得过眼的画,会被分为四个等级——能品、妙品、逸品、神品。

    一般来说,画被说成能品,画画的人已十分高兴,这说明他已步入大家行列,作品可以留芳百世。而被说能神品,从古到今也没有几个画家能做到,一个手掌的指头都能数得过来。

    李飞白对画一窍不通,又哪知道这些。只是跟侯艳敏以及钱子俊相处日久,从他们口中常能听到这四个词,知道神品的逼格最高,画画的都愿听这个,便说出来恭维。

    果然,唐寅听后笑道:“还算你有眼光。”顿了一下又道,“二百两是有点少,谁叫知音难求,我就勉为其难,到时给你画个十幅八幅的。”

    李飞白道:“那我就在济源,恭迎您老大驾光临!”

    两人说罢,一个朝左一个朝右各自走了,独留老鸨一脸茫然的站在那里发呆,心中百思不得其解,就那么一张破纸,就能卖两百两银子?这钱也太好赚了吧!由此,她更加确定李飞白是个冤大头,可惜这人不好女色,不来青楼狎妓,不然赚个数千两不成问题。

    她恨恨的朝李飞白的背影吐了口痰,道:“天下乌鸦一般黑,哪有不爱姑娘的,肯定是个兔儿爷。那么老的都不放过,口味够重的!”

    李飞白回到客栈,又等了两天,眼瞧已到五日之期,还是不见唐子兰的银子送来。他估摸着此事有变,看来三十万两银子成了泡影,只好回济源再想办法。

    这天一大早,他招呼着人手把银子以及玉米等宝贝从屋里搬出,绑上大车准备出发赶回济源,忽听客栈处边马声嘶叫车轮滚滚,连忙走出去观瞧。只见唐子兰一身劲装打扮,人凭添三分英姿飒爽,更加的漂亮。

    李飞白冲骑在马上的唐子兰拱拱手,道:“我还以为唐小掌柜不来了!”

    唐子兰杏眼一瞪,也拱了拱手,道:“我是那种说话不算的人吗?”她手持马鞭朝后一指,道:“银子我都带来了,一箱五千两,一车两万两,要不要点点!”

    大街上排着十五辆大车,每辆大车上都放了四个木箱,用麻绳扎的严严实实。

    李飞白道:“我哪能信不过唐小掌柜!银子我收下了,唐小掌柜请回吧。我保你明年今日银子最少翻上一番!”

    唐子兰嗔道:“你说什么?凭你空口白牙这么一说,我就把白花花的三十万两银子交给你?你是不是把我当傻子来着?”

    李飞白忙道:“怪我疏忽了。唐小掌柜稍待,我这就去找人写下收据并签字画押,交给小掌柜。”

    唐子兰小手一挥,道:“不必那么麻烦。”又道,“我下了这么大的本钱,哪有不去照看生意的道理,免得你小子人小鬼大,做起花帐。明明赚了一百两银子,偏偏只记十两,我岂不就是亏大发了!咱们这就走吧,我跟你一块去济源!”

    李飞白暗暗叫苦。本来他想做的生意,都比这个时代超前许多,不是这个时代的人能理解的。要说,唐子兰大手一挥,愿投三十万两银子是因为慧眼识英雄,觉得他说的那几门生意稳赚不赔。这话说出去只怕鬼也不信。

    唐子兰为什么会把一笔巨资钱投给他,用脚指头想也知道是因为跟唐心庵置气。

    他心里虽清楚事情缘由,可只要有银子用,又哪管别人给他银子的目的是什么。反正,只需让他用上银子,过上一年半载,等赚了大钱,别说对方脑壳没坏不会把钱抽走,就算把钱抽走,他那时也赚了不少的利润,不缺钱可以继续往里投。

    现在唐子兰要跟着去济源,那不相当于自己给自己找了个管事的婆,花起银子来无法随心所欲,凡事都得跟唐子兰商量着才能办?商量得通还好说,万一商量不通,不是眼睁睁看着赚大钱的生意却无法赚吗?

    可钱是人家出的,人家跟着去监管也合情合理,他也找不到反对的理由,只得道:“济源是个小县,就怕唐小掌柜去了吃苦。”

    唐子兰冷哼一声:“我是吃不了苦的人吗?咱们快走,这就去济源大展拳脚!”

    李飞白暗道:“你是去济源大展拳脚吗?我看你是去济源逃婚才对!”他招呼着秦猛几个,把大车从客栈里赶出来,一行人出了开封城往西而去。

    唐子兰原打算骑马去济源。

    不过,这也是她小孩子心性的突发奇想,觉得骑马去济源并不是什么难事,而且一路上观瞧风景,绝对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情。

    可是才骑了不过半个时辰,人已劳乏的受不了,骨头架子都要晃散了架。

    这时车队停下休息,她便来到李飞白的马车前,冲里边的秦猛道:“你下去,我要坐马车!”

    秦猛虽说外表粗旷内心也不算很细腻,不过他也看出来了,唐子兰绝对是个不能得罪的大金主。所以,就算唐子兰话说的十分不客气,他也不生气,毕竟人家后边跟着三十万两银子。既使没有这三十万两银子,他也不会生气。试问,哪个男人又会跟一个漂亮的小姐生气。

    于是他下了车。

    唐子兰弯腰进了车,感觉自己一个女孩子跟一个男人挤在一辆大车里实在不妥,冲李飞白一瞪眼,道:“你也下去!”

    李飞白笑道:“唐小掌柜,你可要搞清楚,这是我的车,凭什么你一上来我就得下去!”话虽如此说,可他也觉得孤男寡女同居一车甚是不妥,伸了个懒腰道:“也罢,下去舒展下腰骨!”

    李时珍跟着也要下车,却被唐子兰一把搂在怀里。

    唐子兰笑道:“小家伙,你叫什么名字。”李时珍便说了名字。

    唐子兰朝车外正在伸展腰骨的李飞白呶了呶嘴,问道:“你们两个都姓李,是亲戚吗?”

    李时珍便把头摇了摇,接着把自己的经历大致讲了一下。

    唐子兰道:“既不是亲戚,为何跟他跑来开封?”

    李时珍道:“因为跟飞白哥哥在一起好玩啊,能听到以前不知道的事情,让人大开眼界。”

    说实话,唐子兰也觉得李飞白说的生意不靠谱,之前还打算把银子赔光了,好让周王府的人以为她是个败家娘们,绝了娶她的心思。

    可睡了一觉之后,她又觉得把银子全赔光了着实心疼,这才动了来济源的心思。一来,避开父亲的唠叨。二来,也好监督李飞白,以免赔得太过难看。听了李时珍的话,她道:“就凭他,又能让你开什么眼界。”

    李时珍便把李飞白给他说过的一些话择重点讲了,唐子兰听了大地是圆的,空气中到处是生命等等奇谈怪论,也不觉惊奇,忍不住朝骑在马上的李飞白看了一眼,暗道:“他的脑袋是怎么长得,怎么总有这些怪想法!”

第一百一十三章 哪个地方安全() 
一行人过了黄河,来到县城住了一夜。第二日一早继续赶路,到了天黑才进了济源城。

    给唐子兰、纳夫等人找了家客栈住下,马车上拉的三十二万二千两银子成了摆在面前的一道难题。

    其中两万两千两银子还好说,等明天天亮,往衙门银库一交,自有衙役库子保管,剩下的三十万两银子该如何保管。

    几人打起十二分精神,保管一夜不是什么难事。问题是,三十万两银子不可能一天花完,大家短时间内能保管周全,经年累月的,凭他们几个人要想让三十万两银子不发生偷抢事件,绝对是件比登天还要难的事情!

    银子放在什么地方最安全?

    济源城内有两个最保险的去处。其一;县衙银库。其二;大兴号银铺济源分号。

    按照李飞白的意思,银子最好放在大兴号银铺济源分号。虽说大兴号银铺太黑,存这三十万两银子掌柜的敢收万儿八千两费用。但这银子说白了是大兴号少掌柜唐子兰的,银铺掌柜的眼睛再瞎也是认识唐少掌柜,胆子再大也不敢收唐少掌柜钱啊!

    他把自己的意思讲了,唐子兰坚决不干。

    唐子兰不干的理由也很充足。她已跟唐心庵闹翻,不然也不会把家底全都换成现银,又雇马车运来济源。如果把银子存放到大兴号银铺,那不等于把银子拱手送给唐心庵,哪还要得回来。于是她提议,把银子存放到县衙银库。

    李飞白却知银子放到县衙,等于肉包子打狗。当官的不敢明着贪占,但架不住以各种名目借用。时间短了还好说,时间一长,等自己要用银子时,银子要全被官吏借走,那不是耽误事吗?因此,也不同意。

    于是,把银子存放到何处,便成了摆在诸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正在众人愁眉不展,马坤带着一队衙役前来,见到李飞白,先拱手道:“飞白老弟,听到巡检司的弓兵说你带着银子进城了,我就马上带着衙役前来护银。怎么样,差事办得还顺利吧!”

    李飞白道:“还顺利。”

    马坤道:“不知从布政使衙门带回来多少银子?”

    李飞白道:“两万两千两。”

    马坤大吃一惊,道:“怎么这么多!”他本以为,一万两银子能带回来的最多八九千两,谁知竟是两个半的八九千两。

    李飞白懒得讲述,便让杨震代劳。

    如此好的表功劳机会,杨震如何肯错过。当即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讲了,当然,他并不清楚李飞白与张参政认识,也不了解白经历为了讨好李飞白多批了一万两千两,只是重点说去布政使衙门遭受到的各种刁难,后来由李飞白斡旋,布政使衙门感念济源县上缴赋税积极,奖励了一万两千两。

    马坤喜道:“那可得赶快让县令大人知道,也好让赵大人高兴高兴!”说完,就要招呼衙役,把银子运往衙门,然后再去给赵学飞报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