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汽车黑科技 >

第884章

汽车黑科技-第884章

小说: 汽车黑科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卢明看着众人,慢悠悠的说到。

    在这一刻,这个总指挥的眼睛里,闪动着深深的政治智慧。

第1373章:不就是套路吗!

    “凡哥,睡醒了吗?“

    柳青敲了敲了李凡愚所在的船舱舱门,大声的喊了一句。

    “进来吧,睡个鸟、特么在海上飘了还几天,再睡都要吐了。”李凡愚闷声闷气的声音从里面传了出来。

    柳青一进门儿,就见到李凡愚躺在铺位上面,拿着一本儿小黄书看的津津有味。

    “凡哥,研究古典名著呐?”看到那封面上的《八段锦》三个字,柳青嘿嘿一笑,道。

    这是明朝时候的一本书,虽然目的是为了劝人向善,但是里面的内容却是刺激得很。包括什么狐仙啊,邻里啊之类的,反正都是正常男人喜欢的调调。

    李凡愚白了他一眼,将书放下了,“你这书不行啊,描写不够细致。看到关键时刻就断章了,让人憋气得很。”

    柳青轻咳了两声,”意境,意境你懂不懂?你现在的境界还停留在步兵阶段,趣味太低!“

    “滚蛋!”李凡愚把书扔了过去,“吃饭了?”

    柳青嘿嘿一笑,将书捡了起来,宝贝似得放进了怀里,”没有,刚才海洋勘探局的人过来,说是询问我们能不能定下一个具体的下水作业日期,再有就是咱们机械臂的实地工作视频影响能不能公开,他们好让记者过来跟进。“

    “这事儿你问我?现在的培训进度怎么样?”李凡愚从铺位上起身,伸了伸懒腰。

    现在正信的技术员正在对海洋勘探局那边的人进行仿生机械臂的操作培训,李凡愚懒得和卢明那帮人打交道,索性独自在船舱里躲清闲。

    仿生机械臂的使用方法虽然简单,但是这一次的水下作业环境特殊,还是有许多的要点需要注意的。所以培训势在必行。

    “其实培训内容还是挺简单的,无非就是几个低温高压环境下的操作要点而已。但是可能是因为之前海勘局方面对他们说的是咱们的人和蛟龙号一起下水,原本这活儿不是这些技术员干的,现在对咱们有一些抵触。风言风语的不少,刚才小强就差点儿没和他们吵起来。“

    听到这,李凡愚冷哼一声,“这些人,就是惯得。没事儿总喜欢像当然。他们自己的项目,怎么还指望上咱们了呢?”

    柳青呵呵一笑,没有说话。心想;你也不是没和这种单位办过事儿,这种高危的工作,体制内的人躲还来不及,现在有了一个看起来和保姆一样的服务团,当然是能熊就熊一把了。

    “那日期和采访的事儿?”他试探着问到。

    “你去告诉邢东亮,日期取决于他们的技术员什么时候能接受完培训。至于影响是不是公开,咱们我没意见。还有,你去让强子明明白白的告诉那些水下操作员,我们有的是时间可以陪他们耗。但是让咱们的人替他们下水这事儿,别抱任何幻想。就说我说的。”

    “得嘞、”柳青点了点头,心里一阵舒爽。

    。。。。。。

    经过了四天的紧急培训,彻底了却了让正信代劳的海勘局方面的操作员们,终于捏着鼻子,将正信sq机械臂的水下操作摇铃完全掌握了。

    再对又在正信团队根据机械臂的性能而主导制定的水下施工方案进行了一番研习之后,终于定下了下水施工的日期。

    14日,海面之上风和日丽。根据海勘局气象部门的资料显示,这是一个月内,天气和水下环境最好的一天。

    十五台加装了正信sq仿生机械臂的蛟龙水下探测器,已经被船吊吊在了水面之上。

    卢明,徐胜河,邢东亮等海勘局和联合施工队的主要领导聚集到了作业船的船舷之上。正信的团队,此时正在船舷边上,对机械臂进行着检查和最后的调试。

    李凡愚不喜欢和卢明等人站在一起,便和柳青一起,在穿线的另一侧看着技术人员忙忙碌碌的进行着准备。

    “李董,我是南方日刊的记者郭莉莉,请问能不能占用你一些时间,和我们聊聊这一次的还下作业?”

    李凡愚看着面前这个白皙得有些不像是记者的眼镜娘,微微一笑:“这还有什么好问的,之前部署的时候你们不是都已经全程的跟拍了吗?”

    “是这样的李董,我主要是想和您了解一下,对于正信仿生机械臂这第一次在极端恶劣环境下的实地服役,你现在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感受?

    李凡愚杂么杂么嘴,”没啥具体感受,水下施工的难度很大,但是我们的机械臂在设计和测试过程中,就已经将高压和低温状态下的使用条件列入了进去。所以在我看来,这一次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仿生机械臂应该能完美的解决这一次的水下平台基座组装工作。“

    “可是据我们从中海油方面得到的消息,之前的蛟龙号在水下作业时,普遍只有不到三十分钟的作业时长。而根据你们修改的方案,时间是完全不够用的,是吗?”

    郭丽丽拿着录音笔,对李凡愚问到。

    听到这个问题,李凡愚的眉头微微一皱。

    怎么在这个时候,当着记者说这样的话?

    这个问题在脑海里一闪而过,他立刻就想明白了其中的关节。

    “靠!王八蛋!这他妈是要甩锅啊!”

    李凡愚立刻气不打一处来。虽然他对正信的方案和仿生将机械臂都有信心,但是中海油方面的套路,让他感觉不爽!

    “跟我玩儿这套?!”

    李凡愚压了压心里的火气。对柳青一招手,耳语了几句。

    “凡哥、这会不会太过了?”听到李凡愚的嘱咐,柳青一愣,立刻说到。

    “过?“李凡愚哼哼了一声,“现在摆明了这帮货和咱们玩儿心眼儿,不给他们来点儿厉害的,怕是他们丫不知道马王爷有几只眼!”

    看着李凡愚和柳青二人背着自己激烈的探讨着,郭莉莉挠了挠耳朵。

    “这里边儿,怕是有什么大新闻?”

    她这么想着。

    而正在这时,远处几艘勘探船的轮廓出现了。早已经关注到联合勘探队最近动作频频的几个国家的公司或组织,都围了过来。

第1374章:我们可能就快回家了!

    “那些像龙虾一样的东西是什么?蛟龙号?”

    英国uvb海洋勘探公司的大型勘探船上,几个技术主管看到那十几台安装了大型仿生机械臂的蛟龙号,相当的惊奇。

    最近中华方面的动作频频,多次进行了定位和测量作业,从种种迹象上不难看出是要有大动作。但是谁也没要想到,中方竟然拿出了这些个奇怪的东西。

    蛟龙号他们都见过,但是蛟龙号前方那几米长的“大钳子”,他们就闹不懂了。

    “天呐,我知道那个东西!那是前段时间正信剞劂人在东京工业博览会上发布的sq人手仿生机械臂!”

    “机械臂?他们难道要进行水下作业?”

    “看!他们的驳船过来了!上面拖拽的是水下平台的绷绳和基座!”

    “天呐!疯子!难道他们是想用那些机械臂在水底组装?这怎么可能实现!“

    “中华人狗急跳墙了!”

    一时间, uvb的勘探船上议论纷纷。

    而在其他的几个勘探船上面,情况也都差不多。这片海域的情况,几个有意接盘的国家早已经探查清楚。在他们看来,别说是深海施工领域没有经验和建树的中华方面,在这样的海域和海底情况下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开采系统的组装下水工作,也无疑是一个攻坚战。

    所以,现在看到中华方面竟然要以睡下直接组装的方式进行平台建设作业,所有人都懵逼了。

    与此同时。

    联合施工队的大型工作船上,见时间已到,卢明看了看对面船舷上的李凡愚,微微一笑。对身边的徐胜河耳语了几句。

    后者点了点头,直接向几个水下施工小组下了命令;

    “按照原定计划,下水!”

    随着这一声号令,几架船吊发出了一阵磨牙似的的钢索摩擦声,已经完全准备完毕,带着水下基座散件和水下牵引定位绷绳的蛟龙号,被投放到了海水之中。

    而另一边,驳船上面已经组装完毕的海底平台支撑基座,也开始了倾斜作业。

    十几台蛟龙号,在指挥中心的命令下,开始下潜!

    见到这一幕,德国豪森德尔号海洋勘探船上,发出了一阵惊呼;

    ”上帝,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这片海域的平均深度高达两千米,蛟龙号在这样的深度下,连续工作时间只有不到三十分钟。而就算是崩绳平台的结构简单,水下组装铆接需要至少两个小时的时间。

    受到潮汐和海下暗流的影响,在崩绳未圈圈固定之前,只要组装工作一停,那么就需要重新定位重新进行,之前的所有工作都会前功尽弃。他们不可能完成的!哦上帝,这真是一群被逼疯了的可怜人!“

    几个德国的海下施工专家见到中方竟然要以潜水器水下施工这样的方式强上,眼睛里也带了怜悯或幸灾乐祸的眼神。

    水下。

    蛟龙ii…6号之内,隶属于海勘局的一名技术员,也正在一肚子的牢骚。

    趁着下潜阶段,控制着蛟龙号的技术员郑国维对身边的操作员刘政道:“老刘啊,我这心里可没谱啊、之前咱们可是都下水了好几次了。事实证明这个水下施工这个道道他根本就是不行的嘛、我就不信,这正信给咱蛟龙号安了两只机械手,就能改天换日?一会儿到了水下你可留点儿神,要是不行的话咱们就立刻报告然后申请上浮,水下两千米,一次两次的行,我现在可是不想再下去了!那简笔就是玩儿命啊!”

    但是在他身边的操作员刘政,并没有想预想之中的那样回应他。

    在这片海域,他已经呆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在参加喊看剧的工作之后,这一次的项目还是在海上连续工作时间最长的一次。

    所有人的心里都带着一种焦躁。

    那是一种明知道完不成,但是唱的必须等到最后的焦躁。

    可是现在,他心里的焦躁已经消散了许多。

    如果说四天之前,刘政对于这个新的水下施工计划持的是鄙夷态度不假。但是经过几天的培训,以及亲自操作了蛟龙号上搭载的sq仿生机械臂之后,在他心里,对于现在的这个水下施工计划,其实是抱着相当的期待的!

    “老郑啊,不要这么说。咱们一会儿好好配合。说不准,我们就快能够回家了。”

    刘政看着舷窗之外颜色变得愈来愈深的海水,和那海水中光怪陆离的生物,拍了拍身边的搭档,微笑着说到。

    大约两千米的深度,十几台蛟龙号几乎是同时发出了已经到达预定深度的信息。

    “所有水下作业工作组注意,检查周边环境,报告定位点情况!”指挥中心的信息传达到了每一台蛟龙号之内。

    “报告,i…5所在定位点正常,可以进行施工。”

    “报告,ii…6所在定位点环境正常,可以进行施工!”

    “报告,ii…3所在定位点正常,可以进行施工!”

    “报告。。。。。”

    不大一会儿的功夫,十五台蛟龙号全部发挥信息,水下状态良好,计划可以实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