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汽车黑科技 >

第549章

汽车黑科技-第549章

小说: 汽车黑科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款汽车,采用了正信最新的x超级熔态金属电池技术,整车电池慢充一百分钟充满百分之一百,快充三十分钟充满百分之八十。

    配以两套单机功率180kw的永磁同步电机,在满载,满电状态下续航能力达到了惊人的550km!

    据悉,这样的续航能力,已经达到了国际顶尖水准。

    而整车零排放,零油耗,零污染的特点,则是这款公交车的最大优点;据天城市环境委给出的调研报告,这样的一款电动车,每年每台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7吨。

    在全市公交线路全面换装正信i型之后,将为天城市减少五千余吨的一氧化碳排放,为天城市的青山绿水,蓝天白云,贡献一份生机!”

    报告的内容相当主旋律,一看就是出自政府宣传部之手。

    但是,除了客观存在的宣传之外,所有的数据都是详实有效的。

    这样一则关于“中华首款电动车”的新闻,自然引起了网民们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湖南人民恭贺正信集团再次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力挺正信!虽然逼格不够,但是贵在实用!tsl进入中华销量还没有起来,丰田的两款混动还广受诟病,但是正信却可以另辟蹊径,以公共基础设施的方式,将自己的电动汽车产品投付使用并取得成绩。在日美电力两强的竞争之中,第一步没有落到下风!”

    “牛逼了我的信!每台车每年减少一氧化碳排放十七吨!记得根据去年统计部给出的城市基础建设报告,全国目前共有六十五万辆公交车,如果这些高使用频率,大排放量的公交车可以全部被正信i型电力公车所取代,那么每年就可以为天城减少一千多万吨的一氧化碳排放!”

    “正信的这个公交车可能是处于商业行为,但是在我看来,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中华的环境这些年日益恶劣,空气质量逐年下降,正信的电动车如果可以广泛推广开来,绝对是一件造福子孙的事情!赞!”

    “期望正信可以进一步优化电池技术,提升充电效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华环境的改善提供一条可行的道路、”

    “楼上……可能不懂电池技术。知不知道续航五百多公里是什么概念?可以跑长途的电动车啊!

    而且快充三十分钟充满百分之八十,这已经是非常牛逼的电池技术了!

    放眼全世界,汽车电池可还没有达到这个高度的!相比之下,什么充电五分钟,待机两小时的电池技术都弱爆了好嘛!”

    ……

    京城市环境保护局。

    都说京官苦,但是在黄和看来,别的部门的官跟自己比起来,那简直就是帝王般的享受啊!

    自从自己当了这个该死的京城坏境保护局局长,就特么没有一天过安生,没有一晚上能睡个好觉!

    京城是什么地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

    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际级别大都市。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

    这里,除了拥有1。64万平方千米的巨大面积,两千余万的密集人口,更有着中央委员会,人民政府,全国人代会,军事委员会等聚集于此!

    而近些年,随着市内机动车数量暴涨尾气排放,工业排放,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等因素,京城的雾霾是日益严重。

    随着京城天空由蓝色变成了常年的灰蒙蒙,几乎所有的压力,都聚集在了自己这个小小的局长身上。

    上头问责,领导不满。更为严重的,是自己要面对全市人民的横眉冷对!

    就特么连自己的家门口,都有好几次被人贴上了“为人民服雾”的白色大字报。

    无权无势,还要面对着这样的压力,黄和也很绝望、

    如果上天再给他一次选择的机会,他宁愿不当这个局长!

    这个活儿,当真……苦也!

    就在昨天,上级主管部门还就京城市pm2。5连续走高发来问责,要求环境保护局迅速做出反应,给出缓解办法。切实治理雾霾,为京城市民的呼吸环境负责。

    天可怜见!

    黄和能有什么办法?

    雾霾的形成原因是多样的,除非下大力度,将所有排放的工厂停掉,将大街上的汽车数量减少一半以上,将所有的生活垃圾都运到其他的地方进行非焚烧集中处理。

    不然,京城的天永远也不会蓝!

    而当看到正信电力汽车在天城大规模投付使用,以及使用效果评估报告之后,环境保护局局长黄和兴奋的一拍大腿!

    不管能不能彻底解决,总算是看到了一个希望!

    要知道,目前京城市内,可是拥有两万余辆!

    看了看窗外灰蒙蒙的一片雾霾,他眼中含着热泪,将手机上的那几份报告直接打印了出来。

    拿起电话,便通知了秘书;“把人都叫来,开会!咱们的雾霾,或许有救了!”

第895章:我有一良策!

    事实上,不仅仅是京城市对正信i型公交车产生了强烈兴趣。

    在2017年,中华空气质量最差的十个城市,分别是宝鼎,兴台,世家庄,韩丹,横水,吉南,郑洲,津门,京城,郎房、

    其中,只河北省一省,就占去了榜上的十分之七。

    就这,还不算京城这个位于省内,但是不属于省内的直辖市。

    点到名的几个城市,pm2。5年均值,都已经达到了百单位微克立方米以上。

    年均值!

    可见其受雾霾影响到底有多大。

    事实上,治理雾霾是很复杂的一件事情。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上面对环境的要求是“要经济发展,更要青山绿水”。

    但是谁当家谁知道,这两点究竟是有多么的冲突。在中华现有的经济体系下,经济发展和青山绿水,真的就如同两个一异性相斥的磁铁永远粘不到一块。

    而各地区政府在具体的施行之中,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环境治理的好了,地方穷了,上头不满意,老百姓骂。

    经济上去了,空气环境不好了,上头仍然不满意,老百姓依然骂。

    所以,在面对环境治理和雾霾控制工作上面,各地各级政府,也真是有苦说不出。

    只能一边尽量的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点,一边治理超标违规排放企业,一边寻找新的,可控的环境保护方案。

    无疑,正信的纯电动公交车,让他们看到了一丁点的希望。

    实事求是的说,按照每个城市的公交车注册使用数量而言,就算是全面使用纯电动,也不可能就直接根治雾霾。

    但是,在正信公交车面世并且初步在天城投付使用之后,却吸引了全国各大地区政府的强烈关注。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有所为,总比不作为,要是要好一些的、

    况且,人口五百万以上的城市,基本都有个万八千台公交车。若是将这些公交车全部取缔,换成零污染零排放的电动,那么每年减少近二百万吨的一氧化碳排放,也是一桩美事。

    用河北省副省长提交到环境部报告里的话说,就是;“治理环境,克服雾霾是一场持久的拔河。每做一件对的事情,绿水蓝天就多向我们倾斜一点,每做一件错的事情,就离我们远一些。”

    看到这样的报告,在感动之余,环境部的领导们也是脑袋生疼。

    因为这一份报告,说的大义凛然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但其实……

    核心的内容却是想要让环境部出面,代表河北省跟正信集团砍价!

    潜台词就是;麻蛋啊!正信那款电动公交车真牛逼!一台一年能减少十七吨的一氧化碳排放量!但是尼玛实在是太贵了啊!成本一百多万,售价近二百万,真特么黑!

    伦家好想要但是买不起,老大你快出面,给我们做做主吧、

    ……

    事实上,正信的订单已经排满了。

    京城,津门两个雾霾严重的城市,卿岛,崇庆,浦市这样对环境一向重视的城市,都已经向正信抛出了橄榄枝,订购了大量的正信i型电力公交车。

    为此,集团刚刚在工业基地架设了一条全新的电动生产线,专门负责电动公交车的生产。

    全新的生产工艺结合正信一直以来混迹于江湖的独门生产流程,使得正信i型公交车的产量可以达到十五万台,日均可下线四百余台。

    但是面对刚刚打开的市场缺口,这样的产能,却显得有些不够。

    不过在现今的市场环境下,不论是从哪个方面考虑,正信都不能扩大产能了。

    因为市场的容量,决定了生产量!

    目前全国公交车总量大约是七十万台,而且总量增长已经相当缓慢。出于这个总量,正信的年产量乘以五,也就是公交车平均寿命周期,正好就可以满足国内的电动车需求。

    而且根据实际的情况,包括基础电桩基站的建设速度,以及各地区对电动公交车的容纳过程,这个产能其实还是过剩的。

    可以说,在没有国外订单的情况下,目前的生产线产能已经能充分满足内需只是现阶段客户蜂拥而至,显得紧张一些。

    所以当环境部打来电话,请求李凡愚为环境考虑,为人民考虑,对有需要电动公交车地区进行成本价出售的请求时,李凡愚直接用鼻子给对方怼了回去。

    麻痹!

    环境恶劣又不是我造成的,为毛让我为这个后果埋单?

    缺钱啊?

    想治理雾霾啊?

    提升空气质量啊?

    找那些黑心企业去啊!

    罚他们钱,让他们买单啊!

    超标排放非法所得那么多,留着肥羊不宰等他们变成***呐!

    对于雾霾,李凡愚也是有怨气的。这么想,也就直接不保留的这么说了出来。

    得到了他斩钉截铁的回复,领导们很惆怅。

    不过最近一段时间的雾霾实在是太严重了,那灰蒙蒙的天空,仿佛就是一柄达摩克斯之剑,悬在那些主管环境的领导脑袋上面,让他们寝食难安。

    环境部这边被拒绝,这些人便动起了别的主意。

    就在李凡愚拒绝了环境部的第二天,发改委和工信部又打来了电话。

    发改委那边可理可不理,但是工信部那边,却是薛耀国亲自打来的、

    “李董啊,你可是在京城又出名了啊。”

    听到薛耀国的打趣,李凡愚很纳闷:“我好像在京城一直挺出名啊?难道之前热度降低了?”

    “那倒不是,昨天你拒绝了环境部刘司长的事情,可是在各单位传开了。你李董那套留着肥羊不宰的的理论,也是深的很多人的赞同啊。虽然话糙了些,但道理是对的,三观是正的。”

    本来,能得到薛耀国这样的夸奖,是足够李凡愚臭屁一会儿的事情。

    但是在这个敏感的时刻,李凡愚可不会因为敌人的糖衣炮弹而降低警惕性。

    他哼哼了一声,“老薛,别扔高帽子,你是不是也是来说情的?”

    薛耀国有点尴尬,“河北省的那位三号,是我打小的朋友,现在电话打到我这里来了,我也不好袖手旁观不是?你看,从个人感情上来讲……”

    “千万别跟我谈感情!”李凡愚一把捂住口袋,“谈感情太伤钱了!”

    这嗑就没法唠了啊!

    薛耀国微微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